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0566U - 一种风冷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冷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0566U
CN218160566U CN202221581738.8U CN202221581738U CN218160566U CN 218160566 U CN218160566 U CN 218160566U CN 202221581738 U CN202221581738 U CN 202221581738U CN 218160566 U CN218160566 U CN 218160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ttery
shell
air duct
batter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17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鸣
王东
宋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b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b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bo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b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17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0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0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0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电池箱,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模组;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预留有分隔区,且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位于分隔区两端的进风口和抽风口;抽风口与分隔区以及进风口连通形成直冷风道;且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散热片插接在电池模组位于直冷风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电池箱,设置有直冷风道能实现风冷导流散热的功能,具有优异的热导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风冷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电池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能量储存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克服在能量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时间性或者局部性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作为一种能量存储装置的锂电池组通常包括单体电芯或模块、电子部件、电池箱及与其他外部系统的接口;在实际应用中,整个锂电池组通常由若干个锂电池模块组成,锂电池模块是单体电池在物理结构和电路上连接起来的构成电池包或系统的最小分组,可作为一个单元替换。
传统的大型工商业储能系统,往往使用集装箱式的结构,电池箱以堆叠成簇的方式安装到集装箱内部,常规的集装箱内部风道往往是冷风是从电池箱的背部经过,常规的集装箱内部风道往往是冷风是从电池箱的背部经过,冷风从背部进风口以及左右电池箱间隙处进入,流经电池箱的模组上电芯与电芯间预留的间隙,带走热量变成热风,再流经模组与模组之间设置的封闭的风道引出。且电芯和电芯间需要使用能形成空隙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采用的有网格状的口琴管。
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冷风走向分散,还需要拐弯,风冷效果不佳;仅仅利用间隙之间的通风实现风冷相对被动且效率低。电芯和电芯间需要使用能形成空隙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用量多耗材大,成本也很高,空间占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冷电池箱,设置有直冷风道能实现风冷导流散热的功能,具有优异的热导散热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冷电池箱,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模组;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预留有分隔区,且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位于分隔区两端的进风口和抽风口;抽风口与分隔区以及进风口连通形成直冷风道;且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散热片插接在电池模组位于直冷风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中的每个电芯的至少一面与散热片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散热片包括扣设插接在电池模组中若干个电芯上的槽板,槽板的脊背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且槽板的侧翼插接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散热翅片至少部分位于直冷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风道盖板;风道盖板与两侧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下方的部分壳体以及进风口和抽风口对接组合形成封闭的直冷风道。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风道盖板采用的是矩形槽结构;且风道盖板扣设在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并与进风口、抽风口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收纳腔连通的辅助通风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围板以及安装在围板两侧的盖板和底板;底板上对应设置的收纳区内收纳有电池模组;围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抽风口连接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冷电池箱,带有与电池模组组合形成的直冷风道能实现风冷导流散热的功能,具有优异的热导散热性能。
1、减小了电芯与电芯的间距,提高了能量密度;减少了间距填充材料,降低了成本。
2、通过风冷电池箱内设置有风扇的抽风口与收纳区连通形成直冷风道,提升了散热的通风性能,通过直流通风流道实现风冷。风道设计更为合理,冷风流向不拐弯、直通,效率更高。
3、利用电池模组上电芯与电芯之间插入散热片,将电池模组内电芯上的温度导出,再结合风扇的抽吸加速直冷风道中的气流流动提升风冷性能。电芯间散热片的导热效率比空气流经的导热效率更高。
4、散热片的槽板上还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采用的是鳍状散热翅片。热量从电芯上传导到槽板并传导到散热翅片上,冷风从背部的进风口进入箱内,流经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间的设置的封闭的直冷风道,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后变成热风,从前部的抽风口的风扇被抽出到箱外,实现制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二(盖板拆除时);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盖板拆除时);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风道盖板拆除时);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内部轴视结构示意图(盖板以及其中一侧电池模组拆除时);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直冷风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与散热片拆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风道流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箱,11-外壳,111-辅助通风槽,112-围板,113-底板,114-盖板,115-进风口,2-风扇,3-外部接口;
41-引出端子,42-分隔区,5-散热片,50-槽板,51-散热翅片,6-电池模组,61-电芯,62-端板,7-风道盖板,8-汇流软铜排;X-直冷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8所示,一种风冷电池箱1,包括外壳11,外壳11包括围板112以及安装在围板112两侧的盖板114和底板113。围板112、盖板114和底板113之间形成收纳腔。围板112上设置有若干组辅助通风槽111,辅助通风槽111用于对收纳腔的辅助散热。
