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6374U - 锅盖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盖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6374U
CN218186374U CN202222438149.0U CN202222438149U CN218186374U CN 218186374 U CN218186374 U CN 218186374U CN 202222438149 U CN202222438149 U CN 202222438149U CN 218186374 U CN218186374 U CN 218186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id
driving
pot cov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81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云
刘化勇
薛钊强
肖圣鹏
周旺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81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6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6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6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盖和烹饪器具。锅盖包括面盖、内锅盖组件、传动件以及驱动件,内锅盖组件包括内锅盖和排气阀,内锅盖铰接于面盖,排气阀装配于内锅盖。传动件铰接于内锅盖组件,传动件随内锅盖相对面盖转动,并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件带动排气阀排气,位于第二位置的传动件松开排气阀。驱动件装配于面盖,驱动件可选择性地带动传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得排气阀的结构无需设计得较为复杂也能够兼顾适配随内锅盖转动以及受驱动件和传动件的驱动实现排气,降低了锅盖的制造难度。

Description

锅盖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电炖锅、电压力锅、电炖盅等烹饪器具通常具有排气结构,以降低内部的气压。然而,现有排气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锅盖和烹饪器具,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锅盖,锅盖包括面盖、内锅盖组件、传动件以及驱动件,内锅盖组件包括内锅盖和排气阀,内锅盖铰接于面盖,排气阀装配于内锅盖。传动件铰接于内锅盖组件,传动件随内锅盖相对面盖转动,并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件带动排气阀排气,位于第二位置的传动件松开排气阀。驱动件装配于面盖,驱动件可选择性地带动传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阀体配合部、铰接部以及驱动件配合部,铰接部铰接于内锅盖组件,阀体配合部朝向排气阀,驱动件配合部朝向驱动件;传动件相对内锅盖组件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阀体配合部朝排气阀的方向移动且驱动件配合部朝内锅盖的方向移动;传动件相对内锅盖组件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阀体配合部朝远离排气阀的方向移动且驱动件配合部朝远离内锅盖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驱动件具有朝向驱动件配合部的斜面,驱动件朝向传动件的方向移动时,斜面带动驱动件配合部朝内锅盖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锅盖位于面盖的内侧,排气阀与传动件位于面盖的外侧,传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斜面凸设于面盖的外侧;传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斜面位于面盖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盖包括盖板主体和承载部,承载部凸设于盖板主体朝向内锅盖的一侧。驱动件包括相连接的驱动主体和传动件配合部,驱动主体位于盖板主体朝向内锅盖的一侧并可滑动地卡设于承载部,传动件配合部包括斜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锅盖组件还包括底罩,底罩位于面盖的外侧,底罩与内锅盖连接并随内锅盖相对面盖转动,排气阀装配于底罩背离面盖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接部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相背设置。底罩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相对分布,第一轴体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一轴孔,第二轴体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二轴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连接于驱动件与面盖之间,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带动驱动件松开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盖还包括内盖开合件,内盖开合件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的外侧并与内锅盖连接,内盖开合件可选择性地带动内锅盖相对面盖转动至开锁位置或锁合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锅盖还包括凸柱,凸柱偏离内锅盖与面盖的铰接处;内