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8485U - 拍摄支架 - Google Patents

拍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8485U
CN218208485U CN202220223790.XU CN202220223790U CN218208485U CN 218208485 U CN218208485 U CN 218208485U CN 202220223790 U CN202220223790 U CN 202220223790U CN 218208485 U CN218208485 U CN 218208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lens
rod
clamp
electronic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37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37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8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8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8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夹具和第一杆体,所述夹具用于装载电子终端;所述第一杆体用于支撑所述夹具;所述第一杆体具有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述第一发光部照向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发光部照向第二空间,或者,所述第一发光部照向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发光部照向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实施本实施例的拍摄支架,第一发光部设有第一发光部,第一发光部发出的光可以为电子终端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便于对拍摄环境进行补光照明,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拍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拍摄支架。
背景技术
拍摄支架是用于拍摄的支架,例如拍摄支架可以为自拍杆、桌面支架、多脚支架等,现有的拍摄支架通常包括夹具和杆体,夹具用于装载电子终端,电子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相机等。
现有的拍摄支架通常未设有补光组件,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包括夹具和第一杆体,所述夹具用于装载电子终端;所述第一杆体用于支撑所述夹具;所述第一杆体具有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述第一发光部照向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发光部照向第二空间,或者,所述第一发光部照向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发光部照向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优选地,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优选地,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体沿第一直线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75°-90°。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75°、80°、85°、90°。
优选地,所述夹具具有一背面,所述夹具的背面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不穿过所述夹具的背面,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到所述夹具的背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cm。
优选地,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幅向改变,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相交或交叉,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面的法线的夹角小于等于15°;在所述第一杆体遮挡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所述夹具可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脱离遮挡;所述夹具可保持于所述第一杆体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时,所述夹具的背面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侧靠近或相贴。
优选地,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分别位于所述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或者,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分别位于所述电子终端的相邻两侧。
优选地,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者所述第二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侧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侧空间。
优选地,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电子终端具有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当所述第一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二空间,或者,当所述第一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分别位于所述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夹具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部为面光源,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第一灯罩和若干第一灯珠,所述第一杆体设有容纳所述若干第一灯珠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灯罩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发光部为面光源,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第二灯罩和若干第二灯珠,所述第一杆体设有容纳所述若干第二灯珠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灯罩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杆体的表面,所述第一灯罩与所述第一杆体表面齐平,所述第一灯珠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第一灯罩后产生散射效果;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杆体的表面,所述第二灯罩与所述第一杆体表面齐平,所述第二灯珠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第二灯罩后产生散射效果。
实施本实施例的拍摄支架,第一发光部设有第一发光部,第一发光部发出的光可以为电子终端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便于对拍摄环境进行补光照明,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并且,第一杆体具有两个第一发光部,扩大了拍摄支架的补光范围,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拍摄支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的左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拍摄支架沿A-A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是图5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隐藏第二杆部、第一连接臂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结构中D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隐藏第一杆部、夹具、第二连接部等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隐藏夹具、第二连接部等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结构中E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结构中F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拍摄支架沿G-G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4所示的拍摄支架装载电子终端的状态图(其中,第一镜头朝向第二空间,第二镜头朝向第一空间);
图18是图17所示的拍摄支架中第二杆部相对于第一杆部转动使得第一发光部朝向第二空间后的状态图(其中,第一镜头朝向第一空间,第二镜头朝向第二空间);
图19是图18所示的拍摄支架中夹具相对于第一杆体转动使得第一镜头朝向第二空间、第二镜头朝向第一空间后的状态图;
