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7518U -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 Google Patents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77518U
CN202577518U CN 201120578608 CN201120578608U CN202577518U CN 202577518 U CN202577518 U CN 202577518U CN 201120578608 CN201120578608 CN 201120578608 CN 201120578608 U CN201120578608 U CN 201120578608U CN 202577518 U CN202577518 U CN 202577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cursor
injection
injec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5786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205786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77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77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775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装于便器水箱内使水箱内进水及推动从便器水箱流入便盆内的水流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包括连接外接水源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阀及喷射阀,喷射管,向水箱内出水的出水管,所述喷射阀控制向便器中部或底部或排污管道入口底部喷水,所述进水阀控制向便器水箱进水;本实用新型利用外接水源推动从水箱中排放出来的水流进行冲洗,有效解决了用水量大的问题,用水量少,自动控制,安装简便,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式双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便器水箱中的并联式双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器一般都是仅仅靠从水箱中排出来的水对便盆进行冲洗,虽然便盆底部有喷射孔,但从此喷射孔喷出的水也来自水箱,由于水箱高度有限,从水箱中出来的水压力很低,需要较多的水才能冲洗干净便盆;也有部分便器完全直接利用压力水如自来水冲洗,但对水压要求较高,需要300KPa以上的压力,否则也很难冲洗干净,并且冲洗时会有很大的响声。 
现有的使便器水箱内进水的进水阀一般都只有一个连接外接水源的进水管与一个使水箱进水的出水管,一种低水箱便器由于从水箱排放出的水不能到达便器坐圈从而不能清洗便器内上壁,所以市场上也有一种专用于低水箱便器的大补水进水阀,此大补水进水阀虽然比普通的进水阀多了一个出水管,但从这个出水管流出的水是流向坐圈用于清洗便器内上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式双阀装置,安装于便器水箱内使水箱内进水又可利用外接水源推动从便器水箱排放到便盆内的水流,达到可利用高压水源或低压水源冲洗污物又能节水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接水源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阀及喷射阀,喷射管,向水箱内出水的出水管,所述喷射阀控制向便器或便器底部或排污管道入口底部喷水,所述进水阀控制向便器水箱进水; 
所述进水阀包括浮体机构,所述喷射阀包括盛水罐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进水阀与所述喷射阀均包括阀体、阀芯、阀盖,阀体内放置阀芯,阀芯将阀体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阀芯具有上下贯通的孔,阀盖上设置有内外贯通的泄压孔; 
所述进水管与进水阀的进水腔和喷射阀的进水腔相连通,喷射阀的出水腔与喷射管相连通,进水阀的出水腔与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浮体机构和阀盖之间由转动臂连接,转动臂提供有封孔物,该封孔物随着转动臂的运动选择性地封闭或打开阀盖上的泄压孔,在进水阀的浮体机构上浮时进水阀被关闭,下浮时被开启; 
所述盛水罐机构底部有流水孔,盛水罐机构和阀盖之间由转动臂连接,转动臂提供有封孔物,该封孔物随着转动臂的运动选择性地封闭或打开阀盖上的泄压孔,在喷射阀的盛水罐机构上移时喷射阀被关闭,下移时被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进水阀还包括浮体罐,所述浮体罐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浮体机构放置在所述浮体罐中;所述进水阀的转动臂上有位于所述进水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与进水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与浮体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所述喷射阀的转动臂上有位于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与喷射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与盛水罐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 
以转动支点为分界点,所述进水阀与喷射阀的转动臂分成两侧,一侧称为有弹性塞的一侧,另一侧称为有连接接头的一侧; 
所述进水阀转动臂的所述进水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和所述与浮体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 在所述与进水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的两侧;所述喷射阀转动臂的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和所述与盛水罐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在所述与喷射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并联式双阀装置中还包括进水防虹吸阀与喷射防虹吸阀;所述进水阀、喷射阀、进水防虹吸阀、喷射防虹吸阀均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方的阀盖,位于阀体中的阀芯;所述阀芯将阀体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阀的进水腔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水腔与所述进水防虹吸阀的进水腔相连通,所述进水防虹吸阀的出水腔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喷射阀的进水腔也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喷射阀的出水腔与所述喷射防虹吸阀的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喷射防虹吸阀的出水腔与所述喷射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