盖开合件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驱动部,滑动部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的外侧,驱动部设有驱动槽,凸柱可转动地位于驱动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部设有滑槽,面盖设有凸筋,凸筋位于滑槽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锅盖,锅盖装配于锅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锅盖和烹饪器具中,锅盖的内锅盖铰接于面盖,排气阀装配于内锅盖,传动件铰接于内锅盖组件,驱动件可选择性地带动传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件带动排气阀排气,位于第二位置的传动件松开排气阀,由于驱动件装配于面盖,传动件随内锅盖相对面盖转动,驱动件与传动件的结构相互独立,使得排气阀的结构无需设计得较为复杂也能够兼顾适配随内锅盖转动以及受驱动件和传动件的驱动实现排气,降低了锅盖的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盖处于锁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盖处于开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剖切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烹饪器具的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4的烹饪器具的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又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锅盖100,锅盖100可以作为电饭煲、电炖锅、电压力锅、电炖盅或其他烹饪器具的锅盖100。
请参阅图3和图4,锅盖100包括面盖10、内锅盖组件20、传动件30以及驱动件40,内锅盖组件20和驱动件40装配于面盖10,传动件30装配于内锅盖组件20。
内锅盖组件20包括内锅盖21和排气阀22。内锅盖21可以位于面盖10的内侧,内锅盖21可用于与烹饪器具1000的外锅200或内锅胆400配合。内锅盖21也可用于与烹饪器具1000的内锅胆400配合。排气阀22可以位于面盖10的外侧,烹饪器具1000可以通过排气阀22排出锅内高压气体。
排气阀22装配于内锅盖21。例如排气阀22可以部分地穿设于面盖10以与位于面盖10内侧的内锅盖21连接。又例如内锅盖21可以部分地穿设于面盖10以与位于面盖10外侧的排气阀22连接。又例如排气阀22与内锅盖21可以通过中间结构连接,例如锅盖100还可以包括排气管50,排气管50的一端可以与内锅盖21连接,排气管50的另一端可以穿设于面盖10并与排气阀22连接。
内锅盖21铰接于面盖10,则内锅盖21可以相对面盖10转动,以便于在面盖10应用于烹饪器具1000的情况下,内锅盖21可以通过相对面盖10旋转的方式与烹饪器具1000的外锅200实现锁合、解锁等,例如内锅盖21的盖牙可以与外锅200的锅牙进行锁合、解锁等。其中,排气阀22也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
内锅盖21可以通过悬挂的方式铰接于面盖10。例如内锅盖21设有转轴211,面盖10对应于转轴211的位置设有转轴通孔101,转轴211可以穿设于转轴通孔101并与锅盖100的限位件90连接,限位件90的外径大于转轴通孔101的内径,使得限位件90与内锅盖21可以分别位于面盖10的相背两侧。如此,在限位件90的限制下,内锅盖21不会脱离面盖10,并且内锅盖21可以相对面盖10转动。
锅盖100还可以设有辅助结构使内锅盖21不容易脱离面盖10。例如锅盖100还可以包括旋转块91,限位件90可以嵌设于旋转块91内。内锅盖21的转轴211可以自转轴通孔101伸入旋转块91内并与限位块90连接,从而有助于提高内锅盖21与面盖10配合的稳定性。
锅盖100可以设有相应的结构以便于带动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例如锅盖100还可以包括内盖开合件60,内盖开合件60可以大体呈块状结构。内盖开合件60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10的外侧并与内锅盖21连接,内盖开合件60可选择性地带动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至开锁位置或锁合位置。在内盖开合件60带动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至开锁位置时,如图2所示,内锅盖21与外锅200解锁,内锅盖21可以与外锅200分离。在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至锁合位置时,如图1所示,内锅盖21与外锅200锁紧。如此,便于用户从面盖10的外侧操作内盖开合件60以实现对内锅盖21的开锁和锁合。
内盖开合件60与面盖10可以采用槽与凸筋的方式进行连接配合。例如内盖开合件60可以包括滑动部61,滑动部61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10的外侧,例如滑动部61可以设有滑槽611,滑槽611可以设于滑动部61朝向内锅盖21的表面。对应地,面盖10可以设有凸筋11,凸筋11可以位于滑槽611内,则滑动部61可以沿凸筋11进行滑动,以实现内盖开合件60相对面盖10的滑动。
内盖开合件60与内锅盖21可以采用槽与凸柱的方式进行连接配合。例如内盖开合件60还可以包括驱动部62,驱动部62与滑动部61相连接,则驱动部62可以在滑动部61的带动下相对面盖10移动。驱动部62可以设有驱动槽621,驱动槽621可以设于驱动部62的侧壁并贯穿驱动部62的顶面和底面。
对应地,内锅盖21可以包括凸柱212,凸柱212可以大体呈圆柱状或其他形状。凸柱212可以偏离内锅盖21与面盖10的铰接处,例如凸柱212可以沿径向与内锅盖21的旋转中心形成间距。凸柱212可转动地位于驱动槽621内。如此,在内盖开合件60相对面盖10转动的过程中,内盖开合件60可以通过驱动部62带动凸柱212运动,继而可以带动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以便于内锅盖21可以转动至开锁位置或锁合位置。
