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7357U -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7357U
CN218207357U CN202221867514.3U CN202221867514U CN218207357U CN 218207357 U CN218207357 U CN 218207357U CN 202221867514 U CN202221867514 U CN 202221867514U CN 218207357 U CN218207357 U CN 218207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rtise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member
fixing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75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健民
莫杰斌
杨德华
张厚海
聂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75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7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7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7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包括呈矩形结构内部空心且外端具有薄壁件的横构件、纵构件和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顶端的四个转角处上均朝外凸出有固定部,且两相邻的固定部之间形成有榫接部,所述榫接部分别包括第一榫接部和第二榫接部,所述横构件与承载构件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卯槽,所述横构件通过第一卯槽安装于第一榫接部上,所述纵构件与承载构件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卯槽,所述纵构件通过第二卯槽安装于第二榫接部上。通过横构件、纵构件和承载构件上的连接结构以及固定孔和安装孔的配合进行固定,实现了可重复拆装,实用性强,便于运输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了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卯榫连接是现代建筑用钢结构继焊接、栓接、粘接后的另一种重要连接方式,各个构件通过预先的设计和加工,使之相交的节点以榫头和卯口相吻合,构成特殊的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在地震时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位移角。
然而,现有的钢结构连接,不可避免现场加工,导致施工现场产生较多垃圾,加工时需要使用电力进行切割、焊接等,并且施工现场需要较高的技术性进行指导和监督。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卯榫连接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包括呈矩形结构内部空心且外端具有薄壁件的横构件、纵构件和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顶端的四个转角处上均朝外凸出有固定部,且两相邻的固定部之间形成有榫接部,所述榫接部分别包括第一榫接部和第二榫接部,所述横构件与承载构件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卯槽,所述横构件通过第一卯槽安装于第一榫接部上,所述纵构件与承载构件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卯槽,所述纵构件通过第二卯槽安装于第二榫接部上。
作为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部由一体呈现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组成,且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横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纵构件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固定横构件,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固定纵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纵构件一端插接于横构件上,所述横构件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纵构件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横构件与纵构件相对应一端的转角处,所述纵构件一端凸起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纵构件之间形成有插接缝,所述纵构件通过插接头安装于横构件的卡接槽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横构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构件分别插接于纵构件左右两端上,所述纵构件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横构件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设置于纵构件左右两端的转角处,且每个所述横构件一端凸起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纵构件之间形成有插接缝,所述纵构件通过插接头安装于横构件左右两侧相对应的卡接槽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横构件和纵构件呈相互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横构件、纵构件和承载构件组成,通过将横构件和纵构件安装于承载构件上,不仅可以适用于建筑、家具和器械,同时具有外形简单,便于批量加工生产,且组装便捷,通过横构件、纵构件和承载构件上的连接结构以及固定孔和安装孔的配合进行固定,实现了可重复拆装,实用性强,便于运输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连接构件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连接构件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连接构件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连接构建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连接构件示意图一。
图中标号为:1-横构件、11-第一卯槽、12-第一安装孔;
2-纵构件、21-第二卯槽、22-第二安装孔;
3-承载构件、31-固定部、32-第一固定部、33-第二固定部、321-第一固定孔、331-第二固定孔、34-榫接部、341-第一榫接部、342-第二榫接部;
4-卡接槽、5-插接头、6-插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参考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包括呈矩形结构内部空心且外端具有薄壁件的横构件1、纵构件2和承载构件3,承载构件3顶端的四个转角处上均朝外凸出有固定部31,在四个转角处形成四个固定部31,且两相邻的固定部31之间形成有榫接部34,榫接部34分别包括第一榫接部341和第二榫接部342,横构件1与承载构件3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卯槽11,横构件1通过第一卯槽11安装于第一榫接部341上,纵构件2与承载构件3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卯槽21,纵构件2通过第二卯槽21安装于第二榫接部342上,具体地,第一卯槽11用于安装第一榫接部341,使横构件1安装于承载构件3上,同样的第二卯槽21用于安装第二榫接部342,使纵构件2安装于承载构件3上,横构件1和纵构件2安装于承载构件3上时呈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每个固定部31由一体呈现的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组成,且固定部31的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第一固定部3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21,第二固定部3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31,横构件1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321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2,纵构件2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孔33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第一固定孔321用于固定横构件1,第二固定孔331用于固定纵构件2,具体地,安装孔的位于相对应的固定孔上,可通过采用螺丝螺栓等连接件,将相对应的固定孔与安装孔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纵构件2一端插接于横构件1上,横构件1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纵构件2的卡接槽4,卡接槽4开设于横构件1与纵构件2相对应一端的转角处,纵构件2一端凸起有插接头5,插接头5与纵构件2之间形成有插接缝6,纵构件2通过插接头5安装于横构件1的卡接槽4上,具体地,横构件1一端形成有开口用于纵构件2的插接,即利用插接缝6将纵构件2插接于卡接槽4上,再利用了凸起的插接头5形成了扣爪式结构,以实现纵构件2能够插接于横构件1上。
