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9976U - 一种轴线翻身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线翻身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9976U
CN219289976U CN202320445071.7U CN202320445071U CN219289976U CN 219289976 U CN219289976 U CN 219289976U CN 202320445071 U CN202320445071 U CN 202320445071U CN 219289976 U CN219289976 U CN 219289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ide turning
fixing
belt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50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雯
杨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o4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o4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o4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uhan No4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4450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9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9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9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线翻身床。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架以及充气床垫,充气床垫包括左限位气囊、右限位气囊、左侧翻气囊、右侧翻气囊、头部固定气囊带以及气囊隔垫;左侧翻气囊和右侧翻气囊均设置在左限位气囊与右限位气囊之间,左侧翻气囊叠置在右侧翻气囊的上面;左侧翻气囊靠近头部位置上固定粘接有头部固定气囊带;左侧翻气囊上靠近肩、腰位置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肩部固定带与腰部固定带;左侧翻气囊靠近腿部的中间位置固设有一气囊隔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线翻身床,其解决了传统轴线翻身床在翻身过程中缺少固定患者的头、颈、肩、腰的装置,且缺少分隔双腿,避免双腿之间皮肤摩擦的装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轴线翻身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线翻身床。
背景技术
脊椎受损及脊椎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患者缺乏行动能力,通常需要患者长时间的卧床。因此为了患者能更快的恢复,需要帮助患者翻身,预防脊椎在损伤及关节脱位的同时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
目前现有的绝大多数护理床、翻身床等翻身机构的机械结构和运动方式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不同床面整体旋转运动的方式带动人体进行侧向翻身。然而对于颈椎受损的患者来说,侧翻时,需要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要使头、颈、肩、腰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翻至侧卧位。护士在将患者翻动后,会在患者的腰部位置放置软枕,在用软枕辅助固定好腰部位置后,会在患者头部位置垫上毛巾、软垫等物,使患者的头、颈、肩、腰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现有的翻身床缺少固定患者的头、颈、肩、腰的装置,在侧翻过程中无法保证几个部位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扭曲与旋转患者头部都会导致加重患者的神经损伤引起呼吸机麻痹二死亡。
除此之外,患者在翻身后,医护人员为了避免患者的双腿之间皮肤受压摩擦受损,通常会在患者的双腿之间塞入枕头,现有的翻身床结构并未个、考虑到患者双腿之间受压的情况都需要患者自行塞入枕头,不够快捷方便。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固定头、颈、肩、腰相对位置,使在翻身过程中几个部位能保持同一水平线且自带软垫能避免双腿间皮肤受压摩擦的轴线翻身床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线翻身床,其解决了传统轴线翻身床在翻身过程中缺少固定患者的头、颈、肩、腰的装置,在侧翻过程中无法保证几个部位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且缺少分隔双腿,避免双腿之间皮肤摩擦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床架以及固定连接在床架上方与床架大小相匹配的充气床垫,充气床垫包括左限位气囊、右限位气囊、左侧翻气囊、右侧翻气囊、头部固定气囊带以及气囊隔垫;左限位气囊设置在充气床垫的左侧、右限位气囊设置在充气床垫的右侧、左侧翻气囊和右侧翻气囊均设置在左限位气囊与右限位气囊之间,左侧翻气囊叠置在右侧翻气囊的上面;左侧翻气囊靠近头部位置上固定粘接有头部固定气囊带,头部固定气囊袋上还粘接有辅助固定气囊带;左侧翻气囊上靠近肩、腰位置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肩部固定带与腰部固定带;左侧翻气囊靠近腿部的中间位置固设有一气囊隔垫。