传动件30铰接于内锅盖组件20,则传动件30一方面可以相对内锅盖组件20转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
为适配于传动件30与内锅盖组件20的连接,内锅盖组件20还可以包括底罩70,底罩70可以位于面盖10的外侧,底罩70可以与内锅盖21连接并可以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
排气阀22可以装配于底罩70,例如排气阀22可以装配于底罩70背离面盖10的一侧,锅盖100的排气管50可以穿设于底罩70,以与排气阀22连接。
传动件30可以位于面盖10的外侧。传动件30可以铰接于底罩70,传动件30可以相对内锅盖组件20转动至不同的位置,例如传动件30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件30带动排气阀22排气,以便于烹饪器具1000内部的高压气体排出。例如在完成烹饪后,传动件30通过带动排气阀22排气,从而可以降低烹饪器具1000内部的气压,方便用户后续可以较为安全地打开锅盖100。
位于第二位置的传动件30松开排气阀22,以便于排气阀22可以在传动件30停止作用下复位。例如在烹饪锅内食材时,传动件30通过松开排气阀22,使得排气阀22可以重新封堵内锅盖21的出气口,从而可以使烹饪器具1000内部重新形成封闭空间,以便于进行高压烹饪。
驱动件40装配于面盖10。驱动件40可以移动至面盖10的不同位置,不同位置的驱动件40可以驱动传动件30运动至不同的位置,例如驱动件40可选择性地带动传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得传动件30可以在驱动件40的带动实现对排气阀22的控制。
由于传动件30装配于内锅盖组件20,传动件30可以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并且驱动件40装配于面盖10,驱动件40与传动件30的结构相互独立,使得排气阀22的结构无需设计得较为复杂也能够兼顾适配随内锅盖21转动以及受驱动件40和传动件30的驱动实现排气,降低了锅盖100的制造难度。
为适配于传动件30与排气阀22、驱动件40的配合,传动件30的结构可以进行调整。例如请参阅图5和图6,传动件30可以包括阀体配合部31、铰接部32以及驱动件配合部33,阀体配合部31、铰接部32以及驱动件配合部33依次相连。
阀体配合部31、铰接部32以及驱动件配合部33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传动件30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动件30还可以采用其他成型方式。
铰接部32适于与内锅盖组件20配合。铰接部32可以铰接于内锅盖组件20,例如铰接部32可以铰接于底罩70,则铰接部32相对内锅盖组件20的转动可以同步带动阀体配合部31与驱动件配合部33转动。
铰接部32与底罩70可以采用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铰接。例如铰接部32可以包括第一轴体321和第二轴体322,第一轴体321和第二轴体322相背设置。对应地,底罩70可以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相对分布,第一轴体321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一轴孔,第二轴体322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二轴孔。如此,铰接部32与底罩70采用轴孔配合的方式有助于保证两者转动过程的稳定性。
阀体配合部31适于与排气阀22配合,驱动件配合部33适于与驱动件40配合。例如阀体配合部31可以朝向排气阀22,驱动件配合部33可以朝向驱动件40。如此,在驱动件40带动传动件30相对内锅盖组件2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配合部33可以朝内锅盖21的方向移动且阀体配合部31可以朝排气阀22的方向移动,使得阀体配合部31可以顶起排气阀22以进行排气。
在驱动件40带动传动件30相对内锅盖组件2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阀体配合部31可以朝远离排气阀22的方向移动且驱动件配合部33可以朝远离内锅盖21的方向移动,使得阀体配合部31可以松开排气阀22,以便于排气阀22可以重新封堵内锅盖21的出气口。
此外,由于阀体配合部31与排气阀22配合,则锅盖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92,阀体配合部31可以穿设于密封件92。如此,通过在阀体配合部31周围设有密封结构,有助于减少排气阀22排气过程造成水蒸气飞溅的情况。
驱动件40可以采用滑动的方式装配于面盖10。例如驱动件40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10,则驱动件40可以相对面盖10滑动至不同的位置,位于不同位置的驱动件40可以带动传动件30处于不同的位置,以便于通过传动件30控制排气阀22的排气。
请参阅图7,驱动件40可以包括驱动主体41和传动件配合部42,驱动主体41和传动件配合部42相连接。对应地,面盖10可以包括盖板主体12和承载部13,承载部13与盖板主体12连接。承载部13可以凸设于盖板主体12,例如承载部13可以凸设于盖板主体12朝向内锅盖21的一侧。驱动主体41可以位于盖板主体12朝向内锅盖21的一侧并可滑动地卡设于承载部13。如此,有助于驱动件40可以较为稳定地相对面盖10滑动。
请参阅图5和图7,驱动件40可以具有斜面43,斜面43可以朝向驱动件配合部33。驱动件40朝向传动件30的方向移动时,斜面43可以带动驱动件配合部33朝内锅盖21的方向移动,以便于传动件30可以带动排气阀22进行排气。如此,斜面43有助于驱动件40更易于带动传动件30转动。其中,斜面43可以为传动件配合部42的结构。
传动件30可以设有与驱动件40的斜面43配合的结构。例如驱动件配合部33可以包括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第一板体331与第二板体332可以呈夹角设置,例如第一板体331与第二板体332可以呈锐角相连。第一板体331可以连接于铰接部32,第二板体332可以连接于第一板体331远离铰接部32的一端且与斜面43相对,第二板体332与斜面43的倾斜方向相同。如此,在驱动件40朝传动件30移动并使斜面43与第二板体332相抵时,第二板体332可以较好地在斜面43的相抵作用下朝内锅盖21的方向移动,从而不便于带动传动件30转动。
