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4150U -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 Google Patents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4150U
CN218184150U CN202222022835.XU CN202222022835U CN218184150U CN 218184150 U CN218184150 U CN 218184150U CN 202222022835 U CN202222022835 U CN 202222022835U CN 218184150 U CN218184150 U CN 218184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driving motor
motor
operating mechanism
pruning sh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28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小云
单志锋
何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engkang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engkang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engkang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engkang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28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4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4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4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属于修枝剪技术领域,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传动单元以及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具有位于驱动电机与传动单元之间的延长部,壳体与延长部对应部分的表面具有凹陷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延长部使得间隔区域内仅穿设有电机轴,由于电机轴的尺寸较小,使得壳体与间隔区域相对应部分的尺寸受到的限制更小,由此通过设置凹陷部能够使壳体该部分的尺寸减小,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握持凹陷部来操作修枝剪,此种方式使得当驱动电机采用有刷电机来满足理想功率的要求时,在功率增大后操作者仍能够正常稳定地握持修枝剪,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属于修枝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修枝剪是园林绿化维护中常用的一种园林工具,可以修剪花卉、果树、林木的枝条,使得花卉树木按照种植者的意愿生长。为了省力和提高效率,更是发展出了电动修枝剪,其力矩更大,可以随意剪断较粗的树枝,亦可以方便修剪草坪灌木。
现有技术中,修枝剪的功率较小,修剪较粗的树枝比较吃力,因此,需要增大功率。为达到理想的功率,目前主要通过采用增大驱动电机的功率来增大修枝剪的功率。而常用的驱动电机主要有两种,若驱动电机采用无刷电机,能够满足理想功率的要求,并且体积较小,但成本较高;若驱动电机采用有刷电机,成本得到降低,但功率增大之后,驱动电机的体积会随之增大,从而使得外壳的尺寸增大,导致操作者不能正常稳定地握持修枝剪,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功率增大后操作者仍能够正常稳定地握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壳体;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及驱动电机,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后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单元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间隔区域,再延伸至传动单元内并与其驱动连接,所述电机轴具有位于所述间隔区域内的延长部,所述壳体与所述间隔区域对应部分的表面具有凹陷部,用于供操作者操作时握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凹陷部用于与操作者的手部虎口配合,所述凹陷部为内凹的弧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间隔区域的长度大于20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扳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扳机部和凹陷部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电机限位部,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限位,
其中,所述电机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一端抵接;第二限位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电机防转部,用于防止所述驱动电机于所述壳体内发生转动,其中,所述电机防转部包括:第一防转凸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盖上;以及第一防转凹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防转凸部的外形与第一防转凸部的内形相适配且第一防转凸部卡入第一防转凹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传动单元为行星齿轮减速器,其包括减速器箱体和减速器端盖,所述减速器箱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减速器端盖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箱体相对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阻挡件,其与所述减速器端盖的外端面抵接,所述减速器箱体远离所述减速器端盖的端部间接与所述壳体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箱体防转部,用于防止所述减速器箱体于所述壳体内发生转动,
其中,所述箱体防转部包括:第二防转凸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端盖上;以及第二防转凹部,设置在所阻挡件上,所述第二防转凸部的外形与第二防转凸部的内形相适配且第二防转凸部卡入第二防转凹部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枝剪,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剪刀单元;以及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中,所述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为如前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所述电机轴通过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剪刀单元驱动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由于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传动单元以及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具有位于驱动电机与传动单元之间的延长部,壳体与延长部对应部分的表面具有凹陷部,由于延长部的设置使得间隔区域内仅穿设有电机轴,由于电机轴的尺寸较小,使得壳体与间隔区域相对应部分的尺寸受到的限制更小,由此通过设置凹陷部能够使壳体该部分的尺寸减小,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握持凹陷部来操作修枝剪,此种方式使得当驱动电机采用有刷电机来满足理想功率的要求时,在功率增大后操作者仍能够正常稳定地握持修枝剪,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剪刀单元1;修枝剪用操作机构2;壳体3;凹陷部31;阻挡件32;传动单元4;减速器箱体41;减速器端盖42;驱动电机5;电机轴51;延长部511;扳机部6;电机防转部7;第一防转凸部71;第一防转凹部72;箱体防转部8;第二防转凸部81;第二防转凹部82;电机限位部9;第一限位件91;第二限位件92;圆环部921;阻挡部9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作具体阐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功率增大后操作者仍能够正常稳定地握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修枝剪包括剪刀单元1以及修枝剪用操作机构2。