进一步的,底板113上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模组6;相邻的电池模组6之间预留有分隔区42,分隔区42在收纳腔内分隔出若干个收纳区,如图2~4所示,收纳区位于分割区42的两侧,且电池模组6设置在收纳区内。
围板112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15,与进风口115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抽风口和外部接口3,抽风口处设置有风扇2,外部接口3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进风口115和抽风口分别设置在分隔区42的两端。抽风口与分隔区42以及进风口115连通;且相邻的电池模组6之间的上方设置有风道盖板7。风道盖板7采用的是矩形槽结构;且风道盖板7扣设在相邻的电池模组6之间,并与进风口115、抽风口在同一直线上。风道盖板7,以及位于风道盖板7两侧的电池模组6和底板113组合形成的通道,与进风口115和抽风口组合形成封闭的直冷风道X。
进一步的,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插接在电池模组6位于直冷风道X的一侧的散热片5。散热片5由铝片一体成型。散热片5包括扣设插接在电池模组6中相邻的电芯61上的槽板50,槽板50的脊背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51。且槽板50的侧翼插接在相邻两个电芯61之间,散热翅片51至少部分位于直冷风道X内。电池模组6中的每个电芯61的至少一个面与散热片5的槽板50整面接触。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6内设置有8片电芯61,采用2块散热片5。电池模组6内顺位排列的电芯61上,散热片5扣设在第二片电芯和第三片电芯外,即该散热片5的一侧插接在第一片电芯和第二片电芯之间,另一侧插接在第三片电芯和第四片电芯之间;另一片散热片5扣设在第六片电芯和第七片电芯外,即该散热片5的一侧插接在第五片电芯和第六片电芯之间,另一侧插接在第七片电芯和第八片电芯之间。
此外,盖板114上还设置有与收纳区对应的引出端子41,两个收纳区上的引出端子41能通过汇流软铜排8电连接。电池模组6包括多个电芯61并列排列,且多个电芯6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62,多个电芯61和端板62通过限位带限位组合成一体。且引出端子41能与电池模组6上的端板62对应对接。
工作原理:
如图1~8所示,电池模组6中电芯61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5的槽板50进而传导到散热翅片51上,冷风从背部的进风口115进入箱内,流经电池模组6与电池模组6之间设置的封闭的直冷风道X,带走散热翅片51上的热量后变成热风,从前部的抽风口的风扇2被抽出到箱外,实现制冷。减小了电芯61与电芯61的间距,提高了能量密度。减少了间距填充材料,如口琴管,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得风道设计更为合理,冷风流向不拐弯,直通,效率更高。电芯61间散热片5的导热效率比空气流经的导热效率更高。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风冷电池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预留有分隔区,且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位于分隔区两端的进风口和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与分隔区以及进风口连通形成直冷风道;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插接在电池模组位于直冷风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每个电芯的至少一面与散热片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扣设插接在所述电池模组中若干个电芯上的槽板,所述槽板的脊背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且所述槽板的侧翼插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所述散热翅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直冷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与两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下方的部分壳体以及进风口和抽风口对接组合形成封闭的直冷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盖板采用的是矩形槽结构;且所述风道盖板扣设在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上,并与所述进风口、抽风口在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辅助通风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围板以及安装在围板两侧的盖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对应设置的收纳区内收纳有所述电池模组;所述围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抽风口连接的风扇。
CN202221581738.8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风冷电池箱 Active CN218160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1738.8U CN218160566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风冷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1738.8U CN218160566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风冷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0566U true CN21816056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1738.8U Active CN218160566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风冷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0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8379B (zh) 储能模组用逆流式双风道冷却系统
WO2024082591A1 (zh) 一种框架散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09822749U (zh) 一种机车用风冷软包动力电池箱
CN219086074U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CN218160566U (zh) 一种风冷电池箱
CN219144347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
CN216928712U (zh) 一种电池箱的外循环液冷结构
CN217655950U (zh)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车辆
CN113948760B (zh) 一种能耗低温度均匀的储能系统及其方法
EP4273996A1 (en)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202474078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CN20982283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112490569B (zh) 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
CN116615830A (zh)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2101109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219658801U (zh) 一种动力电池用微通道液冷和空气冷的复合冷却系统
CN220138441U (zh) 一种风冷户用储能系统
CN216958226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密封壳体的设备
CN219066940U (zh) 电池的壳体及其电池
CN219163493U (zh) 电池模块
CN219959280U (zh) 电池插箱及电池簇
CN220796877U (zh)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CN219457819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和大容量电池
CN217822980U (zh) 液冷隔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9086056U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