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9423U -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9423U
CN218229423U CN202221816271.0U CN202221816271U CN218229423U CN 218229423 U CN218229423 U CN 218229423U CN 202221816271 U CN202221816271 U CN 202221816271U CN 218229423 U CN218229423 U CN 218229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hole
sleeve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62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挺飞
王磊
孙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fa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fa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fa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fa Avi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62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9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9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9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包括有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的下方相对设置有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二定位套的顶端竖直开设有下容纳腔,所述第一定位套的底端伸入到所述下容纳腔的内部,所述下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套自所述下容纳腔的内部脱离。本申请具有便于在无人机降落时快速将回收伞与无人机脱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能自主飞行的飞行器,被广泛应用于航测、侦查、森林防火、现代战争等领域。无人机的起降方式有多种。就起飞而言,有弹射起飞、滑跑起飞、投掷起飞、火箭助推等方式,回收方式有滑跑回收、垂直降落回收、伞降回收、拦网回收等。其中伞降回收由于对降落场地、降落保障设备要求低,在多种无人机上得到运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无人机着陆后,若不能及时地将回收伞和无人机机体分离,可能会增加回收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在大风情况下,回收伞会拖动无人机在地表滑行,无人机机体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导致着陆点的不确定,增加回收工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在无人机降落时快速将回收伞与无人机脱离,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包括有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的下方相对设置有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二定位套的顶端竖直开设有下容纳腔,所述第一定位套的底端伸入到所述下容纳腔的内部,所述下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套自所述下容纳腔的内部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离装置控制第一定位套自第二定位套的下容纳腔的内部脱离,进而使得回收伞与无人机之间进行脱离,在降落的时候提高回收伞和无人机之间的脱离效果,便于在无人机降落时快速将回收伞与无人机脱离。
可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套底端的上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顶端通过连通孔与外界相对连通,所述上容纳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通孔的直径;
所述上容纳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套相对于所述下容纳腔的侧壁水平开设有卡固孔,所述卡固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套位于所述卡固孔位置处的壁厚,当所述滚珠与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壁抵接时,所述滚珠自所述卡固孔背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块相对于所述卡固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当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卡固孔相对时,所述滚珠能够伸入到所述定位孔的内部,且所述滚珠自所述卡固孔背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缩回;
所述定位块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插销,当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插销下方时,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卡固孔相错,所述定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结构的带动定位块向上移动,且定位块将插销进行破碎,且定位块带动破碎的插销向上移动,使得定位块的定位孔与卡固孔相对,位于卡固孔内部的滚珠移动进入到定位孔的内部,且滚珠位于背离定位块的一端完全位于卡固孔的内部,且通过定位块带动第一定位套朝向背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移动,进而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相对脱离。
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套相对于所述定位块的位置竖直开设的爆炸孔,所述爆炸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爆炸螺栓,所述爆炸螺栓接收信号产生爆炸后能够推动所述定位块将所述插销损毁,将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卡固孔相对,所述第一定位套上竖直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上容纳腔相对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爆炸螺栓内的引爆器在接收到外界的电信号时,爆炸螺栓内部的引爆器起爆,爆炸螺栓爆炸产生的推力推动定位块朝向背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移动,进而定位块将插销进行损毁。