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5516U -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5516U
CN218145516U CN202222449127.4U CN202222449127U CN218145516U CN 218145516 U CN218145516 U CN 218145516U CN 202222449127 U CN202222449127 U CN 202222449127U CN 218145516 U CN218145516 U CN 218145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rane
bottom frame
chassis
tower
slew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91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淼
钱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91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5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5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5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式起重机底架和塔式起重机,其包括底部框架(4)和固定在该底部框架(4)中心区域的基础节(2),其中,所述基础节(2)的顶部固定有下回转支座(1),所述底部框架(4)的各个边角部位与所述下回转支座(1)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之间分别对应连接有支撑杆(3)。本实用新型将底架的上部构件改为塔机的下回转支座(1),并使得支撑杆(3)支撑在下回转支座(1)与下部的底部框架(4)之间,由于下回转支座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能够有效承受塔机的上部载荷,简化了底架,提高了承载能力,且允许基础节与上方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其相对能大幅降低底架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承载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底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广泛,其作业空间大,主要用于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以及建筑构件的安装,塔机的主体承载结构件主要包括底架、塔身、支承座、转台、起重臂和平衡臂等,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承载安全性影响较大。典型地,塔机底架设计的合理性,往往对塔机的底部基础安全性和稳固性具有重要影响。
图1和图2显示传统的塔机底架,其主要包括整梁6a、半梁5a、上部基础节1a、下部基础节2a、支撑杆3a和拉杆4a,其中整梁6a与两根半梁5a连接成图示的交叉结构,四根拉杆4a分别连接在整梁6a与半梁5a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方形框架,而整梁6a和两根半梁5a形成的交叉结构则形成方形框架内部的对角线结构,由此形成底部框架。当然,在底部框架内也存在一些功能结构件起到辅助加强作用,例如图2显示的连接在整梁6a和半梁5a上的电缆滚筒支架7a。在上述方形框架内的交叉结构的交点的上部,依次堆叠连接有下部基础节2a和上部基础节1a,其中,对应于上部基础节1a的四根边角竖直主弦杆,在整梁6a和各个半梁5a的端部与四根边角主弦杆之间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杆3a,从而形成塔机底架。图中未显示的标准节构成的塔身、回转支承座、转台等,均支承在该塔机底架上,这种塔机底架的承载性能,对于塔机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第一,底架的上部为基础节(即下部基础节2a和上部基础节1a),在基础节的上部连接塔身标准节,因此基础节的类型、主弦的中心距、主弦尺寸等参数须保持与上方塔身节一致,方可满足安装要求,这在大型、超大型塔机中,即使底架基础节有较大结构安全裕量时,仍无法通过优化结构尺寸减小基础节重量。有时为了优化基础节的结构尺寸,通过转换节的方式,使得基础节与上方塔身节的不同,但这会造成结构的复杂化、制造成本上升;第二,支撑杆3a为底架的重要承载部件,传统底架的支撑杆3a的耳座安装在基础节上,这在结构强度上支撑刚性和稳定性较弱,为此需要在基础节内增加内撑杆、增大连接处主弦壁厚等措施加强基础节耳座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这同样造成底架结构的复杂化、重量和制造成本上升。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塔机底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基本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底架,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结构稳定性良好,而且有利于优化基础节结构参数,相对性降低结构复杂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其底架支撑强度较高、结构稳定性良好,而且有利于优化底架结构参数,相对性降低结构复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底架,包括底部框架和固定在该底部框架中心区域的基础节,其中,所述基础节的顶部固定有下回转支座,所述底部框架的各个边角部位与所述下回转支座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之间分别对应连接有支撑杆。
典型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框架和所述下回转支座铰接。
具体地,所述底部框架的各个边角部位分别设有底部框架铰接耳座,所述下回转支座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有回转座铰接耳座,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到所述底部框架铰接耳座和回转座铰接耳座上。
更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为方管。
优选地,所述下回转支座的下部形成为箱型结构,所述相对应的部位为所述箱型结构外周的四个边角部位。
具体地,所述箱型结构外周的四个边角部位在上下方向上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的承载主梁,所述基础节各个边角部位的主弦杆的上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箱型结构底部的四个边角部位,下端分别固定到各自对应的所述底部框架的承载主梁上。
