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8431U - 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78431U CN218178431U CN202222573350.XU CN202222573350U CN218178431U CN 218178431 U CN218178431 U CN 218178431U CN 202222573350 U CN202222573350 U CN 202222573350U CN 218178431 U CN218178431 U CN 2181784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frame
- display screen
- camera
- scen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涉及AI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摄影头散热和显示屏安装的问题,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上方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所述密封套筒的底部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密封套筒安装在支撑立柱的上方;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密封套筒的上方位置;所述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底部有一个转动座。过支撑架对多场景监测显示屏进行支撑,通过多场景监测显示屏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相配合实现了多场景的检测,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安装结构简单,通过卡接的放置快速安装在支撑架上,从而提高了支撑架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I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AI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AI技术包括有职能机器人以及AI监测技术,在AI监测技术中就会涉及到智能摄影头以及显示屏,智能摄影头和显示屏之间会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连接,因此智能摄影头和显示屏之间会形成一个监测系统,通过智能摄影头形成的监测系统对多个场景进行实物监测,为了实现多场景的同时监测,会将显示屏通过拼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与墙面上,由于墙面安装显示屏时需要先打膨胀螺栓,而后再安装显示屏的支撑架,相比之下支架的使用范围较广,但是传统的支架通过不同方向的支撑杆拼接而成,拼接后的支架结构变得庞大,同时支架的结构看上去相对比较复杂,不仅增加了支架的生产成本,同时显示屏在安装时会通过不同方位的螺栓进行固定,使得显示屏的安装结构复杂,同时在显示屏安装时需要两人以上进行安装,工作人员需要对安装过程中的显示屏进行扶持与托举,由于户外安装的智能摄影头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因此高空坠物会直接砸向摄影头,使得摄影头受力损坏,在高温天气下还会造成电源线变软甚至融化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摄影头和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电源线变软后会出现打火短路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具有的过支撑架对多场景监测显示屏进行支撑,通过多场景监测显示屏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相配合实现了多场景的检测,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具体的,通过安装槽方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安装与拆卸,支撑架设置有锁紧螺栓,通过锁紧对安装后的多场景监测显示屏进行锁定,从而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安装到支撑架上后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支撑立柱;
所述支撑立柱的上方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的底部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密封套筒安装在支撑立柱的上方;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密封套筒的上方位置;AI智能旋转摄像头,所述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底部有一个转动座,AI智能旋转摄像头通过转动座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
保护软管,所述保护软管安装在支撑立柱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之间,保护软管的内侧隐藏有电源线;
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由除尘刷、定位杆和摩擦板共同组成,除尘结构安装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外侧位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有支撑腿;
多场景监测显示屏,所述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外侧有凵字形结构的安装块,多场景监测显示屏通过安装块安装在支撑架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部有一个支撑板,防护罩通过支撑板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防护罩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上方覆盖;防尘螺帽,所述防尘螺帽安装在安装板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底部安装有一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过滤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的上方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一个吸气风扇,保护软管的底部安装在支撑立柱的安装槽内,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内侧有通风孔,通风孔与过滤嘴和保护软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刷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外侧相接触,除尘刷为圆弧状发箍结构,除尘刷的底部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杆,除尘刷的底部还有一个摩擦板,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底部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为回字形结构,定位杆穿插于定位套筒的内侧,定位杆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座的外侧面有一个半圆状的挤压块,挤压块和摩擦板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外侧面有四个均分分布的弯折板,弯折板为L形结构,弯折板和支撑架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安装块安装在弯折板和支撑架之间的安装槽内侧,支撑架安装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密封套筒的上方开设有相对正的螺栓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螺栓,防尘螺帽安装在连接螺栓的外侧,防尘螺帽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安装结构,通过支撑架对多场景监测显示屏进行支撑,通过多场景监测显示屏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相配合实现了多场景的检测,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具体的,通过安装槽方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安装与拆卸,支撑架设置有锁紧螺栓,通过锁紧对安装后的多场景监测显示屏进行锁定,从而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安装到支撑架上后更牢固,支撑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多场景监测显示屏的安装结构简单,通过卡接的放置快速安装在支撑架上,从而提高了支撑架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改进了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散热结构,在支撑立柱的内侧设置有吸气风扇,具体的,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孔,AI智能旋转摄像头和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保护软管,通过保护软管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电源线进行保护,保护软管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支撑立柱之间连通,因此在吸气风扇转动时会对外界空气进行抽动,空气进入AI智能旋转摄像头和保护软管的内部,从而加快了AI智能旋转摄像头和电源线的散热,延长了AI智能旋转摄像头和电源线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高温天气造成的电源线变软甚至融化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除尘结构,通过除尘刷将粘附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外侧的灰尘擦除,从而有助于AI智能旋转摄像头的散热,同时也降低的灰尘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外侧的腐蚀;
