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5099U -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5099U
CN218145099U CN202222269319.7U CN202222269319U CN218145099U CN 218145099 U CN218145099 U CN 218145099U CN 202222269319 U CN202222269319 U CN 202222269319U CN 218145099 U CN218145099 U CN 218145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ensioning
guide
adjus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93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在敏
李河清
肖建仙
张国强
叶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xiang Cotton Spinning And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xiang Cotton Spinning And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xiang Cotton Spinning And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xiang Cotton Spinning And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93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5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5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5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包括:机架;导向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包括导向杆以及设置于导向杆顶部的导向轮;第一张紧结构,设置于导向装置的一侧,包括第一张紧杆以及设置于的第一张紧杆上第一张紧结构;第二张紧结构,设置于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包括第二张紧杆以及设置于的第二张紧杆上第二张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张紧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机构上的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节机构上的第二张紧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张紧结构和第二张紧结构可以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使纱线始终保持在最佳张力,便于后续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还有现代机械织布机、现代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
现有的纺织机上的纱线导向结构在使用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开号为CN214326774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包括底座和导向轮,所述底座上纵向滑动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前后设置,所述套筒上纵向滑动安装有套杆,两个所述套杆之间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套筒与套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纵向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导向轮的左右两侧横向滑动安装有两个压轮组件,所述压轮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底座上的滑块、固定安装在滑块顶部的两个立柱、固定安装在两个立柱顶部的顶板以及转动安装在两个立柱之间的轮架,所述轮架靠近所述导向轮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压轮。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整时位于两侧的两个压轮只能靠纱线的拉力进行抬升,无法手动控制进调节距离,使得在调节张紧度时只能依靠导向轮进行调节,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包括:
机架;
导向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包括导向杆以及设置于导向杆顶部的导向轮;
第一张紧结构,设置于导向装置的一侧,包括第一张紧杆以及设置于的第一张紧杆上第一张紧结构;
第二张紧结构,设置于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包括第二张紧杆以及设置于的第二张紧杆上第二张紧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机构上的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节机构上的第二张紧轮。
采用上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以及设置与导向杆上的导向轮,在导向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结构和第二张紧结构,纱线依次穿过第一张紧结构、导向装置、第二张紧结构,通过第一张紧结构和第二张紧结构可以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使纱线始终保持在最佳张力,便于后续加工,其中,第一张紧结构包括第一张紧杆以及设置于的第一张紧杆上第一张紧结构、第二张紧结构,包括第二张紧杆以及设置于的第二张紧杆上第二张紧结构,第一张紧杆对第一张紧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张紧杆对第二张紧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张紧杆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第一滑块;