参考图2-图3所示,具体地,利用第一卯槽11将横构件1安装在承载构件3的第一榫接部341上,再将纵构件2的第二卯槽21安装在承载构件3的第二榫接部342上,同时通过采用纵构件2的插接头5安装入横构件1的卡接槽4内,以实现纵构件2、横构件1和承载构件3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最后通过采用螺丝螺栓等连接件,将相对应的固定孔与安装孔进行连接,使纵构件2和横构件1可在承载构件3上形成“T”字型或“L”字型等的多种结构。
实施例二:
参考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点在于:横构件1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构件1分别插接于纵构件2左右两端上,纵构件2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横构件1的卡接槽4,卡接槽4设置于纵构件2左右两端的转角处,且每个横构件1一端凸起有插接头5,插接头5与纵构件2之间形成有插接缝6,纵构件2通过插接头5安装于横构件1左右两侧相对应的卡接槽4上,具体地,纵构件2的左右两端上均形成有开口用两个横构件1的插接,即利用横构件1上形成的插接锋将左右两个横构件1分别插接于纵构件2上的左右两个卡接槽4上,再利用凸起的插接头5形成扣爪式结构,以实现横构件1能够插接于纵构件2上。
具体地,利用第二卯槽21将纵构件2安装再承载构件3的第二榫接部342上,再将横构件1的第一卯槽11安装再承载构件3的第一榫接部341上,同时两个横构件1分别通过横构件1上的的插接头5安装入纵构件2的卡接槽4内,以实现纵构件2、横构件1和承载构件3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最后通过采用螺丝螺栓等连接件,将相对应的固定孔与安装孔进行连接。
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结构内部空心且外端具有薄壁件的横构件(1)、纵构件(2)和承载构件(3),所述承载构件(3)顶端的四个转角处上均朝外凸出有固定部(31),且两相邻的固定部(31)之间形成有榫接部(34),所述榫接部(34)分别包括第一榫接部(341)和第二榫接部(342),所述横构件(1)与承载构件(3)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卯槽(11),所述横构件(1)通过第一卯槽(11)安装于第一榫接部(341)上,所述纵构件(2)与承载构件(3)的插接端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卯槽(21),所述纵构件(2)通过第二卯槽(21)安装于第二榫接部(34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31)由一体呈现的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组成,且所述固定部(31)的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3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21),所述第二固定部(3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31),所述横构件(1)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321)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纵构件(2)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孔(33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1),所述第一固定孔(321)用于固定横构件(1),所述第二固定孔(331)用于固定纵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构件(2)一端插接于横构件(1)上,所述横构件(1)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纵构件(2)的卡接槽(4),所述卡接槽(4)开设于横构件(1)与纵构件(2)相对应一端的转角处,所述纵构件(2)一端凸起有插接头(5),所述插接头(5)与纵构件(2)之间形成有插接缝(6),所述纵构件(2)通过插接头(5)安装于横构件(1)的卡接槽(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构件(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构件(1)分别插接于纵构件(2)左右两端上,所述纵构件(2)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横构件(1)的卡接槽(4),所述卡接槽(4)设置于纵构件(2)左右两端的转角处,且每个所述横构件(1)一端凸起有插接头(5),所述插接头(5)与纵构件(2)之间形成有插接缝(6),所述纵构件(2)通过插接头(5)安装于横构件(1)左右两侧相对应的卡接槽(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构件(1)和纵构件(2)呈相互垂直设置。
CN202221867514.3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Active CN218207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7514.3U CN218207357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7514.3U CN218207357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7357U true CN218207357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9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7514.3U Active CN218207357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7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1513A1 (en) Modular cabinet and connector module thereof
CN218207357U (zh) 一种具有榫卯连接的连接构件
US20240048096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modular solar panel
CN211396015U (zh) 一种活动板房的直角连接结构
KR200494494Y1 (ko) 테이블 다리 조립구조
CN211548242U (zh) 一种装配式单元龙骨隔墙的安装结构
CN115516214A (zh) 铝制家具用榫连接框架
CN210713210U (zh) 一种拼装房
CN219081397U (zh) 角码及使用该角码的门窗面板框
CN211396773U (zh) 一种房屋箱
CN220790980U (zh) 一种金属工具房的门框立柱型材
CN215604065U (zh) 文件柜
CN217558710U (zh) 一种车用防水连接卡扣
CN216007466U (zh) 一种竖向格栅型材和幕墙系统
CN218643562U (zh) 一种外防护钣金房主体骨架上应用的t形连接组件
CN212055434U (zh) 卡扣
TWM556775U (zh) 快速扣接組合框架
CN2185368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围板总成
CN217355111U (zh) 一种直角连接组件
CN214532510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和门框的安装结构
CN217010786U (zh) 光伏电池板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3205198U (zh) 一种丁字形异型管组
CN219350768U (zh) 接线底盒
CN219895266U (zh) 四向转向柱、三向转向柱及屏风组件
CN114961034A (zh) 一种集成设备带模块及装配式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