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9123U -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9123U
CN218129123U CN202222149061.7U CN202222149061U CN218129123U CN 218129123 U CN218129123 U CN 218129123U CN 202222149061 U CN202222149061 U CN 202222149061U CN 218129123 U CN218129123 U CN 218129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in
main part
movable
bol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90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鹿鹏
孙天胜
征华勇
张建政
张阳
段连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1490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9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9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9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康复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第一活动板、移动板,装置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第一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合页轴,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栓,传动栓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功能性,通过设置底柱,在需要对装置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时,用手转动固定螺栓,使得其松开伸缩柱,随后对伸缩柱进行调节,选择合适的高度通过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固定,通过底柱来调节装置主体的高矮,使得患者可以自行上床,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功能性和便捷性,康复按摩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康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也是人体保护内脏和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外伤导致的脊柱创伤越来越多,胸腰段骨折的发生率约占其中的80%~90%。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2181224.8,其通过设置缓冲组件,一是在翻转组件上移翻板过程中,缓冲翻转组件施加给翻板的力,减少对患者机体的力量压迫,防止对脊柱的二次损伤,另外在翻转组件停止上移翻板后,患者通过自身情况,向翻板方向施力以达到锻炼腰背肌的目的,加强康复效果,然而其不具有按摩机构,使得康复效果不好,装置主体功能性不佳。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解决了装置主体舒适性和功能性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第一活动板、移动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合页轴,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栓,所述传动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螺栓,所述升降螺栓的顶端嵌入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所述升降螺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工作箱,所述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按摩滚筒,所述按摩滚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套,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滑轮,所述活动套筒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传动螺栓,所述传动螺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垫,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底柱的底部嵌套连接有伸缩柱,所述底柱的右端嵌套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底柱共设有四个,同时底柱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呈圆周状,所述底柱和伸缩柱均呈圆柱状,且底柱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伸缩柱的底面直径,伸缩柱嵌在底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共设有两个,且工作箱以装置主体为轴对称分布,所述装置主体和工作箱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装置主体的截面尺寸大于工作箱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合页轴共设有两个,且合页轴以装置主体为轴对称分布,所述活动块和升降螺栓均呈圆柱状,且活动块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升降螺栓的底面直径,升降螺栓嵌在活动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共设有两个,且移动板以装置主体为轴对称分布,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有长方形状的镂空层,所述装置主体和移动板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装置主体的截面尺寸大于移动板的截面尺寸,所述按摩滚筒共设有九个,同时按摩滚筒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所述活动套筒和传动螺栓均呈圆柱状,且活动套筒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传动螺栓的底面直径,传动螺栓嵌在活动套筒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康复机构,在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康复运动时,患者平躺于装置主体上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装置主体底部的双向电机,双向电机得电开始运行,带动两根传动栓进行旋转,传动栓带动工作箱内部的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使得第二齿轮内部的升降螺栓进行上下运动,通过顶部的活动块和u形板带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在合页轴的限位下进行弯曲运行,使得患者的头部和脚部被抬高,形成“V”形,从而往复运行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达到一个辅助康复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康复按摩机构,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按摩时,患者平躺于装置主体上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内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传动螺栓进行旋转,传动螺栓旋转带动活动套筒通过底部的小滑轮进行往复运行,使得活动套筒顶部的移动板带动按摩滚筒对棉垫上的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通过橡胶块和保护套可以使得患者在按摩的同时不易对脊柱产生危害,从而达到一个康复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柱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A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B放大图。
