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6961U -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6961U
CN218206961U CN202222176093.6U CN202222176093U CN218206961U CN 218206961 U CN218206961 U CN 218206961U CN 202222176093 U CN202222176093 U CN 202222176093U CN 218206961 U CN218206961 U CN 218206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device
gas
air outle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60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行平
王中强
王礼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60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6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6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6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该供气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和空压机构;壳体设有空腔,驱动组件安装在壳体的空腔内,驱动组件与空压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空压机构包括活塞和气缸,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空压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出气口对接的第一出气管,以及与第二出气口对接的第二出气管,空压机构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以将从进气口吸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并通过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排出,该供气装置在不需要增设驱动组件和空压机构的数量的情况下,为雾化器分别提供用于实现雾化的气流以及用于提高雾气流速的两道气流,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整体结构简单,性价比高。

Description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式雾化器是通过采用空压机构的供气装置,把洁净的空气从一个封闭空间吸入,并压缩为一股气流排出,以将排出的气流提供给雾化杯由喷气口喷出来冲击雾化杯内的液体使其雾化,再由出雾口喷出供口鼻吸入达到对肺、支毛细血管用药的医疗保健器械。
现有雾化器的供气装置通常是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一个气泵为雾化器提供一个出风源以实现雾化,而随着社会发展,如今人们对雾化器的使用期望越来越高,换句话说,现有雾化器的单一功能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雾化器的功能性单一,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气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供气装置包括:
壳体,设有空腔;
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腔内;
空压机构,包括活塞和气缸,所述气缸设置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空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接的第一出气管,以及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接的第二出气管;
其中,所述空压机构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以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排出,以分别获得用于实现雾化和提高雾气流速的两道气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空压机构还包括限压阀,所述限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气管的端部上,以使从所述第二出气管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能够被调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口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的管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相互盖合并共同形成所述空腔,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空压机构在所述空腔内安装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所述供气装置内部的散热。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空压机构还包括曲柄轮和连杆,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曲柄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柄轮和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活动安装在所述气缸内,使得通过所述连杆将所述曲柄轮的周转运动转化为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内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曲柄轮包括轮本体和偏心轴,所述轮本体的一侧沿其轴向开设有连轴孔,所述轮本体通过所述连轴孔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偏心轴与所述轮本体的另一侧相连,并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风扇和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曲柄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产生的风对所述供气装置的内部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安装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减震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器包括上述的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的所述第一出气管的气流用于实现雾化器的雾化功能,所述供气装置的所述第二出气管的气流用于提高雾化器的雾气的流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气装置及雾化器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供气装置的空压机构上设置有1个进气口和2个出气口,并将第一出气管和第一出气口对接,将第二出气管和第二出气口对接,以此在一个驱动组件驱动一个空压机构的基础上,将压缩后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分别排出,从而获得除了用于雾化的气流外,还获得用于提高雾气流速的气流,不需要增设驱动组件和空压机构的数量,利于简化整体结构,显然,该供气装置及雾化器整体结构简单,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供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供气装置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供气装置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供气装置的空压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中供气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供气装置的壳体和减震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00、供气装置;
10、壳体;11、面壳;12、底壳;121、通风孔;
20、驱动组件;21、双轴电机;21a、第一输出轴;21b、第二输出轴;22、轴承组;23、风扇;
30、空压机构;31、曲柄轮;311、连轴孔;312、偏心轴;32、连杆;33、活塞;34、气缸;341、进气口;342、第一出气口;343、第二出气口;35、进气管;36、第一出气管;37、第二出气管;38、连接架;
