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4882U -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4882U
CN218174882U CN202222370148.7U CN202222370148U CN218174882U CN 218174882 U CN218174882 U CN 218174882U CN 202222370148 U CN202222370148 U CN 202222370148U CN 218174882 U CN218174882 U CN 218174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ne
tank
cok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01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庆
马金岩
任培杰
李永刚
高权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A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01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4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4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4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包括出焦水线及热焦水罐,出焦水线连接于焦化塔,热焦水罐通过第一入罐线连接到出焦水线,热焦水罐通过第一出罐线连接到第一泵组,第一泵组通过第一泵出总线连接到冷却模块,空冷器通过冷出线连接到冷焦水罐,冷焦水罐通过第二出罐线连接到第二泵组,第二泵组通过第二泵出总线回接至焦化塔;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顶部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连接有水封装置,水封装置通过尾气输出主线连接到尾气处理装置,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罐内的焦水产生的尾气经水封装置送入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并从尾气处理装置排入大气。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效果好、实现尾气无害化处理等优点,保护了环境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延迟焦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冷焦水是焦化装置的污染源之一,我国颁布的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按照HJ/T125-2003对生产的工艺和设备要求是密闭循环处理工艺。在大给水冷焦、泡焦、溢流、放水过程中,会产生100摄氏度左右的含油含硫焦水,这种焦水挥发产生的尾气散发着令人窒息、难闻的气味,对周围空气环境污染严重。这种尾气不仅含有硫化物,而且还有少量的苯类致癌物质,极大危害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延迟焦化装置冷焦水池采用地上敞开式的水池结构,焦水露天存放,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将热焦水冷却为冷焦水。特别是焦炭塔在放水时,热焦水温度高造成气体挥发加剧,挥发出的恶臭气体散发到大气中,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危害员工身体健康。现急需一种冷却效果好并且能实现尾气无害化处理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并且能实现尾气无害化处理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实用新型包括来自于焦化塔的出焦水线及热焦水罐,所述热焦水罐通过第一入罐线连接到出焦水线,所述热焦水罐通过第一出罐线连接到第一泵组,所述第一泵组通过第一泵出总线连接到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通过冷出线连接到冷焦水罐,所述冷焦水罐通过第二出罐线连接到第二泵组,所述第二泵组通过第二泵出总线回接至焦化塔;
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顶部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连接有水封装置,所述水封装置通过尾气输出主线连接到尾气处理装置,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罐内的焦水产生的尾气经水封装置送入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并从尾气处理装置排入大气。
进一步的,所述热焦水罐在出焦水线上并联设置两件。