图中:1、装置主体;2、第一活动板;3、移动板;4、底柱;5、伸缩柱;6、固定螺栓;7、合页轴;8、工作箱;9、升降螺栓;10、活动块;11、u形板;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传动栓;15、双向电机;16、旋转电机;17、传动螺栓;18、活动套筒;19、小滑轮;20、按摩滚筒;21、橡胶块;22、保护套;23、棉垫;24、控制箱;25、第二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活动板2、移动板3,装置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第一活动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3,第一活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合页轴7,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15,双向电机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栓14,传动栓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3,第二齿轮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螺栓9,升降螺栓9的顶端嵌入连接有活动块10,活动块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11,升降螺栓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工作箱8,移动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按摩滚筒20,按摩滚筒2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1,橡胶块2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套22,移动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筒18,活动套筒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滑轮19,活动套筒18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传动螺栓17,传动螺栓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第一活动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垫23,装置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5,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4,底柱4的底部嵌套连接有伸缩柱5,底柱4的右端嵌套连接有固定螺栓6。
优选的,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4,底柱4共设有四个,同时底柱4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呈圆周状,底柱4和伸缩柱5均呈圆柱状,且底柱4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伸缩柱5的底面直径,伸缩柱5嵌在底柱4的内部,现有的装置大都不能对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患者想要自行上床较为的费力,通过设置底柱4,在需要对装置主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时,用手转动固定螺栓6,使得其松开伸缩柱5,随后对伸缩柱5进行调节,选择合适的高度通过固定螺栓6对其进行固定,通过底柱4来调节装置主体1的高矮,使得患者可以自行上床,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功能性和便捷性。
优选的,工作箱8共设有两个,且工作箱8以装置主体1为轴对称分布,装置主体1和工作箱8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装置主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工作箱8的截面尺寸,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相互啮合,合页轴7共设有两个,且合页轴7以装置主体1为轴对称分布,活动块10和升降螺栓9均呈圆柱状,且活动块10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升降螺栓9的底面直径,升降螺栓9嵌在活动块10的内部,由装置主体1、第一活动板2、合页轴7、工作箱8、升降螺栓9、活动块10、u形板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传动栓14、双向电机15和第二活动板25滚筒组成辅助康复机构,现有的辅助康复大都是由患者自行训练,然后患者的病情刚刚康复,自行训练容易把握不住运动强度,从而导致病情复发,通过设置辅助康复机构,在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康复运动时,患者平躺于装置主体1上的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装置主体1底部的双向电机15,双向电机15得电开始运行,带动两根传动栓14进行旋转,传动栓14带动工作箱8内部的第一齿轮12进行旋转,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13进行旋转,使得第二齿轮13内部的升降螺栓9进行上下运动,通过顶部的活动块10和u形板11带动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在合页轴7的限位下进行弯曲运行,使得患者的头部和脚部被抬高,形成“V”形,从而往复运行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康复训练,通过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可以对患者进行辅助训练,辅助康复机构大大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优选的,移动板3共设有两个,且移动板3以装置主体1为轴对称分布,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长方形状的镂空层,装置主体1和移动板3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装置主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移动板3的截面尺寸,按摩滚筒20共设有九个,同时按摩滚筒20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活动套筒18和传动螺栓17均呈圆柱状,且活动套筒18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传动螺栓17的底面直径,传动螺栓17嵌在活动套筒18的内部,由装置主体1、移动板3、旋转电机16、传动螺栓17、活动套筒18、小滑轮19、按摩滚筒20、橡胶块21、保护套22和棉垫23共同组成康复按摩机构,现有的康复运动大都需要配合按摩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设置康复按摩机构,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按摩时,患者平躺于装置主体1上的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内部的旋转电机16,旋转电机16带动传动螺栓17进行旋转,传动螺栓17旋转带动活动套筒18通过底部的小滑轮19进行往复运行,使得活动套筒18顶部的移动板3带动按摩滚筒20对棉垫23上的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通过橡胶块21和保护套22可以使得患者在按摩的同时不易对脊柱产生危害,康复按摩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在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康复运动时,患者平躺于装置主体1上的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装置主体1底部的双向电机15,双向电机15得电开始运行,带动两根传动栓14进行旋转,传动栓14带动工作箱8内部的第一齿轮12进行旋转,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13进行旋转,使得第二齿轮13内部的升降螺栓9进行上下运动,通过顶部的活动块10和u形板11带动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在合页轴7的