40、减震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气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供气装置100包括壳体10、驱动组件20和空压机构30;驱动组件20安装在壳体10的空腔内,优选地,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电机与空压机构30进行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空压机构30包括活塞33和气缸34,气缸34上设置有进气口341、第一个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空压机构30还包括与进气口341对接的进气管35、与第一出气口342对接的第一出气管36,以及与第二出气口343对接的第二出气管37;空压机构30的活塞33在驱动组件20的驱动下,在气缸34内进行往复运动,以将从进气口341吸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其中,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口343用于排出被加压过的气流;第一出气管36的端部和第二出气管37的端部穿设壳体10并凸设在壳体10的外侧,以方便雾化器通过导气管与其进行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空压机构30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将通过进气口341进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排出,以分别获得实现雾化和提高雾气流速的两种不同气压的气流。换句话说,该供气装置100通过驱动组件20驱动空压机构30运作,空压机构30通过在气缸34上设置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以将压缩后的气流分别从与第一出气口342对接的第一出气管36及与第二出气口343对接的第二出气管37排出,其中,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中的其中一个排出用于实现雾化的气流,另一个排出能用于提高雾化流速的气流。
需说明的是,具体是从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中的哪一个排出用于雾化的气流,哪一个排出用于提高雾气流速的气流,可根据具体结构和情况而定。
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供气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供气装置100通过在一个空压机构上设置进气口341以及分别设置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以此在一个驱动组件(具体可为电机)的驱动下,该空压机构能将从进气口341吸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分别排出,进而为雾化器提供用于雾化和提高雾气流速的两种不同气压的气流,并且不需要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空压机构来实现,显然,该供气装置100无需增设过多的零部件,其整体结构简洁,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产品性价比。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空压机构30通过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排出压缩气体,并且气流同步从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排出,而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的相对口径大小,则直接影响从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排出的气流的相对气压大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出气口342的口径大于第二出气口343的口径,此种情况下,因用于提升雾气流速的气流的气压大小要小于用于实现雾化的气流的气压大小,故而连接口径更大的第一出气口342的第一出气管36主要用于排出实现雾化的气流,而连接小口径的第二出气口343的第二出气管37用于排出提高雾气流速的气流;可以理解地,空压机构都具有较大的功率,能够远远满足雾化器所需的气流的供给所需功率,本实用新型对该供气装置100的具体功率大小不做具体限定和赘述。以此,该供气装置100提供了提高雾气流速的功能同时原有的提供雾化气流的功能不受影响。
可以理解地,本一些实施例可以对第一出气管36的管径和第二出气管37的管径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优选地,为简化该供气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类型差异,及简化使用方法,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管径大小相同,使得在不调节限压阀使限压阀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从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由第一出气口342和第二出气口343的管径大小所决定,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不会成为影响该供气装置100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的因素,而之后用户根据具体需求直接对限压阀进行限压调节,以使得用于提高雾化流速的第二出气管流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易于调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空压机构30还包括限压阀(未示出),限压阀安装在第二出气管37的端部上,即位于壳体10的外侧上,使得经过第二出气管37的气流通过限压阀进行气压调节后再排出,从而通过第二出气管37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能够被调节。
可以理解地,第一出气管36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决定了连接了该供气装置100的雾化器所产生的雾气的浓度,而第二出气管37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侧决定了雾化器喷出雾气的流速;由此,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改变空压机构30的通过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并且,通过调节限压阀,从第二出气管37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可进一步调节,因此用户能够根据具体使用需求,通过对供气装置100的调节,进而改变与该供气装置100连接的雾化器的雾气浓度和流速。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及图6所示,壳体10包括面壳11和底壳12,面壳11和底壳12相互盖合并共同形成壳体10的空腔(图未示);驱动组件20和空压机构30在该空腔内并安装在底壳12上;底壳12上设有多个通风孔121,多个通风孔121分别对应风扇23的进风入口和空压机构30的热排风出口位置,形成抽、排风贯通结构,以便空气在壳体10内流通循环,便于供气装置100内部的散热。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空压机构还30包括曲柄轮31和连杆32,曲柄轮31安装在驱动组件20的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曲柄轮31和活塞33转动连接,活塞33活动安装在气缸34内;曲柄轮31与连杆32构成转动副,连杆32与活塞33构成另一转动副,活塞33与气缸34构成移动副,该空压机构30构成一曲柄滑块机构;以将在电机驱动下的曲柄轮31的周转运动转化为活塞33在气缸34内的周期性往复移动,使得活塞33与气缸34组成的空间(称为工作容积)周期性地扩大与缩小,当该空间扩大时,气缸34内的气体膨胀,压力降低,吸入气体;当该空间缩小时,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排出气体。活塞33往复一次,依次完成膨胀、吸气、压缩、排气四个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曲柄轮31包括轮本体(图未示)和沿轮本体的轴向设置的偏心轴312,其中,轮本体的一侧沿其轴向开设有连轴孔311,曲柄轮31通过连轴孔311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轴312与连杆32转动连接;其中,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与连轴孔311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综上,曲柄轮31即作为空压机构30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曲柄的作用;曲柄轮31一个零件完成了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连杆32的连接并构成两个转动副,结构紧凑,运行稳定。
