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8727U - 吸顶灯 - Google Patents

吸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8727U
CN218178727U CN202220850092.2U CN202220850092U CN218178727U CN 218178727 U CN218178727 U CN 218178727U CN 202220850092 U CN202220850092 U CN 202220850092U CN 218178727 U CN218178727 U CN 218178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ceiling lamp
ceiling
lamp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00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彦廷
赖彦勋
蔡昌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00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8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8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8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顶灯,吸顶灯包括座体、灯罩、光源板及发光片,座体具有第一内壁;灯罩设置于座体下方,灯罩具有第二内壁,灯罩与座体结合包裹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光源板设置于第一内壁;反光片设置于第二内壁;其中,第二内壁位于第一内壁下方,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呈夹角,光源板与反光片呈非平行设置,如此,能够藉由反光片位于光源板下方且不平行以提升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吸顶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尤其涉及一种发光效率较佳的吸顶灯。
背景技术
现今,吸顶灯是家用常见照明,一般吸顶灯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壳体内用于照明。LED光源直接照射发光,发光效率低且光照效果不佳。当加入反射板与LED光源平行正对设置,虽可提高发光效率,但是依然会阻挡部分光线射出。若采用LED光源设置于反射板下方相对设置,虽可减少阻挡光线的射出,但是LED光源设置在反射板下方导致可设置的面积小而会降低发光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吸顶灯,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其藉由反光片位于光源板下方且不平行以提升发光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包括:座体,具有第一内壁;灯罩,设置于该座体下方,该灯罩具有第二内壁,该灯罩与该座体结合包裹该第一内壁及该第二内壁;光源板,设置于该第一内壁;以及反光片,设置于该第二内壁;其中,该第二内壁位于该第一内壁下方,该第一内壁与该第二内壁呈夹角,该光源板与该反光片呈非平行设置。
较佳的,该夹角为锐角。
较佳的,该反光片贴附设置于该第二内壁,或者,该反光片涂布于该第二内壁。
较佳的,还包括电源,该电源设置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上方,该电源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具有间隙,使得该光源板与该电源具有该间隙。
较佳的,该第一内壁为该座体的内表面,该第二内壁为该灯罩的内表面,该第二内壁位于该灯罩与该座体重叠处。
较佳的,还包括感测器模组,该感测器模组设置于该座体且位于该灯罩的一侧。
较佳的,该灯罩具有相对该座体远端的照面,该照面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垂直投影的距离为第一距离,该感测器模组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垂直投影的距离为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大于该第二距离。
较佳的,该感测器模组包括传感器及传感器盖,该传感器固设于该座体,该传感器盖可移除地设置于该灯罩的几何形状的中间,且该灯罩环绕该感测器模组设置。
较佳的,该座体具有设置部,该设置部穿设该灯罩,该感测器模组设置于该设置部以使该灯罩位于该座体与该感测器模组之间。
较佳的,当该吸顶灯设置于天花板时,该座体设置于该天花板,该第一内壁与该天花板平行,该第二内壁与该天花板呈该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吸顶灯包括座体、灯罩、光源板及发光片,座体具有第一内壁;灯罩设置于座体下方,灯罩具有第二内壁,灯罩与座体结合包裹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光源板设置于第一内壁;反光片设置于第二内壁;其中,第二内壁位于第一内壁下方,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呈夹角,光源板与反射片呈非平行设置,本设计在原有光源板直接向下照射的情况下,在光源板下方设有反光板以藉由反光板反射光线,部分光线直接向下发光结合部分光线反射或多次反射后向下发光,如此,能够藉由反光片位于光源板下方且不平行以提升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部分剖面图;
