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4820U - 一种地漏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漏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4820U
CN218204820U CN202222198140.7U CN202222198140U CN218204820U CN 218204820 U CN218204820 U CN 218204820U CN 202222198140 U CN202222198140 U CN 202222198140U CN 218204820 U CN218204820 U CN 218204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ide wall
closed
casing
floor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81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engtong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engtong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engtong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engtong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81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4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4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漏芯,包括内壳体和处于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外壳体为顶面敞开,底面封闭的中空壳体,内壳体为上下贯穿的中空壳体,内壳体的下部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存水间隙,内壳体的上部设有安装结构,外壳体内有浮球,浮球的上部紧配合嵌入内壳体的底面敞开口内,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面上具有进水口,外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出水口,外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外安装结构;使用时,水进入至存水间距内,存水间距内的水都能够将内壳体的下端端部密封,起到水封作用,浮球受存水间距内的水的作用而上浮密封内壳体的底面敞开口,浮球起到密封作用,实现双重密封效果,使得防臭防虫效果更好,解决现有的地漏芯容易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排水不畅且防臭防虫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漏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漏芯。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对异味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的地漏只是简单的将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相通,内部呈敞开式,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排水管道系统内存在的许多垃圾杂质会发臭而蔓延异味,为了达到防臭的目的,很多地漏会采用水封地漏使管道里的臭气不能进入室内,但是水封地漏往往水封高度不高,容易导致地漏失去密封作用,使排水管道内的臭气进入室内,而且防虫效果也较差。
为了达到防臭则在地漏内设置地漏芯,现有的地漏芯主要是在地漏芯主体底部的排水口处活动安装有一水平放置的活动挡板控制闭合,当水流流入时,其活动挡板在水的重量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水流从活动挡板的四周流出,未进水时,活动板向上运动,闭合排水口,该地漏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臭的问题,但是,地漏芯主体与挡板多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结构容易被发丝等容易缠绕在一起的杂质堵塞,从而阻碍流水,使地漏芯的排水不畅,也使防臭防虫的效果变差。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漏芯,以解决现有的地漏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排水不畅且防臭防虫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漏芯,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防臭结构,壳体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开在壳体的顶面上,上述壳体具有内壳体和外壳体,上述外壳体为顶面敞开,底面封闭的中空壳体,上述内壳体为顶面和底面均敞开的中空壳体,上述内壳体处于外壳体内,上述内壳体的下部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存水间隙,上述内壳体的上部与外壳体的上部设有拆卸密封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上述防臭结构为浮球,上述浮球处于外壳体内,且上述浮球的上部紧配合嵌入内壳体的底面敞开口内,上述外壳体的顶面敞开口和内壳体的顶面敞开口构成所述的进水口,上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位于安装结构与内壳体的下端端部之间开设有上述出水口,上述外壳体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能与地漏拆卸安装的外安装结构。