典型地,所述底部框架的承载主梁包括整梁和半梁,其中所述整梁的中点部位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所述半梁,且所述整梁与所述半梁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拉杆,从而形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整梁与所述半梁形成该方形框架内的对角线结构。
具体地,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到所述整梁与所述半梁的端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其中,所述塔式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
优选地,所述基础节的尺寸参数与所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或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将底架的上部构件改为塔机的下回转支座,并使得支撑杆支撑在下回转支座与下部的底部框架之间,由于下回转支座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能够有效承受塔机的上部载荷,这不仅简化了底架,而且提高了底架的承载能力,同时由于采用了下回转支座作为支撑杆的支撑部位,相当于在塔身标准节与基础节设置了过渡连接构件,其允许基础节与上方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这相对能大幅降低底架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塔式起重机底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塔式起重机底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塔式起重机底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塔式起重机底架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5是图3所示的支撑杆与下回转支座铰接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说明:
1下回转支座; 2基础节;
3支撑杆; 4底部框架;
4a整梁; 4b半梁;
5拉杆; 6回转座铰接耳座;
7底部框架铰接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预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以下各个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涉及一些方位词,例如“上”、“下”,其一般是按照塔机的正常上下方向,即高度方向上进行的区分。另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的“连接”,其一般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指通过中间构件进行的间接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枢转式连接。一些优选方式中,涉及的“铰接”,一般可以指通过销轴形成的枢转式连接,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枢转连接,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可以包括底部框架4和固定在该底部框架4中心区域的基础节2,基础节2的顶部可以固定有下回转支座1,底部框架4的各个边角部位与下回转支座1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之间分别对应连接有支撑杆3。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基本实施方式中,底部框架4一般是塔机底部的方形框架,基础节2一般是与底部框架4固定连接的、塔身底部的钢结构节段,两者的固定连接一般可以采用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固定形式。
通过上述基本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底架独创性地将底架的上部构件改为塔机的下回转支座1,并使得支撑杆3支撑在下回转支座1与下部的底部框架4之间,即独创性地利用下回转塔机的下回转支座1,将其作为底架的组成构件,使得支撑杆3的上端连接到下回转支座1上,由于下回转支座1相对于基础节2等钢架结构件,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能够有效承受塔机的上部载荷,这不仅简化了底架,而且提高了底架的承载能力,同时由于采用了下回转支座1作为支撑杆3的支撑部位,下回转支座1相当于塔身标准节与基础节2的过渡部位,其允许基础节2与上方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这相对能大幅降低底架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作为一种典型的优选连接结构形式,由于钢结构形式的底架允许在受载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为了确保支撑杆3适应这种变形,更好地分布传递载荷,使得支撑杆3具有良好的承载支撑性能和使用寿命,支撑杆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底部框架4和下回转支座1铰接,这种铰接可以允许支撑杆3在底架发生微幅弹性变形时具有一定的枢转活动空间,更有效地发挥分散传递载荷的能力。
参见图3和图5,具体地,底部框架4各个边角部位可以分别设置底部框架铰接耳座7,下回转支座1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回转座铰接耳座6,这样支撑杆3的两端可以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到底部框架铰接耳座7和回转座铰接耳座6上。底部框架铰接耳座7和回转座铰接耳座6的具体结构形式类似,一般具有槽形结构,在槽形结构的相对侧壁上形成销轴孔,支撑杆3的上、下端则对应设置或形成为扁平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上设置销轴穿孔,这样插入部插入到槽形结构内,通过销轴穿过槽形结构相对侧壁上的销轴孔和插入部上的销轴穿孔,即可形成销轴型式的铰接。
就支撑杆3的结构形式而言,其一般可以选择承载性能和力传递性能良好的型材,例如槽形钢、工字钢,优选采用具有封闭截面的型材,这样承载能力更好,典型地可以采用方管或圆管。