图20是图17所示的拍摄支架中夹具相对于第一杆体转动使得第一镜头朝向第一空间,第二镜头朝向第二空间后的状态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装载电子终端后的状态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拍摄支架的后视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第一杆部相对于第二杆部转动一角度后的状态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拍摄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夹具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一角度后的状态图;
图26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隐藏第一灯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H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28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隐藏第二灯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结构中I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0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第一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第一灯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第二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第二灯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基于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参照图1-33,包括夹具100和第一杆体200,夹具100用于装载电子终端300;第一杆体200用于支撑夹具100;第一杆体200具有第一杆部210和第二杆部220,第一杆部210具有第一发光部211,初始时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一空间201;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可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在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可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之后,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实施本实施例的拍摄支架,第一发光部211设有第一发光部211,第一发光部211发出的光可以为电子终端300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并且第一杆部210相对第二杆部可以转动,可以调整第一发光部211的照射角度,并且在调整第一发光部211的照射角度后,电子终端300的镜头 310方向亦可以调整,使得该拍摄支架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示例性地,拍摄支架可以为手持式自拍支架,例如可以手持第一杆体200使用该拍摄支架。
示例性地,拍摄支架的第一杆体200可以安装于一支承部600,从而成为桌面支架、地面支架、车载支架等,支承部600可以为支撑板、多脚架、磁吸部、空气吸盘等,支承部6004还可以为便于手持的手持部。
示例地,夹具100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第一杆体200,例如,夹具100直接地安装于第一杆体200,又例如,夹具100可经一中间件安装于第一杆体200。
示例性地,参照图1、21等,夹具100具有夹持电子终端300的两个夹持部110(可收纳或打开),例如两个夹持部110(可收纳或打开)可调节夹持的宽度,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电子终端300。
示例性地,夹具100具有磁吸电子终端300的磁吸部,磁吸部磁吸电子终端300从而实现对电子终端300的装载。
示例性地,夹具100具有固定电子终端300的固定部,固定部可以固定电子终端300从而实现对电子终端300的装置,例如固定部可以为螺纹件。
示例性地,夹具100具有吸附电子终端300的吸盘,吸盘可以为具有一开口的气囊,吸盘排空气体可以吸附于电子终端300,从而实现对电子终端300的装载。
示例性地,第一杆体200可以为直杆、弯杆等,第一杆体200可以为固定长度的杆体、或者为可伸缩的杆体。
示例地,对于第一杆体200等杆状物体而言,包围杆体的空间可以分为为侧空间和端空间,当杆体沿左右方向延伸时,杆体的侧空间包括上侧空间、下侧空间、前侧空间、后侧空间,杆体的端空间包括左端空间和右端空间;当杆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时,杆体的侧空间包括前侧空间、后侧空间、左侧空间、右侧空间,杆体的端空间包括上端空间和下端空间;当杆体沿前后方向延伸时,杆体的侧空间包括上侧空间、下侧空间、左侧空间、右侧空间,杆体的端空间包括前端空间和后端空间。
示例地,杆体的侧空间可以为杆体的正侧方的空间,也可以为杆体的斜侧方的空间;杆体的端空间可以正对着杆体的端部的空间,也可以为斜对这杆体的端部的空间。
示例地,第一空间201可以位于第一杆体200的侧空间或端空间,第二空间202可以位于第一杆体 200的侧空间或端空间。
示例性地,电子终端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相机等,电子终端300具有显示面301和镜头310,显示面301用于显示画面。镜头310与显示面301位于电子终端300的同一侧或相对两侧,镜头310 的轴线与定位线的夹角为0-5°(例如0°、1°、2°、3°、4°、5°等)(更优选地,镜头310的轴线与定位线的夹角为0°),例如,显示面301为平面,镜头310的轴线与显示面301法线的夹角为0-5° (例如0°、1°、2°、3°、4°、5°等),或者显示面301为曲面,镜头310的轴线与显示面301的某点的法线夹角为0-5°(例如0°、1°、2°、3°、4°、5°等)。
具体地,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是指沿镜头310的轴线朝向被拍摄物体的方向。
示例地,第一发光部211可以为点光源或面光源,第一发光部211可以为直射光源或散射光源。
示例地,参照图2、26、27等,第一发光部211为面光源,第一发光部211包括第一灯罩211a和若干第一灯珠211b,第一杆部210设有容纳若干第一灯珠211b的第一容纳空间207a,第一容纳空间 207a具有延伸至第一杆部210的第一开口207b,第一灯罩211a用于覆盖第一容纳空间207a的第一开口207b,进一步地,第一开口207b延伸至第一杆部210的表面,第一灯罩211a与第一杆部210表面齐平,第一灯珠211b发出的光经过第一灯罩211a后产生散射效果。
示例地,参照图2、26、27等,第一灯罩211a固定地安装于第一容纳空间207a的第一开口207b,例如第一灯罩211a胶接于第一容纳空间207a的第一开口207b,又例如,第一灯罩211a设有第一卡接部211c,第一容纳空间207a设有第二卡接部207c,第一卡接部211c与第二卡接部207c卡接。
示例地,第一杆部210通过第二柔性件连接于第二杆部220,第一杆部210通过第二柔性件相对于第一杆部210转动。示例地,第二柔性件可以为弹性件、波纹管等,例如第二柔性件可以为圆柱弹簧。通过第二柔性件可以实现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的转动。
示例地,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万向铰接,即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有两个转动自由度,例如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通过一万向节连接,又例如,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 之间为球铰接(如球头与球头座)。
示例地,电子终端300有一个或多个镜头310,对于有多个镜头310的电子终端300而言,镜头310 的朝向是指当前被使用的镜头310的朝向。示例地,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包括第一镜头311和第二镜头312,第一镜头311和第二镜头312分别位于电子终端300的相对两侧。
示例地,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是指当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 后,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本身是朝向第二空间202的,或者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需要调整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二空间202。
下面将简单描述该拍摄支架的使用方法,参照图17-20,第二空间202可以为被拍摄物体所在的空间,转动第一杆部210可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从而使得第二空间202内的被拍摄物体被照亮,并且进一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二空间202,从而方便该拍摄支架的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19,在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可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之后,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转动可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其他示例地,夹具100可以相对第二杆部220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19,在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可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之后,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杆部210可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夹具100与第一杆部210万向铰接,或者夹具100与第一杆部210通过第一柔性件连接。例如夹具100与第一杆部210通过一万向节连接,或者夹具100与第一杆部210通过球铰接,如球头与球头座连接。