所述外壳体具有上扩径段和处于上扩径段下方的下缩径段,上扩径段为中空结构,下缩径段为顶面敞开的中空圆柱状结构,上扩径段的中空腔室与下缩径段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下缩径段的下端端部为向下凸的凸弧形,所述上扩径段的下端端部内侧壁凸设有闭环形凸台,闭环形凸台的内侧壁与下缩径段的内侧相齐平,外安装结构设置在上扩径段的外侧壁上,安装结构设置在上扩径段内。
所述内壳体具有内扩径段和内缩径段,内扩径段处于内缩径段上方,内缩径段处于下缩径段内,内缩径段的外侧壁与下缩径段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内缩径段的底面与下缩径段的内底面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构成所述的存水间隙,上述浮球处于第二间距内,上述内扩径段处于上扩径段内,上述内扩径段与上扩径段上设有上述安装结构。
所述闭环形凸台的顶面向上凸设有第一卡紧柱,第一卡紧柱具有竖部和与竖部垂直设置的横部,所述横部和竖部均与上扩径段的内侧壁相贴,所述竖部的下端端部与闭环形凸台一体成型,所述横部的一端端部与竖部的上端端部一体成型垂直配合,横部与闭环形凸台上下间距平行设置,横部与闭环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一扣合孔;上述内扩径段的外侧壁凸设有滑入第一扣合孔内的第二卡紧柱,且内扩径段的外侧壁位于第二卡紧柱的上方外嵌装有密封圈,上述内扩径段与上述上扩径段通过上述密封圈密封配合,上述第一卡紧柱、第二卡紧柱和密封圈构成所述的安装结构。
上述内扩径段具有上段体和下段体,上段体的外径大于下段体的外径,上述上段体叠压在横部,上述上段体的外侧壁凹设有闭环形凹槽,上述密封圈嵌装于闭环形凹槽内并凸出闭环形凹槽的槽口外,上段体与上扩径段密贴配合,上述第二卡紧柱设置在下段体上,且第二卡紧柱具有竖直部和与竖直部垂直设置的横直部,竖直部和横直部均紧贴于下段体的外侧壁,竖直部处于横直部的一端端部上方,并与横直部垂直设置,竖直部的上端部与上段体的底面一体成型,横直部与上段体的底面平行设置,横直部与上段体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供横部插入于内的第二扣合孔,上述横直部插入上述第一扣合孔内。
所述第一卡紧柱和第二卡紧柱均设有二个,二第一卡紧柱横向相对设置,各第一卡紧柱和各第二卡紧柱一一对位配合。
所述内缩径段的下端端面向上凹设有闭环形凹弧腔,闭环形凹弧腔与内缩径段的中空腔室相贯通,浮球的上部与闭环形凹弧腔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间距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浮球的最大外径。
所述下缩径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二个沿下缩径段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二条形孔相对设置,二条形孔构成所述的出水口,条形孔的上端部延伸至上扩径段的底面处,条形孔的下端部处于浮球上方。
所述上扩径段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地漏的外侧壁螺合安装的外螺纹,此外螺纹为所述的外安装结构。
所述上扩径段的顶面一体成型有叠压在上扩径段顶面上且外径大于上扩径段外径的闭环形安装环,闭环形安装环的顶面向上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上扩径段的外侧壁上处于外螺纹的上方凹设有闭环形凹腔,此闭环形凹腔内嵌装有凸出闭环形凹腔外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漏芯,安装时,先将浮球装入外壳体的中空腔室内,再将内壳体伸入至外壳体内,利用安装结构实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拆卸安装,再利用外安装结构使外壳体拆卸安装在地漏管内。应用时,水从进水口中流入至内壳体内,经内壳体下流到外壳体内,外壳体充有水后会使浮球上浮,浮球的上浮将内壳体的下端口封堵,且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均存有水,实现水封防臭的效果,同时,浮球对内壳体进行密封,实现了浮球机构防臭、防虫的效果,整个地漏芯得到了双重防护效果,防臭效果极佳,并能防虫,另,采用浮球密封使浮球无论在哪个方向均能与内壳体实现完美密封,并不会对头发或脏东西进行卡住,使用方便,且整个结构简易,易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漏芯,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防臭结构1,壳体上具有进水口100和出水口200,进水口100开设在壳体的顶面上,壳体具有外壳体2和内壳体3,外壳体2为顶面敞开,底面封闭的中空壳体,所述内壳体3为顶面和底面均敞开的中空壳体,外壳体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能与地漏拆卸安装的外安装结构,所述内壳体3处于外壳体2内,所述内壳体3的下部与外壳体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存水间隙4。