进一步地,由于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具有急回特性,为了使空压机构的运行效率最大化,曲柄轮31转动一周其活塞33在气缸34往复一次压缩的空气最多,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空压机构30构成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如图4所示;即活塞33在气缸34的导路中心线通过曲柄轮31的回转中心线(连轴孔311的中心轴线),由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没有急回特性,其极位夹角为零,空压机构30的活塞33在气缸34内的导路行程最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由于空压机构30和驱动组件20安装在较小的密闭壳体10空腔内,为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热量堆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驱动组件20还包括风扇23,其中,电机优选为双轴电机21。具体地,双轴电机21包括第一输出轴21a与第二输出轴21b,第一输出轴21a与第二输出轴21b分别通过两个轴承组22固定,第一输出轴21a与曲柄轮31连接,第二输出轴21b与风扇23连接,该供气装置100结构紧凑,体积小,通过双轴电机21驱动风扇23转动,使得风扇23产生的流动空气在壳体10内部的流通,从而对供气装置100的内部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空压机构30还包括连接架38,空压机构30通过连接架38与驱动组件20固定连接,使得气缸34与电机之间相对固定,减少电机和空压机构30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相对位置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供气装置100包括减震件40,减震件40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减震作用,减震件40固定安装在壳体10靠近空腔的一侧上设有的安装槽上,驱动组件20通过减震件40与壳体10连接,减震件40能缓冲空压机构30和电机所产生的震动,以减小供气装置100在运作过程中整体的震动。
基于上述的供气装置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图未示),其中,该雾化器包括上述的供气装置100,该雾化器通过供气装置100的空压机构30的第一出气管36和第二出气管37排出的两道气流,分别实现雾化器的雾化功能以及提高雾化器喷出雾气的流速。
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雾化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器通过采用上述的供气装置100,在能够实现雾化功能的前提下还增设了能够提高雾气的流速的功能,供气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简洁,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少,空压机构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雾化器的整体制造成本基本不升,但增加了功能性,最终提高了该雾化器的性价比,为用户降低了医疗设备购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
壳体,设有空腔;
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腔内;
空压机构,包括活塞和气缸,所述气缸设置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空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接的第一出气管,以及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接的第二出气管;
其中,所述空压机构的所述活塞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所述气缸内往复运动以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排出,以分别获得用于实现雾化和提高雾气流速的两道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构还包括限压阀,所述限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二出气管的端部上,以使从所述第二出气管排出的气流的气压大小能够被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的管径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相互盖合并共同形成所述空腔,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空压机构在所述空腔内安装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所述供气装置内部的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构还包括曲柄轮和连杆,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曲柄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柄轮和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活动安装在所述气缸内,使得通过所述连杆将所述曲柄轮的周转运动转化为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内的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轮包括轮本体和偏心轴,所述轮本体的一侧沿其轴向开设有连轴孔,所述轮本体通过所述连轴孔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偏心轴与所述轮本体的另一侧相连,并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风扇和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曲柄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产生的风对所述供气装置的内部进行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安装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减震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的所述第一出气管的气流用于实现雾化器的雾化功能,所述供气装置的所述第二出气管的气流用于提高雾化器的雾气的流速。
CN202222176093.6U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Active CN218206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6093.6U CN21820696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6093.6U CN21820696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6961U true CN218206961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6093.6U Active CN21820696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6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0957B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14100889B (zh) 一种涡环雾炮
CN107152392B (zh)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WO2024093340A1 (zh) 动力设备
CN218206961U (zh)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CN201121571Y (zh) 医学用小型气泵
CN218177389U (zh)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CN110585536B (zh) 一种医用双路雾化泵
CN218206960U (zh) 一种供气装置及雾化器
CN218325404U (zh) 一种带有喷雾加湿功能的电风扇
US8079835B2 (en) Air compressor
CN102678529A (zh) 一种微型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108775277A (zh) 一种压缩机
CN209025805U (zh) 利于散热的电动充气泵
CN202597034U (zh) 一种微型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09687685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209100232U (zh) 一种气液泵
CN208416926U (zh) 一种自平衡湿式罗茨泵
EP1208287B1 (en) Airless spray pump
CN212536067U (zh) 一种无油螺杆鼓风机
CN201880634U (zh) 超低量电动喷雾器
JP3595912B2 (ja) 吸入器
CN217402815U (zh) 涡环发生器和空调器
CN219139420U (zh) 具有新型降温机构的高压鼓风机
CN220942352U (zh) 一种活塞腔室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A, Jinxiu Phase III, No. 85 Hudipi, Songxuan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1601-1614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No.1 Longq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Tongsh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