又例如第一柔性件可以为圆柱弹簧等弹性件,或者第一柔性件可以为波纹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7、18等,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 绕第三转动轴线203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三转动轴线203相交或交叉。
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转动时,夹具100可跟随第一杆部210转动,在第一杆部210 相对于第二杆部220绕第三转动轴线203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之后,夹具100 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三转动轴线203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17-22等,第一空间201与第二空间202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电子终端300具有第一镜头311和第二镜头312,第一镜头311和第二镜头312分别位于电子终端300的相对两侧,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三转动轴线203的夹角为75°-90°(例如75°、 80°、85°、90°等)。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若第一镜头311朝向第二空间202,绕第一转动轴线501 转动夹具100可以很方便地使得第二镜头312可朝向第二空间202,若第二镜头312可朝向第二空间202,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夹具100可以很方便地使得第一镜头311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7等,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三转动轴线203的夹角为90°,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三转动轴线203相交,第一杆体200沿一直线延伸,第三转动轴线203 平行于第一杆体200的延伸方向。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若第一镜头311朝向第二空间202,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夹具100可以很方便地使得第二镜头312可朝向第二空间202,若第二镜头312朝向第二空间202,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夹具100可以更方便地使得第一镜头311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17、20等,夹具100可保持于第一杆部210;第一转动轴线501与镜头310的轴线的夹角为75°-90°(例如75°、80°、85°、90°等);夹具100具有一背面,夹具100的背面103转动安装于第一杆部210,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夹具100的背面103,第一转动轴线501到夹具100的背面103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cm(例如0.5cm、1cm、1.5cm、2cm等),当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二空间202,夹具100的背面103与第一杆体200的一侧靠近或相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等,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一空间201,是指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初始时朝向第一空间201,或者在初始状态下,电子终端300 的镜头310经过调整可朝向第一空间201,例如,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夹具100可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一空间201。示例地,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第二镜头312朝向第一空间。
其他示例地,参照图17等,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例如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初始时朝向第二空间202,或者在初始状态下,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经过调整可朝向第二空间202,例如,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夹具100可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二空间202。示例地,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第一镜头311朝向第一空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等,第一空间201位于第一杆体200的侧空间,第二空间202位于第一杆体200的侧空间。示例性地,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转动时,第一发光部211始终照向第一杆体200的侧空间。
对于第一杆体200而言,第一杆体200的侧空间应以第一杆体200的整体延伸方向来定义第一杆体 200的侧空间。
示例地,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可以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或相邻两侧,例如,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可以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不相交。
示例地,参照图17等,当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可以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时,第一杆体200自身的位置或者使用者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的位置,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等。
示例地,参照图17、20等,在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一空间201至第二空间202的过程中,使用方向的改变角度大于等于165°小于等于180°(例如165°、170°、175°、180°等)。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该多脚支架能够较大范围地调整电子终端300的拍摄角度。具体地,镜头310 方向改变角度是指使用方向的初始方向与其终末方向的夹角,可以理解为向量的夹角(其范围为 0-180°),即镜头310方向的改变角度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0°。
示例地,参照17-20等,当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方向朝向第一空间201时,夹具100的背面 103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靠近或相贴,当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方向朝向第二空间202时,夹具 100的背面103与第一杆体200的第二侧靠近或相贴,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
示例地,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的转动过程以改变镜头310方向的过程中中可保持于第一杆体200。
示例地,参照图6、16等,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部力量使得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的转动过程中可保持于第一杆体200。
示例地,夹具100与第一杆体200直接或间接地过盈配合。
示例性地,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的过程中,夹具100可锁定于第一杆体200,例如夹具100通过一紧固件紧固于第一杆体200,或者夹具100通过一卡持结构卡持于第一杆体200。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的过程中,当需要锁定夹具100时,可通过紧固件或卡持结构将夹具100锁定于第一杆体200.
示例性地,夹具100阻尼转动设于第一杆体200,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的过程中,夹具100可阻尼保持于第一杆体200,例如夹具100与第一杆体200之间设有阻尼圈,阻尼圈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又例如,第一杆体200与夹具100直接地或间接地摩擦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杆体200与夹具100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可以通过紧固件使得第一杆体200与夹具 100之间产生摩擦力(例如,紧固件沿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方向对第一杆体200与夹具100施加紧固力,紧固件可以为螺纹件、铆接件等)。
示例地,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的转动过程以改变镜头310方向的过程中中可保持于第一杆部210。
示例地,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部力量使得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的转动过程中可保持于第一杆体200。
示例地,夹具100与第一杆部210直接或间接地过盈配合。
