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5522U - 一种辅助翻身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翻身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5522U
CN218165522U CN202222384558.7U CN202222384558U CN218165522U CN 218165522 U CN218165522 U CN 218165522U CN 202222384558 U CN202222384558 U CN 202222384558U CN 218165522 U CN218165522 U CN 218165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agic tape
main gasket
connecting band
homonym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45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2223845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5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5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5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翻身垫,包括主垫片,所述主垫片的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连接带,所述主垫片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用于固定床栏杆,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同侧魔术贴毛面、同侧魔术贴毡面,所述主垫片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充气囊,所述主垫片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充气囊。通过该设计,以便对患者的进行便捷翻转,为医护人员翻转患者时更为省力,以及在患者侧躺后,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作用下,以便对侧躺患者进行固定,为后续医护人员对后续换药带来便捷,以及解决了患者下肢无力很难持续保持侧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翻身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翻身垫。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骨科学在诊断、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手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使手外伤的诊治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多趾游离再造手、神经束的吻合及松解,0.2mm的小动脉间的吻合已不再是神话;采用新的术式治疗脊柱侧凸、颈椎病及颈椎狭窄等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骨科学效果;对关节炎患者采取的各种有效的术式,使得多年卧床的患者重新站立起来;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从单一的截肢发展到综合的治疗,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膝关节镜的临床应用,不仅解决了一些疑难关节病的诊断,而且实现了诊断及治疗同步进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一些复杂的骨折同样也能行内固定治疗;人工关节、人工椎体的功能及性能也更趋完善。
在骨科术后护理工作中,由于一些患者长期处于仰卧姿势时会导致热疮、闷痘的情况发生,而且长期处于同一姿势也会让患者感到不适,故需要对患者进行经常翻身,而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需要花费医护人员较大力气才能完成,而医院护理工作中绝大多数的医护人员都是女性,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以及在翻转患者时,需要对患者有一点时间的固定,使其保持相对的侧躺姿势,由于患者下肢无力很难持续保持侧躺,因此,提出了一种辅助翻身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辅助翻身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翻身垫,包括主垫片,所述主垫片的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连接带,所述主垫片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用于固定床栏杆,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同侧魔术贴毛面、同侧魔术贴毡面,所述主垫片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充气囊,所述主垫片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充气囊,所述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的侧面均固定相通有充气连接管,所述主垫片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固定带,所述主垫片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魔术贴毡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垫片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环形带,且连接环形带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侧魔术贴毡面的长度为同侧魔术贴毛面的一半,且同侧魔术贴毡面设置在边侧,所述同侧魔术贴毛面与同侧魔术贴毡面粘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魔术贴毛面与固定魔术贴毡面粘和连接,且固定魔术贴毛面、固定魔术贴毡面均设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为褶皱式设置,且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的两端为褶皱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垫片的顶部为吸湿排汗面料,所述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的外层为弹性布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用于固定患者腰部,且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为主垫片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该设计,以便对患者的进行便捷翻转,为医护人员翻转患者时更为省力,以及在患者侧躺后,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作用下,以便对侧躺患者进行固定,为后续医护人员对后续换药带来便捷,以及解决了患者下肢无力很难持续保持侧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1、主垫片;2、第一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4、同侧魔术贴毛面;5、同侧魔术贴毡面;6、第一充气囊;7、第二充气囊;8、充气连接管;9、连接环形带;10、第一固定带;11、第二固定带;12、固定魔术贴毛面;13、固定魔术贴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翻身垫,包括主垫片1,主垫片1的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连接带2,主垫片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连接带3,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用于固定床栏杆,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同侧魔术贴毛面4、同侧魔术贴毡面5,主垫片1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充气囊6,主垫片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充气囊7,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的侧面均固定相通有充气连接管8,主垫片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固定带10,主垫片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固定带11,第一固定带10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魔术贴毛面12,第二固定带11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魔术贴毡面13;当患者进行翻身时,将翻身垫通过患者的背部穿行,使得主垫片1置于患者腰部下方,在通过第一固定带10与第二固定带11交叉叠合,以及在固定魔术贴毛面12、固定魔术贴毡面13的魔术粘贴下,使得第一固定带10与第二固定带11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连接,如此使得患者在进行翻转时,避免了主垫片1与患者发生位置偏移与脱离,继而提高了患者翻转稳定效果,在对翻转前,根据患者面部向那侧躺转,此时对主垫片1底部相反方向的气囊进行充气,通过充气连接管8与气泵连接,使得充气连接管8对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进行充气操作,使得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内部膨胀,以便对患者翻转时提供支撑力,为医护人员翻转患者时更为省力,以及当患者翻转后,在通过主垫片1侧面的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与护理床栏杆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对主垫片1进行固定拉扯的效果,以及在同侧魔术贴毛面4、同侧魔术贴毡面5的魔术粘贴下,使得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对栏杆进行便捷固定,通过该设计,以便对患者的进行便捷翻转,为医护人员翻转患者时更为省力,以及在患者侧躺后,在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的作用下,以便对侧躺患者进行固定,为后续医护人员对后续换药带来便捷,以及解决了患者下肢无力很难持续保持侧躺的问题。