进一步的,所述水封装置包括水封罐、氮气线及新鲜水线,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分别通过入氮线分别连接于氮气线,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连接于水封罐,所述水封罐通过第一入水线连接于新鲜水线,所述水封罐通过出水线连接于热焦水罐或冷焦水罐,所述水封罐通过放空线连接外部环境,所述水封罐通过第一尾气输出支线连接到尾气输出主线,所述水封罐通过第二尾气输出支线回接于第一尾气输出支线。
进一步的,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分别设有多个撇油口,通过与撇油口对应设置的撇油支线将热焦水罐或冷焦水罐内焦水的污油通过撇油作业汇入至撇油总线,所述撇油总线连接到污油罐。
进一步的,所述水封装置还包括蒸汽线及蒸汽凝液线,所述水封罐设有围绕罐体的第一伴热线,所述第一伴热线连接于蒸汽线,所述第一伴热线通过第一凝水线回接到蒸汽凝液线。
进一步的,所述热焦水罐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一端与新鲜水线连接的第二入水线,所述第二入水线另一端伸入至热焦水罐内的上部并间隔设有喷头,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具有一端连接于第二泵出总线的第三入水线,所述第三入水线另一端分为两条并联支路并前后交错地设在热焦水罐内部的下端并间隔设有喷头,在热焦水罐及冷焦水罐底部设有焦水放空线,焦水放空线连接于外部除焦池。
进一步的,所述冷焦水罐设有第二伴热线,所述第二伴热线连接于蒸汽线并穿过冷焦水罐内腔,所述第二伴热线通过第二凝水线回接于蒸汽凝液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泵组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第一入泵线与第一出罐线连接,所述第一入泵线设有篮式过滤器,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泵出支线连接到第一泵出总线,所述第一泵组并联设置两组;
所述第二泵组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第二入泵线与第二出罐线连接,所述第二入泵线设有篮式过滤器,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第二泵出支线连接到第二泵出总线,所述第二泵出总线回接至焦化塔,所述第二泵组并联设置三组。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碱液吸收罐,所述碱液吸收罐连接于尾气输出主线,所述碱液吸收罐通过连接有碱液输入线被输送有碱液,所述碱液吸收罐设有排空线,碱液在碱液吸收罐内完成反应后的形成的废碱液依次通过碱液输出线、与碱液输出线连接的第三泵组及与第三泵组连接的碱液回收线泵出至回收站,所述第三泵组并联设置两组,所述碱液输出线通过介质吹扫线连接于蒸汽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泵组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通过第三入泵线连接到碱液输出线,所述第三水泵通过通过第三泵出支线连接到碱液回收线,碱液回收线连接于外部的回收站用于收集反应过的废碱液。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冷、热焦水罐及空冷器实现对热焦水有效的封闭冷却处理;通过水封装置实现对冷、热焦水罐的保护,防止罐体爆罐或憋罐;通过尾气处理装置实现对冷、热焦水产生尾气的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及作业人员人身健康;通过并联的两热焦水罐实现交替作业,减轻了后续冷却模块的工作压力而且能进行不间断作业;通过设置撇油口、撇油支线、撇油主线及污水罐进行撇油作业,实现对冷、热焦水的水质控制;通过对水封罐及冷焦水罐设置蒸汽伴热,提高在冬季寒冷条件下的使用稳定性;通过对热焦水罐设置反冲洗装置进行反冲洗,保证罐内环境良好,提高了热焦水罐的可持续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水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三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焦水线;2、热焦水罐;21、第一入罐线;22、第一出罐线;221、辅助支路;222、辅助伴热线;23、撇油支线;24、撇油总线;25、第二入水线;26、第三入水线;27、焦水放空线;3、第一泵组;31、第一泵出总线;32、第一水泵;321、第一入泵线;322、第一泵出支线;33、篮式过滤器;4、冷却模块;41、冷出线;5、冷焦水罐;51、第二出罐线;52、第二伴热线;53、第二凝水线;6、第二泵组;61、第二泵出总线;62、第二水泵;621、第二入泵线;622、第二泵出支线;7、水封装置;71、尾气输入线;72、尾气输出主线;73、水封罐;731、第一入水线;732、出水线;733、放空线;734、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5、第二尾气输出支线;736、第一伴热线;737、第一凝水线;74、氮气线;741、入氮线;75、新鲜水线;76、蒸汽线;77、蒸汽凝液线;8、尾气处理装置;81、碱液吸收罐;82、介质吹扫线;83、碱液输入线;84、排空线;85、碱液输出线;86、第三泵组;861、第三入泵线;862、第三水泵;863、第三泵出支线;87、碱液回收线;9、污油罐;100、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照附图,该实用新型包括来自于焦化塔的出焦水线1及热焦水罐2,出焦水线1用来输送来自焦化塔的热焦水。