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7957U -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7957U
CN218157957U CN202222409984.1U CN202222409984U CN218157957U CN 218157957 U CN218157957 U CN 218157957U CN 202222409984 U CN202222409984 U CN 202222409984U CN 218157957 U CN218157957 U CN 218157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line
valve body
detection
control syste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99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旭东
王久存
夏晶晶
陆剑文
孟德妍
杨九歌
谢楠
彭思明
舒青海
刘婷
彭义茭
景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o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ao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ao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ao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99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7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7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7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涉及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领域,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输送管路、检测模块和阀体,所述输送管路的检测管段为透明,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部,所述检测模块通过所述输送管路的透光率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阀体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所述阀体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阀体依据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输送管路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模块可以识别输送管路内的物料,阀体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对物料在输送管路中的输送路径进行控制,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识别和根据不同物料选择相应路径进行输送。

Description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脂肪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主要由群集脂肪细胞构成,并由疏松结缔组织支撑。脂肪组织同骨髓等组织一样,均分离于人体间充质组织,并富含一种易分离的基质。2002年,Zuk et al发表研究定义这一脂肪来源的再生功能细胞群为“处理后的脂肪抽取细胞群”(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PLA),并认为脂肪组织可成为再生功能细胞的来源并在众多领域具有长远的治疗潜力。与间充质干细胞相似,PLA也具有在体外分化致成骨、成软骨、肌原或是成脂肪细胞的能力。
研究团队通过细胞培养分化、利用免疫荧光法、分光光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即时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及克隆分析检测了由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群的组分,以及和间充质干细胞相比所具有的再生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一种市售的人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相比,在表面标记物分析中,PLA与MSC都表现了CD29,CD44,CD71,CD90和CD105/SH2和SH3,PLA和MSC均表达了stro-1标记物,用于标记骨髓分离多向祖细胞。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不同于MSC,PLA表达了CD49d,而未表达CD106。即使表面标记物分析略有差别,但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群具有成骨,成软骨,成肌肉以及成内皮的分化潜力。
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群作为分离富集后的浓缩细胞群,有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
其他临床机构通常通过手工方式来处理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群,国外也有类似的脂肪再生细胞群处理系统,例如TissueGenesis,Cha Station,Huricelll。
自2008年开始,我国临床医生开始将脂肪来源浓缩细胞群与自体脂肪联合使用,以用于面部年轻化,瘢痕治疗,乳房重建以提高移植物在受区的存活率。近年来随着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群混合脂肪进行移植成为普遍的临床操作,衍生出多种处理脂肪及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的操作方法,在处理脂肪及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的过程中,需要用管路输送液体和脂肪等物料,现有的管路系统,其管路在输送不同物料时往往需要人工判断,由人去选择不同的输送路径,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自动的物料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管路系统无法自动识别物料的缺陷,提供一种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包括:
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的检测管段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部,所述检测模块通过所述输送管路的透光率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所述阀体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阀体依据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输送管路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方案中,检测管段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允许光的传输,进而检测模块可以通过透光率来判断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检测模块与阀体电连接,阀体依据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输送管路的开启和关闭,检测模块可以识别输送管路内的物料,阀体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对物料在输送管路中的输送路径进行控制,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识别和根据不同物料选择相应路径进行输送。
较佳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所述检测管段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基于所述检测管段的透光率获取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
在本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检测透光率的技术方案,
较佳地,所述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检测管段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的固定座来固定检测管段,确保检测管段相对于光电传感器的间距、朝向的参数保持一致,以提高光电传感器对输送管路内输送的物料的检测准确程度,进而保证该处理系统的处理标准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较佳地,所述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泵、容置腔、离心腔和废液腔,所述泵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所述容置腔分别与所述离心腔和所述废液腔通过所述输送管路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输送管路设置有所述阀体,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管路设置有阀体。
在本方案中,泵可以为物料在输送管路内的流动提供动力,通过检测模块对输送管路内的物料进行自动的识别,并在阀体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将不同物料输送至与之相对应的腔室内,自动化程度高。
