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0781U -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 Google Patents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0781U
CN218140781U CN202222541319.8U CN202222541319U CN218140781U CN 218140781 U CN218140781 U CN 218140781U CN 202222541319 U CN202222541319 U CN 202222541319U CN 218140781 U CN218140781 U CN 218140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en
roller
housing
upp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13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朝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Changrong Antai Import & Expo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Changrong Antai Import & Ex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Changrong Antai Import & Ex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Changrong Antai Import & Ex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13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0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0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0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其中,图形笔联动装置用于安装于笔壳内,图形笔联动装置包括上滚轮、下滚轮及传动带,上滚轮及下滚轮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笔壳内;传动带卷绕于上滚轮和下滚轮的外周面,传动带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下滚轮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拓印至绘图面。用户使用安装有本申请图形笔联动装置的图形笔可绘制出更为复杂的图案、长串文字、字母、数字等,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复杂图案的绘制操作难度,提高绘图和书写效率。

Description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类的图形笔,其中一些图形笔包括笔杆、棉芯及印制有花纹、间隔线条等图案的滚轮,在笔杆内嵌置蘸有墨水的棉芯,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笔杆的下端,滚轮的上部分与棉芯相接触,下部分伸出笔杆外。用户在使用该图形笔时,通过按压滚动该滚轮,便可在纸面画出连续的图案,例如S形花纹线条、虚线等。然而,此种图形笔受限于滚轮的尺寸,仅能够在滚轮的外表面设置简单的图案,不能满足用户的多图案绘制使用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旨在解决目前的图形笔受限于滚轮的尺寸,不能绘制复杂图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形笔联动装置用于安装于笔壳内,所述图形笔联动装置包括上滚轮、下滚轮及传动带,所述上滚轮及所述下滚轮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笔壳内;所述传动带卷绕于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的外周面,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所述下滚轮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拓印至绘图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笔尖,笔尖包括图形笔联动装置、壳体及供墨机构,图形笔联动装置包括上滚轮、下滚轮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卷绕于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的外周面,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
所述壳体的下端具有伸出口;
所述上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所述下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伸出口;
所述供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供墨机构用于为所述传动带上的所述转印结构提供墨水,所述下滚轮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拓印至绘图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墨机构包括吸墨芯体,所述吸墨芯体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带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墨机构还包括墨水仓,所述墨水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墨水仓的底壁开设有吸墨孔,所述吸墨芯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墨水仓内,且通过所述吸墨孔与所述传动带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墨孔的面积大于所述上滚轮的横截面面积,且小于所述墨水仓的下端端口面积,所述吸墨芯体夹设于所述墨水仓的底壁和所述墨水仓的顶壁之间,所述上滚轮通过所述吸墨孔部分伸入所述墨水仓的内腔,以使所述传动带上的转印结构与所述吸墨芯体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墨水仓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磁吸连接、卡扣连接或套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滚轮及所述下滚轮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形成上端敞口,所述壳体的下端形成下端敞口,所述上滚轮通过所述上端敞口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下滚轮通过所述下端敞口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笔尖还包括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端敞口处,且所述环形挡板的中部形成所述伸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端敞口内径大于所述下端敞口内径,所述上滚轮包括上滚柱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滚柱轴向两端的上转轴,所述上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邻近所述上端敞口的位置;所述下滚轮包括下滚柱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滚柱轴向两端的下转轴,所述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邻近所述下端敞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图形笔,包括笔杆及笔尖,笔尖连接于笔杆的一端,其中,笔尖包括图形笔联动装置、壳体及供墨机构,图形笔联动装置包括上滚轮、下滚轮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卷绕于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的外周面,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