热焦水罐2通过第一入罐线21连接到出焦水线1,热焦水罐2通过第一入罐线21接受来自出焦水线1的热焦水。热焦水罐2在出焦水线1上并联设置两件,其中一件作为备用罐。一件热焦水罐2进行储水、放水时,另一件只进行储水,只进行储水的热焦水罐2内的热焦水不仅能进行自我沉淀还能自我缓慢降温。一件热焦水罐2内的热焦水放空补水时,只进行储水的热焦水罐2开始进行放水,减轻了后续冷却模块4的工作压力而且能进行不间断作业。
热焦水罐2通过第一出罐线22连接到第一泵组3,第一出罐线22还可以设有并联于热焦水罐2的辅助支路221,防止第一出罐线22与热焦水罐2的连接处由于热焦水内掺杂的焦粉与污油聚集成块造成堵塞,整个装置需全部停车检修。为防止上述情况产生,还可以在第一出罐线22上设有与外部蒸汽储站连接的辅助伴热线222,伴热线为管道保温工艺领域通用部件,辅助伴热线222与第一出罐线22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公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加热第一出罐线22使其与热焦水罐2连接处温度升高,进而使连接处的焦油粘度降低,焦油能够随热焦水流动或自行上浮。
参照图1及图2,第一泵组3通过第一泵出总线31连接到冷却模块4。第一泵组3包括第一水泵32,第一水泵32通过第一入泵线321与第一出罐线22连接,第一入泵线321设有篮式过滤器33,第一水泵32通过第一泵出支线322连接到第一泵出总线31。第一泵组3并联设置两组,两第一入泵线321并接在第一出罐线22上,两第一泵出支线322并接在第一泵出总线31上。
通过第一泵组3将热焦水罐2内的热焦水通过第一泵出总线31泵入至冷却模块4内,冷却模块4共设并联的三组,每组由两件空冷器组成。冷却模块4通过冷出线41连接到冷焦水罐5,热焦水通过冷却模块4冷却为冷焦水,经冷出线41送至冷焦水罐5内。通过设置空冷器作为冷却模块4,冷却效果好于热焦水的自然冷却,保证了在冷焦水返回焦化塔内后,后续延迟焦化工艺的平稳运行。
冷焦水罐5通过第二出罐线51连接到第二泵组6,第二泵组6包括第二水泵62,第二水泵62通过第二入泵线621与第二出罐线51连接,第二入泵线621设有篮式过滤器33,第二水泵62通过第二泵出支线622连接到第二泵出总线61,第二泵出总线61回接至焦化塔,通过第二泵组6将冷焦水罐5内的冷焦水泵回至焦化塔内,从而实现热焦水的循环利用。第二出罐线51也可以设有辅助伴热线222,降低第二出罐线51与冷焦水罐5连接处的焦油粘度。
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分别设有多个撇油口(图中未显示),通过与撇油口对应设置的撇油支线23将热焦水罐2或冷焦水罐5内焦水的污油通过撇油作业汇入至撇油总线24,撇油总线24连接到污油罐9。污油罐9为化工污物储存装置领域的通用部件,其结构原理已被技术人员公知,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1及图3,第二泵组6并联设置三组,按图3所示,方向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组、第二组及第三组,第一组与第二组的第二入泵线621并接于第二出罐线51,第三组的第二入泵线621并接在第二组的第二入泵线621上。第二组的第二泵出支线622并接在第一组的第二泵出支线622上,第一组的第二泵出支线622 与第三组的第二泵出支线622并接在第二泵出总线61上。单台第二水泵62流量为150m3/h,在焦化塔小给水时,流量需控制在50-120m3/h故只启用第一组;在焦化塔大给水时,流量需控制在150-280m3/h故同时启用第一、第二组;第三组作为备用泵组,实际使用时,可任意调配某一件或两件水泵使用。
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顶部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71连接有水封装置7,参照图4,水封装置7包括水封罐73、氮气线74及新鲜水线75,水封罐73为与氮气线74形成对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的氮气水封结构,水封罐73为化工储罐密封领域通用部件,其结构原理已被技术人员公知。
