CN218243808U - 一种新型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3808U
CN218243808U CN202222404259.5U CN202222404259U CN218243808U CN 218243808 U CN218243808 U CN 218243808U CN 202222404259 U CN202222404259 U CN 202222404259U CN 218243808 U CN218243808 U CN 218243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loudspeaker
subassembly
power amplifier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42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42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3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3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3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耳机,包括挂脖、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脖的两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均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为骨传导喇叭,另一个为骨传导喇叭或者气传导喇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连接的四个功放,以及与四个所述功放连接的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完美融合骨传导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和气传导耳机的高品质音质特性,并避免喇叭的发音延迟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利用这些骨传导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也被称作骨导耳机、骨感耳机、骨传导耳机。
气传导耳机是一种通过空气振动进行声音传播的耳机,采用波束成形技术进行定向传音,开放双耳设计模式,将音频传送到耳朵。
骨传导耳机和气传导耳机,各有优缺点,其中,骨传导耳机佩戴舒适,而气传导耳机则具有更高品质的音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大多通常只有一个骨传导耳机的喇叭,要么只有一个气传导耳机的喇叭,不能兼具骨传导耳机和气传导耳机的特性。
另外,目前市场上也有具有两个喇叭的耳机,但是通常只采用一个功放与两个喇叭连接,这两个喇叭发音时会有延迟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耳机,旨在,完美融合骨传导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和气传导耳机的高品质音质特性,并避免喇叭的发音延迟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包括挂脖、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脖的两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均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为骨传导喇叭,另一个为骨传导喇叭或者气传导喇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连接的四个功放,以及与四个所述功放连接的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主控芯片、连接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功放之间的调节功放芯片反馈电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脖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的对应功放的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喇叭直径为10mm,另一个喇叭的直径为15.8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耳挂,所述挂脖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连接件的一端、第二耳机组件的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挂的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耳挂和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耳挂内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两个喇叭的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耳挂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用于接听或挂断电话的按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连接件的背后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音量调节按钮和开关按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脖上设置有LED灯带。
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挂脖、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脖的两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均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为骨传导喇叭,另一个为骨传导喇叭或者气传导喇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连接的四个功放,以及与四个所述功放连接的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能完美融合骨传导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和气传导耳机的高品质音质特性,并避免喇叭的发音延迟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较佳实施例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较佳实施例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较佳实施例零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挂脖1;第一耳机组件2;第二耳机组件3;喇叭4;PCB板5;主控芯片6;调节功放芯片反馈电阻7;连接件8;耳挂9;外接麦克风10;用于接听或挂断电话的按钮11;音量调节按钮12;开关按钮13;功放14。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耳机,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较佳实施例包括挂脖1、第一耳机组件2和第二耳机组件3,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和第二耳机组件3设置于所述挂脖1的两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和第二耳机组件3内均设置有两个喇叭4,所述两个喇叭4中的一个为骨传导喇叭,另一个为骨传导喇叭或者气传导喇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和第二耳机组件3内的两个喇叭4连接的四个功放14,以及与四个所述功放14连接的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骨传导喇叭通过骨传导发声,所述气传导喇叭设置于所述骨传导喇叭上方发声,可为入耳式或不入耳式,通过所述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合理分配所述骨传导喇叭和气传导喇叭的声音大小,使得所述骨传导喇叭的佩戴舒适性和所述气传导喇叭的高品质音质都得到完美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内设置有PCB板5,四个所述功放14,以及所述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布置于所述PCB板5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包括主控芯片6、连接于所述主控芯片6和所述功放14之间的调节功放芯片反馈电阻7。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中的两个喇叭4的直径分别为10mm、15.8mm。