所述壳体的下端具有伸出口;
所述上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所述下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伸出口;
所述供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供墨机构用于为所述传动带上的所述转印结构提供墨水,所述下滚轮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拓印至绘图面。
本实用新型图形笔联动装置通过设置上滚轮、下滚轮和传动带,使得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笔壳,传动带卷绕于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的外周面,传动带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下滚轮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拓印至绘图面。如此,在传动带上设置转印结构,使得安装有该图形笔联动装置的图形笔通过传动带与纸面接触,相比于目前在滚轮上设置转印结构,通过滚轮与纸面接触的方式,可在传动带上设计更长篇幅的图案,换言之,可使得该转印结构的长度更长,结构更为复杂。则用户使用安装有本申请图形笔联动装置的图形笔可绘制出更为复杂的图案、长串文字、字母、数字等,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复杂图案的绘制操作难度,提高绘图和书写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笔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笔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笔尖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笔尖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笔尖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形笔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笔尖 130 下滚轮 151 吸墨芯体
110 壳体 131 下滚柱 152 墨水仓
10 图形笔联动装置 132 下转轴 153 吸墨孔
120 上滚轮 140 传动带 160 环形挡板
121 上滚柱 141 转印结构 161 伸出口
122 上转轴 150 供墨机构 200 笔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图形笔联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1及图2,该图形笔联动装置10用于安装于笔壳内,所述图形笔联动装置10包括上滚轮120、下滚轮130及传动带 140,所述上滚轮120及所述下滚轮130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笔壳内;所述传动带140卷绕于所述上滚轮120和所述下滚轮130的外周面,所述传动带140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141,所述下滚轮130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141拓印至绘图面。
在本实施例中,该笔壳具体可包括笔尖100和笔杆200部分,则可使得该图形笔联动装置10至少部分安装于笔壳的笔尖100部分,同时需要使得下滚轮130或者传动带140的外表面至少部分伸出笔尖100外以进行书写。该绘图面具体可以为墙面、纸面等需要绘制图案的平面或曲面等,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绘图面为纸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为了使得传动带140的移动更为平稳,可选地,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 整体为圆柱状。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具体可通过转轴等结构实现绕横轴转动连接于壳体110。可以理解的是,传动带140呈环形设置,传动带140 的上下两端分别卷绕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的外周面,通过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绷紧传动带140。如此,在书写时,传动带140接触纸面,抵推传动带140带动下滚轮130和上滚轮120转动,便可使得传动带140在上下方向循环移动。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可以采用金属、橡胶、塑料等材质。传动带140 的材质也可以有很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传动带140的外表面设置转印结构141,则该转印结构141可以为设置在传动带140外壁面的凹槽或凸起等,该转印结构141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转印结构141可以设计为带鱼等动植物图案,也可以设置为具体的字母、文字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设计转印结构141,在此对转印结构141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传动带140的长度和宽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当需要绘制较大篇幅的图案时,可适当增长传动带140的长度和增加传动带140的宽度,同时壳体110的长度和宽度也做适应地的改变,在此对传动带140的宽度和长度均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图形笔联动装置通过设置上滚轮120、下滚轮130和传动带 140,使得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分别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10的上端和下端,传动带140卷绕于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的外周面,传动带140 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141,下滚轮130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141 拓印至绘图面。如此,在传动带140上设置转印结构141,使得该图形笔联动装置的图形笔通过传动带140与纸面接触,相比于目前在滚轮上设置转印结构141,通过滚轮与纸面接触的方式,可在传动带140上设计更长篇幅的图案,换言之,可使得该转印结构141的长度更长,结构更为复杂。