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的部分剖面图,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顶灯100,吸顶灯100可设置于天花板101,吸顶灯100包括座体11、灯罩12、光源板13及发光片14,座体11具有第一内壁111,座体11可设置于天花板101,座体11位于天花板101下方;灯罩12设置于座体11下方,灯罩12具有第二内壁121,灯罩12与座体11结合包裹第一内壁111及第二内壁121;光源板13设置于第一内壁111,反光片14设置于第二内壁121;其中,第二内壁121位于第一内壁111下方,且第一内壁111与第二内壁121呈夹角P,即光源板13与反射片14呈非平行设置,如此,藉由反光片14位于光源板13下方且不平行以提升发光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光源板13设置于第一内壁111,光源板13可为排列的LED灯珠、侧光源经导光板出射、或垂直出光经亮度增强膜片等,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以此为限。反光片14设置于第二内壁121,由于第一内壁111与第二内壁121呈夹角P,即反光片14与光源板13非平行设置,因此当光源板13发出光照时,经由与光源板13非平行设置的反光片14多次反射光线实现提高照明效率的效果。具体实施时,第一内壁111为座体11的内表面,第二内壁121为灯罩12的内表面,第二内壁121位于灯罩12与座体11重叠处,如此使得设置于第一内壁111的光源板13与设置于第二内壁121的反光片14能被灯罩12与座体11包围。更好地实施方式,夹角P为锐角,第一内壁111与第二内壁121具有的夹角P为锐角,即反光片14朝向光源板13呈锐角,如此能够增大反光效率,当光源板13朝下发光时,反光片14位于光源板13下方且偏向光源板13倾斜设置,使得光源板13发出的光照经由反光片14反射增大照明亮度,当然,也可在第二内壁121延伸出结构件以用于设置反光片14,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以此为限。
一并参照图4所示,图4为图2中C处放大图。吸顶灯101还包括电源15,光源15设置于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的上方,如此不会影响光照范围且隐蔽于座体11与天花板101之间。具体实施时,电源15与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具有间隙Q,使得光源板13与电源15具有间隙Q,如此,加强光源板13与电源15之间热的阻绝,间隙Q形成的空腔也可增强空气的对流,以达到较好散热的效果。较好的实施方式,电源15与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之间的设有多个凸柱,凸柱既可以支撑电源15,也可以在电源15与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之间形成间隙Q,从而达到散热效果,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以此为限。
一并参照图5所示,图5为图2中D处放大图。吸顶灯100还包括感测器模组16,感测器模组16设置于座体11且位于灯罩12的一侧。较佳的,灯罩12的形状呈环状,感测器模组16设置于灯罩12的几何形状的中间位置(也即环状的中心位置),且灯罩12环绕感测器模组16设置,感测器模组16可以是光感应器(Ambient light sensors)、PIR sensor、麦克风模组(microphone module)及IR sensor, PIR sensor也有可能以镜头模组(camera module)以及motion sensor、 time of flight sensor 取代,视实际情况而定,如此,既可以不影响光照,也可以用于感测使用者实现智能互动。具体实施时,灯罩12具有相对座体11远端的照面122,照面122于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垂直投影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感测器模组16于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垂直投影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第一距离L1大于第二距离L2,即感测器模组16比灯罩12最低点高,如此,在光学部分使吸顶灯100下方照度分布更为均匀,在外形部分可以达到薄型化。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片14为白色反光片,其反光效果更佳。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片14直接贴附设置于第二内壁121,如此可以增大反光面积。或者,反光片14涂布于第二内壁121,采用涂布的方式避免贴附可能有掉落的可能性。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吸顶灯100设置于天花板101时,座体11设置于天花板101。具体实施时,座体11的第一内壁111与天花板101几乎平行,座体11的第二内壁121与天花板101呈夹角P,如此,将吸顶灯100设置于天花板101后,光源板13向下发出光线,部分光线直接自灯罩12出射,部分光线经过发光片14反射或多次反射后射出灯罩12,实现光照效率增强。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感测器模组16可移除地设置于灯罩12的中间。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感测器模组16与灯罩12分开设置,当拆卸时,无需拆除灯罩12,只需将灯罩12中间的感测器模组16转开即可,如此,保护消费者不触碰到也看不到灯罩12内部的光源板13及反光片14等零件,并且使拆装吸顶灯100的人员更佳安全。较好的实施方式,感测器模组16包括传感器161及传感器盖162,传感器161与传感器盖162均设置于座体11,传感器161固设于座体11而传感器盖162可转动地设置于座体11,当拆卸时,只需将传感器盖162转开即可,灯罩12与座体11分离,使消费者不触碰到灯罩12内部零件,并且使拆装吸顶灯100的人员更佳便捷安全。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体11具有设置部112,设置部112穿设灯罩12,感测器模组16设置于设置部112,以使灯罩12位于座体11与感测器模组16之间。具体实施时,吸顶灯100设置于天花板101时,感测器模组16于天花板101的垂直投影被灯罩12于天花板101的垂直投影包围,如此,使得便于感测器模组组装至座体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包括座体、灯罩、光源板及发光片,座体具有第一内壁;灯罩设置于座体下方,灯罩具有第二内壁,灯罩与座体结合包裹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光源板设置于第一内壁;反光片设置于第二内壁;其中,第二内壁位于第一内壁下方,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呈夹角,如此,能够藉由反光片位于光源板下方且不平行以提升发光效率。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为了清楚描述所需的部件,示意性附图中的比例并不表示实际部件的比例关系。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具有第一内壁;