示例性地,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的过程中,夹具100可锁定于第一杆部210,例如夹具100通过一紧固件紧固于第一杆部210,或者夹具100通过一卡持结构卡持于第一杆部210。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的过程中,当需要锁定夹具100时,可通过紧固件或卡持结构将夹具100锁定于第一杆部210.示例性地,夹具100阻尼转动设于第一杆部210,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的过程中,夹具100可阻尼保持于第一杆部210,例如夹具100与第一杆部210之间设有阻尼圈,阻尼圈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又例如,第一杆部210与夹具100直接地或间接地摩擦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杆部210与夹具100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可以通过紧固件使得第一杆部210与夹具100之间产生摩擦力(例如,紧固件沿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方向对第一杆部210与夹具100施加紧固力,紧固件可以为螺纹件、铆接件等)。
具体地,参照图1、图2等,拍摄支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510,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第二连接部510可保持于第一杆部 210从而实现夹具100保持于第一杆部210。
示例地,通过使用者的手部力量使得第二连接部510保持于第一杆部210。
示例地,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或间接地过盈配合使得第一杆体200保持于第二连接部510。
更为具体地,参照5、6、16等,第一紧固件400使得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产生阻尼力,第一紧固件400包括第一紧固部410和第二紧固部420,第一杆部210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510,第一紧固部410和第二紧固部420相互作用使得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之间具有转动阻尼力,第一紧固部410紧固接触于第一杆部210,第二紧固部420紧固接触于第二连接部510。第一紧固件400 锁紧后,因第一紧固部410直接紧固接触于第一杆部210,第二紧固部420直接紧固接触于第二连接部 510,使得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地形成阻尼力,可以很容易、很快速地将第一杆部210 阻尼设于第二连接部510。第一紧固件400可以为螺纹紧固件、铆接件等,例如,第一紧固件400可以为螺母与螺钉的组合,第一紧固部410螺钉,第二紧固部420可以为螺母,例如,第一紧固件400可以是铆钉,第一紧固部410是铆钉主体,第二紧固部420是铆接部。
因第一紧固件400的作用,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之间具有压力,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具有转动趋势时,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之间具有静摩擦力,从而形成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之间具有转动阻尼力。当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的转动力矩小于该转动阻尼力时,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相互保持,当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的转动力矩大于该转动阻尼力时,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调节夹具100 和第一杆体200的角度。
第一紧固件400的紧固力可调节,其中调节部430可以设于第一紧固部410和/或第二紧固部420。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的阻尼力变小时,可以调节第一紧固件400从而增大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的阻尼力。
第一紧固部410包括第一连接杆411和设于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一连接头412,第一连接头412紧固接触于第一杆部210,第二紧固部420为与第一连接杆411螺纹连接的螺纹件,第一连接杆411穿过第一杆部210和第二连接部510以使得第一杆部210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510。
第一连接头412一体设于第一连接杆411,第一紧固件400为螺钉,第二紧固部420为螺母;示例性地,第一连接头412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杆411,第一连接杆411为螺纹柱,第一连接头412为螺母,第二紧固部420为螺母。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第一连接头 412设有用于调节第一紧固件400的紧固力的调节部430,第二紧固部42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周向固定。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一方面,当转动调节部430时,避免第二紧固部420跟随第一连接头412转动,从而便于调节第一紧固件400,另一方面,因第二紧固部420紧固接触于第二连接部510同时又相对于第一杆部210周向固定,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发生相对转动时,从而避免了第二连接部510带动第二紧固部420旋转,进而避免了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 相对转动引起第一紧固件400的松动。
调节部430可以为凹槽,该凹槽可以呈“一”字型凹槽、“十”字型槽、梅花槽、或为多边形柱状凹槽;示例地,调节部430可以呈“一”字型凸起、“十”字型凸起、梅花凸起、或为多边形凸起。
第二紧固部420的横截面可以呈多边形、半圆形、椭圆等非圆形状,第一杆部210设有第二容置槽 205,第二容置槽205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与第二紧固部420相适应的多边形、半圆形、椭圆等非圆形状,第二紧固部420容置于第二容置槽205,从而使得第二紧固部42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周向固定;或者,第二紧固部420设有横截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椭圆等非圆形的槽,第一杆部210设有相适应的凸起,第二紧固部420的槽与第一杆部210的凸起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二紧固部42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 周向固定。
第一杆部210具有第一延伸臂211和第二延伸臂212,第二连接部510位于第一延伸臂211和第二延伸臂212之间,第一连接杆411依次穿过第一延伸臂211、第二连接部510和第二延伸臂212,第一连接头412与第一延伸臂211紧固接触,第二紧固部420相对于第二延伸臂212绕第一转动轴线501 周向固定。设置第一延伸臂211、第二延伸臂212的好处是,便于将第二紧固部420、第一紧固部410 设置成“第二紧固部42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周向固定,第一紧固部410与第一杆部210紧固接触,第二紧固部420与第二连接部510紧固接触”的形式。
第二延伸臂212设有第二容置槽205,第二紧固部420相对于第二容置槽205绕第一转动轴线501 周向固定。具体地,第二容置槽205为多棱柱槽,第二紧固部420呈多棱柱状。
示例地,参照图5、6、16等,第一延伸臂211设有第一容置槽204,第一连接头容置于第一容置槽204中,和/或,第二紧固部容置于第二容置槽205中。设置第一容置槽204、第二容置槽205的好处是,便于第一连接头、第二紧固部隐藏起来,使得该转动连接结构更为美观,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在第一延伸臂设有第一容置槽204的情况下,第一延伸臂设有第一封盖213,第一封盖 213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容置槽204,第一封盖213将第一连接头封闭在第一容置槽204内;在第二延伸臂设有第二容置槽205的情况下,第二延伸臂设有第二封盖214,第二封盖21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容置槽205,第二封盖214将第二紧固部封闭在第二容置槽205。设置第一封盖213、第二封盖214的好处是,进一步将第一连接头、第二紧固部隐藏起来,使得该转动连接结构更为美观,结构更为紧凑。当需要调节第一紧固件时,可以将第二封盖214或第一封盖213拆卸下来。
示例性地,参照图5、6、16等,第一封盖213紧配合地安装于第一容置槽204,第二封盖214紧配合地安装于第二容置槽205。
为了使得第二紧固部420与第二连接部510紧固接触,第二容置槽205贯通设于第二延伸臂212。
为了使得第一连接头412与第一延伸臂211紧固接触,第一容置槽204的底部设有一挡持台阶204a,第一连接头412与挡持台阶204a紧固接触,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头412与第一延伸臂211紧固接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第一空间201,在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之后,电子终端300的镜头 310可朝向第二空间202。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杆部210可保持于第二杆部220。
示例性地,可直接利用使用者的手部力量使得第一杆部210保持于第二杆部220。
示例性地,第一杆部210转动安装于第二杆部220,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直接或间接地过盈配合。
示例性地,例如,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杆部210可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第一杆体200,或者第一杆部210可通过卡持件卡持于第一杆体200.
