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6604U -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6604U
CN218186604U CN202221851307.9U CN202221851307U CN218186604U CN 218186604 U CN218186604 U CN 218186604U CN 202221851307 U CN202221851307 U CN 202221851307U CN 218186604 U CN218186604 U CN 218186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channel
dust cup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13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佰康
周狄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i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i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ian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513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6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6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6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包括:风框,所述风框内布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有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有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通过过滤组件连通;过滤组件,包括尘杯和设置在尘杯外的罩体,所述罩体与尘杯之间构成集尘腔;尘杯,所述尘杯中部设有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一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上开设有连通集尘腔的第一过滤口,所述尘杯周侧设有连通第二风道的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内设有过滤件,且所述第二风腔处设有与集尘腔连通的第二过滤口,提高除尘和集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背景技术
目前,除螨仪已经成为常用的居家电器,其主要包括吸尘、拍打和紫外线功能进行除螨杀菌,通过拍打振动使螨虫及其排泄物脱离附着。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除螨仪,其吸尘结构主要通过风机,连通风机的风道,以及连通风道的过滤组件构成,需要分别设置进风框架,以及出风框架,内部结构构成较为困难,还需要在除螨仪主体与集尘盒之间设置用于供脏气混合物进入的风口,以及用于与集尘盒内的集尘腔连通的另一风口,在集尘盒拆卸过程中,无论是竖直安装亦或是水平安装的集尘盒,集尘腔内的赃物仍不可避免的会落入风口中,造成清理不便,影响后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提高除尘和集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道结构,包括:
风框,所述风框内布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有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有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通过过滤组件连通;
过滤组件,包括尘杯和设置在尘杯外的罩体,所述罩体与尘杯之间构成集尘腔;
尘杯,所述尘杯中部设有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一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上开设有连通集尘腔的第一过滤口,所述尘杯周侧设有连通第二风道的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内设有过滤件,且所述第二风腔处设有与集尘腔连通的第二过滤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被设置为朝向进风口斜向下设置,以对脏气混合物提供引导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处设有与第一风腔对接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外围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在风框内隔绝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进一步,所述尘杯布置在风框上部,且所述第一风腔顶部设有朝向第一过滤口设置的引导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口间隔布置在第二风腔处,且所述过滤件覆盖于每个第二过滤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尘杯竖向插接在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与尘杯之间压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口设置在尘杯周侧,且所述第一过滤口关于第一风腔离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尘杯上设有至少罩设在第二风腔内的盖体。
一种除螨仪,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还包括壳体和布置在壳体上的刷体,所述壳体布置有安装腔和安装座,所述安装腔内容置有用于提供负压的风机和电池包,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座处,且所述风框布置在安装腔与安装座之间,所述出风口与风机连通,所述进风口靠近刷体设置,由于出风口单向连通进风口,从而通过风机对出风口和进风口提供负压。
进一步,所述罩体与安装座轮廓相配,且所述罩体包括上罩和下罩,所述上罩上设有内凹部位,所述内凹部位上设有扣座,所述下罩上设有外凸设置的扣脚,所述扣座与扣脚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导向面。
进一步,所述风机外围合设有风壳,所述风壳通过一风罩连通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集成在风框内,便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设备内部布置,并且,用于过滤进风的第一风腔和用于过滤后出风的第二风腔均设置在尘杯上,从而只需要在除螨仪的一处位置开孔,提高结构紧凑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2、罩体围合在尘杯外,脏气混合物通过进风口进入第一风道内,并通过第一风腔上的第一过滤口进入集尘腔内,集尘腔内继续受到负压作用,其内的较大赃物被第二过滤口阻挡,较小赃物能够进入第二过滤口并进入第二风腔中,并被过滤件阻挡,而后干净空气得以通过第二连接口进入第二风道后排出,从而通过单向的风道实现对脏气混合物的二次过滤;