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翻气囊充气后的横截面为斜边自右向左倾斜的直角三角形、右侧翻气囊充气后的横截面为斜边自左向右倾斜的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翻气囊上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肩部固定带与腰部固定带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翻气囊的一侧,左侧翻气囊的另一侧相对位置上均覆设有魔术贴毛面,肩部固定带与腰部固定带的活动端内侧面覆设有魔术贴勾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肩部固定带与腰部固定带上均固设有调节固定带长度的调节扣。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固定气囊带内侧面、辅助固定气囊带内侧面、气囊隔垫外侧面均铺设有棉质透气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头部固定气囊带、辅助固定气囊带、肩部固定带以及腰部固定带,固定患者的头、颈、肩、腰部位,确保在侧翻过程中患者的头、颈、肩、腰部位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不会随着侧翻气囊的抬起而发生移动保持脊椎平直,预防脊椎再损。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侧翻气囊、辅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隔垫,使侧翻床上自带分隔患者双腿的软垫,方便快捷且能避免患者双腿之间的皮肤摩擦受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部固定气囊带内侧面、辅助固定气囊带内侧面,气囊隔垫外侧面铺设棉质透气垫避免患者被包裹处的皮肤出现闷热而导致捂疹情况,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翻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翻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床架;
充气床垫、21-左限位气囊、22-右侧翻气囊、23-左侧翻气囊、231-防滑条纹、232-头部固定气囊带、2321-辅助固定气囊带、233-肩部固定带、234-腰部固定带、235-气囊隔垫、236-魔术贴毛面、237-魔术贴勾面、238-调节扣;
充气口。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5所述,本实施例包括床架1以及固定连接在床架1上方与床架1大小相匹配的充气床垫2;
充气床垫2包括左限位气囊21、右限位气囊、左侧翻气囊23、右侧翻气囊22、头部固定气囊带232以及气囊隔垫235;左限位气囊21设置在充气床垫2的左侧、右限位气囊设置在充气床垫2的右侧、左侧翻气囊23和右侧翻气囊22均设置在左限位气囊21与右限位气囊之间,左侧翻气囊23叠置在右侧翻气囊22的上面。左侧翻气囊23与右侧翻气囊22之间通过胶层贴合固定连接,使两者之间更加贴和牢固。当患者需要进行左侧翻时,对左侧翻气囊23进行充气,左侧翻气囊23充气后斜面自右向左倾斜,将患者的背部右侧逐渐抬起,同理患者需要向右侧翻时,只需同样的方法向右侧翻气囊22充气即可。左侧翻气囊23充气后的横截面为斜边自右向左倾斜的直角三角形、右侧翻气囊22充气后的横截面为斜边自左向右倾斜的直角三角形。在进行侧翻时,侧翻的角度不得超过60°,因此充气后左侧翻气囊23与右侧翻气囊22的最高倾斜角度为60°,避免由于脊椎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
左侧翻气囊23靠近头部位置上固定粘接有头部固定气囊带232,头部固定气囊袋上还粘接有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头部固定气囊带232在左侧翻气囊23上完全充气后形状为一不闭合的圆,患者躺平身体后头部放置在头部固定气囊带232内,此时根据患者头部大小对固定气囊带进行不同程度的充气,使头部气囊固定带能适配不同头围大小的患者。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充气后位于患者额头位置,进一步固定患者的头部相对位置,确保患者头部不会随着侧翻气囊抬起而发生扭曲与转动。
左侧翻气囊23上靠近肩、腰位置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翻气囊23的一侧,左侧翻气囊23的另一侧相对位置上均覆设有魔术贴毛面236,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的活动端内侧面覆设有魔术贴勾面237。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最好是柔软弹性布带所制,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固定带,灵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固定患者的身体,辅助固定患者肩颈与腰臀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上均固设有调节固定带长度的调节扣238,使固定带可以调节长度与松紧度,适配更多不同体型的患者,是患者使用时更加舒适。
左侧翻气囊23靠近腿部的中间位置固设有一气囊隔垫235;使用时患者双腿置于气囊隔垫235的两侧,根据患者需求对气囊隔垫235进行充气,代替枕头的作用,避免患者的双腿之间的皮肤因为侧翻挤压摩擦导致皮肤破损,使用方便快捷,不需要在特意寻找枕头、软垫等物。
左限位气囊21、右限位气囊、左侧翻气囊23、右侧翻气囊22、头部固定气囊带232、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气囊隔垫235上均设有充气口3。
左侧翻气囊23上表面设有防滑条纹231,避免左侧翻气囊23左右侧翻时患者滑动,提高患者使用气垫的安全性。
