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8396U -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8396U
CN218208396U CN202222232918.1U CN202222232918U CN218208396U CN 218208396 U CN218208396 U CN 218208396U CN 202222232918 U CN202222232918 U CN 202222232918U CN 218208396 U CN218208396 U CN 218208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pipeline
air val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329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吉芳
洪丁顺
魏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Liang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Liang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Liang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Liang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329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8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8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8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所述主阀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所述主阀管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两个所述次级阀管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两个所述次级阀管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所述空气阀体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和设于壳体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次级阀管进行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次级阀管能够选择性的与主阀管导通,当一个次级阀管上的空气阀体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将另一个次级阀管进行与主阀管导通保证输水管道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背景技术
在输水管道中阀门的瞬间开启会发生水锤效应,水锤效应分为正水锤和负水锤,当管道出水端的阀门突然关闭时,管道中的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出水端行进导致出水端的水压急剧升高,此时出水端的高水压可能会导致出水端的管道炸裂,这种现象被称为正水锤效应;当管道突然开启的过程中,靠近出水端管道中的水会快速的排出,管道中会形成真空的状态,此时的管道可能会被外界的大气压瘪,这种现象称为负水锤效应。
现有的管道在输水的过程中为了消除水锤效应的发生会在管道上安装空气阀,及时的弥补输水管道中的空气来避免发生水锤效应。空气阀的安装能够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现有的空气阀仅有一个连通管路,若出现损坏时,必须停止输水工作的运行,对空气阀体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后才能够进行正常的输水作业,耽搁输水工作的正常运行,所以急需设计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其设置两个次级阀管能够选择性的与主阀管导通,当一个次级阀管上的空气阀体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将另一个次级阀管进行与主阀管导通保证输水管道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所述主阀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所述主阀管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两个所述次级阀管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两个所述次级阀管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所述空气阀体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和设于壳体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次级阀管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的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收口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阀杆,所述定位阀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塞,所述滑动套筒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塞的上部和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当输水管道的阀门突然打开时,管道中形成短暂的真空状态,第一密封塞受到外部大气的压力向下移动,滑动套筒沿着定位阀杆滑动,弹簧被拉伸,第一密封塞脱离与收口部的抵触,空气进入到输水管道中对管道中的压力进行补偿,当管道内部的压力与外部大气的压力一致时,弹簧复位,第一密封塞与收口部抵触,重新对壳体进行密封,防止了负水锤效应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设于壳体侧壁且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弯管,所述排气弯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排气弯管的轴心重合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浮子,所述浮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塞,所述排气弯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排气弯管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当输水管道的阀门突然关闭,水管中的压力急剧增加的过程中,管道中的气体从排气弯管中排出,当水逐渐在排气弯管道中上升的过程中,水面到达浮子时,浮子受到浮力上升,浮子带动顶杆上的第二密封塞与出气口接触进行密封,防止水从排气弯管中流出,防止了输水管道发生正水锤效应。
进一步,所述壳体与顶板之间设置有防尘网,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到次级阀管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塞的直径大于所述收口部的内壁直径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第一密封塞与收口部抵触时能够进行密封,当第一密封塞与收口部脱离抵触的过程中,外部大气从第一密封塞和壳体的内壁之间流入次级阀管,使得第一密封塞能够更好的控制进气。
进一步,所述第二密封塞处于出气口和密封板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塞的直径大于密封板和出气口的内壁直径;在不排气的过程中,第二密封塞由于重力与密封板抵触对管道的内部进行密封,当排气的过程中管道中的空气推动第二密封塞与密封板脱离,空气从第二密封塞与密封板之间的间隙中排出,当空气块排净时,水面与浮子接触,随着水面的升高,浮子带动第二密封塞对出气口进行封堵,避免管道中的水外流,实现对第二密封塞更好的排气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次级阀管上的球形止水阀能够选择其中一个次级阀管与主阀管进行导通来防止输水管道上发生水锤效应,若一个次级阀管上的空气阀体发生损坏,通过控制球形止水阀阻断损坏空气阀体的次级阀管,同时打开另一个次级阀管即可保证输水管道的正常工作,通过拆卸第一连接法兰能够将损坏的空气阀体拆下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壳体9通过第一连接法兰5与次级阀管进行连接2。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进气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9顶部的支撑连杆10,所述支撑连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1,所述壳体9的上部设置有收口部12,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阀杆13,所述定位阀杆13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筒14,所述滑动套筒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塞15,所述滑动套筒1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塞15的上部和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排气组件8包括设于壳体9侧壁且壳体9内部连通的排气弯管17,所述排气弯管1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上设置有与排气弯管17的轴心重合的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浮子20,所述浮子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21,所述顶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塞22,所述排气弯管17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3,所述排气弯管17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24。