灯罩,设置于该座体下方,该灯罩具有第二内壁,该灯罩与该座体结合包裹该第一内壁及该第二内壁;
光源板,设置于该第一内壁;以及
反光片,设置于该第二内壁;
其中,该第二内壁位于该第一内壁下方,该第一内壁与该第二内壁呈夹角,该光源板与该反光片呈非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该反光片贴附设置于该第二内壁,或者该反光片涂布于该第二内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该电源设置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上方,该电源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具有间隙,使得该光源板与该电源具有该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壁为该座体的内表面,该第二内壁为该灯罩的内表面,该第二内壁位于该灯罩与该座体重叠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测器模组,该感测器模组设置于该座体且位于该灯罩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该灯罩具有相对该座体远端的照面,该照面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垂直投影的距离为第一距离,该感测器模组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内壁垂直投影的距离为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大于该第二距离。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该感测器模组包括传感器及传感器盖,该传感器固设于该座体,该传感器盖可移除地设置于该灯罩的几何形状的中间,且该灯罩环绕该感测器模组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设置部,该设置部穿设该灯罩,该感测器模组设置于该设置部以使该灯罩位于该座体与该感测器模组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当该吸顶灯设置于天花板时,该座体设置于该天花板,该第一内壁与该天花板平行,该第二内壁与该天花板呈该夹角。
CN202220850092.2U 2022-04-11 2022-04-11 吸顶灯 Active CN218178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0092.2U CN218178727U (zh) 2022-04-11 2022-04-11 吸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0092.2U CN218178727U (zh) 2022-04-11 2022-04-11 吸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8727U true CN218178727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04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0092.2U Active CN218178727U (zh) 2022-04-11 2022-04-11 吸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8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3344B1 (ko) Led 조명램프
JP4786750B2 (ja) 照明装置
US8931929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primary optic for beam shaping
JP2009266780A (ja) 発光体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9026584A (ja) 照明装置
JP5245545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0129501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4924337B2 (ja) 照明装置
JP2009067098A (ja) 照明装置
US20100039824A1 (en) Lighting device capable of projecting an output with a ring band portion
JP2012028339A (ja) 照明装置
KR200464527Y1 (ko) 엘이디등기구용 엠보싱 반사갓
JP5703444B2 (ja) 照明器具
JP2011204699A (ja) 照明装置
KR101069693B1 (ko) 측광원에 의해 발광하는 비구면렌즈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218178727U (zh) 吸顶灯
JP2013206752A (ja) 照明装置
JP2016212371A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20120224368A1 (en) Led lamp with high brightness and without overlapping
JP5948293B2 (ja) 照明装置
JP2013025868A (ja) 照明装置
JP5853128B2 (ja) 照明器具
JP5830675B2 (ja) 照明器具
TWM554149U (zh) 燈具
JP2014515549A (ja) 街路灯用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