本实施例中,剪刀单元1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修枝剪用操作机构2包括壳体3、传动单元4、驱动电机5、扳机部6、电机防转部7、箱体防转部8以及电机限位部9。壳体3用于容置传动单元4和驱动电机5以及用于供操作者操作时握持。传动单元4设置于壳体3内,用于将驱动电机5的动力传递至剪刀单元1。驱动电机5间隔设置于传动单元4的后侧且位于壳体3内,用于为修枝剪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采用有刷电机。传动单元4与驱动电机5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21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51穿过间隔区域21,再延伸至传动单元4内并与其驱动连接。电机轴51具有位于间隔区域21内的延长部511,壳体3与间隔区域21对应部分的表面具有凹陷部31,用于供操作者操作时握持。本实施例中,凹陷部31环形设置在壳体3的外壁。由于延长部511的设置使得间隔区域21内仅穿设有电机轴51,由于电机轴51的尺寸较小,使得壳体3与间隔区域21相对应部分的尺寸受到的限制更小,由此通过设置凹陷部31能够使壳体3该部分的尺寸减小,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握持凹陷部31来操作修枝剪,此种方式使得当驱动电机5采用有刷电机来满足理想功率的要求时,在功率增大后操作者仍能够正常稳定地握持修枝剪,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壳体3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卡接的方式连接成整体。
如图1所示,凹陷部31用于与操作者的手部虎口配合,有利于操作者更稳定地握持修枝剪,凹陷部31为内凹的弧面结构,能够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性。当操作者的虎口与凹陷部31贴合时,操作者的手臂方向与壳体3的长度方向构成锐角,该锐角优选是60°。
如图1所示,间隔区域21的长度大于20mm。本实施例中,间隔区域21的长度为35mm。
如图2所示,扳机部6设置于壳体3外部,其用于控制驱动电机5,扳机部6在受力状态下扣动触发,外力撤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扳机部6扣动时,通过工作电路控制驱动电机5。扳机部6和凹陷部31位于壳体3表面相对的两侧,具体地,扳机部6与凹陷部31处于大致对齐位置或者是扳机部6位于凹陷部31前侧,使得操作者握持凹陷部31时,也能同时方便操作者的手指扣动扳机部6,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如图3和图6所示,电机限位部9用于驱动电机5的轴向限位,电机限位部9包括第一限位件91和第二限位件92。第一限位件91固定设置于壳体3的内壁,其与驱动电机5的第一端抵接。第二限位件92固定设置于壳体3的内壁,其与驱动电机5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抵接。通过第一限位件91与第二限位件92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驱动电机5的轴向限位,从而实现驱动电机5于壳体3内的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91、第二限位件92均与壳体3一体注塑成型,第一限位件91和第二限位件92前后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91与驱动电机5的前端抵接,第二限位件92与驱动电机5的后端抵接,第一限位件91呈圆环状,第一限位件91的内圈与驱动电机5的周向表面贴合,第二限位件92包括圆环部921和阻挡部922,阻挡部922与驱动电机5的后端抵接,圆环部921的内圈与驱动电机5的周向表面贴合,从而能够实现驱动电机5的径向限位,进而实现驱动电机5于壳体3内的径向定位。
如图4和图6所示,电机防转部7用于防止驱动电机5于壳体3内发生转动,电机防转部7包括第一防转凸部71和第一防转凹部72。第一防转凸部71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5的前端盖上,第一防转凹部72设置在壳体3上,第一防转凸部71的外形与第一防转凸部71的内形相适配且第一防转凸部71卡入第一防转凹部72内。通过第一防转凸部71与第一防转凹部72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防止驱动电机5运行过程中整体发生转动,从而保证扭力的稳定输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转凸部71的两端呈矩状,其中部为与电机轴51同心的圆环状,第一防转凹部72为与第一防转凸部71两端适配的矩形槽结构。第一防转凸部71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驱动电机5前端盖的外端面处,第一防转凹部72与壳体3一体注塑成型。
如图3和图5所示,传动单元4为行星齿轮减速器,其包括减速器箱体41和减速器端盖42,减速器箱体41设置于壳体3内,减速器端盖42固定设置于减速器箱体41相对靠近驱动电机5的端部。电机轴51通过传动单元4与剪刀单元1驱动连接,从而使得驱动电机5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单元4传递至剪刀单元1。具体地,电机轴51的输出端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入轴的端部相互插接,电机轴51的输出端设置为大于二分之一的部分圆柱状,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入轴的该端具有与其适配的插接槽。本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减速器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减速器箱体41与减速器端盖42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如图3所示,壳体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阻挡件32,其与减速器端盖42的外端面抵接,减速器箱体41远离减速器端盖42的端部间接与壳体3抵接。具体地,减速器箱体41该端通过剪刀单元1与壳体3形成抵接。从而能够实现减速器箱体41于壳体3内的轴向限位,进而实现传动单元4于壳体3内的安装定位。本实施例中,阻挡件32与壳体3一体注塑成型。
