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4469U - 滑坡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滑坡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4469U
CN218204469U CN202222104624.0U CN202222104624U CN218204469U CN 218204469 U CN218204469 U CN 218204469U CN 202222104624 U CN202222104624 U CN 202222104624U CN 218204469 U CN218204469 U CN 21820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slide
grouting reinforcement
protection system
protection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46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浩
童学军
郭冬冬
李瀚�
吴佳琦
袁义华
邹明
郭炜欣
高凯恒
叶浓华
章文平
杨天强
刘文凯
梁杨政
朱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46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4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坡防护系统,包括:两组注浆加固体系分别设置于距离滑坡体2~5m的上下两侧,每一侧的注浆加固体系包括两排交错设置的注浆加固结构构成,所述注浆加固结构的下端伸入滑坡体最下方1.2~1.5m;柔性防护结构位于注浆加固体系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柔性防护结构由若干防护网组成。本实用新型提高坡体整体稳定性,通过SNS防护网对滑坡体进行防护,通过柔性防护结构进行有效的阻拦。

Description

滑坡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坡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路基边坡的综合防护技术一直是公路修筑中的一个常见但研究程度低的课题。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主要以低等级公路建设为主,深挖高填较少,公路建设投资不大,因而路基边坡稳定问题较少,坡面防护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体工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对边坡的防护常常被忽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大量修建高等级公路,遇到大量的高填深挖路基,边坡稳定问题日渐突出。90年代初期,边坡防护与加固仍主要沿用低等级公路的边坡工程技术或借鉴铁道部门的经验来实施局部处理,由于在边坡处治时缺乏综合考虑,为工程埋下隐患。滑坡后山体上不稳定的岩石如果不及时清除,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些碎石相互堆叠,在对这些滑坡山体上的岩石进行清除过程中,在清除某一碎石时,很容易扰动其它碎石的稳定性,造成大量碎石连续滑落,为清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危险,需要设置一种滑坡防护系统,对碎石进行一定的阻拦,防止碎石对下方碎石稳定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滑坡防护系统,提高坡体整体稳定性,通过SNS防护网对滑坡体进行防护,通过柔性防护结构进行有效的阻拦。
本实用新型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坡防护系统,包括:
两组注浆加固体系分别设置于距离滑坡体2~5m的上下两侧,每一侧的注浆加固体系包括两排交错设置的注浆加固结构构成;
柔性防护结构位于注浆加固体系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柔性防护结构由若干防护网组成。
优选的是,两排注浆加固结构之间间隔3~6m,每一排的注浆加固结构之间间隔3~6m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注浆加固结构从下至上2/3的长度由钢锚管和注浆料层构成,所述注浆加固结构剩余1/3长度由注浆料层构成,所述钢锚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渗料孔,所述渗料孔的孔径为10mm,所述钢锚管壁厚3.5mm。
优选的是,所述钢锚管上端的内壁对称焊接有一对耳环。
优选的是,所述滑坡体表面设置有SNS防护网,其边角通过锚杆固定。
优选的是,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护墙,其设置于坡体下部。
优选的是,所述钢筋混凝土护墙朝向防护网的一侧坡体设置有坑槽,所述坑槽与钢筋混凝土护墙的夹角为60°,所述坑槽上设置有三棱柱结构的橡胶档条,所述橡胶档条贴合钢筋混凝土护墙设置。
优选的是,防护网由支架和柔性网构成,所述支架包括框型支架、锚杆、斜撑和底架,所述框型支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一对深入坡体的锚杆,所述框型支架底部远离滑坡体的下部固定有底架,所述斜撑设置于底架和框型支架之间,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上穿设有深入坡体的锚杆。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滑坡防护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依次通过注浆加固体系实现对整个坡体稳定性的提高,降低再次滑坡的风险,再通过柔性防护结构和SNS防护网实现对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最后通过钢筋混凝土护墙作为最后一道防护墙,有效阻挡岩石,避免对坡体周边的公路或其他基础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坡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滑坡体,2钢锚管,3注浆料层,4SNS防护网,5钢筋混凝土护墙,6坑槽,7橡胶档条,8框型支架,9斜撑,10底架,11柔性网,12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坡防护系统,包括:
两组注浆加固体系分别设置于距离滑坡体12~5m的上下两侧,每一侧的注浆加固体系包括两排交错设置的注浆加固结构构成,所述注浆加固结构伸入坡体的长度为2~5m;
柔性防护结构位于注浆加固体系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柔性防护结构由若干防护网组成。
由于滑坡处多为软弱岩土层,为避免后续雨水天气或地下水造成坡体含水量过高,再次造成危险,在滑坡体1两侧设置注浆加固体系,提高坡体的稳定性,滑坡体1相较于坡体其他部位稳定性差,而注浆加固体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成孔,因此避开了滑坡体1,将注浆加固体系设置在滑坡体1两侧,防止直接在滑坡体1上成孔,造成塌孔和再次滑坡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两排注浆加固结构之间间隔3~6m,每一排的注浆加固结构之间间隔3~6m设置。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注浆加固结构从下至上2/3的长度由钢锚管2和注浆料层3构成,所述注浆加固结构剩余1/3长度由注浆料层3构成,所述钢锚管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渗料孔,所述渗料孔的孔径为10mm,所述钢锚管2壁厚3.5mm。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钢锚管2上端的内壁对称焊接有一对耳环。