又例如,参照图7、9、10等,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转动转动阻尼连接。例如,第一杆部 210直接地或间接地与第二杆部220转动阻尼连接,例如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圈230,第二阻尼圈230可以由柔性材料支撑,又例如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直接地或间接地摩擦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如可以通过紧固件使得第一杆部 210与第二杆部220之间产生摩擦力(例如,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绕第三转动轴线203 转动时,紧固件沿第三转动轴线203的方向对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施加紧固力,紧固件可以为螺纹件或铆接件)。
更为具体地,参照图7、9、10等,第一杆部210不可脱离地安装于第二杆部220,第一杆部210 沿第三转动轴线203的方向不可脱离地安装于第二杆部220,第三紧固件240穿过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紧固连接使得第一杆部210不可脱离地安装于第二杆部220(或者,第三紧固件240穿过第二杆部220与第一杆部210紧固连接使得使得第一杆部210不可脱离地安装于第二杆部220),第三紧固件240可以为螺纹紧固件、铆接件等,第三紧固件240与第三转动轴线203同轴。
更具体地,参照图7、9、10等,第三紧固件240为螺纹紧固件,第三紧固件240的螺纹杆穿过第二杆部220与第一杆部210的安装柱螺纹连接,第三紧固件240的头部起到挡持第二杆部220的作用,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转动时,第三紧固件24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周向固定,从而避免了第三紧固件240与第二杆部22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杆部210脱离于第二杆部220。
又示例地,第三紧固件240为螺纹紧固件,第三紧固件240的螺纹杆穿过第二杆部220与第一杆部 210的安装柱螺纹连接,第三紧固件240的头部起到挡持第二杆部220的作用。
更为具体地,参照图7、9、10等,第二杆部220设有第三转动部221,第一杆部210设有第四转动部215,第三转动部221转动安装于第四转动部215,第三转动部221与第四转动部215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圈230,更为具体地,第三转动部221为圆柱凸起,第四转动部215为圆柱槽,第三转动部221 容纳于第四转动部215中,或者,第三转动部221为圆柱槽,第四转动部215为圆柱凸起,第四转动部 215容纳于第三转动部221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20等,第一杆部210还具有第二发光部216,初始时第二发光部216照向第二空间202,在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杆部220可转动以使得第一发光部211照向第二空间202之后,第二发光部216照向第一空间201。
示例地,第二发光部216可以为点光源或面光源,第二发光部216可以为直射光源或散射光源。
示例地,参照图28、29等,第二发光部216为面光源,第二发光部216包括第二灯罩216a和若干第二灯珠216b,第二杆部210设有容纳若干第二灯珠216b的第二容纳空间208a,第二容纳空间208a 具有延伸至第一杆部210的第二开口208b,第二灯罩216a用于覆盖第二容纳空间208a的第二开口208b,进一步地,第二开口208b延伸至第一杆部210的表面,第二灯罩216a与第二杆部210表面齐平,第二灯珠216b发出的光经过第二灯罩216a后产生散射效果。
示例地,第二灯罩216a固定地安装于第二容纳空间208a的第二开口208b,例如第二灯罩216a胶接于第二容纳空间208a的第二开口208b,又例如,第二灯罩216a设有第三卡接部216b,第二容纳空间208a设有第四卡接部208c,第三卡接部216b与第四卡接部208c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杆部210与第二杆部220万向铰接,或者第一杆部 210与第二杆部220通过第二柔性件连接。
示例地,夹具100可直接或间接地转动安装于第一杆体200,例如,夹具100直接地转动安装于第一杆体200的端部,夹具100相对于于第一杆体200的端部可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的朝向改变。又例如,夹具100可经一中间件转动安装于第一杆体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与线的夹角定义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线与线相交是指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交点(此情形下,线与线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90°),线与线交叉是指两条直线异面但不平行(此情形下,线与线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90°)。线与线相交或交叉是指,线与线相交于一交点,或者线与线异面但不平行。
具体地,参照图1、16、25等,夹具10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显示幅向,例如显示幅向可以为横幅、竖幅、斜幅等。
夹具100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安装于第一杆体200,具体地,夹具100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安装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杆部210。
更具体地,夹具100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部510以调整电子终端300的显示幅向,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杆部2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20等,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第一空间201,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可朝向第二空间202,第一空间201与第二空间202不相交,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亦即第一杆体200位于第一空间201与第二空间202之间。
示例地,电子终端300具有一使用表面,使用表面为电子终端300的显示面301或镜头310的外端面,经电子终端300的使用表面出发并沿使用方向形成有一使用射线。
具体地,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第一空间201是指使用射线可以向第一空间201延伸,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第二空间202是指使用射线可以向第二空间202延伸。
示例地,使用方向为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朝向,夹具100相对第一杆体200可转动可实现电子终端300由俯拍至仰拍、仰拍至俯拍、左拍至右拍、右拍至左拍、前拍至后拍、后拍至前拍等。以电子终端300为基准,镜头310朝向下方即为俯拍、镜头310朝向上方即为仰拍、镜头310朝向左方即为左拍、镜头310朝向右拍即为由拍、镜头310朝向前即为前拍、镜头310朝向后即为后拍。
示例地,使用方向为电子终端300的显示朝向,夹具100相对第一杆体200可转动可实现电子终端 300由俯显示至仰显示、仰显示至俯显示、左显示至右显示、右显示至左显示、前显示至后显示、后显示至前显示等。以电子终端300为基准,显示面301朝下为俯显示、显示面301朝上为仰显示、显示面 301朝左为左显示、显示面301朝右为右显示、显示面301朝前为前显示、显示面301朝后为后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20等(或者图18、19),在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第一空间201至第二空间202的过程中,使用方向的改变角度大于等于165°小于等于180° (例如165°、170°、175°、180°等)。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该拍摄支架能够较大范围地调整电子终端300的拍摄角度。
具体地,使用方向改变角度是指使用方向的初始方向与其终末方向的夹角,可以理解为向量的夹角 (其范围为0-180°),即使用方向的改变角度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20等,当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第一空间201时,夹具100的背面103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靠近或相贴,当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第二空间202时,夹具100的背面103与第一杆体200的第二侧靠近或相贴,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20等,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以改变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的朝向,沿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具有一定位线,第一转动轴线501与定位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例如75°、80°、85°、90°等);
定位线可以为电子终端300显示面301的法线,或者电子终端300的镜头310的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7、18、23等,第一杆体200沿第一延伸线延伸,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绕第三转动轴线203转动以使得电子终端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作全周转动或部分周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方便调整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的位置,从而更加方便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
示例地,第一延伸线为直线,第一杆体200为直杆或多个直杆套接的形成的杆体。
示例地,第一延伸线为弧形,第一杆体200为弯杆或多个弯杆套接形成的杆体。
示例性地,第一延伸线还可以为波浪线、折线等曲线。
示例性地,第一延伸线为直线,第三转动轴线203平行于第一延伸线。