头部固定气囊带232内侧面、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内侧面、气囊隔垫235外侧面均铺设有棉质透气垫。棉质透气层具有较好的透气垫,避免患者被包裹处的皮肤出现闷热而导致捂疹情况,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使用过程大致如下:使用前,先对左限位气囊21、右限位气囊进行充气,将左限位气囊21、右限位气囊充气至能夹在患者身体两侧。通过头部固定气囊带232、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来固定患者头部位置;再根据患者需求固定合适松紧的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确保在侧翻过程中患者的头、颈、肩、腰部位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不会随着侧翻气囊的抬起而发生移动。最后对气囊隔垫235充气,调整患者双腿位置位于气囊隔垫235两侧即完成准备工作。若是患者需要进行左侧翻,对左侧翻气囊23进行充气,使左侧翻气囊23充气后斜面自右向左倾斜,将患者的背部右侧逐渐抬起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以及固定连接在床架(1)上方与床架(1)大小相匹配的充气床垫(2);
所述充气床垫(2)包括左限位气囊(21)、右限位气囊、左侧翻气囊(23)、右侧翻气囊(22)、头部固定气囊带(232)以及气囊隔垫(235);所述左限位气囊(21)设置在充气床垫(2)的左侧、右限位气囊设置在充气床垫(2)的右侧、左侧翻气囊(23)和右侧翻气囊(22)均设置在左限位气囊(21)与右限位气囊之间,左侧翻气囊(23)叠置在右侧翻气囊(22)的上面;所述左侧翻气囊(23)靠近头部位置上固定粘接有头部固定气囊带(232),头部固定气囊袋上还粘接有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所述左侧翻气囊(23)上靠近肩、腰位置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所述左侧翻气囊(23)靠近腿部的中间位置固设有一气囊隔垫(235);
所述左限位气囊(21)、右限位气囊、左侧翻气囊(23)、右侧翻气囊(22)、头部固定气囊带(232)、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气囊隔垫(235)上均设有充气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翻气囊(23)充气后的横截面为斜边自右向左倾斜的直角三角形、右侧翻气囊(22)充气后的横截面为斜边自左向右倾斜的直角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翻气囊(23)上表面设有防滑条纹(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翻气囊(23)的一侧,左侧翻气囊(23)的另一侧相对位置上均覆设有魔术贴毛面(236),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的活动端内侧面覆设有魔术贴勾面(2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固定带(233)与腰部固定带(234)上均固设有调节固定带长度的调节扣(2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气囊带(232)内侧面、辅助固定气囊带(2321)内侧面、气囊隔垫(235)外侧面均铺设有棉质透气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翻气囊(23)与右侧翻气囊(22)之间通过胶层贴合固定连接。
CN202320445071.7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轴线翻身床 Active CN219289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5071.7U CN21928997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轴线翻身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5071.7U CN21928997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轴线翻身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9976U true CN21928997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5071.7U Active CN21928997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轴线翻身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9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787B2 (en) Reconfigurable heel elevator
US5103516A (en) Pillow-like body supports and protectors and system of same
CN107485520A (zh) 一种无线感应式多功能压疮护理垫
CN208048908U (zh) 眼科术后俯卧位气垫床
CN219289976U (zh) 一种轴线翻身床
CN215840071U (zh) 一种俯卧位调节垫
CN211797368U (zh) 一种癫痫病人用病床保护床围
CN209984531U (zh) 一种折刀位俯卧垫
CN201040061Y (zh) 多功能帆布担架
CN218354751U (zh) 防压力性损伤护膝
CN208974388U (zh) 一种预防压疮装置
CN216365661U (zh) 防侧偏头枕
CN220877210U (zh) 一种可根据需要形成不同形状的手术体位调节垫
CN219022018U (zh) 一种护理用防压疮装置
CN218390620U (zh) 一种能调整高度的枕头
CN216753624U (zh)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裤
CN211214005U (zh) 一种术后患者骶尾部和髋部的压疮防护垫
CN21545981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充气靠枕装置
CN220309324U (zh) 心衰患者半坐卧位体位维持垫
CN212466423U (zh) 一种人体下肢体位垫
CN218607162U (zh) L形护理枕
CN219720975U (zh) 一种病人翻身辅助装置
CN215915369U (zh) 一种充气式多功能伤患转运垫
CN213941164U (zh) 一种用于胸腰腹部位术后康复加压固定护带
CN213851635U (zh) 一种适合佩戴颈托病人用颈椎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