较佳地,所述泵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驱动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表面,所述蠕动泵能够驱动物料在所述输送管路内流动。
在本方案中,蠕动泵不与输送管路内部的物料发生接触,一方面物料不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输送管路的更换更为便利。
较佳地,所述阀体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表面,所述阀体能够通过夹持所述输送管路的外表面的方式控制所述输送管路的关闭和开启。
在本方案中,阀体不与输送管路内部的物料发生接触,物料不易受到污染,此外,阀体可以通过对输送管路的关闭和开启来控制物料在输送管路内的流通路径。
较佳地,所述输送管路为透明的PVC材质。
在本方案中,采用透明的PVC材质,对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的判断更为准确,此外,PVC材质成本低,为输送管路的一次性使用降低了成本。
一种脂肪及脂肪基质的处理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
在本方案中,脂肪及脂肪基质的处理系统,可以自动的对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进行识别判断,并根据不同物料选择不同的输送路径,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物料检测控制方法,所述检测控制方法包括:
将物料输送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输送管路;
通过检测模块获取输送管路的透光率;
依据所述透光率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
根据所述物料特性控制阀体的关闭和开启,进而控制所述输送管路内物料的流向。
在本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物料检测控制方法,将物料输送至透明或半透明的输送管路内,通过透光率判断物料特性,并依据物料特性的不同,控制输送管路内物料的流向,实现了对输送管路内部物料特性的自动检测控制,无需人工去判断,自动化程度高。
较佳地,所述依据所述透光率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包括:
若所述透光率小于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为脂肪;
若所述透光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则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为缓冲液;
若所述透光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小于第三阈值,则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为脂肪清洗液。
在本方案中,依据不同物料在输送管路内的透光率不同的特点去判断输送物料的特性,通过提前试验获取的三个阈值,可以对三种不同的物料进行判断。
较佳地,所述依据所述透光率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还包括:
若所述透光率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则判断输送管路未安装到位。
在本方案中,通过透光率还可以对输送管路是否安装到位进行判断,避免了因输送管路的安装问题,导致对物料特性的判断错误。
较佳地,所述根据所述物料特性控制阀体,进而控制所述输送管路内物料的流向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物料为包含ADRCs(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的缓冲液时,打开连通离心腔的所述输送管路上的所述阀体,并关闭其他所述阀体,将物料排入到所述离心腔;
当所述物料为脂肪清洗液时,打开连通废液腔的所述输送管路上的所述阀体,并关闭其他所述阀体,将物料排入所述废液腔。
在本方案中,根据物料的不同,对阀体进行控制,进而控制物料在输送管路内流向,实现了将不同物料送至不同腔室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管段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允许光的传输,进而检测模块可以通过透光率来判断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检测模块与阀体电连接,阀体依据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输送管路的开启和关闭,检测模块可以识别输送管路内的物料,阀体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对物料在输送管路中的输送路径进行控制,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识别和根据不同物料选择相应路径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物料检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输送管路100
检测管段110
容置腔阀体210
废液腔阀体220
离心腔阀体230
固定座300
泵400
废液腔500
离心腔600
容置腔700
光电传感器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包括:输送管路100、检测模块和阀体,输送管路100的检测管段110为透明,检测模块设置于输送管路100的外部,检测模块通过输送管路100的透光率判断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特性,阀体设置于输送管路100上,阀体与检测模块电连接,阀体依据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输送管路100的开启和关闭。
检测管段110为透明材质,允许光的传输,进而检测模块可以通过透光率来判断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特性,检测模块与阀体电连接,阀体依据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输送管路100的开启和关闭,检测模块可以识别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阀体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对物料在输送管路100中的输送路径进行控制,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识别和根据不同物料选择相应路径进行输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管段110还可以是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的,只要满足物料在输送管路100中流动时,检测模块接受到的信号产生变化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800,光电传感器800的检测端朝向检测管段110设置,光电传感器800基于检测管段110的透光率获取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特性。提供了一种检测透光率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固定座300,检测管段110固定于固定座300中,光电传感器800设置于固定座300内。通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800的固定座300来固定检测管段110,确保检测管段110相对于光电传感器800的间距、朝向的参数保持一致,以提高光电传感器800对输送管路100内输送的物料的检测准确程度,进而保证该处理系统的处理标准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固定座300,将光电传感器800固定在平台上也是可行的。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泵400、容置腔700、离心腔600和废液腔,泵400设置于输送管路100上,容置腔700分别与离心腔600和废液腔500通过输送管路100连通,容置腔700与废液腔500之间的输送管路100设置有阀体,容置腔700与废液腔500之间的管路设置有阀体。泵400可以为物料在输送管路100内的流动提供动力,通过检测模块对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进行自动的识别,并在阀体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将不同物料输送至与之相对应的腔室内,自动化程度高。
具体地,如图1所示,光电传感器800设置于与容置腔700出口连接的输液管路上,容置腔700与泵400之间设置有容置腔阀体210,泵400与废液腔500之间设置有废液腔阀体220,泵400与离心腔600之间设置有离心腔阀体230。关于透光率的选择有3个挡位,分别为0.3、0.5和1。这三个档位分别对应于脂肪清洗液(包括吸脂后的麻醉肿胀液体)、包含ADRCs的缓冲液以及脂肪。当光电传感器800检测到从容置腔700输出的物料为脂肪清洗液时,容置腔阀体210和废液腔阀体220会打开,离心腔阀体230会关闭,在泵400的驱动下,将容置腔700内的脂肪清洗液输送至废液腔500内。当光电传感器800检测到从容置腔700输出的物料为包含ADRCs的缓冲液时,会将容置腔阀体210和离心腔阀体230打开,关闭废液腔阀体220,在泵400的驱动下,会将容置腔700内包含ADRCs的缓冲液输送至离心腔600。当光电传感器800检测到从容置腔700输出的物料为脂肪时,泵400会停止工作,并关闭各个阀体。
在本实施例中,泵也与检测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泵400为蠕动泵,蠕动泵的驱动端可拆卸的连接于输送管路100的外表面,蠕动泵能够驱动物料在输送管路100内流动。蠕动泵不与输送管路100内部的物料发生接触,一方面物料不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输送管路100的更换更为便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泵400也可以采用容积泵400或其他类型的泵400。