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套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滚珠的上方设置有导向壁,所述导向壁倾斜设置,且沿着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套的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爆炸螺栓产生的推力带动定位块向上移动,进而定位块的定位孔与卡固孔相对,定位块带动第一定位套移动,且第一定位套带动滚珠向上移动,且通过倾斜设置的导向壁推动滚珠缩回到卡固孔的内部,进而便于滚珠的导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插销的外侧壁磨砂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套相对于所述插销的位置磨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销外侧壁磨砂设置,且第一定位套相对于插销的位置磨砂设置,进而增大插销和第一定位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插销在第一定位套位置处的无故滑动,减少插销误操作脱落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底端竖直开设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弹性件推动定位块压紧插销,进而给插销提供一个向上的压力,增大插销与第一定位套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插销在第一定位套位置处的无故滑动,减少插销误操作脱落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插销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套的内侧壁的位置开设有预断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的预断环槽能够便于爆炸螺栓在对定位块进行推动时,定位块对插销进行定位破损的操作,提高对插销破坏位置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套的顶端水平穿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套的底端水平穿设有第二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定位柱与回收伞进行固定,且将第二定位柱与无人机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当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脱离时,将回收伞与无人机进行脱离。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分离装置控制第一定位套自第二定位套的下容纳腔的内部脱离,进而使得回收伞与无人机之间进行脱离,在降落的时候提高回收伞和无人机之间的脱离效果,便于在无人机降落时快速将回收伞与无人机脱离。
2.通过驱动结构的带动定位块向上移动,且定位块将插销进行破碎,且定位块带动破碎的插销向上移动,使得定位块的定位孔与卡固孔相对,位于卡固孔内部的滚珠移动进入到定位孔的内部,且滚珠位于背离定位块的一端完全位于卡固孔的内部,且通过定位块带动第一定位套朝向背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移动,进而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相对脱离。
3.通过驱动结构的带动定位块向上移动,且定位块将插销进行破碎,且定位块带动破碎的插销向上移动,使得定位块的定位孔与卡固孔相对,位于卡固孔内部的滚珠移动进入到定位孔的内部,且滚珠位于背离定位块的一端完全位于卡固孔的内部,且通过定位块带动第一定位套朝向背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移动,进而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相对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的连接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的脱离状态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定位套;11、卡固孔;12、上容纳腔;13、滚珠;14、排气孔;15、定位块;151、定位孔;152、压力腔;153、弹簧;16、插销;161、预断环槽;17、第一定位柱;171、第一紧固孔;172、第一开口销;2、第二定位套;21、下容纳腔;22、连通孔;23、爆炸孔;24、爆炸螺栓;25、第二定位柱;251、第二紧固孔;252、第二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参照图1、图2,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套1,第一定位套1的下方竖直设置有第二定位套2,第二定位套2的内部竖直开设有下容纳腔21,下容纳腔21为圆柱形腔体,下容纳腔21的上方竖直开设有连通孔22,连通孔22与下容纳腔21相对连通,且连通孔22将下容纳腔21与外界相对连通。连通孔22的直径与第一定位套1的外侧壁的直径相同,且下容纳腔21的直径大于连通孔22的直径。
第一定位套1的底端通过连通孔22伸入到下容纳腔21的内部,且第一定位套1的底端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定位套1底端的外侧壁直径小于第二定位套2的内侧壁的直径,第一定位套1的外侧壁与第二定位套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定位套1的内侧壁相对于下容纳腔21和连通孔2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为弧形侧壁,且沿着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朝向靠近下容纳腔21的中心位置处倾斜设置。
第一定位套1伸入到下容纳腔21的部分的侧壁水平开设有卡固孔11,且第一定位套1的底壁竖直开设有上容纳腔12,卡固孔11和上容纳腔12之间相对连通,第一定位套1位于上容纳腔12的上方竖直开设有排气孔14,排气孔14将上容纳腔12与外界相对连通。位于卡固孔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13,滚珠13的直径大于第一定位套1与上容纳腔12相对位置处的壁厚。
上容纳腔12的内部竖直滑动连接有定位块15,定位块15为圆柱形结构,定位块15的高度小于上容纳腔12的深度,使得当定位块15的底端与第二定位套2抵接时,定位块15的顶端与上容纳腔12的顶端留有距离,且当定位块15向上移动到上容纳腔12的顶端时,定位块15的底端与卡固孔11相对。
定位块15的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套1的内侧壁抵接且相对滑动,滚珠13靠近定位块15的一端与定位块15的外侧壁抵接且相对滑动,且当滚珠13与定位块15的外侧壁抵接时,滚珠13背离定位块15的一端自卡固孔11的内部伸出,且伸入到第一定位套1的外侧壁和第二定位套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位置处。
定位块15的外侧壁底端开设有定位孔151,定位孔151为与定位块15同轴设置的环形槽体。当定位块15移动到位于上容纳腔12的顶端时,定位孔151与卡固孔11相对。此时滚珠13靠近定位块15的一端伸入到定位孔151的内部,滚珠13背离定位块15的一端完全缩回到卡固孔11的内部。
参照图2、图3,第一定位套1相对于定位块15的上方水平穿设有插销16,插销16与第一定位套1之间滑动连接,插销16和定位块15的顶壁抵接设置。插销16的外侧壁呈磨砂结构,且第一定位套1相对于插销16的位置处为磨砂结构,进而增加插销16和第一定位套1之间的摩擦力。插销16与第一定位套1的内侧壁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预断环槽161,预断环槽161与插销16之间同轴设置。
参照图2、图4,定位块15的底壁同轴竖直开设有压力腔152,压力腔152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弹簧153。第二定位套2上相对于下容纳腔21的位置竖直开设有爆炸孔23,爆炸孔23与下容纳腔21之间相对连通,爆炸孔2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爆炸螺栓24。
当爆炸螺栓24内部的起爆器接收到外界电信号后,引爆器引爆爆炸螺栓24,爆炸螺栓24产生的冲击力带动定位块15向上移动,进而定位块15将插销16自预断环槽161的位置撞断,使得定位块15移动到上容纳腔12的顶端,将卡固孔11和定位孔151相对,进而带动第一定位套1向上移动,滚珠13接触到第二定位套2位于下容纳腔21顶端的倾斜侧壁后进行导向,将滚珠13朝向靠近定位块15的一侧移动,进而将第一定位套1自第二定位套2的内部脱离。
参照图1、图2,第一定位套1背离第二定位套2的一侧水平穿设有第一定位柱17,第一定位柱17与回收伞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一定位柱17位于第一定位套1外侧的位置竖直开设有第一紧固孔171,第一紧固孔171的内部穿设有第一开口销172,通过第一开口销172将第一定位柱17与第一定位套1固定。