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进气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9顶部的支撑连杆10,所述支撑连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1,所述壳体9的上部设置有收口部12,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阀杆13,所述定位阀杆13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筒14,所述滑动套筒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塞15,所述滑动套筒1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塞15的上部和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与顶板11之间设置有防尘网25。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进气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9顶部的支撑连杆10,所述支撑连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1,所述壳体9的上部设置有收口部12,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阀杆13,所述定位阀杆13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筒14,所述滑动套筒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塞15,所述滑动套筒1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塞15的上部和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塞15的直径大于所述收口部12的内壁直径且与所述壳体9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排气组件8包括设于壳体9侧壁且壳体9内部连通的排气弯管17,所述排气弯管1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上设置有与排气弯管17的轴心重合的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浮子20,所述浮子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21,所述顶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塞22,所述排气弯管17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3,所述排气弯管17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24,所述第二密封塞22处于出气口24和密封板23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塞22的直径大于密封板23和出气口24的内壁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第二连接法兰6将主阀管1的两端与输水管道进行连接,且通过控制球形止水阀4选择其中一个次级阀管2与主阀管1连通,当发生输水管道的阀门突然开启进行输水发生负水锤效应的过程中,管道中形成短暂的真空状态,第一密封塞15受到外部大气的压力向下移动,滑动套筒14沿着定位阀杆13滑动,弹簧16被拉伸,第一密封塞15脱离与收口部12的抵触,空气进入到输水管道中对管道中的压力进行补偿,当管道内部的压力与外部大气的压力一致时,弹簧16复位,第一密封塞15与收口部12抵触,重新对壳体9进行密封,当输水管道的阀门突然关闭发生正水锤效应的过程中,水管中的压力急剧增加的过程中,管道中的气体从排气弯管17中排出,当水逐渐在排气弯管17道中上升的过程中,水面到达浮子20时,浮子20受到浮力上升,浮子20带动顶杆21上的第二密封塞22与出气口24接触进行密封,防止水从排气弯管17中流出,若其中一个次级阀管2上的空气阀体3发生损坏,通过控制球形止水阀4阻断损坏空气阀体3的次级阀管2,同时打开另一个次级阀管2即可保证输水管道的正常工作,通过拆卸第一连接法兰5能够将损坏的空气阀体3拆下进行维修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包括主阀管(1),所述主阀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管(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出两个次级阀管(2),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球形止水阀(4),两个所述次级阀管(2)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管路发生水锤效应的空气阀体(3),所述空气阀体(3)包括壳体(9)、设于壳体(9)上部且用于防止负水锤效应的进气组件(7)和设于壳体(9)一侧用于防止正水锤效应的排气组件(8),所述壳体(9)通过第一连接法兰(5)与次级阀管进行连接(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9)顶部的支撑连杆(10),所述支撑连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1),所述壳体(9)的上部设置有收口部(12),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阀杆(13),所述定位阀杆(13)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筒(14),所述滑动套筒(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塞(15),所述滑动套筒(1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塞(15)的上部和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8)包括设于壳体(9)侧壁且壳体(9)内部连通的排气弯管(17),所述排气弯管(1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上设置有与排气弯管(17)的轴心重合的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浮子(20),所述浮子(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21),所述顶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塞(22),所述排气弯管(17)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3),所述排气弯管(17)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与顶板(11)之间设置有防尘网(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塞(15)的直径大于所述收口部(12)的内壁直径且与所述壳体(9)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塞(22)处于出气口(24)和密封板(23)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塞(22)的直径大于密封板(23)和出气口(24)的内壁直径。
CN202222232918.1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Active CN218208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2918.1U CN218208396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2918.1U CN218208396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8396U true CN218208396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32918.1U Active CN218208396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8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6480U (zh) 油气回收自封加油枪
CN110953382A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复合式排气阀
CN218208396U (zh) 一种具有备用连通管路的空气阀
CN115264148B (zh) 一种给水管道排气阀
CN106592705B (zh) 双密封无负压供水真空抑制器
CN219102123U (zh) 一种排气阀组
CN210531726U (zh) 一种排气阀
CN2319649Y (zh) 气压罐浮子式止气阀
CN208871130U (zh) 一种耐腐蚀性介质电磁阀
CN220168723U (zh) 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
CN213575619U (zh) 一种防空气腐蚀的调节阀
CN201434204Y (zh) 一种湿式储气柜正负压安全装置
CN213899905U (zh) 一种带导向快速排气阀
CN201065974Y (zh) 斜置式油缸缓闭止回阀
CN205116288U (zh) 一种灵敏度高的无负压供水真空抑制器
CN220891189U (zh) 安全阀及热泵供水管道
CN219062559U (zh) 一种破真空阀
CN216692196U (zh) 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
JP2008281086A (ja) 配管内の気体排気機構
CN213117615U (zh) 一种自力式平衡阀
CN113124213B (zh) 一种具有分流结构的排气阀
CN2878841Y (zh) 管网安全阀
CN213981417U (zh) 一种噪音产生小的液压阀
CN204739273U (zh) 浮球式真空破坏阀
CN214662280U (zh) 一种能缓升缓闭的升降式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