示例性地,第一杆体200具有第一中心轴线206,第三转动轴线203可以为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中心轴线206。
示例性地,电子终端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作全周转动(即整周转动),即电子终端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作360°的旋转。
示例性地,电子终端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作部分周转动,即电子终端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 203可作小于360°的旋转,例如270°、180°、90°等。
示例性地,电子终端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全周转动,可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俯、仰、左、右,或者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俯、仰、前、后,或者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左、右、前、后。
示例性地,夹具1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直接或间接地转动安装于第一杆体200,夹具100轴转动或球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杆体200,例如夹具100轴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杆体200,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
例如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中心轴线206的夹角小于等于15°,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或交叉。
示例地,参照图1,该拍摄支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510,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101旋转,使得电子终端 300调整至其他的使用角度。
并使夹具10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和/或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可以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朝向竖直方向,从而便于竖直方向使用电子终端300,例如俯拍、仰拍等。
当然地,在此情形下,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夹具100 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101旋转,使得电子终端300调整至其他的使用角度。
更具体地,参照图16等,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第一转动轴线501与定位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夹具10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101旋转,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第二转动轴线101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或交叉,第二转动轴线101与定位线的夹角小于等于15°。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电子终端300可以绕第一转动轴线501、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方向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角度,使得该拍摄支架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示例性地,第一转动轴线501与定位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的意思是第一转动轴线 501与定位线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第二转动轴线101与定位线的夹角小于等于15°的意思是第二转动轴线101与定位线的夹角小于等于15°。
当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时,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改变。
参照图16、25等等,当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101旋转时,可以调节电子终端300的显示幅向,例如显示幅向可以为横幅、竖幅、斜幅等。又例如当镜头310被第一杆体遮挡时,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101旋转时,可以使得镜头310脱离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与线的夹角定义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线与线相交是指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交点(此情形下,线与线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90°),线与线交叉是指两条直线异面但不平行(此情形下,线与线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90°)。第二转动轴线101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或交叉是指,第二转动轴线101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于一交点,或者第二转动轴线101 与第一转动轴线501异面但不平行。
示例性地,第一转动轴线501与定位线的夹角可以为75°、80°、85°、90°等。
示例性地,第二转动轴线101与定位线的夹角可以为0°、5°、10°、15°等,当第二转动轴线 101与定位线的夹角为0°时可以更方便地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角度。
当第一转动轴线501与定位线的夹角为90°,第二转动轴线101与定位线的夹角为0°时,能更方便地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6等,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二转动轴线101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例如75°、80°、85°、90°等。
示例地,第一转动轴线501垂直于第二转动轴线101,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于第二转动轴线101,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第二连接部510可直接或间接地保持于第一杆体200。
例如,通过人的手部力量使得第二连接部510可保持于第一杆体200;
例如,第二连接部510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杆体200过盈配合。
例如在第二连接部510的转动过程中,第二连接部510可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第一杆体200,又例如,在第二连接部510的转动过程中,第二连接部510可通过卡持件卡持于第一杆体200.
又例如,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或间接地转动阻尼连接,第二连接部510与夹具100 转动阻尼连接。第一杆体200直接地与第二连接部510转动阻尼连接,例如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 510与之间设有阻尼圈,阻尼圈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又例如,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地或间接地摩擦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可以通过紧固件使得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产生摩擦力(例如,紧固件沿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方向对第一杆体 200与第二连接部510施加紧固力,紧固件可以为螺纹件、铆接件等)。
更为具体地,第一杆体200包括第二杆部220和第一杆部210,第二连接部510可保持于第一杆部 210,
例如,通过人的手部力量使得第二连接部510可保持于第一杆部210;
例如,第二连接部510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杆部210过盈配合。
例如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的转动过程中,第二连接部510可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第一杆部210,或者第二连接部510可通过卡持件卡持于第一杆部210.
又例如,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阻尼转动连接(绕第一转动轴线501)。例如第一杆部210 与第二连接部510与之间设有阻尼圈,阻尼圈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又例如,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地或间接地摩擦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可以通过紧固件使得第一杆部21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产生摩擦力(例如,紧固件沿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方向对第一杆体200与第二连接部510施加紧固力)。
示例地,夹具100可直接或间接地保持于第二连接部510。
例如,可以通过人的手部力量使得夹具100保持于第二连接部510;
又例如,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或间接地过盈配合以使得夹具100保持于第二连接部510。
例如在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的转动过程中,夹具100可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第二连接部 510,或者夹具100可通过卡持件卡持于第二连接部510.