盛水罐机构保护套,所述盛水罐机构放置在所述盛水罐机构保护套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喷射管平行,所述进水阀为浮体机构控制阀,所述喷射阀为盛水罐机构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盛水罐机构底部的流水孔中有可自由调节流水孔的流量大小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喷射阀转动臂有使转动臂发生转动关闭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的弹性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喷射阀转动臂有弹性塞的一侧有使转动臂发生转动关闭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的盛水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喷射阀转动臂有弹性塞的一侧有使转动臂发生转动关闭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的重力块。 
一种便器,包括水箱与便盆,其特征在于:水箱中设有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所述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管连接外接水源,出水管向水箱内出水,喷射管用软管接向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阀和喷射阀的开闭原理与普通的进水阀的开闭原理或普通的电磁阀的开闭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开闭阀盖上的泄压孔控制阀芯的上腔和下腔的压力差来达到开闭阀的;当有水流经过时,阀盖上的泄压孔关闭阀就被关闭,阀盖上的泄压孔开启阀就被开启,具体如下: 
阀体内放置阀芯,阀芯具有上下贯通的孔,阀芯将阀体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下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阀体上腔通过阀芯上的小孔与下腔相通,在泄压孔处于关闭状态有水流进入时,一部分水通过阀芯上的小孔达到阀体上腔,此时阀芯受到上腔中的水向下施加的压力和进水腔中的水向上施加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大小为水压乘以上腔的横截面,即阀芯的横截面,向上的压力大小为水压乘以进水腔的横截面,由于水压是一样的,而进水腔的横截面远小于上腔的横截面,因此阀芯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阀芯处于下移状态,隔断进水腔和出水腔的连通。这种状态称为该阀体的关闭状态。 
在泄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阀体上腔通过泄压孔与外界相通,由于阀芯上的小孔直径小于阀盖上泄压孔的直径,当水流进入时,通过阀芯上的小孔达到阀体上腔的水很快通过泄小压孔流出阀体,阀芯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小于其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在到达某一压力差时,阀芯处于上移状态,进水腔与出水腔连通,水流从进水腔流入出水腔。这种状态称为该阀体的开启状态。 
综上可以看出,当水流通过时,泄压孔关闭则导致阀关闭,泄压孔开启则导致阀开启。因此,控制了泄压孔的开闭,就控制了阀的开闭,从而控制水流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a.将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固定安装在水箱内,使进水管与喷射管的下端在水箱外,把进水管与外接水源连接,喷射管上连接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接向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入口底部。此时水箱中无水,浮体机构未浮起,盛水罐机构内无水; 
当浮体机构未浮起时,进水阀转动臂上与浮体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为下降状态,由于进水阀转动臂的进水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和连接接头在转动支点的两侧,因此进水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为上升状态,进水阀泄压孔为打开状态; 
当盛水罐机构内无水时,喷射阀转动臂上与盛水罐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为上升状态,由于喷射阀转动臂的喷射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和连接接头在转动支点的两侧,因此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为下降状态,喷射阀泄压孔为关闭状态。 
b.打开外接水源,水流从进水管进入进水阀与喷射阀的进水腔,由于进水阀的泄压孔为打开状态,当水流通过时,进水阀开启,进水阀进水腔和出水腔相连通;水流依次通过进水管、进水阀进水腔、进水阀出水腔、进水阀出水腔与出水管互相相连通的通道、出水管,流入水箱; 
由于喷射阀泄压孔关闭,从而喷射阀关闭。 
c.从出水管流出的水流流入水箱持续流入一段时间后,水箱中水位上升,水箱内的水,一方面,从盛水罐机构底部的流水孔渐渐进入盛水罐机构内,另一方面,浮体罐进水,浮体机构浮起,进水阀转动臂上与浮体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上升,进水阀转动臂上的进水阀阀盖上方的弹性塞下降,进水阀泄压孔关闭,进水阀关闭,向水箱的供水停止。 
d.水箱开启排水,水箱内水位下降,一方面,利用盛水罐机构内的水作为重力使喷射阀转动臂转动,打开喷射阀阀盖的所述泄压孔,从而保持喷射阀处于可打开的状态;再次利用外接水源向进水管供水,水流从进水管经流喷射阀进水腔、喷射阀出水腔、喷射阀出水腔与喷射管互相相连通的通道、喷射管,然后通过软管进入到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底部,推动从水箱排放出的流入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底部的水; 
控制盛水罐机构内的排水速度,以控制喷射管的喷水时间,当达到预设的喷水时间后,利用盛水罐机构内的水的流失盛水罐机构上移使喷射阀转动臂回转从而关闭喷射阀阀盖的所述泄压孔,从而关闭所述喷射阀; 
e、水箱内的水位下降时,另一方面,浮体罐底部的单向阀打开,浮体罐内的水排出;控制浮体罐内的排水速度,以控制进水阀的开启时刻,当达到预设的开启时刻后,利用浮体罐内的水的流失浮体机构下移使进水阀转动臂转动从而开启进水阀阀盖的所述泄压孔,从而保持进水阀处于可打开的状态;水流从进水管经流进水阀进水腔、进水阀出水腔、进水阀出水腔与出水管互相相连通的通道、出水管,进入到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安装简便,将进水管与外接水源连接,喷射管上连接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接向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入口底部即可使用。 
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使用浮体机构盛水罐机构自动控制阀的开闭,与现有电磁阀等相比,成本低廉。 