参照图1、图4及图5,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分别通过入氮线741分别连接于氮气线74,氮气线74与外部储站连接,通过入氮线741为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提供氮气。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71连接于水封罐73的A部,水封罐73的C部通过第一入水线731连接于新鲜水线75,通过第一入水线731为水封罐73提供作为密封介质的的新鲜水。水封罐73的E部作为溢流端,从水封罐73隔板上溢流出来的水能够从E部流向外界,水封罐73的E部通过出水线732连接于热焦水罐2或冷焦水罐5,能够对溢流出来的密封水节约利用,直接排入冷/热焦水罐内。水封罐73的F部通过放空线733连接外部环境,能够对水封罐73内的密封水及气体进行排空处理,放空线733与出水线732通过一条管线跨接,在排空时密封水及气体也可以通过出水线732排入冷/热焦水罐内,节约资源。水封罐73的B部通过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连接到尾气输出主线72,尾气输出主线72连接于尾气处理装置8。水封罐73的D部通过第二尾气输出支线735回接于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冷/热焦水罐负压时,水封罐73的B部通过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尾气输出主线72接收来自尾气处理装置8的气体并通过尾气输入线71补入冷/热焦水罐内;冷/热焦水罐正压时,水封罐73的D部通过第二尾气输出支线735、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及尾气输出主线72将冷/热焦水罐及水封罐73内的气体送至尾气处理装置8。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罐内的焦水产生的尾气经水封装置7送入尾气处理装置8处理并从尾气处理装置8排入大气。通过水封装置7实现对冷焦水罐5、热焦水罐2的保护,防止罐体爆罐或憋罐。
水封装置7还包括蒸汽线76及蒸汽凝液线77,蒸汽线76用于提供蒸汽,蒸汽凝液线77用于回收蒸汽冷却后形成的蒸汽凝液并排向外部储站。水封罐73设有围绕罐体的第一伴热线736,第一伴热线736连接于蒸汽线76,第一伴热线736通过第一凝水线737回接到蒸汽凝液线77。通过设置蒸汽伴热为水封罐73在寒冷天气下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
冷焦水罐5设有第二伴热线52,第二伴热线52连接于蒸汽线76并穿过冷焦水罐5内腔,第二伴热线52通过第二凝水线53回接于蒸汽凝液线77。通过设置内部蒸汽伴热为冷焦水罐5在寒冷天气下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
热焦水罐2设有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包括一端与新鲜水线75连接的第二入水线25,第二入水线25另一端伸入至热焦水罐2内的上部并间隔设有喷头,反冲洗装置还具有一端连接于第二泵出总线61的第三入水线26,第三入水线26另一端分为两条并联支路并前后交错地设在热焦水罐2内部的下端并间隔设有喷头。通过设置反冲洗装置,能够有效对热焦水罐2内腔进行清洁。热焦水罐2的内腔下部为杂质的主要沉积部位,通过两条并联的反冲洗支路前后交错设置,保证了冲洗压力继而保障了对热焦水罐2内腔下部冲洗效果。
参照图1及图6,尾气处理装置8包括碱液吸收罐81,碱液吸收罐81连接于尾气输出主线72。碱液吸收罐81通过连接有碱液输入线83被输送有碱液,碱液输入线83与外部储站连接。碱液吸收罐81设有排空线84,在排空线84上可设有阻火器,碱液在碱液吸收罐81内完成反应后的形成的废碱液通过碱液输出线85、与碱液输出线85连接的第三泵组86及与第三泵组86连接的碱液回收线87泵出至回收站。碱液输出线85通过介质吹扫线82连接于蒸汽线76,介质吹扫线82能够对管进行吹扫置换,保障了管道内工作环境。
碱液吸收罐81内设有塔内件及填料,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产生的尾气经尾气输出主线72送入至碱液吸收罐81内并通过塔内件及填料逆流接触来自碱液输入线83的碱液,实现气-液逆向接触并反应,尾气中的硫化氢或硫醇被碱液脱出,达标的尾气经排空线84排放至外界。
参照图1、图6及图7,第三泵组86包括第三水泵862,第三水泵862通过第三入泵线861连接到碱液输出线85,第三水泵862通过通过第三泵出支线863连接到碱液回收线87,碱液回收线87连接于外部回收站用于收集反应过的废碱液。碱液回收线87与碱液输入线83通过一支路跨接,实现对废碱液的重复利用。第三泵出支线863可选的设有止回阀。
在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底部设有焦水放空线27,焦水放空线27连接于外部除焦池,用于对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进行排空作业及反冲洗后的杂质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于水泵的入泵线和泵出线之间跨接有最小流量线,最小流量线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原理已被技术人员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按图1-图7所示,管道上设有闸阀100,闸阀为控制管道线路通断的通用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热焦水从焦化塔经出焦水线1及第一入罐线21进入至热焦水罐2,随后热焦水通沿第一出罐线22进入第一泵组3,经第一泵组3加压过的热焦水沿第一泵出总线31送入冷却模块4内,随后热焦水冷却为冷焦水并沿冷出线41送入至冷焦水罐5,冷焦水沿第二出罐线51送入至第二泵组6,经第二泵组6加压过的冷焦水沿第二泵出总线61送回至焦炭塔实现焦水的循环利用。