又例如,参照图16等,第二连接部510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夹具100转动阻尼连接,例如夹具100 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圈530,第一阻尼圈530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又例如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510直接地或间接地摩擦接触,从而使得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如可以通过紧固件使得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510之间产生摩擦力(例如,紧固件沿第二转动轴线101 的方向对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510施加紧固力,紧固件可以为螺纹件、铆接件等)。
更为具体地,参照图16等,第二连接部510不可脱离地安装于夹具100,第二连接部510沿第二转动轴线101的方向不可脱离地安装于夹具100,第二紧固件520穿过第二连接部510与夹具100紧固连接使得第二连接部510不可脱离地安装于夹具100(或者第二紧固件520穿过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 510紧固连接使得第二连接部510不可脱离地安装于夹具100),第二紧固件520可以为螺纹紧固件、铆接件等,第二紧固件520与第二转动轴线101同轴,具体地,第二紧固件520为螺纹紧固件,第二紧固件520的螺纹杆穿过第二连接部510与夹具100的安装柱1d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520的头部起到挡持第二连接部510避免第二连接部510脱离夹具100,当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转动时,第二紧固件520跟随夹具100转动,从而避免了第二紧固件520与夹具10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紧固件520脱落于夹具100。又示例地,第二紧固件520为螺纹紧固件,第二紧固件520的螺纹杆穿过夹具100与第二连接部510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520的头部起到挡持夹具100避免夹具100脱离第二连接部510。
更为具体地,参照图16等,夹具100设有第一转动部120,第二连接部510设有第二转动部511,第一转动部120转动安装于第二转动部511,第一转动部120与第二转动部511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圈530,更为具体地,第一转动部120为圆柱槽,第二转动部511为圆柱凸起,第二转动部511容纳于第一转动部120,或者,第一转动部120为圆柱凸起,第二转动部511为圆柱槽,第一转动部120容纳于第二转动部511。
示例地,参照图16等,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的背面103,夹具100的背面103位于一平面,第一转动轴线501平行于夹具100的背面103,第一转动轴线501到夹具100的背面103的距离小于等于2cm。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在夹具100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轴线501恒定地平行于夹具100 的背面103,例如第二转动轴线101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501。
示例性地,第一转动轴线501到夹具100的背面103的距离可以为2cm、1.5cm、1cm等。
示例地,参照图16等,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的背面103,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夹具100的背面103,夹具100的背面103到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cm(例如可以为2cm、 1.5cm、1cm等).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具体地,对于夹具100而言,装载电子终端300的一面为正面,背离电子终端300的一面为夹具 100的背面103,夹具100的主体部分或全部位于夹具100的背面103与夹具100的正面之间,夹具100 的背面103可以为平面、折面、曲面、凸面、凹面等。
示例性地,夹具100的背面103到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最小距离可以为2cm、1.5cm、1cm等。
显然地,夹具100的背面103应当理解为一由背面所占据的有限的面,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夹具100的背面103是指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夹具100的背面103所占据的有限面,也即第一转动轴线501与夹具100的背面103不相交。
具体地,夹具100的背面103的任意点到第一转动轴线501的距离的最小值即为夹具100的背面 103到第一转动轴线501的最小距离。
具体地,当夹具100相对于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时,夹具100的背面103到第一转动轴线501 的最小距离会发生变化或不变。
示例地,参照1、25等,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的背面103,当第一杆体200位于夹具100 的背面103一侧的空间时,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线101可作全周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第一杆体200位于夹具100的背面103一侧的空间时,方便大范围地调节夹具100的角度,进而大范围地调节电子终端300的显示幅向。
其他示例地,参照图4、25等,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的背面103,第一杆体200具有靠近夹具100的第一靠近部分200a,当第一杆体200的第一靠近部分200a位于夹具100的背面103一侧时,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线101可作全周转动。
示例地,参照图17等,第一杆体200具有一第一中心轴线206,第一中心轴线206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形成第一分隔平面209,夹具100的背面103位于一平面,当第一分隔平面209与夹具100 的背面103平行且夹具100绕第二连接部510作全周转动时,第一杆体200的表面具有一掠过区域2010,掠过区域2010掠过夹具100的背面103,掠过区域2010到第一分隔平面209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分隔平面209与夹具100的背面103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避免了在夹具100绕第二连接部 510作全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杆体200与夹具100发生干涉。显然地,掠过区域2010位于夹具100 的背面103与第一分隔平面209之间,夹具100绕第二转动轴线101转动时,可使得掠过区域2010与夹具100的背面103相对。
示例地,第一杆体200具有一第一中心轴线206是第一杆体200整体或第一杆体200的主要部分具有第一中心轴线206,当一几何体满足横截面的形心的连线为直线,该几何体的横截面的形心的连线即为该几何体的中心轴线,即第一杆体200具有第一中心轴线206即第一杆体200整体或主要部分满足横截面的形心的连线为直线。
示例地,第一杆体200(或第一杆体200的主要部分)可以为拉伸体(如圆柱体、棱柱体、圆柱筒状、棱柱筒状等)、回转体(如圆柱体、圆锥体),第一杆体200(或第一杆体200的主要部分)还可以为一绕第一中心轴线206呈中心对称的对称体,第一杆体200(或第一杆体200的主要部分)为多个拉伸体、多个回转体、多个对称体的组合,第一杆体200(或第一杆体200的主要部分)为拉伸体、回转体、对称体等的任意组合。回转体是将以平面截面线串作为母线绕轴线旋转而形成的立体。
示例地,第一杆体200可以由多个拉伸体依次滑动同轴套接的伸缩杆。
具体地,掠过区域2010任一点到第一分隔平面209的距离的最大值即为掠过区域2010到第一分隔平面209的最大距离。
示例性地,参照图17等,初始时使用射线指向第一空间201,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 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可使得使用射线指向第二空间202,第一杆体200具有第一中心轴线206,第一中心轴线206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形成第一分隔平面209,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分别位于第一分隔平面209的两侧。
拍摄支架还包括一与第二连接部510转动连接的第一杆部210,第一杆部210安装于第一杆体200 的端部,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转动,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 100的背面103,初始时夹具100的背面103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靠近或相贴,当使用方向指向第二空间202时,夹具100的背面103与第一杆体200的第二侧靠近或相贴,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0的相对两侧。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性地,参照图17、20等,夹具100的背面103靠近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可以指夹具100 背面任一点到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的任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到其第二侧的宽度的30%。
示例性地,参照图17、20等,夹具100的背面103靠近第一杆体200的第二侧,可以指夹具100 背面任一点到第一杆体200的第二侧的任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小于等于第一杆体200的第一侧到其第二侧的宽度的30%。
示例地,参照图7、17、18、23等,拍摄支架还具有第一杆部210,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一杆体 2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旋转,第一杆体200具有第一中心轴线206,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中心轴线206的夹角小于等于15°,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或交叉。实施上述的拍摄支架,电子终端300可以绕第一转动轴线501、第三转动轴线203转动,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方向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角度,使得该拍摄支架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当第二连接部510相对于第一杆部210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时,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改变。
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是指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转动轴线501相交于一交点,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转动轴线501交叉是指或者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转动轴线501异面但不平行。
示例性地,第三转动轴线203与第一中心轴线206的夹角可以为0°、5°、10°、15°等。
第一转动轴线501垂直于镜头310的轴线,或者例如当显示面301为一平面时,第一转动轴线501 平行于显示面301。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更方便地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角度。