自动控制,冲刷有力节水,当水箱排水时,并联式双阀装置中的喷射阀自动开启,进水管、喷射阀、喷射管形成通路,外接水源经过并联式双阀装置直接从喷射管喷射至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入口底部,推动从水箱中所排出的水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不同水压的外接水源,喷射出来的水压 力大,冲洗干净节水。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的正视立体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的仰视立体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的俯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的图1c中所示的A-A剖面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的图1c中所示的B-B剖面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的图1c中所示的C-C剖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盖的俯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盖的正视立体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盖的仰视立体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阀转动臂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阀转动臂的侧视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喷射阀转动臂的立体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喷射阀转动臂的侧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盛水罐机构的正视立体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盛水罐机构的反视立体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浮体机构的正视立体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浮体机构的反视立体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浮体罐与盛水罐机构保护套的正视立体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浮体罐与盛水罐机构保护套的反视立体图。 
图7c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调节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7d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调节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7e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弹性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异形垫片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脱模口盖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出水管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防虹吸阀芯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疏通弹簧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密封圈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弹性塞的立体图。 
图15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弹性阀芯膜片的正视立体图。 
图15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弹性阀芯膜片的反视立体图。 
图15c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弹性阀芯膜片的剖面图。 
图16a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阀芯膜片坐的立体图。 
图16b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阀芯膜片坐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阀芯的剖面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单向阀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在水箱无水或进水状态下的各部件状态示意图。 
图19a是图19的在水箱进水状态下的图3a中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9b是图19的在水箱进水状态下的图3a中所示的B-B剖面示意图。 
图19c是图19的在水箱进水状态下的图3a中所示的D-D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在水箱进水结束时的各部件状态示意图。 
图20a是图20的图3a中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在水箱排水初期进水阀暂时关闭情况下的各部件状态示意图。 
图21a是图21的图3a中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1b是图21的图3a中所示的C-C剖面示意图。 
图21c是图21的图3a中所示的D-D剖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在水箱排水初期进水阀开启情况下的各部件状态示意图。 
图22a是图22的图3a中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2b是图22的图3a中所示的B-B剖面示意图。 
图22c是图22的图3a中所示的C-C剖面示意图。 
图22d是图22的图3a中所示的D-D剖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进水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进水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5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便器水箱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五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五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六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六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七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七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八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关闭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八的喷射阀转动臂上的弹性塞开启喷射阀阀盖泄压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为了使图清晰在剖面图中都省略了疏通弹簧) 