从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底架的上述基本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独特改进之一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下回转支座1兼作底架的组成构件,发挥其结构强度高、稳定好的优点,增强底架的承载能力。就下回转支座1而言,其可以采用塔机上正常使用的下回转支座,即对其整体结构形状不作大的改动。但是,作为一种尤其优选的结构形式,为了便于安装连接,保持与底部框架框型结构和基础节2的适应性,使得负载压力更为分布均匀,下回转支座1的下部部分可以形成为箱型结构,这样底部框架4的各个边角部位可以与该箱型结构外周的四个边角部位相互对应,支撑杆3的上端可以连接在箱型结构的一个边角部位,下端可以连接在底部框架相对应的边角部位,如此在底部框架4与下回转支座1相互对应的四个边角部位之间可以分别连接四根支撑杆3。
不仅如此,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更独特地在于,箱型结构外周的四个边角部位在上下方向上需要对应于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这主要是进一步考虑基础节2的承载功能的充分发挥,一旦形成这样的对应关系,在安装基础节2时,基础节2各个边角部位的主弦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到箱型结构底部的四个边角部位,下端分别固定到各自对应的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上。这种对应关系形成的基础节2上、下端固定关系,可以均匀有效地利用上回转支座1,使得主要载荷沿基础节2的主弦杆向下传递到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上,这更加提高了底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就底部框架4而言,作为一种典型结构形式,参见图4所示,底部框架4可以包括整梁4a、半梁4b和拉杆5,其中整梁4a与半梁4b构成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整梁4a的中点部位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半梁4b,即两者连接为一种交叉结构,且整梁4a与半梁4b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拉杆5,这样形成一种方形框架,且整梁4a与半梁4b形成的交叉结构则构成方形框架内的对角线结构。另外,为了使得拉杆5具有结构弹性变形的适应性,优选地,各个拉杆5的两端也可以分别铰接到各自对应的整梁4a与半梁4b的端部侧面。
如上所述,基础节2的下端分别固定到各自对应的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上,在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采用上述整梁4a和半梁4b的结构形式时,基础节2各个边角部位的主弦杆的上端可以分别固定到箱型结构底部的四个边角部位,下端可以分别固定到各自对应的整梁4a或半梁4b上。如上所述,这种基础节2的固定结构,由于下回转支座1的四个边角部位对应于基础节2的四个边角部位的主弦杆,主要载荷的传递更直接,且能够更均匀地传递载荷,同时下回转支座1的四个边角部位提供了安装的初步参考基准,更便于基础节2的固定安装。另外,由于底部框架4上的整梁4a和半梁4b交叉连接为底部框架框型结构的对角线结构,构成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这使得基础节2的主弦杆承受的载荷可以直接传递到整梁4a和半梁4b上,载荷承受和传递的结构更加有效合理,安全可靠性更高。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下回转支座1作为支撑杆3的支撑部位,下回转支座1相当于塔身标准节与基础节2的过渡部位,其允许基础节2与上方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这相对能大幅降低底架的重量和加工成本。相应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保证承载性能的前提下,基础节2的尺寸参数与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可以不同,以根据实际承载设计,相对降低底架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塔式起重机底架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也具有本实用新型描述上述基本结构和优选结构的有点。
以上按照层次递进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底架的基本实施方式和各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各个优选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本实用新型图3至图5中相对全面优选的最优实施方式,由于在上文中各个细节特征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于这些细节特征进行组合的实施方式,不再赘述,但这些优选细节特征的组合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
参见图3至图5,通过本实用新型图示的相对全面的优选形式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各个支撑杆3的上端通过销轴与下回转支座1的回转座耳座6铰接,这样塔身等上部载荷经由下回转座1通过支撑杆3传递至底部框架4的四个边角部位,即底部框架承载主梁(即整梁4a和半梁4b)的端部,进而传递至底部框架的四角端部下部四点连接的基础块或者行走机构上,在这种优选结构下,由于下回转支座1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将塔机的上部载荷传递至支撑杆。另外,在这种相对全面优选的结构形式中,如上所述,基础节2由于与塔身标准节之间具有下回转支座作为连接过渡,并且基础节的主弦杆的上、下端分别对应下回转支座1的下部箱型结构的四个边角部位和底部框架的承载主梁,这能够更加有效地承受传递载荷,使得基础节2与塔身标准节可以允许尺寸不一致。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底架独创性地将底架的上部构件改为塔机的下回转支座1,并使得支撑杆3支撑在下回转支座1与下部的底部框架4之间,即独创性地利用下回转塔机的下回转支座1,将其作为底架的组成构件,使得支撑杆3的上端连接到下回转支座1上,由于下回转支座1相对于基础节2等钢架结构件,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能够有效承受塔机的上部载荷,这不仅简化了底架,而且提高了底架的承载能力。
第二,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下回转支座1作为支撑杆3的支撑部位,下回转支座1相当于塔身标准节与基础节2的过渡部位,其允许基础节2与上方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这相对能大幅降低底架的重量和制作成本。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使用转换节的条件下,允许底架基础节与塔身标准节的主弦、主弦中心距等参数不同,这在大型、超大型塔机中,可通过优化基础节的尺寸参数,能够相对有效地减小底架的结构重量和加工成本。