具体的是,外壳体2具有上扩径段21和处于上扩径段21下方的下缩径段22,上扩径段21为中空结构,下缩径段22为顶面敞开的中空圆柱状结构,上扩径段21的中空腔室与下缩径段22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下缩径段22的下端端部为向下凸的凸弧形,上扩径段21的外侧壁设有能与地漏拆卸安装的上述外安装结构,上扩径段2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地漏的外侧壁螺合安装的外螺纹211,此外螺纹211为所述的外安装结构,上扩径段21的外侧壁上处于外螺纹211的上方凹设有闭环形凹腔,此闭环形凹腔内嵌装有凸出闭环形凹腔外的密封圈212;使用时,在外螺纹上方套上密封圈212,再将外壳体2伸入地漏内,下缩径段22的下端端部的凸弧形结构易于外壳体伸入地漏内,上扩径段21叠压在地漏的上端端部内,地漏内设有与外螺纹螺装配合的内螺纹,外壳体2与地漏螺装在一起,同时螺纹结构配合也更易拆装。
所述内壳体3具有内扩径段31和内缩径段32,内扩径段31处于上扩径段21内,内扩径段31处于内缩径段32上方,内缩径段32处于下缩径段22内;使用时,利用内缩径段32易于内壳体伸入外壳体内,且内扩径段处于上扩径段上方。
所述外壳体2的顶面敞开口和内壳体的顶面敞开口构成所述的进水口100,外壳体2的外侧壁位于下缩径段22与内缩径段32的下端端部之间开设有上述出水口200,具体的是,下缩径段2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二个沿下缩径段22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二条形孔相对设置,二条形孔构成所述的出水口200,条形孔的上端部延伸至上扩径段21的底面处;水从进水口100经内壳体的中空腔室内流入至内缩径段32的中空腔室内,内缩径段32的下部与下缩径段2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此存水间隙4,具体的是,内缩径段32的外侧壁与下缩径段2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41,内缩径段32的底面与下缩径段22的内底面之间具有第二间距42,第一间距41与第二间距42之间构成所述的存水间隙4;采用上述方案后,水从进水口100内进入内壳体3内,经内壳体3的下端端部流至第二间距42内,经第二间距至第一间距内,最后从第一间距上方的条形孔流出。使用时,因存水间距4内的水会将内壳体3的下端端部淹没,从而对内壳体进行水封,起到防臭的作用。
所述内壳体3的上部与外壳体2的上部设有拆卸密封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5,具体的是,内扩径段31与上扩径段21上设有上述安装结构5,所述安装结构5具有第一卡紧柱51、第二卡紧柱52和密封圈53,上扩径段21的下端端部内侧壁凸设有闭环形凸台213,闭环形凸台213的内侧壁与下缩径段22的内侧相齐平,所述闭环形凸台213的顶面向上凸设有第一卡紧柱51,第一卡紧柱51具有竖部511和与竖部511垂直设置的横部512,横部512和竖部511均与上扩径段21的内侧壁相贴,竖部511的下端端部与闭环形凸台213一体成型,横部512的一端端部与竖部511的上端端部一体成型垂直配合,横部512与闭环形凸台213上下间距平行设置,横部512与闭环形凸台213之间形成有第一扣合孔(图中未示出);内扩径段31的外侧壁凸设有滑入第一扣合孔内的第二卡紧柱52,且内扩径段31的外侧壁位于第二卡紧柱52的上方外嵌装有密封圈53,内扩径段31与上扩径段21通过上述密封圈53密封配合;使用时,先将密封圈53套设在内扩径段31的外侧壁上,再使第二卡紧柱52处于闭环形凸台213上方,对内壳体3进行旋转使第二卡紧柱落入第一扣合孔内,从而实现外壳体2和内壳体3的拆卸安装,密封圈53也使得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所述防臭结构1为浮球,浮球为在水中能够自动上浮的球状结构,为公知产品,浮球处于外壳体2内且处于第二间距42内,条形孔的下端部处于浮球上方,且浮球的上部紧配合嵌入内壳体3的底面敞开口内,具体的是,内缩径段32的下端端面向上凹设有闭环形凹弧腔300,闭环形凹弧腔300与内缩径段32的中空腔室相贯通,浮球的上部与闭环形凹弧腔300紧密接触,第二间距42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浮球的最大外径,内缩径段32的外侧壁与下缩径段2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浮球的最大外径;闭环形凹弧腔300的设置使浮球能够与内壳体更加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具有防臭防虫作用;出水时,因内壳体内水的液面高于外壳体第一间距内水的液面,则内壳体内的水压较大,能将浮球向下冲压,浮球与内缩径段产生缝隙,随着缝隙的增大使内壳体内的水压越大,缝隙越来越大,从而使内壳体内排出水就越快,整个过程只有一个浮球,没有任何其它机械结构,而浮球是一个球面,表面不易勾粘物品,从而不出现杂质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漏芯,组装时,先将浮球装入下缩径段22的中空腔室内,再将密封圈53装入内扩径段31的外侧壁上,使第二卡紧柱52对位第一扣合孔锁紧配合,最后在闭环形凹腔内套上密封圈212,即完成地漏芯的组装;使用时,利用外螺纹使外壳体2拆卸安装在地漏管内,密封圈212使外壳体2与地漏密封性更强,初次使用时,水从进水口100内进入至内壳体3,再经内壳体3进行第二间距内,此时浮球浮起,而浮球的外径大于第一间距的宽度,使浮球会漂浮至内缩径段的闭环形凹弧腔300内,对内壳体3的下端口起到密封作用,此时第一间距内的水位处于出水口下方,内壳体3内具有水遗留;此时,利用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内的水使内壳体的下部处于外壳体内,且内壳体位于浮球上方具有水存在,使整个地漏芯实现水密封防臭作用,再有,利用浮球再一次地使内壳体的下端口为密封状态,实现二道防臭作用,同时也使下水道内的虫不易从出水口中流入至内壳体内,起到防臭虫的作用,整个结构达到双重密封,防臭效果佳,并具有防臭虫效果,且浮球的表面不会对杂物勾缠,进一步保证浮球对内壳体的密封效果,不会造成堵塞的问题;排出水时,水进入时,内壳体内的水面高于外壳体内的水的水面,使内壳体内的水压较大,水压能将浮球下压,浮球与内扩径段31的下端端部之间有间距,水从间距内流出,水压越大,浮球下压的越深,间距越大,外壳体内的水位会上升,水即能从出水口200排出,且排出速度逐渐加快,排水速度快,在停水时,浮球上浮,浮球的球面结构与闭环形凹弧腔300密贴,起到密封作用;整个结构简易,易于拆装更换。