在实施例中,阀体可拆卸的连接于输送管路100的外表面,阀体能够通过夹持输送管路100的外表面的方式控制输送管路100的关闭和开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阀体为截止阀。阀体不与输送管路100内部的物料发生接触,物料不易受到污染,此外,阀体可以通过对输送管路100的关闭和开启来控制物料在输送管路100内的流通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100为透明的PVC材质。在本方案中,采用透明的PVC材质,对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特性的判断更为准确,此外,PVC材质成本低,为输送管路100的一次性使用降低了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半透明的PVC材质。
此外,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脂肪及脂肪基质的处理系统,其包括如上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的处理系统,可以自动的对输送管路100内的物料特性进行识别判断,并根据不同物料选择不同的输送路径,自动化程度高。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检测控制方法,检测控制方法包括:
S10、将物料输送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输送管路。
S20、通过检测模块获取输送管路的透光率。
S30、依据透光率判断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
S40、根据物料特性控制阀体的关闭和开启,进而控制输送管路内物料的流向。
将物料输送至透明或半透明的输送管路内,通过透光率判断物料特性,并依据物料特性的不同,控制输送管路内物料的流向,实现了对输送管路内部物料特性的自动检测控制,无需人工去判断,自动化程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具体包括:
S31、若透光率小于第一阈值,则判断输送管路内的物料为脂肪。
S32、若透光率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则判断输送管路内的物料为缓冲液。
S33、若透光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小于第三阈值,则判断输送管路内的物料为脂肪清洗液。
依据不同物料在输送管路内的透光率不同的特点去判断输送物料的特性,通过提前试验获取的三个阈值,可以对三种不同的物料进行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还包括:S34、若透光率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则判断输送管路未安装到位。
通过透光率还可以对输送管路是否安装到位进行判断,避免了因输送管路的安装问题,导致对物料特性的判断错误。
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是依据输送管路的材质及物料的特性进行试验确定,当管路材质及物流特性发生变化时,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0具体包括:
S41、当物料为包含ADRCs缓冲液时,打开连通离心腔的输送管路上的阀体,并关闭其他阀体,将物料排入到离心腔。
S42、当物料为脂肪清洗液时,打开连通废液腔的输送管路上的阀体,并关闭其他阀体,将物料排入废液腔。
根据物料的不同,对阀体进行控制,进而控制物料在输送管路内流向,实现了将不同物料送至不同腔室的功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的检测管段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部,所述检测模块通过所述输送管路的透光率判断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所述阀体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阀体依据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输送管路的开启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所述检测管段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基于所述检测管段的透光率获取所述输送管路内的物料特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检测管段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泵、容置腔、离心腔和废液腔,所述泵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所述容置腔分别与所述离心腔和所述废液腔通过所述输送管路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输送管路设置有所述阀体,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管路设置有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驱动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表面,所述蠕动泵能够驱动物料在所述输送管路内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表面,所述阀体能够通过夹持所述输送管路的外表面的方式控制所述输送管路的关闭和开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为透明的PVC材质。
8.一种脂肪及脂肪基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料检测控制系统。
CN202222409984.1U 2022-09-07 2022-09-07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157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9984.1U CN218157957U (zh) 2022-09-07 2022-09-07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9984.1U CN218157957U (zh) 2022-09-07 2022-09-07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7957U true CN218157957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9984.1U Active CN218157957U (zh) 2022-09-07 2022-09-07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7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0952B (zh) 一种水体中总氮、总磷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JPH0280937A (ja) フローセル装置
CN216160613U (zh) 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
CN104140926A (zh) 一种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全自动分选循环肿瘤细胞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7300895U (zh) 水中痕量铬的检测系统
US480120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turbidity of liquid media
CN106199024A (zh)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生化检测系统
CN218157957U (zh)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CN203947103U (zh) 一种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全自动分选循环肿瘤细胞的装置
CN112500999A (zh) 生物检测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CN214539643U (zh) 一种高速清洗液路系统
CN116223832A (zh) 物料检测控制系统、方法、脂肪及脂肪基质处理系统
CN109294890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多组分在线分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8157956U (zh) 管路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处理系统
CN202305272U (zh) 一种采水管路系统
CN116148490A (zh) 管路系统、脂肪及脂肪基质成分处理系统
CN216747039U (zh) 一种全自动样本前处理装置
CN203083909U (zh) 一种快速检测船舶压载水中存活单细胞生物的装置
CN114166609A (zh) 一种全自动样本前处理装置
CA2500737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liquid samples
CN218115441U (zh) 称重摇臂模块及包含其的处理系统
CN211179024U (zh) 一种浮游植物沉降浓缩定量收集装置
CN106048047A (zh) 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鉴定海洋线虫的方法
CN106755269A (zh) 一种煤地质微生物形态和数量的检测方法
RU262030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деления клеточных фракций из тканей человека и животных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