如图2和图6所示,箱体防转部8用于防止减速器箱体41于壳体3内发生转动,箱体防转部8包括第二防转凸部81和第二防转凹部82。第二防转凸部81固定设置在减速器端盖42上,第二防转凹部82设置在阻挡件32上,第二防转凸部81的外形与第二防转凸部81的内形相适配且第二防转凸部81卡入第二防转凹部82内。通过第二防转凸部81与第二防转凹部82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在传动单元4运动过程中防止减速器箱体41发生转动,从而保证扭力的稳定传递。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转凸部81包括两个间隔固定设置于减速器端盖42外端面处的矩形块,第二防转凹部82为与该矩形块适配的矩形槽结构。其中,第二防转凸部81可以与减速器端盖42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第二防转凹部82与阻挡件32一体注塑成型。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由于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传动单元以及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具有位于驱动电机与传动单元之间的延长部,壳体与延长部对应部分的表面具有凹陷部,由于延长部的设置使得间隔区域内仅穿设有电机轴,由于电机轴的尺寸较小,使得壳体与间隔区域相对应部分的尺寸受到的限制更小,由此通过设置凹陷部能够使壳体该部分的尺寸减小,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握持凹陷部来操作修枝剪,此种方式使得当驱动电机采用有刷电机来满足理想功率的要求时,在功率增大后操作者仍能够正常稳定地握持修枝剪,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Claims (10)

1.一种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3);
传动单元(4),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以及
驱动电机(5),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4)的后侧且位于所述壳体(3)内,
所述传动单元(4)与驱动电机(5)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21),
所述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51)穿过所述间隔区域(21),再延伸至传动单元(4)内并与其驱动连接,
所述电机轴(51)具有位于所述间隔区域(21)内的延长部(511),
所述壳体(3)与所述间隔区域(21)对应部分的表面具有凹陷部(31),用于供操作者操作时握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凹陷部(31)用于与操作者的手部虎口配合,所述凹陷部(31)为内凹的弧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间隔区域(21)的长度大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扳机部(66),设置于所述壳体(3)外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5),
所述扳机部(66)和凹陷部(31)位于所述壳体(3)表面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限位部(9),用于所述驱动电机(5)的轴向限位,
其中,所述电机限位部(9)包括:
第一限位件(91),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3)的内壁,与所述驱动电机(5)的第一端抵接;
第二限位件(92),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3)的内壁,与所述驱动电机(5)的第二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防转部(7),用于防止所述驱动电机(5)于所述壳体(3)内发生转动,
其中,所述电机防转部(7)包括:
第一防转凸部(71),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5)的前端盖上;以及
第一防转凹部(72),设置在所述壳体(3)上,
所述第一防转凸部(71)的外形与第一防转凸部(71)的内形相适配且第一防转凸部(71)卡入第一防转凹部(7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传动单元(4)为行星齿轮减速器,其包括减速器箱体(41)和减速器端盖(42),
所述减速器箱体(41)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减速器端盖(42)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箱体(41)相对靠近所述驱动电机(5)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壳体(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阻挡件(32),其与所述减速器端盖(42)的外端面抵接,
所述减速器箱体(41)远离所述减速器端盖(42)的端部间接与所述壳体(3)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防转部(8),用于防止所述减速器箱体(41)于所述壳体(3)内发生转动,
其中,所述箱体防转部(8)包括:
第二防转凸部(81),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端盖(42)上;以及
第二防转凹部(82),设置在所阻挡件(32)上,
所述第二防转凸部(81)的外形与第二防转凸部(81)的内形相适配且第二防转凸部(81)卡入第二防转凹部(82)内。
10.一种修枝剪,其特征在于,包括:
剪刀单元;以及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
其中,所述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修枝剪用操作机构,
所述电机轴(51)通过所述传动单元(4)与所述剪刀单元驱动连接。
CN202222022835.XU 2022-08-02 2022-08-02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Active CN218184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2835.XU CN218184150U (zh) 2022-08-02 2022-08-02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2835.XU CN218184150U (zh) 2022-08-02 2022-08-02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4150U true CN218184150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2835.XU Active CN218184150U (zh) 2022-08-02 2022-08-02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4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1891A (en) Hedge trimmer with combination shearing and sawing blade assembly
EP2473019B1 (en) Cutting assembly for hand-held power tool
CN208191439U (zh) 一种刀头角度可调的园林器械
US20200196533A1 (en) Hedge trimmer
CN218184150U (zh) 修枝剪用操作机构以及修枝剪
CN106688649B (zh) 一种绿化带修剪机
WO2007139273A1 (en) Automatic pruning shears machine
CN218452984U (zh) 一种刀形眉毛修剪器
KR100432397B1 (ko) 자동전지가위
CN20819144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园林器械
CN114179133A (zh) 一种限位梳可调组件结构及理发器
CN208191438U (zh) 一种多用式园林器械
CN208191330U (zh) 智能调速的园林器械
KR100318196B1 (ko) 전정기
CN208191446U (zh) 一种操作安全的园林器械
CN211090769U (zh) 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
CN214015125U (zh) 剪切工具
CN217445918U (zh) 高安全性修枝剪
CN211353193U (zh) 一种电动剪刀修枝机
CN2466888Y (zh) 修花剪的改进结构
CN208370246U (zh) 一种多功能的园林器械
CN204014572U (zh) 修枝机
CN218789240U (zh) 一种可变角度高枝剪头
CN214758034U (zh) 一种高枝机
CN208191396U (zh) 便于使用的园林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