[011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阅图1a、图1b、图1c,在总阀体1上有进水阀进水腔2、进水阀出水腔3、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喷射阀进水腔6、喷射阀出水腔7、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脱模腔10a、脱模腔10b、阀芯坐11、出水管卡座13、进水管14、喷射管15;其中,出水管卡座13在脱模腔10a上。 
其中,进水管14与喷射管15平行。 
参阅图2a,进水管14与进水阀进水腔2及喷射阀进水腔6相连通; 
参阅图2c,进水阀出水腔3与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相连通,其中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与脱模腔10a相连通; 
参阅图2b,喷射阀出水腔7与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相连通,其中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与脱模腔10b相连通。 
参阅图3b、图3c,在总阀盖16正面上有上下连通的进水阀泄压孔17、上下连通的喷射阀泄压孔18、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二个转动臂转动支点孔20、二个转动臂转动支点孔21、第二挡水板22、流水缺口22a、弹性体定位点12,在总阀盖16反面上有二个防虹吸阀密封圈槽23。 
参阅图4a、图4b、图4c、图4d,在进水阀转动臂24及喷射阀转动臂64的一端上有弹性塞孔25与二个转动支点26,另一端上有连接接头28,与连接接头28上的连接孔29;在喷射阀转动臂64上有弹性体定位点12,在进水阀转动臂24的下方有第一挡水板27; 
以转动支点为分界点,进水阀与喷射阀的转动臂分成两侧,一侧称为有弹性塞的一侧,另一侧称为有连接接头的一侧。 
其中,进水阀转动臂24下方的第一挡水板27位于二个转动支点26和连接接头28之间。 
参阅图3b、图4a、图4c,进水阀转动臂24上的弹性塞孔25与总阀盖16上的进水阀泄压孔17相对应,喷射阀转动臂64上的弹性塞孔25与总阀盖16上的喷射阀泄压孔18相对应。 
参阅图5a、图5b、图6a、图6b,在盛水罐机构30与浮体机构32上都有各自的连接头31,连接头31下部有凹槽,浮体机构32反面空心有空腔,盛水罐机构30正面空心有空腔,底部有流水孔59。 
参阅图4a、图4c、图5a、图6a,进水阀转动臂24及喷射阀转动臂64上的连接孔29及浮体机 构32与盛水罐机构30上的连接头31都约为同比例长方形,且连接孔29的长方形略大于连接头31的长方形,即连接头31能伸入连接孔29中。 
参阅图7a、图7b,浮体罐33和盛水罐机构保护套35为一体,在浮体罐33底部有单向阀孔34,在浮体罐33侧部有进水管孔36,在盛水罐机构保护套35侧部有喷射管孔37。 
参阅图7c、图7d,在调节装置60中有调节轮61及多个大小不同的流水小孔62,其中,转动调节轮61可开闭不同的流水小孔62。 
参阅图9,在脱模口盖39上有出水管卡座40。 
参阅图10,在出水管41一端有卡位42,其中出水管41内部中空。 
参阅图11,防虹吸阀芯43为单向开口的扁状圆筒体,其中防虹吸阀芯43为弹性胶体制成。 
参阅图13,疏通弹簧44上有疏通针45。 
参阅图15a、图15b,在弹性阀芯膜片48上有二小一大的定位柱孔49,其中,弹性阀芯膜片48为弹性胶体。 
参阅图16a、图16b,在阀芯膜片坐50上有与在弹性阀芯膜片48上的二小一大的定位柱孔49相对应的二小一大的定位柱51,且在其中一个小定位柱51上有阀芯小孔52。 
其中,总阀盖16上的上下连通的进水阀泄压孔17及喷射阀泄压孔18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水阀阀芯小孔52的横截面积与疏通弹簧44上的疏通针45的横截面积之差。 
参阅图18,单向阀53上有脚扣54。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各部件的具体装配步骤 
参阅图15a、图15b、图16a、图16b、图17,把弹性阀芯膜片48安装在阀芯膜片坐50上,使弹性阀芯膜片48上的二小一大的定位柱孔49套在阀芯膜片坐50上的二小一大的定位柱51上,这样就组合成了一个阀芯,如图17所示; 
参阅图1a、图1b、图1c、图2a、图3b、图3c、图9、图10、图11、图12、图17、图19,首先把出水管41安装在总阀体1上的脱模腔10a上,使出水管41上的一端卡位42在脱模腔10a上的出水管卡座13中另一端朝向总阀体1外;把脱模口盖39盖在总阀体1上的脱模腔10a与脱模腔10b上,使脱模口盖39上的出水管卡座40卡在出水管41上的卡位42上,并用超声波把它们熔接在一起;再把二个阀芯分别安装于总阀体1上的二个阀芯坐11上,使阀芯膜片坐50上有定位柱51的一面朝下;在总阀盖16与阀芯之间放置强度适宜的疏通弹簧44并使疏通弹簧44上的疏通针45伸入阀芯小孔52中;把二个防虹吸阀芯43开口的一面分别套在总阀体1上的防虹吸阀进水腔4与防虹吸阀进水腔8上;把二个大小适宜的密封圈46分别放置在总阀盖16上的二个防虹吸阀密封圈槽23中; 
把已安装上密封圈46的总阀盖16正面朝上反面朝下盖在已完成上述安装的总阀体1上,并使总阀盖16反面上的二个防虹吸阀密封圈槽23分别与总阀体1上的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及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相对,最后把总阀盖16用螺丝固定于总阀体1的上面,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总阀体1的内部安装完成了。 
其中,阀芯把阀内部分成了上腔和下腔,在阀芯的上部腔称为上腔,下部腔称为下腔,在进水阀下腔中有进水阀进水腔2、进水阀出水腔3,在喷射阀下腔中有喷射阀进水腔6、喷射阀出水腔7,在进水防虹吸阀下腔中有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在喷射防虹吸阀下腔中有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 
参阅图18、图7a、图7b,把一个单向阀53上的脚扣54从浮体罐33的外底部安装到单向阀孔34中; 
参阅图5a、图5b、图7c、图7d,把调节装置60安装到盛水罐机构30底部的流水孔59中,使调节轮61在盛水罐机构30下部。 
参阅图5a、图6a、图7a,把浮体机构32安装到已装配上单向阀53的浮体罐33中,把已装配上调节装置60的盛水罐机构30安装到盛水罐机构保护套35中; 
把先前已完成内部安装盖上总阀盖16的总阀体1上的进水管14与喷射管15插入浮体罐33侧部的进水管孔36与盛水罐机构保护套35侧部的喷射管孔37中,使进水管14与进水管孔36对正,喷射管15与喷射管孔37对正并一插到底; 
参阅图8、图19,把二个异形垫片38紧紧套入进水管14与喷射管15中,并使它们顶住进水管孔36与喷射管孔37的下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下部安装也完成了。 
参阅图14、图4a、图4c,先把二个弹性塞47分别安装在进水阀转动臂24及喷射阀转动臂64一端上的弹性塞孔25上; 
参阅图3b、图4a、图6a、图19,把进水阀转动臂24一端连接接头28上的连接孔29从已完成上述装配的浮体机构32上的连接头31套入,套到连接头31下部的凹槽上,转动进水阀转动臂24约90度,使浮体机构32上的连接头31扣在进水阀转动臂24一端的连接接头28上;再把进水阀转动臂24上的二个转动支点26通过材料弹性安装在总阀盖16上的二个转动臂转动支点孔20中,使进水阀转动臂24上的弹性塞47位于上下连通的进水阀泄压孔17的上方; 