注浆加固结构的具体施工步骤为:先在对应坡面成孔,将钢锚管2插入到成孔中,将临时钢管衔接于钢锚管2的上端,临时钢管下端的内壁对称焊接有一组插条,临时钢管的插条插入到钢锚管2的一对耳环中进行限位,之后对钢锚管2内又下至上压力注浆,达到钢锚管2的上方后拆除临时钢管对剩余沉孔注浆即可。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滑坡体1表面设置有SNS防护网4,其边角通过锚杆12固定,通过SNS防护网4实现对滑坡体1的加固防护。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护墙5,其设置于坡体下部。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钢筋混凝土护墙5朝向防护网的一侧坡体设置有坑槽6,所述坑槽6与钢筋混凝土护墙5的夹角为60°,所述坑槽6上设置有三棱柱结构的橡胶档条7,所述橡胶档条7贴合钢筋混凝土护墙5设置,橡胶档条7通过结构胶与钢筋混凝土护墙5粘接。从上坡滚落下来的岩土若穿过防护网,则在坑槽6处通过橡胶档条7消能,减小对钢筋混凝土护墙5的冲击。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防护网由支架和柔性网11构成,所述支架包括框型支架8、锚杆12、斜撑9和底架10,所述框型支架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一对深入坡体的锚杆12,所述框型支架8底部远离滑坡体1的下部固定有底架10,所述斜撑9设置于底架10和框型支架8之间,所述底架10上设置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上穿设有深入坡体的锚杆12。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注浆加固体系分别设置于距离滑坡体2~5m的上下两侧,每一侧的注浆加固体系由两排交错设置的注浆加固结构构成;
柔性防护结构位于注浆加固体系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柔性防护结构由若干防护网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排注浆加固结构之间间隔3~6m,每一排的注浆加固结构之间间隔3~6m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加固结构从下至上2/3的长度由钢锚管和注浆料层构成,所述注浆加固结构剩余1/3长度由注浆料层构成,所述钢锚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渗料孔,所述渗料孔的孔径为10mm,所述钢锚管壁厚3.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锚管上端的内壁对称焊接有一对耳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体表面设置有SNS防护网,其边角通过锚杆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护墙,其设置于坡体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护墙朝向防护网的一侧坡体设置有坑槽,所述坑槽与钢筋混凝土护墙的夹角为60°,所述坑槽上设置有三棱柱结构的橡胶档条,所述橡胶档条贴合钢筋混凝土护墙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网由支架和柔性网构成,所述支架包括框型支架、锚杆、斜撑和底架,所述框型支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一对深入坡体的锚杆,所述框型支架底部远离滑坡体的下部固定有底架,所述斜撑设置于底架和框型支架之间,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上穿设有深入坡体的锚杆。
CN202222104624.0U 2022-08-10 2022-08-10 滑坡防护系统 Active CN218204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4624.0U CN218204469U (zh) 2022-08-10 2022-08-10 滑坡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4624.0U CN218204469U (zh) 2022-08-10 2022-08-10 滑坡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4469U true CN21820446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4624.0U Active CN218204469U (zh) 2022-08-10 2022-08-10 滑坡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4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3352U (zh) 一种用于快速抢险施工的边坡加固结构
CN105862930B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CN103556602B (zh) 一种防治沟道泥石流起动的结构体及其设计方法
CN107503257A (zh) 一种傍山高填路堤稳定与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109475U (zh) 傍山高填路堤稳定与变形控制结构
CN211948485U (zh) 一种岩堆易滑区的综合治理装置
CN111364486B (zh) 一种用于抗滑桩边坡应急抢救的补救加固装置及方法
CN105735345A (zh) 一种复合式支挡结构及其采用该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7679355B (zh) 一种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及其设计方法
CN111622234B (zh) 一种斜竖向组合钢管桩承托的卸荷式薄壁箱型挡墙及施工工艺
CN218204469U (zh) 滑坡防护系统
CN206070542U (zh) 一种用于崩塌防治的新型拦石网索结构
CN108179762A (zh) 一种挡土墙加固装置及加固施工方法
CN111827313A (zh) 深层强倾倒变形体表层碎裂散体高边坡滑塌的处治方法
CN209779666U (zh)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基础空间防护结构
CN100564699C (zh) 膨胀土边坡滑坡地段的治理方法
CN102561368B (zh) 一种预压实加筋土块柔性支护结构
CN212772010U (zh) 一种拦石墙结构
CN213775385U (zh) 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
CN114439020A (zh) 一种强夯边坡及强夯边坡施工方法
CN104631474B (zh) 一种边坡防护绿化结构
CN209816883U (zh) 一种滑坡加固系统
CN209816577U (zh) 一种滨海软土地基傍河路堤的拓宽结构
CN220686095U (zh) 一种滑坡路基处治防护支挡结构
CN205742292U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