则用户使用安装有本申请图形笔联动装置的图形笔可绘制出更为复杂的图案、长串文字、字母、数字等,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复杂图案的绘制操作难度,提高绘图和书写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笔尖,请参照图1至图3,该笔尖包括图形笔联动装置10、壳体110及供墨机构150,该图形笔联动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所述壳体110的下端具有伸出口161;所述上滚轮120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10的上端;所述下滚轮130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10的下端;所述传动带140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伸出口161;所述供墨机构150安装于所述壳体110,所述供墨机构150用于为所述传动带140上的所述转印结构141提供墨水,所述下滚轮130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141拓印至绘图面,由于本笔尖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10的整体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壳体110 可以呈圆柱形、也可以呈圆台形、还可以为圆柱加圆台的结构。为了便于书写和抓握,可选地,壳体110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壳体110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设置。壳体110为传动带140、上滚轮120、下滚轮130等结构提供安装和防护。壳体110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还可以将壳体110 的长度设计成远远大于传动带140的长度,以使得该壳体110形成整个图形笔的笔杆200部分,即,用户可仅抓握该笔尖100进行书写,无需额外设置笔杆200结构。
具体可使得下滚轮130至少部分外露于伸出口161,以实现传动带140 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伸出口161。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下滚轮130隐藏于壳体110内,通过增加传动带140的厚度,以实现传动带 140的外周面外露于伸出口161。通过使得传动带140卷绕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的外周面,且使得传动带140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伸出口161,用户在书写时,仅传动带140接触纸面,如此,在转印结构141蘸上墨水时,通过下滚轮130抵推传动带140,可将转印结构141形成的字母、文字或图案拓印至纸面上。
供墨机构150的结构可以有很多,例如供墨机构150可以仅包括蘸有墨水的棉芯,使得该棉芯嵌置于壳体110内,或者额外设置独立于壳体110的腔体安装该棉芯,只需使得该棉芯与传动带140接触,用于为传动带140的转印结构141持续提供墨水即可。供墨机构150还可以为墨水腔加棉芯的结构,在壳体110内设置墨水腔,或者额外设置墨水仓152储存墨水,通过该墨水腔持续为棉芯提供墨水,进而实现对转印结构141供墨。
本实用新型笔尖100通过设置上滚轮120、下滚轮130、传动带140和供墨机构150,使得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分别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10的上端和下端,传动带140卷绕于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的外周面,传动带140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141,且传动带140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壳体110下端的伸出口161;通过供墨机构150为传动带140上的转印结构141提供墨水。如此,在传动带140上设置转印结构141,使得该笔尖100通过传动带140与纸面接触,相比于目前在滚轮上设置转印结构141,通过滚轮与纸面接触的方式,可在传动带140上设计更长篇幅的图案,换言之,可使得该转印结构141的长度更长,结构更为复杂。则用户使用本申请的笔尖100可绘制出更为复杂的图案、长串文字、字母、数字等,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复杂图案的绘制操作难度,提高绘图和书写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供墨机构150包括吸墨芯体151,吸墨芯体151固定于壳体110,且与传动带140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吸墨芯体151可以采用棉芯、海绵等多孔纤维材料。该吸墨芯体151可以直接固定安装于壳体110内,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安装于壳体110上。该吸墨芯体151可以与传动带140卷绕上滚轮120的部分接触,也可以与传动带140位于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之间的部分接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需能够使得吸墨芯体151为传动带140上的转印结构141供墨即可。传动带140在循环移动时,其上的转印结构141与吸墨芯体151接触并蘸上墨水,随后在使用时,可在纸面上印出转印结构141上显示的图案。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至图5,供墨机构150还包括墨水仓152,墨水仓152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0,墨水仓152的底壁开设有吸墨孔153,吸墨芯体151固定安装于墨水仓152内,且通过吸墨孔153与传动带140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墨水仓152为独立于壳体110的结构,该墨水仓152的形状可以为圆筒状、也可以为圆台状等,对墨水仓15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墨水仓152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则具体地,墨水仓152与壳体110螺纹连接、磁吸连接、卡扣连接或套接。可在墨水仓152的外壁面设置外螺纹,壳体110上设置内螺纹,或者在墨水仓152的内壁面设置内螺纹,在壳体110 上设置外螺纹,以实现墨水仓152与壳体110的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墨水仓152与壳体110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磁吸连接、卡扣连接或套接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墨水仓152与壳体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列举。可使得墨水仓152的下端面可与壳体110的上端面相对接,以实现墨水仓152与壳体110的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墨水仓152连接于壳体110的周侧面。可选地,墨水仓152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0的上端。如此,使得上滚轮120可直接挤压墨水仓152 内的吸墨芯体151,则使得吸墨芯体151的出墨更为均匀和可靠。