参阅图7e、图3b,把弹性体63的一端安装到总阀盖16上的弹性体定位点12上固定; 
参阅图3b、图4c、图5a、图19,把喷射阀转动臂64一端连接接头28上的连接孔29从已完成上述装配的盛水罐机构30上的连接头31套入,套到连接头31下部的凹槽上,转动喷射阀转动臂64约90度,使盛水罐机构30上的连接头31扣在喷射阀转动臂64一端的连接接头28上;再把喷射阀转动臂64上的二个转动支点26通过材料弹性安装在总阀盖16上的二个转动臂转动支点孔21中,使喷射阀转动臂64上的弹性塞47位于上下连通的喷射阀泄压孔18的上方,且使弹性体63的另一端在喷射阀转动臂64上的弹性体定位点12中;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所有部件都已安装完毕,参阅图19。 
参阅图25,把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整体安装在便器水箱55内,在水箱55内有排水组件57,只有喷射管15与进水管14上的下面有螺纹的一端在水箱55外,并用螺帽58锁定,把进水管14连接外接水源,把喷射管15用软管接向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底部。 
如前面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开闭原理与普通的进水阀的开闭原理及普通的电磁阀的开闭原理一样,都是通过开闭阀盖上的泄压孔控制阀芯的上腔和下腔的压力差来达到开闭阀的;当有水流经过时,阀盖上的泄压孔关闭阀就被关闭,阀盖上的泄压孔开启阀就被开启,这是现有公知技术,每一个本行业的专业人员都懂,前面已略有介绍,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参阅图19,在便器水箱55内无水时也即浮体罐33和盛水罐机构30内无水时,由于受到自重的作用浮体机构32会下移,进水阀转动臂2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呈下转状态;盛水罐机构30由于喷射阀转动臂64受到弹性体63的作用会上升,喷射阀转动臂6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呈上升状态; 
参阅图20,在便器水箱55内进满水时也即浮体罐33和盛水罐机构30内有水时,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浮体机构32会上浮,进水阀转动臂2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呈上转状态;盛水罐机构30由于喷射阀转动臂64受到弹性体63的作用会上升,喷射阀转动臂6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呈上升状态; 
参阅图23,进水阀转动臂2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上转,进水阀转动臂24有弹性塞孔25的另一端就会下转,通过杠杆作用,从而使已安装在进水阀转动臂24的弹性塞孔25上的弹性塞47压住总阀盖16上的进水阀泄压孔17,即进水阀泄压孔17被关闭;反之,参阅图24,进水阀转动臂2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下转就会使进水阀泄压孔17被开启; 
参阅图26,喷射阀转动臂6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上转,喷射阀转动臂64有弹性塞孔25的另一端就会下转,通过杠杆作用,从而使已安装在喷射阀转动臂64的弹性塞孔25上的弹性塞47压住总阀盖16上的喷射阀泄压孔18,即喷射阀泄压孔18被关闭;反之,参阅图27,喷射阀转动臂64的有连接接头28的一端下转就会使喷射阀泄压孔18被开启。 
综上所述,当浮体机构32上浮时,进水阀泄压孔17就会被关闭,当浮体机构32下移时,进水阀泄压孔17就会被开启;当盛水罐机构30上升时,喷射阀泄压孔18就会被关闭,当盛水罐机构30下移时,喷射阀泄压孔18就会被开启; 
综合前述的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开闭原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连接外接水源的情况下,当浮体机构32或盛水罐机构30上升时,进水阀或喷射阀被关闭,当浮体机构32或盛水罐机构30下移时,进水阀或喷射阀被开启。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安装在水箱55内时的工作过程: 
参阅图25、图19,在水箱55内本来无水,当时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外部各部件状态如图19所示,浮体机构32呈下移状态,盛水罐机构30呈上移状态,如图19中箭头X箭头Y所示;参阅图24、图26,当时进水阀泄压孔17开启,喷射阀泄压孔18关闭;因为无外接水源或自来水,进水阀与喷射阀内部的阀芯因为弹性阀芯膜片48的弹性而呈下移状态,进水防虹吸阀与喷射阀防虹吸阀内部的防虹吸阀芯43因为自重也呈下移状态,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也因为自重而呈下移状态; 
当有外接水源或自来水向水箱55外底部的进水管14进水时,参阅19a,在进水阀进水腔2与喷射阀进水腔6中就会有水流A流入,水流A使进水阀阀芯上移,进水阀出水腔3内就有水流B流入; 
参阅图19b,水流B通过进水阀出水腔3与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之间相连通的通道,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内就有水流C流入,水流C使防虹吸阀芯43上移,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就有水流D流出,防虹吸阀芯43的上移封住了总阀盖16上的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参阅19c,水流D从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流入脱模腔10a,重新参阅图19b及结合参阅图19c、图1a、图1b,水流D从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流入脱模腔10a后流入出水管41,这样在出水管41就有水流F流出,从出水管41中流出的水流F流入水箱内,水箱开始进入进水状态;也可以把从出水管41中流出的水流F进行分流,使部分水流流入便盆用于便盆补水; 
参阅图20、图20a,随着水流F从出水管41中不断流出流入水箱55内,水箱55内水位渐渐升高,由于在浮体罐33底部有单向阀53,所以在水箱55内水位从浮体罐33的底部上升到上沿部的过程中,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因为受到浮力作用上移而封闭单向阀孔34,所以浮体罐33不会进水,只有极少量的渗水,不足以产生浮力使浮体机构32上浮,只有当水位上升到了浮体罐33的上沿时,水流才会从上沿进入浮体罐33内,当有水进入后,其内的浮体机构32才会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而上浮,从而使进水阀泄压孔17关闭,并最终关闭进水阀,进水阀关闭后,出水管41也就无水可出,水箱的进水就停止了; 
参阅图5a、图5b、图7c、图7d,随着水箱55内水位的渐渐升高,水箱55内的水通过调节装置60中的流水小孔62及盛水罐机构30底部的流水孔59进入盛水罐机构30内; 
当时浮体机构32与盛水罐机构30都呈上移状态如图20中箭头X箭头Y所示; 
当时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的外部各部件状态如图20所示,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弹性塞47的状态如图20a中所示。 
参阅图25、图21,当打开水箱55内的排水组件57使水箱排水时,水箱55内水位快速下降,由于调节装置60中的流水小孔62相对较小,盛水罐机构30内的水不会立刻流尽,由于加上水的重力,盛水罐机构30就会使弹性体63压缩,也就是盛水罐机构30就会下移,即使喷射阀泄压孔18开启,即喷射阀开启; 