具体的,转动座设置有挤压块,除尘刷的底部设置有摩擦板,当转动座转动时会带动挤压块转动,挤压块转动时会对摩擦板进行挤压,使得摩擦板受力带动除尘刷移动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外侧的灰尘擦除,实现灰尘的自动擦除,通过支撑弹簧和挤压块相配合实现了除尘刷的往复移动,从而使除尘刷有效的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进行循环除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AI智能旋转摄像头固定螺栓的保护结构,在固定螺栓的底部设置有防尘螺帽,防尘螺帽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使得防尘螺帽的上方进行密封,因此在防尘螺帽安装后能够有效的对连接螺栓的底部螺纹处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连接螺栓的保护。
此外,通过防护罩(9)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上方进行保护,避免了高空中午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造成的砸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AI智能旋转摄像头和多场景监测显示屏安装后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1的后视角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架和多场景监测显示屏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立柱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剖切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装板局部剖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5的保护软管去除后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6的左视角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除尘结构轴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支撑立柱;101、吸气风扇;2、密封套筒;3、安装板;4、AI智能旋转摄像头;401、转动座;402、过滤嘴;5、保护软管;6、除尘结构;601、除尘刷;602、定位杆;603、摩擦板;7、支撑架;8、多场景监测显示屏;9、防护罩;10、防尘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包括支撑立柱1,支撑立柱1的上方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支撑立柱1的上方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一个吸气风扇101,保护软管5的底部安装在支撑立柱1的安装槽内,在吸气风扇101会对保护软管5的内部进行吸气,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内侧有通风孔,通风孔与过滤嘴402和保护软管5相连通,因此在吸气风扇101转动时会对外界空气进行抽动,空气通过过滤嘴402进入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和保护软管5的内部,从而有助于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和电源线的散热;
密封套筒2,密封套筒2的底部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密封套筒2安装在支撑立柱1的上方;
安装板3,安装板3通过螺栓安装在密封套筒2的上方位置;
AI智能旋转摄像头4,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底部有一个转动座401,通过转动座401带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进行转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通过转动座401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底部安装有一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过滤嘴402,通过过滤嘴402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进入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内部;
保护软管5,保护软管5安装在支撑立柱1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4之间,保护软管5的内侧隐藏有电源线,通过保护软管5对电源线进行保护;除尘结构6,除尘结构6由除尘刷601、定位杆602和摩擦板603共同组成,除尘结构6安装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外侧位置,除尘刷601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外侧相接触,在除尘刷601移动时会将粘附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外侧的灰尘擦除,除尘刷601为圆弧状发箍结构,除尘刷601的底部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杆602,除尘刷601的底部还有一个摩擦板603,因此在摩擦板603移动时会带动除尘刷601和定位杆602同步移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底部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为回字形结构,定位杆602穿插于定位套筒的内侧,因此通过定位套筒对定位杆602进行定位,在定位杆602定位后实现了除尘刷601和摩擦板603的定位,定位杆602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对除尘刷601的底部弹性支撑,从而实现了除尘刷601自动复位的效果,转动座401的外侧面有一个半圆状的挤压块,挤压块和摩擦板603相接触,因此当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座401转动,在转动座401转动时会带动挤压块转动,挤压块转动时会对摩擦板603进行挤压,使得摩擦板603受力带动除尘刷601移动,使得除尘刷601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外侧的灰尘擦除,因此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转动过程中就能实现灰尘的自动擦除,使得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能够更好的散热,综合上述,通过支撑弹簧和挤压块相配合实现了除尘刷601的往复移动,从而使除尘刷601有效的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进行循环除尘;
支撑架7,支撑架7的底部有支撑腿,支撑架7用于放置室内的地面上,支撑架7的外侧面有四个均分分布的弯折板,弯折板为L形结构,通过弯折板对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进行支撑,弯折板和支撑架7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安装块安装在弯折板和支撑架7之间的安装槽内侧,通过安装槽方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安装与拆卸,支撑架7安装有锁紧螺栓,通过锁紧对安装后的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进行锁定,从而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安装到支撑架7上后更牢固,通过支撑架7对实现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拼接与支撑;
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外侧有凵字形结构的安装块,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通过安装块安装在支撑架7上;
防护罩9,防护罩9的底部有一个支撑板,防护罩9通过支撑板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方,通过支撑板对防护罩9支撑,防护罩9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上方覆盖,通过防护罩9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上方进行保护,避免了高空中午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造成的砸伤;
防尘螺帽10,防尘螺帽10安装在安装板3的底部位置,安装板3和密封套筒2的上方开设有相对正的螺栓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螺栓,通过连接螺栓将安装板3和密封套筒2相连接,防尘螺帽10安装在连接螺栓的外侧,防尘螺帽10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使得防尘螺帽10的上方进行密封,因此在防尘螺帽10安装后能够有效的对连接螺栓的底部螺纹处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连接螺栓的保护。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之前,首先将支撑架7放置在室内适合监测的位置,而后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通过安装块安装在支撑架7上,通过支撑架7对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进行锁定,完成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拼接与定位,而后将支撑立柱1安装在户外的地面上,将吸气风扇101安装在支撑立柱1的内侧,而后将密封套筒2安装在支撑立柱1的上方,将安装板3通过螺栓安装在密封套筒2的上方位置,将防尘螺帽10安装在螺栓的底部,此在防尘螺帽10安装后能够有效的对连接螺栓的底部螺纹处进行密封,从而实现了连接螺栓的保护,将AI智能旋转摄像头4通过转动座401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方,将除尘结构6安装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外侧,此时除尘刷601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外侧相接触,将支撑弹簧安装在定位杆602的外侧,完成除尘刷601的弹性支撑,通过防护罩9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上方保护,将保护软管5安装在支撑立柱1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4之间,通过保护软管5对电源线进行保护;