限位下进行弯曲运行,使得患者的头部和脚部被抬高,形成“V”形,从而往复运行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康复训练,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按摩时,患者平躺于装置主体1上的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25内部的旋转电机16,旋转电机16带动传动螺栓17进行旋转,传动螺栓17旋转带动活动套筒18通过底部的小滑轮19进行往复运行,使得活动套筒18顶部的移动板3带动按摩滚筒20对棉垫23上的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通过橡胶块21和保护套22可以使得患者在按摩的同时不易对脊柱产生危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活动板(2)、移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所述第一活动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3),所述第一活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合页轴(7),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15),所述双向电机(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栓(14),所述传动栓(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螺栓(9),所述升降螺栓(9)的顶端嵌入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11),所述升降螺栓(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工作箱(8),所述移动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按摩滚筒(20),所述按摩滚筒(2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1),所述橡胶块(2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套(22),所述移动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筒(18),所述活动套筒(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滑轮(19),所述活动套筒(18)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传动螺栓(17),所述传动螺栓(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所述第一活动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垫(2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5),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4),所述底柱(4)的底部嵌套连接有伸缩柱(5),所述底柱(4)的右端嵌套连接有固定螺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4)共设有四个,同时底柱(4)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呈圆周状,所述底柱(4)和伸缩柱(5)均呈圆柱状,且底柱(4)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伸缩柱(5)的底面直径,伸缩柱(5)嵌在底柱(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8)共设有两个,且工作箱(8)以装置主体(1)为轴对称分布,所述装置主体(1)和工作箱(8)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装置主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工作箱(8)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轴(7)共设有两个,且合页轴(7)以装置主体(1)为轴对称分布,所述活动块(10)和升降螺栓(9)均呈圆柱状,且活动块(10)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升降螺栓(9)的底面直径,升降螺栓(9)嵌在活动块(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共设有两个,且移动板(3)以装置主体(1)为轴对称分布,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长方形状的镂空层,所述装置主体(1)和移动板(3)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装置主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移动板(3)的截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滚筒(20)共设有九个,同时按摩滚筒(20)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所述活动套筒(18)和传动螺栓(17)均呈圆柱状,且活动套筒(18)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传动螺栓(17)的底面直径,传动螺栓(17)嵌在活动套筒(18)的内部。
CN202222149061.7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Active CN218129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9061.7U CN218129123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9061.7U CN218129123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9123U true CN218129123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9061.7U Active CN218129123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9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6846A (zh) 一种电动抬背屈腿病人护理多功能按摩床
CN114145961B (zh) 智能化多功能上肢康复一体机
CN108904154B (zh) 一种上肢牵引的康复轮椅
CN105496719B (zh) 一种腰部康复训练机
CN218129123U (zh) 一种脊柱创伤辅助康复装置
CN112043486B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医用颈部固定器
CN204684100U (zh) 一种腰背康复牵引床
CN109718055B (zh) 一种主动式腿部支撑推动复健康复运动装置
CN210056514U (zh) 一种风湿病康复辅助病床
CN117017689A (zh) 一种排控便能力增强训练机器人
CN111839993A (zh) 一种神经内科的康复训练床
CN208176616U (zh) 一种颈椎疼痛科治疗器
CN212038793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
CN114432093A (zh) 方便对卧床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医疗床
CN213788305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络理敲击康复器
CN212234845U (zh) 一种小儿骨科牵引装置
CN207950053U (zh) 多功能骨科护理床
CN220917949U (zh) 一种神经护理用引导装置
CN214910068U (zh) 一种偏瘫患者的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CN216777489U (zh) 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康复理疗辅助设备
CN215427003U (zh) 一种红外理疗仪
CN213608065U (zh) 一种医疗护理按摩装置
CN216777493U (zh) 一种理疗效果好的组合式多用途新型中医理疗仪
CN214074152U (zh) 一种小儿神经患者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208626196U (zh) 一种医用神经外科头部康复刺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