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第一外杆,设置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外杆内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位于第一外杆内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一外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其中,所述第一外杆远离的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一张紧轮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当需要对第一张紧轮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转动时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时带动第一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因为第一滑块与第一外杆连接,转动把手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外杆移动,同时,因为第一外杆上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第一张紧轮连接,当第一调节杆带动第一张紧轮移动时,纱线的反作用力挤压第一张紧轮,此时第一张紧轮带动第一调节杆向第一外杆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调节杆通过第一限位板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持了张紧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张紧杆上,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也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第二滑块;
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也设有转动把手,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
第二外杆,设置于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外杆内设有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位于第二外杆内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外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其中,所述第二外杆远离的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二张紧轮连接。
通过设置第二调节机构,当需要对第二张紧轮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转动时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因为第二滑块与第二外杆连接,转动把手转动时会带动第二外杆移动,同时,因为第二外杆上设有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与第二张紧轮连接,当第二调节杆带动第二张紧轮移动时,纱线的反作用力挤压第二张紧轮,此时第二张紧轮带动第二调节杆向第二外杆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调节杆通过第二限位板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持了张紧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杆与第一张紧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外杆与第二张紧轮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结构相同,第一张紧轮与第二张紧轮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
左壳体,所述左壳体的一端设有转杆,另一端设有活动套;
右壳体,所述右壳体的一端设有与转杆适配的转杆套,另一端设有贯穿至活动套内的活塞;
锁紧杆,设置于活动套上并与活动套连接,所述活塞的侧壁上设有与锁紧杆适配的锁紧槽;
其中,所述锁紧杆与锁紧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使用时,旋转锁紧杆即可以将锁紧杆与锁紧槽分离,此时锁紧杆不在支撑活塞,拉动右壳体就可以将左壳体与右壳体逐渐分离,此时转杆与转杆套分离,就可以取下安装在转杆与转杆套上的第一张紧轮,便于对第一张紧轮进行替换,同理也可以对第二张紧轮进行替换,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受到磨损,导致转动不顺畅,甚至会磨损纱线,需要及时替换,而且现有的张紧轮不便于快速更换,而采用该结构就可以快速对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杆远离锁紧槽的一端上设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与活动套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通过在锁紧杆上设置旋转把手,可以通过旋转把手带动锁紧杆转动,从而提高锁紧杆的转动效率,同时,在旋转把手与活动套的外壁之间设置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设在锁紧杆上,当锁紧杆与锁紧槽连接后,旋转把手挤压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反作用力可以提高锁紧杆与锁紧槽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张紧结构和第二张紧结构可以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使纱线始终保持在最佳张力,便于后续加工;
2、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当需要对第一张紧轮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因为第一滑块与第一外杆连接,转动把手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外杆移动,同时,当第一调节杆带动第一张紧轮移动时,纱线的反作用力挤压第一张紧轮,此时第一张紧轮带动第一调节杆向第一外杆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调节杆通过第一限位板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持了张紧度的调节;
3、通过在锁紧杆上设置旋转把手,可以通过旋转把手带动锁紧杆转动,从而提高锁紧杆的转动效率,同时,在旋转把手与活动套的外壁之间设置第三弹簧,当锁紧杆与锁紧槽连接后,旋转把手挤压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反作用力可以提高锁紧杆与锁紧槽之间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0、机架;200、导向装置;210、导向杆;220、导向轮;300、第一张紧杆;400、第二张紧杆;500、第一调节机构;510、第一安装座;511、第一滑块;520、第一螺杆;521、转动把手;530、第一外杆;540、第一调节杆;541、左壳体;542、活动套;543、右壳体;544、活塞;545、锁紧杆;546、锁紧槽;547、旋转把手;548、第三弹簧;550、第一限位板;551、第一弹簧;560、第一张紧轮;600、第二调节机构;610、第二安装座;611、第二滑块;620、第二螺杆;630、第二外杆;640、第二调节杆;650、第二限位板;651、第二弹簧;660、第二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包括:
机架100;
导向装置200,设置于机架100上,包括导向杆210以及设置于导向杆210顶部的导向轮220;
第一张紧结构,设置于导向装置200的一侧,包括第一张紧杆300以及设置于的第一张紧杆300上第一张紧结构;
第二张紧结构,设置于导向装置200的另一侧,包括第二张紧杆400以及设置于的第二张紧杆400上第二张紧结构;
