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2289U -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2289U
CN220572289U CN202321717154.3U CN202321717154U CN220572289U CN 220572289 U CN220572289 U CN 220572289U CN 202321717154 U CN202321717154 U CN 202321717154U CN 220572289 U CN220572289 U CN 220572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ir bag
sponge
pressure
at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71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长春
黄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Changchun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hird Retired Cadre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ial Military Region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hird Retired Cadre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ial Military Region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Xuzhou Third Retired Cadre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ial Military Region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217171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2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2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2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涉及创伤护理治疗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贴附层、海绵层以及气囊层,贴附层、海绵层以及气囊层在远离病损区方向依次设置,贴附层、海绵层以及气囊层的中心部均开设有架空通孔;贴附层远离海绵层的一面设有胶层,可粘附于人体表皮;海绵层包括海绵以及包覆于海绵外的防护布套,防护布套的一面连接于贴附层上;气囊层包括气囊、充气件以及弹性布套,充气件与气囊连接,可对气囊进行充放气,弹性布套包覆于气囊外,可随气囊的体积变化进行伸缩。本实用新型随粘随取,操作便利,可调整该治疗垫整体高度,以适用不同褥疮位置和病人体型,使用过程更加舒适方便。

Description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伤护理治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和褥疮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而引起了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了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等情况,长此以往,发生了水疱、溃疡或坏死,严重者深达肌层。通常出现在骨骼突出部位的软组织上,如脚踝、肩胛骨、脊柱、髋关节、腰背和骶部等身体部位。
对于长期久坐、卧床等活动受限病人的褥疮防治方面包括前期预防与后期治疗护理,前期预防的方式如频繁更换体位,保持皮肤和接触物的清洁卫生及按摩等;而后期治疗护理多采用避免创面受压,清创和包扎,药物疼痛管理与感染控制,必要时需要手术植皮等。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70143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治褥疮的药物垫,其为中间带中心孔的圆形垫,圆形垫主要由海绵组成,海绵层外套有布套,布套上方药物垫。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褥疮位置以及病人体型的不同,现有褥疮垫的高度不便于进行适用性的调整,且难以保证海绵对于病损区的免受压效果,使得病人褥疮架空姿势不舒适,不利于褥疮的恢复,甚至易引发新的压迫性创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褥疮垫的高度不便于进行适用性的调整,难以保证海绵对于病损区的免受压效果,使得病人褥疮架空姿势不舒适,不利于褥疮恢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使用方便舒适,更加有利于褥疮的治疗恢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包括贴附层、海绵层以及气囊层,所述贴附层、海绵层以及气囊层在远离病损区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贴附层、海绵层以及气囊层的中心部均开设有架空通孔;
所述贴附层远离海绵层的一面设有胶层,可粘附于人体表皮;
所述海绵层包括海绵以及包覆于海绵外的防护布套,所述防护布套的一面连接于贴附层上;
所述气囊层包括气囊、充气件以及弹性布套,所述充气件与气囊连接,可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所述弹性布套包覆于气囊外,可随气囊的体积变化进行伸缩。
进一步,所述充气件包括手动充气囊或充气电泵。
进一步,所述气囊断面呈扁平层状,所述气囊包括主囊以及位于主囊两侧的褶状副囊,所述褶状副囊内形成有若干层叠的副气室,所述副气室与主囊的主气室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弹性布套和防护布套之间设置有魔术子母贴,所述气囊层与海绵层之间通过魔术子母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架空通孔的直径为4cm-15cm。
进一步,所述气囊由TPU、硅胶或PU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4cm-8cm。
进一步,所述气囊层膨胀极限厚度为5cm-8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贴附层可粘附于人体表皮,便于该护理治疗垫的使用,随粘随取,操作便利。
2、气囊层的设置便于调整该治疗垫整体高度,以适用不同褥疮位置和病人体型,使用过程更加舒适方便。
3、气囊断面呈扁平层状,使得气囊的支撑效果更加平稳;褶状副囊内形成有若干层叠的副气室,副气室与主囊的主气室相互连通,使得气囊具有更好的伸缩膨胀空间,整体高度的调整范围更广。
4、气囊层与海绵层之间通过魔术字母贴可拆卸连接,从而气囊层与海绵层之间的拆装维护更加方便,海绵层可以作为一次性用品,以保障康复装置对于病损区的免受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底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底视图。
图中:1、贴附层;2、海绵层;21、防护布套;22、海绵;3、气囊层;31、气囊;311、主囊;312、褶状副囊;32、弹性布套;4、架空通孔;5、侧向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参照图1至图2,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包括贴附层1、海绵层2以及气囊层3,海绵层2位于贴附层1和气囊层3之间,贴附层1、海绵层2以及气囊层3的中心部均开设有架空通孔4,用于架空褥疮,防止疮面受压,有利于其恢复。架空通孔4采用圆形,其直径为4cm-15cm,以适用不同疮伤面积,本实施例,该架空通孔4采用8cm。
参照图1至图2,贴附层1远离海绵层2的一面设有胶层,可粘附于人体表皮;贴附层1采用无纺布,胶层采用医用压敏胶,更加适用于人体表皮的粘附,且胶层的设置,也便于该免受压康复装置的使用,随粘随取,操作便利。
参照图1至图2,海绵层2包括海绵22以及包覆于海绵22外的防护布套21,海绵22起到缓冲和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使用的舒适性;防护布套21采用涤纶制成,防护布套21对于海绵22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海绵22使用时破损的可能性。防护布套21的一面缝合于贴附层1上,连接牢固。海绵层2的厚度为4cm-8cm。本实施例采用6cm。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不采用贴附层1,可直接利用海绵层2的防护布套21相应的部位延伸成宽带状捆绑固定于身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布套21也可通过粘合或拉链等形式连接于贴附层1上。