墨水仓152内形成空腔,以用于安装吸墨芯体151。吸墨芯体151可由该吸墨孔153安装至墨水仓152内。吸墨孔153与壳体110的内腔连通,使得吸墨芯体151可通过该吸墨孔153与传动带140相接触。吸墨孔15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矩形等。可使得吸墨芯体151通过该吸墨孔153伸入壳体110内与传动带140接触,也可以使得传动带140通过该吸墨孔153伸入墨水仓152内与吸墨芯体151接触。通过使得吸墨芯体151固定安装于墨水仓152内,且墨水仓152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110,吸墨芯体 151通过墨水仓152的吸墨孔153与传动带140相接触,如此,可通过拆卸墨水仓152进行更换吸墨芯体151、或者还可以使得墨水仓152与吸墨芯体 151一体更换,使得吸墨芯体151的更换更为方便快捷,易于操作,且通过更换墨水仓152或吸墨芯体151,相比于更换整个笔尖100,可有效降低图形笔的更换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墨水仓152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0的上端,吸墨孔153的面积大于上滚轮120的横截面面积,且小于墨水仓152的下端端口面积,吸墨芯体151夹设于墨水仓152的底壁和墨水仓152的顶壁之间,上滚轮120通过吸墨孔153部分伸入墨水仓152的内腔,以使传动带140上的转印结构141与吸墨芯体151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吸墨芯体151夹设于墨水仓152的底壁和墨水仓152的顶壁之间,则使得吸墨芯体151在墨水仓152内的安装更为稳固,有效避免吸墨芯体151在墨水仓152内晃动。使得吸墨孔153的面积大于上滚轮120 的横截面面积,则上滚轮120可通过该吸墨孔153伸入墨水仓152内挤压吸墨芯体151,以将吸墨芯体151的墨水挤出并蘸染至传动带140的转印结构 141上,则使得吸墨芯体151的出墨更为可靠,转印结构141上蘸染的墨汁更为均匀,进而使得转印结构141拓印出的图案更为清晰。而使得吸墨孔153 的面积小于墨水仓152的下端端口面积,墨水仓152的底壁可形成隔板,用于搁置吸墨芯体151,从而可有效避免吸墨芯体151从吸墨仓内脱落。在安装吸墨芯体151时,可先压缩该吸墨芯体151,并将压缩后的吸墨芯体151 通过吸墨孔153安装于吸墨仓的内腔中,随后在吸墨仓的内腔中膨胀,以挤满整个吸墨仓的内腔。
通过使得上滚轮120通过吸墨孔153部分伸入墨水仓152的内腔,则在使用时,该上滚轮120持续转动以挤压吸墨芯体151,将吸墨芯体151内的墨水挤出至蘸染传动带140上的转印结构141,且吸墨芯体151挤出的墨水可被墨水仓152的底壁隔档,相比于将吸墨芯体151伸入壳体110内与传送带接触的方式,可有效防止墨水通过壳体110流出至笔尖100外,提高整个笔尖100的使用清洁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滚轮120及下滚轮130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0。具体可在壳体110上开设轴孔,使得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110的轴孔内。通过使得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0,则使得传动带140可随着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从壳体110 内拆卸,即,整个图形笔联动装置10可从壳体110内拆卸,如此,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更换设计有不同转印结构141的传动带140或者更换整个图形笔联动装置10,可满足用户的多图案和复杂图案绘制需求,且使得更换成本低。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至图5,壳体110的上端形成上端敞口,壳体110 的下端形成下端敞口,上滚轮120通过上端敞口安装于壳体110的上端,下滚轮130通过下端敞口安装于壳体110的下端。
可以理解的是,笔尖100的壳体110通常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使得壳体110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口设置,且上滚轮120通过上端敞口安装于壳体110 的上端,下滚轮130通过下端敞口安装于壳体110的下端,更为方便上滚轮 120和下滚轮130与壳体110之间的拆装,且充分利用壳体110内的空间安装该上滚轮120、下滚轮130和传送带,在壳体110长度确定的情况下,使得传送带的长度最大化,则使得传送带上的转印结构141可设置的长度更长,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多图案和复杂图案绘制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笔尖100还包括环形挡板160,环形挡板160可拆卸地连接于下端敞口处,且环形挡板160的中部形成伸出口161。环形挡板160与壳体110的的下端敞口之间可以通过磁吸、卡接、嵌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拆装下滚轮130时,先拆卸环形挡板160,然后将下滚轮130从壳体110的下端敞口处安装于壳体110,随后将环形挡板160 固定于壳体110的下端敞口处。环形挡板160在不影响下滚轮130在壳体110 内安装的情况下,可起到遮挡壳体110的下端敞口的作用,则使得整个笔尖 100的外形更为整洁,且环形挡板160可用于隔挡墨水,进而防止壳体110 内的墨水从下端敞口处流出。
结合上述壳体110的上端形成上端敞口,壳体110的下端形成下端敞口的实施例,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6,上端敞口内径大于下端敞口内径,上滚轮120包括上滚柱121和固定连接于上滚柱121轴向两端的上转轴122,上转轴122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10邻近上端敞口的位置;下滚轮 130包括下滚柱131和固定连接于下滚柱131轴向两端的下转轴132,下转轴 132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10邻近下端敞口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滚轮120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10邻近上端敞口的位置,下滚轮130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10邻近下端敞口的位置,一方面更加便于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与壳体110之间的拆装,另一方面使得上滚轮 120和下滚轮130之间的距离最大化,则可使得传动带140的长度最大化,进而可有效增长整个笔尖100的绘图篇幅,使用该笔尖100可绘制出更长更复杂的图案等。而使得上滚轮120包括上滚柱121和固定连接于上滚柱121 轴向两端的上转轴122,下滚轮130包括下滚柱131和固定连接于下滚柱131 轴向两端的下转轴132,传送带卷绕下滚柱131和上滚柱121的外周面,下滚柱131的圆柱面可将传送带上的转印结构141压紧贴合纸面,以实现清楚的图案转印绘制。在实际使用时,在壳体110上开设转轴通孔,以供上转轴 122和下转轴132安装。上滚柱121的长度小于上端敞口的直径,下滚柱131 的长度小于下端敞口的直径,在需要安装时,可先使得滚柱一端的转轴穿设壳体110的一侧转轴通孔,然后将滚柱另一端的转轴穿设壳体110另一侧的转轴通孔;在需要拆卸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时,只需反向操作即可,使得上滚轮120和下滚轮130的整体拆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图形笔,如图6所示,该图形笔包括笔杆200和笔尖100,该笔尖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笔尖100连接于笔杆200 的一端,由于本图形笔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笔杆200的形状和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为了便于抓握,笔杆200通常呈圆柱形设置。笔尖100与笔杆200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使得笔尖100的壳体110与笔杆200一体成型设置,或使得笔尖100的壳体110或墨水仓152与笔杆200通常胶水粘接等。