本新型中,优选的是,上述内扩径段31具有上段体311和下段体312,上段体311的外径大于下段体312的外径,内缩径段32向下段体312弧形过渡,上段体311叠压在横部512,上段体311的外侧壁凹设有闭环形凹槽(图中未示出),密封圈53嵌装于闭环形凹槽内并凸出闭环形凹槽的槽口外,上段体311与上扩径段21密贴配合,第二卡紧柱52设置在下段体312上,且第二卡紧柱52具有竖直部和与竖直部垂直设置的横直部,竖直部和横直部均紧贴于下段体312的外侧壁,竖直部处于横直部的一端端部上方,并与横直部垂直设置,竖直部的上端部与上段体311的底面一体成型,横直部与上段体311的底面平行设置,横直部与上段体31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供横部512插入于内的第二扣合孔,横直部插入第一扣合孔内;使用时,使第二卡紧柱52的横直部处于第一扣合孔内,第一卡紧柱51的横部处于第二扣合孔内,使得第一卡紧柱51和第二卡紧柱52之间相互配合,不易滑动,另外,密封圈53部分凸出闭环形凹槽外,密封圈53受到挤压会使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增加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新型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紧柱51和第二卡紧柱52均设有二个,二第一卡紧柱51横向相对设置,各第一卡紧柱51和各第二卡紧柱52一一对位配合;设置两组对位的第一卡紧柱51和第二卡紧柱52,使两第一卡紧柱51和第二卡紧柱52互相牵制,不易左右滑动,稳定性和密封性更好。
本新型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扩径段21的顶面一体成型有叠压在上扩径段21顶面上且外径大于上扩径段21外径的闭环形安装环214,闭环形安装环214的顶面向上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2141;使用时,拿住凸耳2141将外壳体2组装至地漏内时,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本新型中,所述上段体311内凸设有凸柱3111,拆卸内壳体3时,拿住凸柱3111进行旋转拆卸,凸柱3111的设置使得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地漏芯,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防臭结构,壳体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开在壳体的顶面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内壳体和外壳体,上述外壳体为顶面敞开,底面封闭的中空壳体,上述内壳体为顶面和底面均敞开的中空壳体,上述内壳体处于外壳体内,上述内壳体的下部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存水间隙,上述内壳体的上部与外壳体的上部设有拆卸密封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上述防臭结构为浮球,上述浮球处于外壳体内,且上述浮球的上部紧配合嵌入内壳体的底面敞开口内,上述外壳体的顶面敞开口和内壳体的顶面敞开口构成所述的进水口,上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位于安装结构与内壳体的下端端部之间开设有上述出水口,上述外壳体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能与地漏拆卸安装的外安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上扩径段和处于上扩径段下方的下缩径段,上扩径段为中空结构,下缩径段为顶面敞开的中空圆柱状结构,上扩径段的中空腔室与下缩径段的中空腔室相互连通,下缩径段的下端端部为向下凸的凸弧形,所述上扩径段的下端端部内侧壁凸设有闭环形凸台,闭环形凸台的内侧壁与下缩径段的内侧相齐平,外安装结构设置在上扩径段的外侧壁上,安装结构设置在上扩径段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具有内扩径段和内缩径段,内扩径段处于内缩径段上方,内缩径段处于下缩径段内,内缩径段的外侧壁与下缩径段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内缩径段的底面与下缩径段的内底面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构成所述的存水间隙,上述浮球处于第二间距内,上述内扩径段处于上扩径段内,上述内扩径段与上扩径段上设有上述安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形凸台的顶面向上凸设有第一卡紧柱,第一卡紧柱具有竖部和与竖部垂直设置的横部,所述横部和竖部均与上扩径段的内侧壁相贴,所述竖部的下端端部与闭环形凸台一体成型,所述横部的一端端部与竖部的上端端部一体成型垂直配合,横部与闭环形凸台上下间距平行设置,横部与闭环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一扣合孔;上述内扩径段的外侧