将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通过网线与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进行信号连接,网线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网线的连接结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安装的,本实用新型未对网线的连接结构进行描述,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和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通电后,通过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和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相配合进行户外多场景监测;
控制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转动进行多场景监测,当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座401转动,在转动座401转动时会带动挤压块转动,挤压块转动时会对摩擦板603进行挤压,使得摩擦板603受力带动除尘刷601移动,使得除尘刷601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外侧的灰尘擦除,因此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转动过程中就能实现灰尘的自动擦除,使得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能够更好的散热,综合上述,通过支撑弹簧和挤压块相配合实现了除尘刷601的往复移动,从而使除尘刷601有效的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进行循环除尘;
控制吸气风扇101转动,在吸气风扇101转动时会对外界空气进行抽动,空气通过过滤嘴402进入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和保护软管5的内部,从而有助于AI智能旋转摄像头4和电源线的散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7)
1.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1),所述支撑立柱(1)的上方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密封套筒(2),所述密封套筒(2)的底部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密封套筒(2)安装在支撑立柱(1)的上方;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通过螺栓安装在密封套筒(2)的上方位置;
AI智能旋转摄像头(4),所述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底部有一个转动座(401),AI智能旋转摄像头(4)通过转动座(401)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方;
保护软管(5),所述保护软管(5)安装在支撑立柱(1)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4)之间,保护软管(5)的内侧隐藏有电源线;除尘结构(6),所述除尘结构(6)由除尘刷(601)、定位杆(602)和摩擦板(603)共同组成,除尘结构(6)安装在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外侧位置;
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底部有支撑腿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所述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外侧有安装块,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通过安装块安装在支撑架(7)上;
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底部有一个支撑板,防护罩(9)通过支撑板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方,防护罩(9)对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上方覆盖;防尘螺帽(10),所述防尘螺帽(10)安装在安装板(3)的底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底部安装有一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过滤嘴(4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1)的上方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一个吸气风扇(101),保护软管(5)的底部安装在支撑立柱(1)的安装槽内,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内侧有通风孔,通风孔与过滤嘴(402)和保护软管(5)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刷(601)和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外侧相接触,除尘刷(601)的底部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杆(602),除尘刷(601)的底部还有一个摩擦板(603),AI智能旋转摄像头(4)的底部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套筒,定位杆(602)穿插于定位套筒的内侧,定位杆(602)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01)的外侧面有一个半圆状的挤压块,挤压块和摩擦板(603)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的外侧面有四个均分分布的弯折板,弯折板为L形结构,弯折板和支撑架(7)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多场景监测显示屏(8)的安装块安装在弯折板和支撑架(7)之间的安装槽内侧,支撑架(7)安装有锁紧螺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和密封套筒(2)的上方开设有相对正的螺栓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螺栓,防尘螺帽(10)安装在连接螺栓的外侧,防尘螺帽(10)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73350.XU CN218178431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73350.XU CN218178431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78431U true CN218178431U (zh) | 2022-12-30 |
Family
ID=8462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73350.XU Active CN218178431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78431U (zh)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22573350.XU patent/CN2181784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178431U (zh) | 多场景实物监测系统 | |
CN114530026B (zh) | 无人值守智能图书馆用的图书监管预警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6959332A (zh) | 一种方便拼接的屏幕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4890144U (zh) | 一种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监测系统 | |
CN215010464U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监控装置 | |
CN21635310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装置 | |
CN215420532U (zh) | 一种金融安防监控设备 | |
CN21458004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远程视频监控装置 | |
CN210405514U (zh) | 一种应用在户外广告机的智能报警装置 | |
CN219066354U (zh) | 一种具有保护效果的广告机 | |
CN213522942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led显示屏 | |
CN220792607U (zh) | 一种可便捷安装的公路交通用监控装置 | |
CN108757667B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可变情报板 | |
CN217046437U (zh) | 一种新型安防巡逻机器人 | |
CN213934692U (zh) | 一种智慧校园服务用服务接待平台 | |
CN220964991U (zh) | 建筑智能化安防监控装置 | |
CN211240395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气柜 | |
CN220105951U (zh) | 一种显示屏防水结构 | |
CN221861229U (zh) | 一种防尘式led广告灯 | |
CN220874645U (zh) | 一种防水型监控摄像头 | |
CN211265172U (zh) | 变压器安全防护装置 | |
CN221448486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小区监控设备 | |
CN221305290U (zh) | 一种防止异物进入的户外电气柜 | |
CN218958998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爆布控球 | |
CN220065128U (zh) | 一种带有遮挡结构的展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