为了便于拆装传动带140、墨水仓152 和吸墨芯体151等结构,可选地,笔尖100与笔杆200可拆卸连接。则笔尖100 与笔杆20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卡接、套接等实现可拆卸连接。如此,只需将笔尖100从笔杆200拆卸,便可根据需要更换传动带140和吸墨芯体151,可有效降低图形笔的更换难度和更换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图形笔联动装置,用于安装于笔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笔联动装置包括上滚轮、下滚轮及传动带,所述上滚轮及所述下滚轮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笔壳内;所述传动带卷绕于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的外周面,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形成有转印结构,所述下滚轮用于将蘸有墨水的转印结构拓印至绘图面。
2.一种笔尖,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笔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还包括壳体及供墨机构;
所述壳体的下端具有伸出口;
所述图形笔联动装置的上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所述图形笔联动装置的下滚轮绕横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所述图形笔联动装置的传动带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伸出口;
所述供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供墨机构用于为所述传动带上的所述转印结构提供墨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机构包括吸墨芯体,所述吸墨芯体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带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机构还包括墨水仓,所述墨水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墨水仓的底壁开设有吸墨孔,所述吸墨芯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墨水仓内,且通过所述吸墨孔与所述传动带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孔的面积大于所述上滚轮的横截面面积,且小于所述墨水仓的下端端口面积,所述吸墨芯体夹设于所述墨水仓的底壁和所述墨水仓的顶壁之间,所述上滚轮通过所述吸墨孔部分伸入所述墨水仓的内腔,以使所述传动带上的转印结构与所述吸墨芯体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仓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磁吸连接、卡扣连接或套接。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及所述下滚轮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形成上端敞口,所述壳体的下端形成下端敞口,所述上滚轮通过所述上端敞口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下滚轮通过所述下端敞口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还包括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端敞口处,且所述环形挡板的中部形成所述伸出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敞口内径大于所述下端敞口内径,所述上滚轮包括上滚柱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滚柱轴向两端的上转轴,所述上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邻近所述上端敞口的位置;所述下滚轮包括下滚柱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滚柱轴向两端的下转轴,所述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邻近所述下端敞口的位置。
11.一种图形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及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笔尖,所述笔尖连接于所述笔杆的一端。
CN202222541319.8U 2022-09-26 2022-09-26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Active CN218140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1319.8U CN218140781U (zh) 2022-09-26 2022-09-26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1319.8U CN218140781U (zh) 2022-09-26 2022-09-26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0781U true CN218140781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1319.8U Active CN218140781U (zh) 2022-09-26 2022-09-26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0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51555A (en) Modular writing pen
US20100047004A1 (en) Combination writing instrument
CN101274565B (zh) 直液式笔具
US3338216A (en) Writing instrument
CN218140781U (zh) 图形笔联动装置、笔尖和图形笔
US6659671B1 (en) Ink introducing tube and writing instrument incorporated with the same
CN215243996U (zh) 一种带多种颜色笔头的书写笔
KR20060108708A (ko) 조합식 기록 도구
CN109334301B (zh) 一种多功能工业设计绘画笔
US20040247369A1 (en) Writing implement
CN220865092U (zh) 一种模块化印刷标记笔
CN2377093Y (zh) 记号笔
US3578870A (en) Ink writing instrument
CN216861032U (zh) 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
US3729270A (en) Writing nib
CN215397884U (zh) 一种荧光笔
CN210337363U (zh) 一种具有两个不同笔头的水彩笔
CN213973358U (zh) 一种新型的笔
CN212666988U (zh) 具有吸附功能的签字笔
CN214775029U (zh) 一种组合笔
CN218558392U (zh) 一种防断墨轮廓笔
CN218315981U (zh) 新型马克笔
CN218399984U (zh) 一种可替换式线条书写笔
CN219505768U (zh) 一种揉擦笔
CN220262451U (zh) 圆珠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