随着水箱55内水位的快速下降,浮体罐33外底部的单向阀53由于没有了浮力的作用就会下移,浮体罐33内的水就会从底部的单向阀孔34流出,但由于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的开口度较小,所以浮体罐33内的水就不会马上从单向阀孔34排空,浮体机构32在一定时间内还会呈上浮状态,也就是还能使进水阀泄压孔17保持关闭状态,即进水阀还是关闭的; 
参阅图21a,喷射阀进水腔6中就会有水流A流入,水流A使喷射阀阀芯上移,喷射阀出水腔7内就有水流G流入;参阅图21b,水流G通过喷射阀出水腔7与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之间相连通的通道,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内就有水流H流入,水流H使防虹吸阀芯43上移,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就有水流I流出,防虹吸阀芯43的上移封住了总阀盖16上的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参阅图21c,水流工从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流入脱模腔10b,这样在喷射管15就有水流J流出; 
当时浮体机构32还呈上浮状态如图21中箭头X所示,盛水罐机构30呈下移状态如图21中箭头Y所示; 
当时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的外部各部件状态如图21所示,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弹性塞47及进水阀与喷射阀的阀芯及防虹吸阀芯43的状态如图21a、图21b、图21c中所示。 
重新参阅图19,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后,如3至8秒后,浮体罐33内的水量渐渐流尽,在其内部的浮体机构32由于失去了浮力的作用而下移,这样就会使进水阀泄压孔17被开启,即进水阀被开启;差不多同时,盛水罐机构30内的水量通过调节装置60中的流水小孔62渐渐流尽,由于失去了水的重力,盛水罐机构30就会由于受到弹性体63的弹力作用而上移,这样就会使喷射阀泄压孔18被关闭,喷射阀芯下移,即喷射阀被关闭; 
转动调节装置60中的调节轮61可开闭不同的流水小孔62,即调节盛水罐机构30内水量流尽的时间,也即调节喷射阀开启的时间。 
当时浮体机构32呈下移状态如图19中箭头X所示,盛水罐机构30呈上升状态如图19中箭头Y所示; 
当时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的外部各部件状态如图19所示,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弹性塞47及进水阀与喷射阀的阀芯及防虹吸阀芯43的状态如图19a、图19b、图19c中所示。 
至此,本实用新型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的所有部件都已进入初始的水箱55的进水状态,开始进入了下一轮的循环。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的开口度较小,在水箱排水时,浮体罐33内的水不会马上从单向阀孔34排空,如果把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的开口度设计成较大,这样在水箱排水时,随着水箱55内水位快速下降,浮体罐33内的水就会马上从单向阀孔34排空,在其内部的浮体机构32由于失去了浮力的作用而马上下移,这样就会使进水阀泄压孔17马上被开启,即进水阀马上被开启; 
参阅图22、图22a,在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的开口度设计成较大的情况下,在水箱排水时, 进水阀进水腔2与喷射阀进水腔6中就会有水流A流入,水流A使进水阀及喷射阀阀芯上移,进水阀出水腔3内就有水流B流入,喷射阀出水腔7内就有水流G流入; 
参阅图22b,水流B通过进水阀出水腔3与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之间相连通的通道,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内就有水流C流入,水流C使防虹吸阀芯43上移,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就有水流D流出,防虹吸阀芯43的上移封住了总阀盖16上的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参阅22d,水流D从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流入脱模腔10a,重新参阅图22b及结合参阅图1a、图1b,水流D从脱模腔10a后流入出水管41,这样在出水管41就有水流F流出; 
参阅图22c,与上述同步,同样,水流G通过喷射阀出水腔7与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之间相连通的通道,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内就有水流H流入,水流H使防虹吸阀芯43上移,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就有水流I流出,防虹吸阀芯43的上移封住了总阀盖16上的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参阅图22d,水流I从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流入脱模腔10b,这样在喷射管15就有水流J流出; 
当时本发明的并联式双阀装置56的外部各部件状态如图22所示,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弹性塞47及进水阀与喷射阀的阀芯及防虹吸阀芯43的状态如图22a、图22b、图22c、图22d中所示。 
重新参阅图19,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后,如3至8秒后,盛水罐机构30内的水量通过调节装置60中的流水小孔62渐渐流尽,由于失去了水的重力,盛水罐机构30就会由于受到弹性体63的弹力作用而上移,这样就会使喷射阀泄压孔18被关闭,喷射阀芯下移,即喷射阀被关闭。外接水源或自来水全部用于向水箱55进水,开始进入了下一轮的循环。 
综上所述,在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的开口度设计成较大的情况下,在水箱排水时,与浮体罐33底部的单向阀53的开口度设计成较小时的相比,只是提前了进水阀的开启,其余都完全一样。 
具体实施方式二 
对比参阅图26与图28,对比参阅图27与图29,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拉伸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除了弹性体63相对与喷射阀转动臂64的位置有所变化外,其余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三 
对比参阅图26与图30,对比参阅图27与图31,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拉伸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除了弹性体63相对与喷射阀转动臂64的位置有所变化外,其余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四 