尤其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下,由于回转支座1的下部箱型结构底部的四个边角部位、底部框架的四个边角部位、基础节2的四根主弦杆、底部框架上的承载主梁具有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这样底部框架4与下回转支座1相互对应的四个边角部位之间可以分别连接支撑杆3,并且基础节2各个边角部位的主弦杆的上端可以分别固定到下回转支座1的下部箱型结构底面的四个边角部位,下端可以分别固定到各自对应的底部框架承载主梁(例如整梁4a或半梁4b)上。这种支撑杆3的连接结构和基础节2的固定结构,主要载荷的传递更直接,且能够更均匀地传递载荷,同时下回转支座1的四个边角部位提供了基础节2安装的初步参考基准,更便于基础节2的固定安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塔式起重机底架,包括底部框架(4)和固定在该底部框架(4)中心区域的基础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2)的顶部固定有下回转支座(1),所述底部框架(4)的各个边角部位与所述下回转支座(1)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之间分别对应连接有支撑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框架(4)和所述下回转支座(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4)的各个边角部位分别设有底部框架铰接耳座(7),所述下回转支座(1)外周面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有回转座铰接耳座(6),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到所述底部框架铰接耳座(7)和回转座铰接耳座(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为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回转支座(1)的下部形成为箱型结构,所述相对应的部位为所述箱型结构外周的四个边角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结构外周的四个边角部位在上下方向上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所述基础节(2)各个边角部位的主弦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箱型结构底部的四个边角部位,下端分别固定到各自对应的所述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4)的承载主梁包括整梁(4a)和半梁(4b),其中所述整梁(4a)的中点部位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所述半梁(4b),且所述整梁(4a)与所述半梁(4b)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拉杆(5),从而形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整梁(4a)与所述半梁(4b)形成该方形框架内的对角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的两端分别铰接到所述整梁(4a)与所述半梁(4b)的端部。
9.一种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起重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底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2)的尺寸参数与所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标准节的尺寸参数不同或相同。
CN202222449127.4U 2022-09-15 2022-09-15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Active CN218145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9127.4U CN218145516U (zh) 2022-09-15 2022-09-15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9127.4U CN218145516U (zh) 2022-09-15 2022-09-15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5516U true CN21814551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9127.4U Active CN218145516U (zh) 2022-09-15 2022-09-15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5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0085U (zh) 主桁架臂和具有该主桁架臂的履带起重机
CN218145516U (zh) 塔式起重机底架以及塔式起重机
CN201031113Y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片式标准节
CN21740106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转接段结构及塔架
CN203855282U (zh) 电梯的轿架结构
CN216338968U (zh) 铁路双线箱梁静载弯曲试验梁
CN212954025U (zh) 一种可拆式塔式起重机套架
CN201382809Y (zh) 带加固框架的汽车衡秤台
CN111532980B (zh) 一种立式高加吊装方法
CN201031114Y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片式标准节
CN113581225A (zh) 一种大载重轻量化集装箱平车车体及包括该车体的平车
CN218320439U (zh) 一种特殊节接头
CN216810279U (zh) 一种梁与垂直支撑构件连接结构
CN213741190U (zh) 一种空腔独立基础连梁式轨道
CN216070240U (zh) 一种轻量化的低平板半挂车
CN219585709U (zh) 主弦杆、底架基础节以及塔式起重机
CN219708839U (zh)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梁长的桥梁装配式吊具
CN219409036U (zh) 一种新式塔机底架结构
CN220317201U (zh) 一种大型平头式塔机用标准节
CN220684496U (zh) 一种复合式内顶升塔机标准节结构及塔机主体
CN218088682U (zh) 转换座及塔式起重机
CN114278522B (zh) 一种框架式轴承座
CN202466424U (zh) 桥梁托架
CN216428793U (zh) 一种地脚螺栓外露式钢柱柱脚连接结构
CN221127160U (zh) 一种光伏工程太阳能电板用柔性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