其中,第一张紧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500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机构500上的第一张紧轮560,第二张紧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机构600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节机构600上的第二张紧轮66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采用上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导向装置200,导向装置200包括导向杆210以及设置与导向杆210上的导向轮220,在导向装置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结构和第二张紧结构,纱线依次穿过第一张紧结构、导向装置200、第二张紧结构,通过第一张紧结构和第二张紧结构可以对纱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使纱线始终保持在最佳张力,便于后续加工,其中,第一张紧结构包括第一张紧杆300以及设置于的第一张紧杆300上第一张紧结构、第二张紧结构,包括第二张紧杆400以及设置于的第二张紧杆400上第二张紧结构,第一张紧杆300对第一张紧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张紧杆400对第二张紧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调节机构500包括:
第一安装座510,设置于第一张紧杆300上,第一安装座510上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第一滑块511;
第一螺杆520,第一螺杆520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521,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第一滑块511螺纹连接;
第一外杆530,设置于第一滑块511上,第一外杆530内设有第一调节杆540,第一调节杆540位于第一外杆530内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板550,第一限位板550与第一外杆530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51;
其中,第一外杆530远离的第一限位板550的一端与第一张紧轮560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500,当需要对第一张紧轮560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把手521,转动把手521转动时带动第一螺杆520转动,第一螺杆520转动时带动第一滑块511在滑槽内滑动,因为第一滑块511与第一外杆530连接,转动把手521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外杆530移动,同时,因为第一外杆530上设有第一调节杆540,第一调节杆540与第一张紧轮560连接,当第一调节杆540带动第一张紧轮560移动时,纱线的反作用力挤压第一张紧轮560,此时第一张紧轮560带动第一调节杆540向第一外杆530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调节杆540通过第一限位板550挤压第一弹簧551,第一弹簧551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持了张紧度的调节。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4所示,第二调节机构600包括:
第二安装座610,设置于第二张紧杆400上,第二安装座610上也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第二滑块611;
第二螺杆620,第二螺杆620的一端也设有转动把手521,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第二滑块611螺纹连接;
第二外杆630,设置于第二滑块611上,第二外杆630内设有第二调节杆640,第二调节杆640位于第二外杆630内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板650,第二限位板650与第二外杆63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51;
其中,第二外杆630远离的第二限位板650的一端与第二张紧轮660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调节机构600,当需要对第二张紧轮660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把手521,转动把手521转动时带动第二螺杆620转动,第二螺杆620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611在滑槽内滑动,因为第二滑块611与第二外杆630连接,转动把手521转动时会带动第二外杆630移动,同时,因为第二外杆630上设有第二调节杆640,第二调节杆640与第二张紧轮660连接,当第二调节杆640带动第二张紧轮660移动时,纱线的反作用力挤压第二张紧轮660,此时第二张紧轮660带动第二调节杆640向第二外杆630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调节杆640通过第二限位板650挤压第二弹簧651,第二弹簧651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持了张紧度的调节。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第一外杆530与第一张紧轮56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二外杆630与第二张紧轮660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且第一调节杆540和第二调节杆640的结构相同,第一张紧轮560与第二张紧轮660的结构相同。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调节杆540包括:
左壳体541,左壳体541的一端设有转杆,另一端设有活动套542;
右壳体543,右壳体543的一端设有与转杆适配的转杆套,另一端设有贯穿至活动套542内的活塞544;
锁紧杆545,设置于活动套542上并与活动套542连接,活塞544的侧壁上设有与锁紧杆545适配的锁紧槽546;
其中,锁紧杆545与锁紧槽54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时,旋转锁紧杆545即可以将锁紧杆545与锁紧槽546分离,此时锁紧杆545不在支撑活塞544,拉动右壳体543就可以将左壳体541与右壳体543逐渐分离,此时转杆与转杆套分离,就可以取下安装在转杆与转杆套上的第一张紧轮560,便于对第一张紧轮560进行替换,同理也可以对第二张紧轮660进行替换,第一张紧轮560和第二张紧轮660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受到磨损,导致转动不顺畅,甚至会磨损纱线,需要及时替换,而且现有的张紧轮不便于快速更换,而采用该结构就可以快速对第一张紧轮560和第二张紧轮660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锁紧杆545远离锁紧槽546的一端上设有旋转把手547,旋转把手547与活动套542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548。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在锁紧杆545上设置旋转把手547,可以通过旋转把手547带动锁紧杆545转动,从而提高锁紧杆545的转动效率,同时,在旋转把手547与活动套542的外壁之间设置第三弹簧548,第三弹簧548套设在锁紧杆545上,当锁紧杆545与锁紧槽546连接后,旋转把手547挤压第三弹簧548,第三弹簧548的反作用力可以提高锁紧杆545与锁紧槽546之间的连接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导向装置(200),设置于机架(100)上,包括导向杆(210)以及设置于导向杆(210)顶部的导向轮(220);