在工作时,可根据喇叭4功率的不同,调节对应的调节功放芯片反馈电阻7,改变功放14放大输出倍数来确保两个喇叭4发音的时候不会有时延。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直径为10mm的喇叭4,可通过调节对应的调节功放芯片反馈电阻7,使得功放14输出功率占功放14的40%,而对于直径为15.8mm的喇叭4,则通过调节对应的调节功放14芯片反馈电阻7,使得功放14输出功率占功放14的60%,进而使得两个喇叭4同时发音,不会有时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挂脖1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耳机组件3内的两个喇叭4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内的对应功放14的连接线(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和第二耳机组件3包括连接件8和耳挂9,所述挂脖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的连接件8的一端、第二耳机组件3的连接件8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挂9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的耳挂9和所述第一耳机组件3的耳挂9内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两个喇叭4的安装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果另一个喇叭4为气传导喇叭,则在所述耳挂9的对应位置开孔,如果另一个喇叭4为骨传导喇叭,则不需在所述耳挂9上开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的连接件8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6连接的外接麦克风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新型耳机可以作为监听耳机,本实施例考虑到目前的监听耳机采用的内置麦克风通话效果差,由此,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的连接件8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6连接的外接麦克风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接麦克风10可以采用中间出线的方式连接所述主控芯片6,也可以采用两边出现的方式连接所述主控芯片6,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的耳挂9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6连接的用于接听或挂断电话的按钮11。
所述第一耳机组件2的连接件8的背后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6连接的音量调节按钮12和开关按钮1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量调节按钮12和所述开关按钮13可以设置为通过所述音量调节按钮12增大音量,而将所述开关按钮13设置为开关和音量降低复用,例如长按所述开关按钮13时开机或关机,而短按所述开关按钮13则降低音量。或者,通过所述音量调节按钮12降低音量,而长按所述开关按钮13时开机或关机,而短按所述开关按钮13则增大音量。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挂脖1上设置有LED灯带,通过所述LED灯带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新型耳机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挂脖、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脖的两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均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为骨传导喇叭,另一个为骨传导喇叭或者气传导喇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连接的四个功放,以及与四个所述功放连接的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能完美融合骨传导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和气传导耳机的高品质音质特性,并避免喇叭的发音延迟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脖、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脖的两端,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均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为骨传导喇叭,另一个为骨传导喇叭或者气传导喇叭,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连接的四个功放,以及与四个所述功放连接的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放IC分流功率电路主控芯片、连接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功放之间的调节功放芯片反馈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耳机组件内的两个喇叭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内的对应功放的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喇叭中的一个喇叭直径为10mm,另一个喇叭的直径为15.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和第二耳机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耳挂,所述挂脖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连接件的一端、第二耳机组件的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挂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耳挂和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耳挂内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两个喇叭的安装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耳挂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用于接听或挂断电话的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组件的连接件的背后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音量调节按钮和开关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上设置有LED灯带。
CN202222404259.5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耳机 Active CN218243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4259.5U CN21824380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4259.5U CN21824380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3808U true CN21824380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4259.5U Active CN21824380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3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39427A1 (en) Audio apparatus
CN102972043B (zh) 耳麦
CA2204115A1 (en) Noise cancellation headset for use with stand or worn on ear
US20080240477A1 (en) Wireless multiple input hearing assist device
CN109547891A (zh) 新型组合式耳机
CN216357249U (zh) 一种tws骨声传导耳机
EP2811755B1 (en) Audio processing device
CN112188336A (zh) 耳机麦克风
CN218243808U (zh) 一种新型耳机
CN205249435U (zh) 通话耳机
CN207766480U (zh) 耳机
CN218634211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
CN210639374U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CN110896514A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17546265U (zh) 一种耳机
CN211089924U (zh) 一种耳机
KR20150144400A (ko) 웨어러블 블루투스 스피커
CN214338108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8243803U (zh) 一种高中低音质自由调节的头戴耳机
CN220511235U (zh) 一种低频增强的导音管结构
CN215499484U (zh) 一种无线降噪耳机
CN209593691U (zh) 新型组合式耳机
CN22058644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
JP3224623U (ja) 補聴器付きイヤホン
CN220629532U (zh) 一种低频增强的导音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