3、罩体为集尘腔提供周侧和底部边界,且尘杯置入在罩体内,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风腔内的较大赃物被负压抽吸进入集尘腔内,集尘腔内的较小赃物第二风腔内的过滤件阻挡留置,从而在过滤组件拆卸过程中,有效防止集尘腔内赃物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框和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框和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尘杯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尘杯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螨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螨仪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螨仪上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螨仪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与风框、罩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风框;1.1、第一连接口;1.2、第二连接口;1.3、上框;1.4、下框;
2、第一风道;3、第二风道;4、进风口;5、出风口;
6、尘杯;6.1、第一风腔;6.2、第二风腔;6.3、第一过滤口;6.4、第二过滤口;6.5、引导面;
7、罩体;7.1、上罩;7.2、下罩;7.3、内凹部位;7.4、扣座;7.5、扣脚;
8、过滤件;9、盖体;
10、壳体;10.1、安装腔;10.2、安装座;11、刷体;12、风机;13、风壳;14、集尘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风道结构,包括:
风框1,所述风框1内布置有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所述第一风道2连通有进风口4,所述第二风道3连通有出风口5,所述第一风道2与第二风道3通过过滤组件连通;
过滤组件,包括尘杯6和设置在尘杯6外的罩体7,所述罩体7与尘杯6之间构成集尘腔14;
尘杯6,所述尘杯6中部设有连通第一风道2的第一风腔6.1,所述第一风腔6.1上开设有连通集尘腔14的第一过滤口6.3,所述尘杯6周侧设有连通第二风道3的第二风腔6.2,所述第二风腔6.2内设有过滤件8,且所述第二风腔6.2处设有与集尘腔14连通的第二过滤口6.4,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口6.3呈大口设置,以将使脏气混合物能够完全进入集尘腔14内,所述第二过滤口6.4呈小口设置,以使大体积的赃物能够被隔离在集尘腔14内,而带有灰尘的脏气通过第二过滤口6.4和过滤件8二次过滤,从而将灰尘等赃物隔离在第二风腔6.2内,而干净空气向下排入第二风道3和出风口5处,从而避免在拆卸过滤组件时,灰尘赃物落出。
作为可选的,所述过滤件可选为海帕网。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的底面被设置为朝向进风口4斜向下设置,以对脏气混合物提供引导作用。
作为对风框1的进一步解释,所述风框1包括上框1.3和下框1.4,所述上框1.3和下框1.4闭合构成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所述进风口4设置在下框1.4处,所述出风口5设置在上框1.3处,其中,所述第一风道2处设有与第一风腔6.1对接的第一连接口1.1,所述第一连接口1.1外围设有第二连接口1.2,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在风框1内隔绝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
通过以上改进,将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集成在风框1内,便于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在设备内部布置,并且,用于过滤进风的第一风腔6.1和用于过滤后出风的第二风腔6.2均设置在尘杯6上,从而只需要在除螨仪的一处位置开孔,提高结构紧凑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具体的,所述尘杯6和罩体7布置在风框1上部,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尘杯6竖向插接在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上,使得脏气混合物竖向向上的被吸入集成腔内,且所述第一风腔6.1顶部设有朝向第一过滤口6.3设置的引导面6.5,以提高脏气混合物吸入的流畅性。
作为对过滤组件的进一步解释,所述罩体7包括上罩7.1和下罩7.2,所述下罩7.2围合在尘杯6的周侧并构成集尘腔14的下边界,所述上罩7.1拼接在下罩7.2周侧,并构成集尘腔14的周侧边界和顶部边界。
作为对第一过滤口6.3的进一步解释,所述第一过滤口6.3设置在尘杯6周侧,且第一过滤口6.3位于尘杯6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过滤口6.3关于第一风腔6.1离心设置,从而在尘杯6处形成旋风式的出风方式,有利于脏气混合物从第一过滤口6.3处甩出进入集尘腔14。
作为对第二过滤口6.4的进一步解释,第二过滤口6.4均布在尘杯6的周侧表面,并对应第二风腔6.2设置,且第二风腔6.2内的过滤件8能够覆盖每个第二过滤口6.4,以保证对集尘腔14内脏气的过滤效果。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与尘杯6之间压设有密封件。
具体的,所述尘杯6上设有至少罩设在第二风腔6.2内的盖体9,以便于过滤体拆卸,其中,第二风腔6.2是围合在第一风腔6.1外的环形体。
如图7至图11所示,还提供一种除螨仪,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还包括壳体10和布置在壳体10上的刷体11,所述壳体10布置有安装腔10.1和安装座10.2,所述安装腔10.1内容置有用于提供负压的风机12和电池包,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座10.2处,且所述风框1布置在安装腔10.1与安装座10.2之间,所述出风口5靠近风机12设置,所述进风口4靠近刷体11设置,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露置于安装座10.2处。
具体的,所述罩体7与安装座10.2轮廓相配,罩体7能够部分的置入在安装座10.2内,且所述罩体7包括上罩7.1和下罩7.2,所述上罩7.1上设有内凹部位7.3,所述内凹部位7.3上设有扣座7.4,所述下罩7.2上设有外凸设置的扣脚7.5,所述扣座7.4与扣脚7.5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导向面。
作为可选的,所述尘杯6支承在罩体7内,从而同步拆卸罩体7和尘杯6,操作方便。