第一张紧装置,设置于导向装置(200)的一侧,包括第一张紧杆(300)以及设置于的第一张紧杆(300)上第一张紧结构;
第二张紧装置,设置于导向装置(200)的另一侧,包括第二张紧杆(400)以及设置于的第二张紧杆(400)上第二张紧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结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500)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机构(500)上的第一张紧轮(560),所述第二张紧结构包括第二调节机构(600)以及设置于第二调节机构(600)上的第二张紧轮(6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500)包括:
第一安装座(510),设置于第一张紧杆(300)上,所述第一安装座(510)上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第一滑块(511);
第一螺杆(520),所述第一螺杆(520)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521),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第一滑块(511)螺纹连接;
第一外杆(530),设置于第一滑块(511)上,所述第一外杆(530)内设有第一调节杆(540),第一调节杆(540)位于第一外杆(530)内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板(550),第一限位板(550)与第一外杆(530)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51);
其中,所述第一外杆(530)远离的第一限位板(550)的一端与第一张紧轮(56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600)包括:
第二安装座(610),设置于第二张紧杆(400)上,所述第二安装座(610)上也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第二滑块(611);
第二螺杆(620),所述第二螺杆(620)的一端也设有转动把手(521),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第二滑块(611)螺纹连接;
第二外杆(630),设置于第二滑块(611)上,所述第二外杆(630)内设有第二调节杆(640),第二调节杆(640)位于第二外杆(630)内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板(650),第二限位板(650)与第二外杆(63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51);
其中,所述第二外杆(630)远离的第二限位板(650)的一端与第二张紧轮(66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杆(530)与第一张紧轮(56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外杆(630)与第二张紧轮(660)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且第一调节杆(540)和第二调节杆(640)的结构相同,第一张紧轮(560)与第二张紧轮(660)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540)包括:
左壳体(541),所述左壳体(541)的一端设有转杆,另一端设有活动套(542);
右壳体(543),所述右壳体(543)的一端设有与转杆适配的转杆套,另一端设有贯穿至活动套(542)内的活塞(544);
锁紧杆(545),设置于活动套(542)上并与活动套(542)连接,所述活塞(544)的侧壁上设有与锁紧杆(545)适配的锁紧槽(546);
其中,所述锁紧杆(545)与锁紧槽(54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杆(545)远离锁紧槽(546)的一端上设有旋转把手(547),旋转把手(547)与活动套(542)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548)。
CN202222269319.7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Active CN218145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9319.7U CN218145099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9319.7U CN218145099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5099U true CN21814509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9319.7U Active CN218145099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5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45099U (zh) 一种纺织机用纱线导向结构
CN111826780B (zh) 一种用于耐高温面料的喷气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17349U (zh) 一种面料收卷装置
CN215103909U (zh) 一种缝纫机的拉线装置
CN202466087U (zh) 织机自动放纬、喂纬装置
CN211169141U (zh) 一种控制卷纸机张力装置
CN210657301U (zh) 碳纤维预浸机
CN216945602U (zh) 一种络筒机的纱线自动勾线切断装置
CN214031204U (zh) 一种纱线包覆机中线辊的定位件
CN220597787U (zh) 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张力可调节式送料机构
CN220642055U (zh) 一种纺织线缠绕装置
CN219823067U (zh) 一种氨纶纱编织卷布装置
CN219688966U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
CN117049267B (zh) 一种自动化碳纤维打纱机
CN216512034U (zh) 一种纺织用线卷定位装置
CN220537163U (zh) 便于调节的纱线收卷架
CN218057964U (zh) 一种用于化学纤维缝纫线加工的快速绕卷装置
CN220520736U (zh) 一种纺织用分条整经机
CN110699794B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强阻燃dty的加弹机
CN219194025U (zh) 一种色丝收卷缠绕装置
CN218434263U (zh) 一种分丝机张力调节结构
CN221051229U (zh) 一种用于纺织的卷绕装置
CN114351306B (zh) 一种假捻变形机的导盘快速拆卸结构
CN221000041U (zh) 一种纬编机用纱线张紧控制机构
CN107902485A (zh) 一种束状经纱分经制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束经上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