第二定位套2背离第一定位套1的一侧水平穿设有第二定位柱25,第二定位柱25与无人机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二定位柱25位于第二定位套2外侧的位置竖直开设有第二紧固孔251,第二紧固孔251的内部穿设有第二开口销252,通过第二开口销252将第二定位柱25与第二定位套2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当无人机需要将回收伞与无人机脱离时,控制位于爆炸螺栓24内部的引爆器起爆,爆炸螺栓24发生爆炸,推动定位块15向上移动,定位块15将插销16损坏,进而定位块15向上移动,使得卡固孔11和定位孔151相对,且定位块15推动第一定位套1向上移动,带动滚珠13向上移动,滚珠13通过第二定位套2倾斜设置的侧壁朝向靠近定位块15的一侧移动,滚珠13进入到定位孔151的内部,从而将第一定位套1和第二定位套2脱离,进而将回收伞和无人机脱离。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定位套(1),所述第一定位套(1)的下方相对设置有第二定位套(2),所述第二定位套(2)的顶端竖直开设有下容纳腔(21),所述第一定位套(1)的底端伸入到所述下容纳腔(21)的内部,所述下容纳腔(21)的内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套(1)自所述下容纳腔(21)的内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套(1)底端的上容纳腔(12),所述上容纳腔(12)顶端通过连通孔(22)与外界相对连通,所述上容纳腔(12)的直径大于所述连通孔(22)的直径;
所述上容纳腔(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15),所述第一定位套(1)相对于所述下容纳腔(21)的侧壁水平开设有卡固孔(11),所述卡固孔(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13),所述滚珠(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套(1)位于所述卡固孔(11)位置处的壁厚,当所述滚珠(13)与所述定位块(15)的外侧壁抵接时,所述滚珠(13)自所述卡固孔(11)背离所述定位块(15)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块(15)相对于所述卡固孔(11)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151),当所述定位孔(151)与所述卡固孔(11)相对时,所述滚珠(13)能够伸入到所述定位孔(151)的内部,且所述滚珠(13)自所述卡固孔(11)背离所述定位块(15)的一端缩回;
所述定位块(15)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插销(16),当所述定位块(15)位于所述插销(16)下方时,所述定位孔(151)和所述卡固孔(11)相错,所述定位块(15)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套(2)相对于所述定位块(15)的位置竖直开设的爆炸孔(23),所述爆炸孔(2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爆炸螺栓(24),所述爆炸螺栓(24)接收信号产生爆炸后能够推动所述定位块(15)将所述插销(16)损毁,将所述定位孔(151)和所述卡固孔(11)相对,所述第一定位套(1)上竖直开设有排气孔(14),所述排气孔(14)与所述上容纳腔(12)相对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套(2)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滚珠(13)的上方设置有导向壁,所述导向壁倾斜设置,且沿着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逐渐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套(1)的一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6)的外侧壁磨砂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套(1)相对于所述插销(16)的位置磨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5)的底端竖直开设有压力腔(152),所述压力腔(152)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6)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套(1)的内侧壁的位置开设有预断环槽(1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套(1)的顶端水平穿设有第一定位柱(17),所述第二定位套(2)的底端水平穿设有第二定位柱(25)。
CN202221816271.0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Active CN218229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6271.0U CN218229423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6271.0U CN218229423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9423U true CN218229423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6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6271.0U Active CN218229423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9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56723B1 (en) Pressure assist detonating bar
CN112525022B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引信安保机构
CN110966898B (zh) 考核飞行试验结束后导弹弹体回收系统
CN218229423U (zh) 一种无人机抛伞机构
US3190372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rilling bore holes
CN113148226B (zh) 具有分离装置的一箭多星发射系统及分离方法
GB2228458A (en) Flight data recorder ejector
CN110525672B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保护筒及其分离装置
US5104067A (en) Detonating cord powered canopy breakers
CN112325708A (zh) 多级运载火箭
US4619424A (en) Tension link for parachute/payload separation
CN111377048B (zh) 一种逃生座舱盖结构及座舱盖分离螺栓抛放方法
US3233415A (en) Apparatus for explosively installing anchors
CN112061403A (zh) 一种新型解锁分离机构
CN211336463U (zh) 一种无人机用伞舱弹射盖
US3112906A (en) Flying body construction
CN111017213B (zh) 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引导伞射伞机构
US2911914A (en) Fuze for special shaped charge bomb
US2131037A (en) Bomb nose fuse
US3888158A (en) Explosively actuated separable connecting device
CN111137467A (zh) 基于组合式无人飞行器的球载吊挂发射系统
CN114162305A (zh) 一种监控用无人机
CN214397208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遥感式多功能测绘仪
CN113479351A (zh) 一种自旋无控火箭残骸回收机构
CN220181094U (zh) 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