壁凸设有滑入第一扣合孔内的第二卡紧柱,且内扩径段的外侧壁位于第二卡紧柱的上方外嵌装有密封圈,上述内扩径段与上述上扩径段通过上述密封圈密封配合,上述第一卡紧柱、第二卡紧柱和密封圈构成所述的安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上述内扩径段具有上段体和下段体,上段体的外径大于下段体的外径,上述上段体叠压在横部,上述上段体的外侧壁凹设有闭环形凹槽,上述密封圈嵌装于闭环形凹槽内并凸出闭环形凹槽的槽口外,上段体与上扩径段密贴配合,上述第二卡紧柱设置在下段体上,且第二卡紧柱具有竖直部和与竖直部垂直设置的横直部,竖直部和横直部均紧贴于下段体的外侧壁,竖直部处于横直部的一端端部上方,并与横直部垂直设置,竖直部的上端部与上段体的底面一体成型,横直部与上段体的底面平行设置,横直部与上段体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供横部插入于内的第二扣合孔,上述横直部插入上述第一扣合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紧柱和第二卡紧柱均设有二个,二第一卡紧柱横向相对设置,各第一卡紧柱和各第二卡紧柱一一对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缩径段的下端端面向上凹设有闭环形凹弧腔,闭环形凹弧腔与内缩径段的中空腔室相贯通,浮球的上部与闭环形凹弧腔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间距上下方向的距离大于浮球的最大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缩径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二个沿下缩径段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二条形孔相对设置,二条形孔构成所述的出水口,条形孔的上端部延伸至上扩径段的底面处,条形孔的下端部处于浮球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径段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地漏的外侧壁螺合安装的外螺纹,此外螺纹为所述的外安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径段的顶面一体成型有叠压在上扩径段顶面上且外径大于上扩径段外径的闭环形安装环,闭环形安装环的顶面向上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耳,上扩径段的外侧壁上处于外螺纹的上方凹设有闭环形凹腔,此闭环形凹腔内嵌装有凸出闭环形凹腔外的密封圈。
CN202222198140.7U 2022-08-20 2022-08-20 一种地漏芯 Active CN21820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8140.7U CN218204820U (zh) 2022-08-20 2022-08-20 一种地漏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8140.7U CN218204820U (zh) 2022-08-20 2022-08-20 一种地漏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4820U true CN218204820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8140.7U Active CN218204820U (zh) 2022-08-20 2022-08-20 一种地漏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4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0349B (zh) 一种囊式气压罐及供水系统
CN218204820U (zh) 一种地漏芯
CN202202376U (zh) 喷射节水装置
CN201574482U (zh) 深水封防臭地漏
CN110117978B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10263268U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CN101736785A (zh) 虹吸式深水封防臭地漏
CN210315847U (zh) 一种防虹吸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02181595U (zh) 喷射节水阀
CN205369499U (zh) 一种防臭防虫地漏芯
CN2139960Y (zh) 坐便器下水阀
CN208425953U (zh) 冷罐及饮水机
CN216973672U (zh) 浮力球地漏
CN202577518U (zh)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CN206418574U (zh) 一种配重式磁拆辅助防臭地漏芯
CN201317967Y (zh) 便捷拆装的双重密封地漏
CN202099847U (zh) 一种虹吸式地漏
CN218091185U (zh) 洁净室用地漏
CN218250897U (zh) 花洒
CN219119801U (zh) 一种用于控制水位的自动阀门
CN214862559U (zh) 反渗透浓水箱自动补水阀
CN210684899U (zh) 一种加强冲劲的低水箱座便器冲刷系统和坐便器
CN103510612A (zh) 一种同层排水双贯通地漏
CN211395904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202099851U (zh) 阀控压力式冲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