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内的热/冷焦水产出有害尾气,通过对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内充入氮气,氮气及有害尾气形成的混合气经尾气输入线71进入至水封装置7 ,此时冷、热焦水罐都为正压,混合气沿第二尾气输出支线735、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及尾气输出主线72送入尾气处理装置8进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装置8的处理尾气过程已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经处理完毕的无害气排入空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冷、热焦水罐及空冷器实现对热焦水有效的封闭冷却处理;通过水封装置实现对冷、热焦水罐的保护,防止罐体爆罐或憋罐;通过尾气处理装置实现对冷、热焦水产生尾气的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及作业人员人身健康;通过并联的两热焦水罐实现交替作业,减轻了后续冷却模块的工作压力而且能进行不间断作业;通过设置撇油口、撇油支线、撇油主线及污水罐进行撇油作业,实现对冷、热焦水的水质控制;通过对水封罐及冷焦水罐设置蒸汽伴热,提高在冬季寒冷条件下的使用稳定性;通过对热焦水罐设置反冲洗装置进行反冲洗,保证罐内环境良好,提高了热焦水罐的可持续使用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来自于焦化塔的出焦水线(1)及热焦水罐(2),所述热焦水罐(2)通过第一入罐线(21)连接到出焦水线(1),所述热焦水罐(2)通过第一出罐线(22)连接到第一泵组(3),所述第一泵组(3)通过第一泵出总线(31)连接到冷却模块(4),所述冷却模块(4)通过冷出线(41)连接到冷焦水罐(5),所述冷焦水罐(5)通过第二出罐线(51)连接到第二泵组(6),所述第二泵组(6)通过第二泵出总线(61)回接至焦化塔;
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顶部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71)连接有水封装置(7),所述水封装置(7)通过尾气输出主线(72)连接到尾气处理装置(8),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罐内的焦水产生的尾气经水封装置(7)送入尾气处理装置(8)处理并从尾气处理装置(8)排入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焦水罐(2)在出焦水线(1)上并联设置两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封装置(7)包括水封罐(73)、氮气线(74)及新鲜水线(75),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分别通过入氮线(741)分别连接于氮气线(74),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分别通过尾气输入线(71)连接于水封罐(73),所述水封罐(73)通过第一入水线(731)连接于新鲜水线(75),所述水封罐(73)通过出水线(732)连接于热焦水罐(2)或冷焦水罐(5),所述水封罐(73)通过放空线(733)连接外部环境,所述水封罐(73)通过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连接到尾气输出主线(72),所述水封罐(73)通过第二尾气输出支线(735)回接于第一尾气输出支线(7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分别设有多个撇油口,通过与撇油口对应设置的撇油支线(23)将热焦水罐(2)或冷焦水罐(5)内焦水的污油通过撇油作业汇入至撇油总线(24),所述撇油总线(24)连接到污油罐(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封装置(7)还包括蒸汽线(76)及蒸汽凝液线(77),所述水封罐(73)设有围绕罐体的第一伴热线(736),所述第一伴热线(736)连接于蒸汽线(76),所述第一伴热线(736)通过第一凝水线(737)回接到蒸汽凝液线(7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焦水罐(2)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一端与新鲜水线(75)连接的第二入水线(25),所述第二入水线(25)另一端伸入至热焦水罐(2)内的上部并间隔设有喷头,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具有一端连接于第二泵出总线(61)的第三入水线(26),所述第三入水线(26)另一端分为两条并联支路并前后交错地设在热焦水罐(2)内部的下端并间隔设有喷头,在热焦水罐(2)及冷焦水罐(5)底部设有焦水放空线(27),焦水放空线(27)连接于外部除焦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焦水罐(5)设有第二伴热线(52),所述第二伴热线(52)连接于蒸汽线(76)并穿过冷焦水罐(5)内腔,所述第二伴热线(52)通过第二凝水线(53)回接于蒸汽凝液线(7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泵组(3)包括第一水泵(32),所述第一水泵(32)通过第一入泵线(321)与第一出罐线(22)连接,所述第一入泵线(321)设有篮式过滤器(33),所述第一水泵(32)通过第一泵出支线(322)连接到第一泵出总线(31),所述第一泵组(3)并联设置两组;