对比参阅图26与图32,对比参阅图27与图33,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在本具体实施方式四中,也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除了弹性体63相对与喷射阀转动臂64的位置有所变化外,其余的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五 
对比参阅图26与图34,对比参阅图27与图35,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五中,在喷射阀转动臂64有弹性塞56的一侧上部有盛水盒72,利用盛水盒72内水的重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其余的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六 
对比参阅图26与图36,对比参阅图27与图37,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六中,在喷射阀转动臂64有弹性塞56的一侧下部有盛水盒65,利用盛水盒65内水的重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其余的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七 
对比参阅图26与图38,对比参阅图27与图39,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七中,在喷射阀转动臂64有弹性塞56的一侧上部有重块66,利用重块66的重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其余的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八 
对比参阅图26与图40,对比参阅图27与图41,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是利用弹性体63被压缩后回弹复原的弹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八中,在喷射阀转动臂64有弹性塞56的一侧下部有重块66,利用重块66的重力使喷射阀转动臂64转动关闭喷射阀泄压孔18即关闭喷射阀,其余的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具体实施方式九 
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设置了一个进水防虹吸阀与一个喷射防虹吸阀,其实防虹吸阀的存在与否对进水阀与喷射阀的开闭没有一点影响,主要是为了在自来水停水时自来水管道会产生负压,防虹吸阀芯43下移盖住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与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空气又可以从总阀盖16上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中进入阀内,这样自来水管道产生的负压不会对喷射管15、出水管41起到作用,这样保证了水箱与便盆里的水不会被倒吸;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可以不要防虹吸阀,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只要去掉防虹吸阀芯43及把总阀盖16上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堵住,这样等于没有了防虹吸阀,原来的进水防虹吸阀进水腔4与进水防虹吸阀出水腔5都变成了进水阀出水腔3与出水管12的连通通道,原来的喷射防虹吸阀进水腔8与喷射防虹吸阀出水腔9也都变成了喷射阀出水腔7与喷射管15的连通通道,这样本具体实施方式九中就只有进水阀及与之并列的喷射阀,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九中除了上述去掉了防虹吸阀芯43及把总阀盖16上上下连通的防虹吸通气槽19 堵住外,其余的所有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工作原理及步骤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斜述。 
补充说明一下: 
在进水阀转动臂24的下方设置第一挡水板27及在总阀盖16上设置第二挡水板22及流水缺口22a的目的,是为了当进水阀泄压孔17、喷射阀泄压孔18开启时从它们处流出的虽然是很小的水流能被第一挡水板27、第二挡水板22挡住后从流水缺口22a流出,而不至于流入下面的浮体罐33内影响浮体机构32的正常上浮。 
在进水阀和喷射阀的阀芯小孔52中均设置疏通针45的目的,是为了当阀芯上下移动时,使疏通针45与阀芯小孔52作相对移动,起到疏通阀芯小孔52的作用,使阀芯小孔52不太容易被污垢堵塞。 
本行业的阀类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改变阀的内部部件来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部结构,如把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阀喷射阀的四周进水中部出水改为如普通进水阀的中部进水四周出水,即把进水腔与出水腔反过来;也可以通过改变阀的外部部件来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外部结构,如把转动臂及浮体机构盛水罐机构以及单向阀进行变形,上述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并联式双阀装置,安装于便器水箱内使水箱内进水及推动从便器水箱排放到便器内的水流,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接水源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阀及喷射阀,喷射管,向水箱内出水的出水管,所述喷射阀控制向便器或便器底部或排污管道入口底部喷水,所述进水阀控制向便器水箱进水;
所述进水阀包括浮体机构,所述喷射阀包括盛水罐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与所述喷射阀均包括阀体、阀芯、阀盖,阀体内放置阀芯,阀芯将阀体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阀芯具有上下贯通的孔,阀盖上设置有内外贯通的泄压孔;
所述进水管与进水阀的进水腔和喷射阀的进水腔相连通,喷射阀的出水腔与喷射管相连通,进水阀的出水腔与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浮体机构和阀盖之间由转动臂连接,转动臂提供有封孔物,该封孔物随着转动臂的运动选择性地封闭或打开阀盖上的泄压孔,在进水阀的浮体机构上浮时进水阀被关闭,下浮时被开启;
所述盛水罐机构底部有流水孔,盛水罐机构和阀盖之间由转动臂连接,转动臂提供有封孔物,该封孔物随着转动臂的运动选择性地封闭或打开阀盖上的泄压孔,在喷射阀的盛水罐机构上移时喷射阀被关闭,下移时被开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还包括浮体罐,所述浮体罐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浮体机构放置在所述浮体罐中;所述进水阀的转动臂上有位于所述进水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与进水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与浮体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所述喷射阀的转动臂上有位于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与喷射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与盛水罐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