示例地,参照图7、17、18、23等,当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203 旋转,可调整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一杆体200的位置,从而进一步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方向。
示例地,第一中心轴线206与第三转动轴线203同轴。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便于调节电子终端300 的使用方向,以及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参照图5-7等,第一杆部210安装于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第一端为第一杆体200靠近夹具100的一端,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位于一平面,第一转动轴线501平行于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
示例地,参照图5-7等,第一杆部210绕第三转动轴线20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轴线501恒定地平行于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例如第三转动轴线203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501。
示例地,第一杆部210安装于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第一端为第一杆体200靠近夹具100的一端,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
具体地,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为一有限的面,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可以为平面、折面、曲面、凸面、凹面等。
具体地,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是指第一转动轴线501不穿过第二杆部 220的第一端所占据的有限面,即第一转动轴线501与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不相交。
具体地,第一杆体200及固定于第一杆体200的附属件(例如第三紧固件240154)作为一个整体来认定第二杆部220的第一端。
示例地,参照图7、17、18、23等,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的背面103,当第一杆体200 位于夹具100的背面103一侧的空间时,夹具100相对于第三转动轴线203可作全周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方便大范围地调节夹具100的角度,进而大范围地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朝向。
其他示例性地,第二连接部510安装于夹具100的背面103,第一杆体200具有靠近夹具100的第一靠近部分200a,当第一杆体200的第一靠近部分200a位于夹具100的背面103一侧时,夹具100相对于第三转动轴线203可作全周转动,夹具100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线101可作全周转动。
示例地,参照图7、17、18、23等,夹具100的背面103位于一平面,当第一中心轴线206平行于夹具100的背面103,夹具100相对于第三转动轴线203可作全周转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方便大范围地调节夹具100的角度,进而大范围地调节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朝向,并且此状态下,拍摄支架的结构较为紧凑。
示例地,参照图17、18等,初始时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朝向指向第一空间201,第一杆部21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51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501旋转可使得电子终端300的使用朝向指向第二空间202。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和第一杆体,
所述夹具用于装载电子终端;
所述第一杆体用于支撑所述夹具;
所述第一杆体具有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述第一发光部照向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发光部照向第二空间,或者,所述第一发光部照向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发光部照向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沿第一直线延伸,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75°-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75°、80°、85°、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具有一背面,所述夹具的背面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不穿过所述夹具的背面,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到所述夹具的背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幅向改变,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相交或交叉,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面的法线的夹角小于等于15°;
在所述第一杆体遮挡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所述夹具可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脱离遮挡;
所述夹具可保持于所述第一杆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时,所述夹具的背面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侧靠近或相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分别位于所述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或者,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分别位于所述电子终端的相邻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所述第二空间,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镜头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或者所述第二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侧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侧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电子终端具有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当所述第一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二空间,或者,当所述第一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镜头启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分别位于所述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部为面光源,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第一灯罩和若干第一灯珠,所述第一杆体设有容纳所述若干第一灯珠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灯罩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发光部为面光源,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第二灯罩和若干第二灯珠,所述第一杆体设有容纳所述若干第二灯珠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灯罩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杆体的表面,所述第一灯罩与所述第一杆体表面齐平,所述第一灯珠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第一灯罩后产生散射效果;
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杆体的表面,所述第二灯罩与所述第一杆体表面齐平,所述第二灯珠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第二灯罩后产生散射效果。
CN202220223790.XU 2022-01-26 2022-01-26 拍摄支架 Active CN218208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3790.XU CN218208485U (zh) 2022-01-26 2022-01-26 拍摄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3790.XU CN218208485U (zh) 2022-01-26 2022-01-26 拍摄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8485U true CN218208485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2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3790.XU Active CN218208485U (zh) 2022-01-26 2022-01-26 拍摄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8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4769B2 (en) Light system
CN218208485U (zh) 拍摄支架
CN218208484U (zh) 拍摄支架
CN218208481U (zh) 一种拍摄支架
CN218728512U (zh) 补光杆
US5351424A (en) Magnifier with light therethrough for needlework frame
JP7288845B2 (ja) ヘルメット用カメラ取付器具
US11062684B2 (en) Lighted pedal board
CN218095026U (zh) 一种连接臂及拍摄支架
US7984882B2 (en) Tripod head
CN115596935A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
US20190120469A1 (en) Tiltable work light
CN218208483U (zh) 一种拍摄支架
CN111637372B (zh) 一种强光手电筒
CN219828369U (zh) 一种拍摄支架
CN217815769U (zh) 一种拍摄支架
CN218524991U (zh) 一种户外用反光板支架
CN218819003U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
CN221974702U (zh) 一种拍摄支架
CN217634652U (zh) 一种拍摄支架
CN218095027U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
CN216817137U (zh) 一种补光灯及支架
JPH07134907A (ja) スタンド型照明器具
CN218819002U (zh) 一种安装结构及拍摄支架
JP4444339B2 (ja) 雲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