所述第二泵组(6)包括第二水泵(62),所述第二水泵(62)通过第二入泵线(621)与第二出罐线(51)连接,所述第二入泵线(621)设有篮式过滤器(33),所述第二水泵(62)通过第二泵出支线(622)连接到第二泵出总线(61),所述第二泵出总线(61)回接至焦化塔,所述第二泵组(6)并联设置三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尾气处理装置(8)包括碱液吸收罐(81),所述碱液吸收罐(81)连接于尾气输出主线(72),所述碱液吸收罐(81)通过连接有碱液输入线(83)被输送有碱液,所述碱液吸收罐(81)设有排空线(84),碱液在碱液吸收罐(81)内完成反应后的形成的废碱液依次通过碱液输出线(85)、与碱液输出线(85)连接的第三泵组(86)及与第三泵组(86)连接的碱液回收线(87)泵出至回收站,所述第三泵组(86)并联设置两组,所述碱液输出线(85)通过介质吹扫线(82)连接于蒸汽线(7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泵组(86)包括第三水泵(862),所述第三水泵(862)通过第三入泵线(861)连接到碱液输出线(85),所述第三水泵(862)通过通过第三泵出支线(863)连接到碱液回收线(87),碱液回收线(87)连接于外部的回收站用于收集反应过的废碱液。
CN202222370148.7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174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0148.7U CN218174882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0148.7U CN218174882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4882U true CN218174882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2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0148.7U Active CN218174882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4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9762A (zh) 烟气脱硫系统和使用该烟气脱硫系统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
CN101671581A (zh) 氨碱联用焦炉气脱硫工艺
CN218174882U (zh) 一种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处理装置
CN205999329U (zh) 一种湿法熄焦系统
CN205528636U (zh) 一种兰炭煤气一体化装置
CN208449017U (zh) 一种voc回收再处理装置
CN210699496U (zh) 一种脱除乙烷裂解气酸性气体的装置
CN114181743B (zh) 焦炉煤气净化装置
CN206940816U (zh) 焦化行业用脱硫系统
CN213468951U (zh) 一种酸汽管道清洗装置
CN209052641U (zh) 用于提纯生物质气的洗涤装置
CN210752054U (zh) 一种气体冷却、脱硫和富液再生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11863948U (zh)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装置
CN105907435A (zh) 一种高效节能石油液化气净化装置
CN1241613A (zh) 秸秆燃气集中供气装置及工艺
CN207287099U (zh) 一种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12999224U (zh) 一种洗油再生的排渣和异味处理装置
CN216738233U (zh) 一种组合式煤气冷却及苯化物洗涤装置
CN210303126U (zh) 高炉、焦炉煤气脱硫系统
CN210796372U (zh) 一种稳定运行的气化炉排水系统
CN216456929U (zh) 一种直接蒸汽加热的蒸氨塔系统
CN116392933A (zh) 一种粗苯系统尾气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211487118U (zh) 土壤热解脱附气冷却设备
CN219149743U (zh) 一种含硫天然气处理装置
CN215654594U (zh) 酸性有毒尾气的吸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