参照图1至图2,气囊层3包括气囊31、充气件以及弹性布套32,充气件与气囊31连接,可对气囊31进行充放气,弹性布套32包覆于气囊31外,弹性布套32采用氨纶制成,可随气囊31的体积变化进行伸缩。气囊31由TPU、硅胶或PU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气囊31采用TPU材质,其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以及化学稳定性。气囊层3膨胀极限厚度为5cm-8cm。气囊层3和海绵层2的边宽为6cm-10cm,本实施例采用8cm。
参照图1至图2,弹性布套32和防护布套21之间设置有魔术子母贴,气囊层3与海绵层2之间通过魔术字母贴可拆卸连接,从而气囊层3与海绵层2之间的拆装维护更加方便。在换药时,海绵层2可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该免受压康复装置方便临床治疗,更换敷料。
充气件包括手动充气囊或充气电泵,本实施例采用充气电泵,充放气更加方便。而气囊层3的设置便于调整该治疗垫整体高度,以适用不同褥疮位置和病人体型,使用过程更加舒适方便,确保架空效果。
参照图1至图2,气囊31断面呈扁平层状,使得气囊31的支撑效果更加平稳;气囊31包括主囊311以及位于主囊311两侧的褶状副囊312,褶状副囊312内形成有若干层叠的副气室,副气室与主囊311的主气室相互连通,使得气囊31具有更好的伸缩膨胀空间,整体高度的调整范围更广。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囊层3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侧向透气孔,侧向透气孔与架空通孔4之间相连通,以保障病损区良好的透气性,使得病损区易保持干燥,有利于其恢复。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架空通孔4呈长条状的腰型孔,该腰型孔两长侧边之间距离为4cm-15cm,本实施例采用8cm,而海绵层2和气囊层3也同心围设于架空通孔4周侧,该种形式的康复装置更适用于脊柱病损区等病损区呈长条状的治疗。
实施例3: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架空通孔4一侧开口,使得架空通孔4呈“U”形,该“U”形的架空通孔4宽度为4cm-15cm,本实施例采用8cm。而海绵层2和气囊层3也同心围设于架空通孔4周侧,该种形式的康复装置更适用于多个病损区临近或联结的情况,可以使用两个该装置,使两个架空通孔4的开口相对,将多个病损区包含进去,适用范围更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层(1)、海绵层(2)以及气囊层(3),所述贴附层(1)、海绵层(2)以及气囊层(3)在远离病损区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贴附层(1)、海绵层(2)以及气囊层(3)的中心部均开设有架空通孔(4);
所述贴附层(1)远离海绵层(2)的一面设有胶层,可粘附于人体表皮;
所述海绵层(2)包括海绵(22)以及包覆于海绵(22)外的防护布套(21),所述防护布套(21)的一面连接于贴附层(1)上;
所述气囊层(3)包括气囊(31)、充气件以及弹性布套(32),所述充气件与气囊(31)连接,可对气囊(31)进行充放气,所述弹性布套(32)包覆于气囊(31)外,可随气囊(31)的体积变化进行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包括手动充气囊或充气电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1)断面呈扁平层状,所述气囊(31)包括主囊(311)以及位于主囊(311)两侧的褶状副囊(312),所述褶状副囊(312)内形成有若干层叠的副气室,所述副气室与主囊(311)的主气室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布套(32)和防护布套(21)之间设置有魔术子母贴,所述气囊层(3)与海绵层(2)之间通过魔术子母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通孔(4)的直径为4cm-1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1)由TPU、硅胶或PU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2)的厚度为4cm-8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3)膨胀极限厚度为5cm-8cm。
CN202321717154.3U 2023-07-03 2023-07-03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Active CN220572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154.3U CN220572289U (zh) 2023-07-03 2023-07-03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154.3U CN220572289U (zh) 2023-07-03 2023-07-03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2289U true CN220572289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7154.3U Active CN220572289U (zh) 2023-07-03 2023-07-03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2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9050B (zh) 治疗性压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0639206B2 (en) Reduced pressure therapy of the sacral region
US20090260639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Inflatable Devices
US7909787B2 (en) Reconfigurable heel elevator
US20090194115A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cubitus ulcers
AU2011213000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a sheet with an integrated inflatable component
CN211067891U (zh) 气动按摩垫
CN220572289U (zh) 褥疮治疗免受压康复装置
CN210582564U (zh) 一种女性私密整型术后护理用具
CN208726122U (zh) 智能防压疮气垫
CN110200675A (zh) 一种女性私密整型术后护理用具
CN112438846A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多功能床带
CN204951423U (zh) 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
CN217548426U (zh) 一种防压疮治疗床垫
CN213941274U (zh) 一种医院用弓型架
CN213941818U (zh) 一种可以任意调节长度的导尿管固定弹性绑带
CN212522133U (zh) 一种可调压力的气囊式四肢约束带
CN214596122U (zh) 一种骨盆保护束缚带
CN214679402U (zh) 可穿脱式空气波压力全身按摩仪
CN214285549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多功能床带
CN218165522U (zh) 一种辅助翻身垫
CN219961983U (zh)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可腋窝加压充气式胸衣
CN217548427U (zh) 一种组配式充气体位垫
CN216091040U (zh) 一种用于包皮环切手术后的创口包裹一次性绷带
CN214435017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9

Address after: No. 22-602, Second Ring West Road, Quan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Patentee after: Li Changchu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1000, No. 22 Second Ring West Road, Quan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zhou Third Retired Cadre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the Jiangsu Provincial Military Region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