具体的,所述风机12外围合设有风壳13,所述风壳13通过一风罩连通出风口5,使得干净的空气还能够对风机12提供散热效果,其中,所述出风口5设置在安装腔10.1内并开口向上设置。
在抽吸过程中,由风机提供负压,外界脏气混合物通过进风口进入第一风道,再向上行通过第一连接口进入第一风腔,并通过第一过滤口旋风式的进入集尘腔内,而后集尘腔内大尺寸赃物留置,带灰脏气通过第二过滤口进入第二风腔,经过过滤件的过滤形成干净空气,同时向下行,并通过第二连接口进入第二风道后从出风口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框(1),所述风框(1)内布置有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所述第一风道(2)连通有进风口(4),所述第二风道(3)连通有出风口(5),所述第一风道(2)与第二风道(3)通过过滤组件连通;
过滤组件,包括尘杯(6)和设置在尘杯(6)外的罩体(7),所述罩体(7)与尘杯(6)之间构成集尘腔(14);
尘杯(6),所述尘杯(6)中部设有连通第一风道(2)的第一风腔(6.1),所述第一风腔(6.1)上开设有连通集尘腔(14)的第一过滤口(6.3),所述尘杯(6)周侧设有连通第二风道(3)的第二风腔(6.2),所述第二风腔(6.2)内设有过滤件(8),且所述第二风腔(6.2)处设有与集尘腔(14)连通的第二过滤口(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2)处设有与第一风腔(6.1)对接的第一连接口(1.1),所述第一连接口(1.1)外围设有第二连接口(1.2),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在风框(1)内隔绝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6)布置在风框(1)上部,且所述第一风腔(6.1)顶部设有朝向第一过滤口(6.3)设置的引导面(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口(6.4)间隔布置在第二风腔(6.2)处,且所述过滤件(8)覆盖于每个第二过滤口(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尘杯(6)竖向插接在第一连接口(1.1)和第二连接口(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口(6.3)设置在尘杯(6)周侧,且所述第一过滤口(6.3)关于第一风腔(6.1)离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6)上设有至少罩设在第二风腔(6.2)上的盖体(9)。
8.一种除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风道结构,还包括壳体(10)和布置在壳体(10)上的刷体(11),所述壳体(10)布置有安装腔(10.1)和安装座(10.2),所述安装腔(10.1)内容置有用于提供负压的风机(12)和电池包,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座(10.2)处,且所述风框(1)布置在安装腔(10.1)与安装座(10.2)之间,所述出风口(5)连通风机(12),所述进风口(4)靠近刷体(1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7)与安装座(10.2)轮廓相配,且所述罩体(7)包括上罩(7.1)和下罩(7.2),所述上罩(7.1)上设有内凹部位(7.3),所述内凹部位(7.3)上设有扣座(7.4),所述下罩(7.2)上设有外凸设置的扣脚(7.5),所述扣座(7.4)与扣脚(7.5)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导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外围合设有风壳(13),所述风壳(13)通过一风罩连通出风口(5)。
CN202221851307.9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Active CN218186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1307.9U CN21818660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1307.9U CN21818660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6604U true CN21818660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9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1307.9U Active CN21818660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6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4479A (zh) 吸尘器
KR20040042744A (ko)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유니트
EP2702913A2 (en) Vacuum cleaner
EP2702914A2 (en) Vacuum cleaner
RU2005103023A (ru) Пылеуловитель с циклонными резервуарами (варианты) и пылесос с таким пылеуловителем
JP4809200B2 (ja) 真空掃除機
EP1323370A2 (en) Vacuum cleaner
CN110772168A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KR102445845B1 (ko) 핸드헬드 진공 청소기
CN218186604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KR100414808B1 (ko) 전기청소기
JP2008272020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110169733A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及吸尘器
CN20639886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1324705U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US20020011054A1 (en) Bagless canister vacuum cleaner
CN211484370U (zh) 一种无线除螨吸尘器
CN106264318A (zh) 工具箱式吸尘器
CN210749012U (zh) 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
CN206285037U (zh) 工具箱式吸尘器
JP2006325883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0664299A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CN206434258U (zh) 工具箱式吸尘器
CN213665055U (zh) 除螨仪的排气通道结构及除螨仪
CN220045766U (zh) 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