其中,主垫片1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环形带9,且连接环形带9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圈;通过设置海绵圈,以便医护人员对连接环形带9进行抓取时,提高了抓取连接环形带9的舒适性。
其中,同侧魔术贴毡面5的长度为同侧魔术贴毛面4的一半,且同侧魔术贴毡面5设置在边侧,同侧魔术贴毛面4与同侧魔术贴毡面5粘和连接;固定魔术贴毛面12与固定魔术贴毡面13粘和连接,且固定魔术贴毛面12、固定魔术贴毡面13均设有两个;通过对同侧魔术贴毛面4、同侧魔术贴毡面5的长度与位置设置,使得同侧魔术贴毛面4与同侧魔术贴毡面5进行魔术粘贴时,可以自由的对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的长度进行调节,为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对主垫片1进行固定支撑时,带来便捷性。
其中,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为褶皱式设置,且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的两端为褶皱形状;主垫片1的顶部为吸湿排汗面料,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的外层为弹性布料;通过设置吸湿排汗面料,以便减少患者与主垫片1接触后汗水与闷热的问题,以及对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 的材料限定,使得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在充气状态形成一个鼓包,有效的患者进行支撑格挡;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用于固定患者腰部,且第一固定带10与第二固定带11为主垫片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对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的位置限定,使得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与对患者腰部进行固定后,使得患者的腰部处于主垫片1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辅助翻身垫,包括主垫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片(1)的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连接带(2),所述主垫片(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连接带(3),所述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用于固定床栏杆,所述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同侧魔术贴毛面(4)、同侧魔术贴毡面(5),所述主垫片(1)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充气囊(6),所述主垫片(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充气囊(7),所述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的侧面均固定相通有充气连接管(8),所述主垫片(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一固定带(10),所述主垫片(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第二固定带(11),所述第一固定带(10)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魔术贴毛面(12),所述第二固定带(11)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魔术贴毡面(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片(1)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环形带(9),且连接环形带(9)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侧魔术贴毡面(5)的长度为同侧魔术贴毛面(4)的一半,且同侧魔术贴毡面(5)设置在边侧,所述同侧魔术贴毛面(4)与同侧魔术贴毡面(5)粘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魔术贴毛面(12)与固定魔术贴毡面(13)粘和连接,且固定魔术贴毛面(12)、固定魔术贴毡面(13)均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为褶皱式设置,且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的两端为褶皱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片(1)的顶部为吸湿排汗面料,所述第一充气囊(6)、第二充气囊(7)的外层为弹性布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用于固定患者腰部,且第一固定带(10)与第二固定带(11)为主垫片(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CN202222384558.7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辅助翻身垫 Active CN218165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4558.7U CN21816552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辅助翻身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4558.7U CN21816552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辅助翻身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5522U true CN218165522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2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4558.7U Active CN21816552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辅助翻身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5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0262B2 (en) Binder
CN101480361A (zh) 一种复合胸腰椎固定马甲
CN218165522U (zh) 一种辅助翻身垫
CN211157058U (zh) 颈椎前路手术充气式体位垫
WO2007041243A2 (en) Post c-section abdominal and lumbar support belt
CN112438846A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多功能床带
CN214909232U (zh) 一种心脏外科护理用胸带
CN211356401U (zh) 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术后用保护垫
CN214285549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多功能床带
CN207477588U (zh) 一种多功能骨盆兜
CN215739740U (zh) 一种多功能盆骨固定带
CN2489755Y (zh) 担架垫
CN207285305U (zh) 一种新型截石体位手术患者的防压保暖病患服
CN216495688U (zh) 充气式椎管内麻醉穿刺体位固定装置
CN216908281U (zh) 一种腰椎骨折护理用支撑装置
CN201353227Y (zh) 复合胸腰椎固定马甲
CN213098786U (zh) 医用多功能胸带
CN218635368U (zh) 一种可预防压疮的气垫服
CN220572289U (zh)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CN210078114U (zh) 一种医用半卧位固定带
CN215915369U (zh) 一种充气式多功能伤患转运垫
CN219289976U (zh) 一种轴线翻身床
CN220989069U (zh) 一种俯卧位减压床
CN211863273U (zh) 充气式可调节压疮按摩垫
CN213076302U (zh) 气垫床床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