以转动支点为分界点,所述进水阀与喷射阀的转动臂分成两侧,一侧称为有弹性塞的一侧,另一侧称为有连接接头的一侧;
所述进水阀转动臂的所述进水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和所述与浮体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在所述与进水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的两侧;所述喷射阀转动臂的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上方的弹性塞和所述与盛水罐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接头在所述与喷射阀阀盖相连的转动支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双阀装置中还包括进水防虹吸阀与喷射防虹吸阀;所述进水阀、喷射阀、进水防虹吸阀、喷射防虹吸阀均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方的阀盖,位于阀体中的阀芯;所述阀芯将阀体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阀的进水腔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水腔与所述进水防虹吸阀的进水腔相连通,所述进水防虹吸阀的出水腔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喷射阀的进水腔也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喷射阀的出水腔与所述喷射防虹吸阀的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喷射防虹吸阀的出水腔与所述喷射管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水罐机构保护套,所述盛水罐机构放置在所述盛水罐机构保护套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喷射管平行,所述进水阀为浮体机构控制阀,所述喷射阀为盛水罐机构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罐机构底部的流水孔中有可自由调节流水孔的流量大小的调节装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阀转动臂有使转动臂发生转动关闭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的弹性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阀转动臂有弹性塞的一侧有使转动臂发生转动关闭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的盛水盒。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阀转动臂有弹性塞的一侧有使转动臂发生转动关闭所述喷射阀阀盖泄压孔的重力块。
10.一种便器,包括水箱与便盆,其特征在于:水箱中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联式双阀装置,所述并联式双阀装置的进水管连接外接水源,出水管向水箱内出水,喷射管用软管接向便盆或便盆底部或排污管道底部。
CN 201120578608 2011-12-30 2011-12-30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7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78608 CN202577518U (zh) 2011-12-30 2011-12-30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78608 CN202577518U (zh) 2011-12-30 2011-12-30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77518U true CN202577518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46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57860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7518U (zh) 2011-12-30 2011-12-30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775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485A (zh) * 2011-12-30 2012-07-11 虞吉伟 并联式双阀装置、便器及节水方法
CN111527268A (zh) * 2017-12-28 2020-08-11 骊住国际有限公司 组合式进排水单元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485A (zh) * 2011-12-30 2012-07-11 虞吉伟 并联式双阀装置、便器及节水方法
CN102561485B (zh) * 2011-12-30 2013-10-30 虞吉伟 并联式双阀装置、便器及节水方法
CN111527268A (zh) * 2017-12-28 2020-08-11 骊住国际有限公司 组合式进排水单元及其操作方法
CN111527268B (zh) * 2017-12-28 2021-04-20 骊住国际有限公司 组合式进排水单元及其操作方法
US11193262B2 (en) 2017-12-28 2021-12-07 As America, Inc. Combined flushing and filling unit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6416B (zh) 自闭式节水装置、方法及便器
CN102418377B (zh) 一种带有增压排水装置的马桶
CN202202376U (zh) 喷射节水装置
CN103290907A (zh) 新型直排式马桶排污系统以及新型无水箱马桶冲水系统
CN202139665U (zh) 自闭式节水装置及便器
CN201991060U (zh) 一种座便器的虹吸辅助装置
CN203613619U (zh) 一种用于坐便器、蹲便器的双排压力水箱
CN202577518U (zh) 并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CN202181595U (zh) 喷射节水阀
CN202181596U (zh) 清洗喷射节水装置
CN202500192U (zh) 串联式双阀装置及便器
CN201962754U (zh) 一种节水冲水装置
KR101696865B1 (ko) 전자제어 양변기 및 비데 일체형 양변기용 배수밸브장치
CN202202383U (zh) 节水阀
CN202202377U (zh) 节水装置
CN102561485B (zh) 并联式双阀装置、便器及节水方法
CN202181597U (zh) 清洗喷射节水阀
CN206385616U (zh) 组合式节水型压力冲洗结构、坐便器
CN201901921U (zh) 排水阀的补水调节器
CN201554094U (zh) 轻按磁控陶瓷密封压力射流水箱
CN102535608A (zh) 串联式双阀装置、便器及节水方法
CN102392480B (zh) 清洗喷射节水阀
CN104790483B (zh) 一种降低能耗与噪音的防虹吸机构和喷射式虹吸马桶
CN102409734B (zh) 节水装置
CN106400920A (zh) 智动机械式连体冲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0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