此外,由于第一板体331与第二板体332呈夹角设置,使得第二板体332在受到驱动件40的相抵作用力时,传动件30可以通过弹性形变,例如第二板体332可以相对第一板体331弹性倾斜,从而可以吸收结构之间的制造公差。
在传动件30位于第一位置时,驱动件40的斜面43可以凸设于面盖10的外侧,以便于相抵于对传动件30。在传动件30位于第二位置时,驱动件40的斜面43可以位于面盖10的内侧。如此,在驱动件40无需带动传动件30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件40通过收缩于面盖10的内侧,有助于避免对传动件30造成阻挡,使得传动件30可以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
锅盖100还可以包括推钮93,推钮93可以滑动地装配于面盖10的外侧。推钮93可以与驱动件40连接,则推钮93可以带动驱动件40移动。如此,便于用户通过操作推钮93来控制驱动件40的移动。
请参阅图8,锅盖100还可以包括弹性复位件80,弹性复位件80可以连接于驱动件40与面盖10之间,弹性复位件80的弹性力可以带动驱动件40松开传动件30。如此,有助于排气阀22可以保持处于密封烹饪器具1000内部的气压的状态,而用户可以在需要排出内部气压时操作驱动件40。其中,弹性复位件80可以为弹簧,例如弹性复位件80可以为压簧。
请参阅图1和图2,锅盖100可以设有把手94,把手94可以连接于面盖10的外侧,以便于在内盖开合件60带动内锅盖21转动至开锁位置时,方便用户通过把手10操作锅盖100,从而可以将锅盖100打开或拿起。
把手94可以设有避让槽941,避让槽941可以位于内盖开合件60相对面盖10滑动的路径,则把手94不会阻挡内盖开合件60的滑动。内盖开合件60可以部分地位于避让槽941内,既有助于把手94对内盖开合件60形成限制,使得内盖开合件60更为稳定性相对面盖10滑动,同时亦有助于把手94与内盖开合件60的位置排布得较为紧凑。
锅盖100应用于烹饪器具1000的过程中,当需要排气阀22排气时,可以通过驱动件40带动传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继而可以带动排气阀22排气。完成排气后,可以将驱动件40复位,则传动件30处于第二位置,继而便于排气阀22重新封堵内锅盖21的出气口;并且可以通过操作内盖开合件60将内锅盖21转动至开锁位置,以便于锅盖100可以打开烹饪器具1000的锅体300;当锅盖100重新盖合于锅体300时,可以操作内盖开合件60将内锅盖21转动至锁合位置,以便于后续进行烹饪。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锅盖100中,锅盖100的内锅盖21铰接于面盖10,排气阀22装配于内锅盖21,传动件30铰接于内锅盖组件20,驱动件40可选择性地带动传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件30带动排气阀22排气,位于第二位置的传动件30松开排气阀22,由于驱动件40装配于面盖10,传动件30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驱动件40与传动件30的结构相互独立,使得排气阀22的结构无需设计得较为复杂也能够兼顾适配随内锅盖21转动以及受驱动件40和传动件30的驱动实现排气,降低了锅盖100的制造难度。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1000,烹饪器具1000可以为电饭煲、电炖锅、电压力锅、电炖盅或其他烹饪器具1000。烹饪器具1000包括锅体3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锅盖100,锅盖100装配于锅体300,例如面盖10可以铰接于锅体300,面盖10也可以拆卸地盖设于锅体300。锅体300内可以设有外锅200、内锅胆400等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烹饪器具1000中,锅盖100的内锅盖21铰接于面盖10,排气阀22装配于内锅盖21,传动件30铰接于内锅盖组件20,驱动件40可选择性地带动传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传动件30带动排气阀22排气,位于第二位置的传动件30松开排气阀22,由于驱动件40装配于面盖10,传动件30随内锅盖21相对面盖10转动,驱动件40与传动件30的结构相互独立,使得排气阀22的结构无需设计得较为复杂也能够兼顾适配随内锅盖21转动以及受驱动件40和传动件30的驱动实现排气,降低了锅盖100的制造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盖;
内锅盖组件,包括铰接于所述面盖的内锅盖和装配于所述内锅盖的排气阀;
传动件,铰接于所述内锅盖组件,所述传动件随所述内锅盖相对所述面盖转动,并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排气阀排气,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传动件松开所述排气阀;以及
驱动件,装配于所述面盖,并可选择性地带动所述传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阀体配合部、铰接部以及驱动件配合部,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内锅盖组件,所述阀体配合部朝向所述排气阀,所述驱动件配合部朝向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件相对所述内锅盖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阀体配合部朝所述排气阀的方向移动且所述驱动件配合部朝所述内锅盖的方向移动;所述传动件相对所述内锅盖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阀体配合部朝远离所述排气阀的方向移动且所述驱动件配合部朝远离所述内锅盖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面盖,所述驱动件具有朝向所述驱动件配合部的斜面,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传动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斜面带动所述驱动件配合部朝所述内锅盖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位于所述面盖的内侧,所述排气阀与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面盖的外侧,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斜面凸设于所述面盖的外侧;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斜面位于所述面盖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包括盖板主体和凸设于所述盖板主体朝向所述内锅盖的一侧的承载部;
所述驱动件包括相连接的驱动主体和传动件配合部,所述驱动主体位于盖板主体朝向所述内锅盖的一侧并可滑动地卡设于所述承载部,所述传动件配合部包括所述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组件还包括底罩,所述底罩位于所述面盖的外侧,所述底罩与所述内锅盖连接并随所述内锅盖相对所述面盖转动,所述排气阀装配于所述底罩背离所述面盖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相背设置;所述底罩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相对分布,所述第一轴体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轴体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面盖之间的所述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带动所述驱动件松开所述传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可滑动地装配于面盖的外侧并与所述内锅盖连接的所述内盖开合件,所述内盖开合件可选择性地带动所述内锅盖相对所述面盖转动至开锁位置或锁合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还包括偏离所述内锅盖与所述面盖的铰接处的凸柱,所述内盖开合件包括相连接的滑动部和驱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面盖的外侧,所述驱动部设有驱动槽,所述凸柱可转动地位于所述驱动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设有滑槽,所述面盖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滑槽内。
12.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锅盖,所述锅盖装配于所述锅体。
CN202222438149.0U 2022-09-14 2022-09-14 锅盖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186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8149.0U CN218186374U (zh) 2022-09-14 2022-09-14 锅盖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8149.0U CN218186374U (zh) 2022-09-14 2022-09-14 锅盖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6374U true CN21818637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33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8149.0U Active CN218186374U (zh) 2022-09-14 2022-09-14 锅盖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6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8668B (zh) 烹饪器具
JPH07505566A (ja) 流体制御弁の自動制御装置
CN210227802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8186374U (zh) 锅盖和烹饪器具
CN109984589B (zh) 锅盖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2001500044A (ja) 容器上に配置される駆動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キッチン器具
CN210783937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371385U (zh) 手柄及烹饪器具
CN110870687B (zh) 烹饪器具
CN212186204U (zh) 烹饪器具
CN209846856U (zh) 烹饪器具
CN213567468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15226856U (zh) 烹饪器具的锅盖和烹饪器具
CN111972981B (zh) 烹饪器具
CN213444051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09863351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5687002U (zh) 烹饪器具
CN217792595U (zh) 盖体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8355779U (zh) 烹饪器具
CN213821035U (zh) 壶盖
CN212066468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9109191U (zh)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
CN212912812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551141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12281268U (zh) 童锁装置及设有其的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