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7951U -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7951U
CN218127951U CN202222685358.5U CN202222685358U CN218127951U CN 218127951 U CN218127951 U CN 218127951U CN 202222685358 U CN202222685358 U CN 202222685358U CN 218127951 U CN218127951 U CN 21812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pot
block
teapot body
groove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53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Dehua Yukun Ceram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Dehua Yukun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Dehua Yukun Ceram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Dehua Yukun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53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7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包括茶壶本体,所述茶壶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壶嘴,所述茶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茶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茶壶本体的右侧安装有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板、定位块和定位槽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茶壶直接和桌面接触,从而降低了对茶壶底部产生的磨损,而且避免茶壶本身的热量会对桌面造成烫坏,同时提高了茶壶放置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橡胶垫,从而起到了防护茶壶的效果,降低了外界碰撞对茶壶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防护套,从而起到了防护把手的效果,不但避免茶壶的热量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烫伤,而且避免使用者长时间拿取把手对把手产生一定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茶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背景技术
茶壶是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差别,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紫砂陶壶或陶瓷茶壶。
但是传统的茶壶不具有防磨损的效果,茶壶使用时通常直接放置到桌面或者其它台面上,长时间和桌面或者台面接触,导致茶壶的底部会出现磨损的现象,从而影响其美观性,而且因茶壶直接放到桌面上,茶壶本身的热量会对桌面烫坏,且茶壶容易被碰倒,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茶壶在倒茶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茶壶内的茶叶倒入进茶杯中,从而降低了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包括茶壶本体,所述茶壶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壶嘴,所述茶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茶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茶壶本体的右侧安装有把手,所述茶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壶盖的底部设置有提拉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设置在茶壶本体的底部,所述防滑板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茶壶本体的底部且对应定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茶壶本体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卡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块的底部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且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底部通过圆筒形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形滤网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贯穿圆筒形滤网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板的顶部与茶壶本体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定位块的顶部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定位槽的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茶壶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靠近连接块的一侧与连接块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靠近壶盖的一侧与壶盖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与圆筒形滤网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形状与圆筒形滤网的形状相适配且均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环形槽和拉环,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壶盖的底部,所述拉环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块的顶部,所述拉环的顶部贯穿环形槽且延伸至其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板、定位块和定位槽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茶壶直接和桌面接触,从而降低了对茶壶底部产生的磨损,而且避免茶壶本身的热量会对桌面造成烫坏,同时提高了茶壶放置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橡胶垫,从而起到了防护茶壶的效果,降低了外界碰撞对茶壶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防护套,从而起到了防护把手的效果,不但避免茶壶的热量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烫伤,而且避免使用者长时间拿取把手对把手产生一定的磨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固定块、卡块、卡槽、支撑块、圆筒形滤网、限位板和固定杆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茶壶在倒茶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茶壶内的茶叶倒入进茶杯中,有效的对茶壶内的茶叶进行拦截和限位,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环形槽和拉环,从而方便可以快速的把圆筒形滤网从茶壶内取出,提高了便捷性,避免需要手伸入进茶壶内才能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壶盖和环形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茶壶本体、2壶嘴、3防护机构、31防滑板、32定位块、33定位槽、4过滤机构、41连接块、42固定块、43卡块、44卡槽、45支撑块、46圆筒形滤网、47限位板、48固定杆、5把手、6壶盖、7提拉机构、71环形槽、72拉环、8橡胶垫、9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包括茶壶本体1,茶壶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壶嘴2,茶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茶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茶壶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5,茶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6,壶盖6的底部设置有提拉机构7,提拉机构7包括环形槽71和拉环72,环形槽71开设在壶盖6的底部,拉环7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块42的顶部,拉环72的顶部贯穿环形槽71且延伸至其内部,茶壶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把手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套9。
防护机构3包括防滑板31,防滑板31设置在茶壶本体1的底部,防滑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2,茶壶本体1的底部且对应定位块32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33,防滑板31的顶部与茶壶本体1的底部相互接触,定位块32的顶部贯穿定位槽33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定位槽33的内壁相互接触,通过防滑板31、定位块32和定位槽33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茶壶直接和桌面接触,从而降低了对茶壶底部产生的磨损,而且避免茶壶本身的热量会对桌面造成烫坏,同时提高了茶壶放置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橡胶垫8,从而起到了防护茶壶的效果,降低了外界碰撞对茶壶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防护套9,从而起到了防护把手5的效果,不但避免茶壶的热量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烫伤,而且避免使用者长时间拿取把手5对把手5产生一定的磨损。
过滤机构4包括连接块41,连接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茶壶本体1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连接块4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42,固定块42靠近连接块41的一侧与连接块41相互接触,固定块42靠近壶盖6的一侧与壶盖6相互接触,固定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43,连接块41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43相适配的卡槽44,卡块43的底部贯穿卡槽44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44的内壁相互接触,通过设置卡块43和卡槽44,提高了固定块42放置到连接块41上时的稳定性,固定块42的底部且远离连接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5,两个支撑块45的底部通过圆筒形滤网46固定连接,圆筒形滤网46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47,限位板47的表面与圆筒形滤网46的内壁相互接触,限位板47的形状与圆筒形滤网46的形状相适配且均为圆柱形,限位板47起到了限位圆筒形滤网46内茶叶的效果,限位板4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8,固定杆48的顶端贯穿圆筒形滤网46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杆48的顶端与壶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块41、固定块42、卡块43、卡槽44、支撑块45、圆筒形滤网46、限位板47和固定杆48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茶壶在倒茶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茶壶内的茶叶倒入进茶杯中,有效的对茶壶内的茶叶进行拦截和限位,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环形槽71和拉环72,从而方便可以快速的把圆筒形滤网46从茶壶内取出,提高了便捷性,避免需要手伸入进茶壶内才能取出。
使用时,先向上拉动壶盖6,使得壶盖6带动环形槽71向上运动和拉环72分离,壶盖6通过固定杆48带动限位板47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板47和圆筒形滤网46发生分离,然后通过拉环72向上拉动固定块42,固定块42带动卡块43和卡槽44发生分离,同时固定块42通过支撑块45带动圆筒形滤网46向上运动,使得圆筒形滤网46从茶壶本体1内抽离出来即可向圆筒形滤网46内放置茶叶,后期把茶壶本体1放置到防滑板31上,使得定位块32插入进定位槽33内,保证了茶壶放置时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壶本体(1),所述茶壶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壶嘴(2),所述茶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所述茶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所述茶壶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把手(5),所述茶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6),所述壶盖(6)的底部设置有提拉机构(7);
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滑板(31),所述防滑板(31)设置在茶壶本体(1)的底部,所述防滑板(31)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块(32),所述茶壶本体(1)的底部且对应定位块(32)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33);
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茶壶本体(1)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连接块(4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的底部安装有卡块(43),所述连接块(41)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43)相适配的卡槽(44),所述卡块(43)的底部贯穿卡槽(44)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44)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42)的底部且远离连接块(41)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块(45),两个支撑块(45)的底部通过圆筒形滤网(46)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形滤网(46)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47),所述限位板(47)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48),所述固定杆(48)的顶端贯穿圆筒形滤网(46)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杆(48)的顶端与壶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31)的顶部与茶壶本体(1)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定位块(32)的顶部贯穿定位槽(33)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定位槽(33)的内壁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8),所述把手(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套(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2)靠近连接块(41)的一侧与连接块(41)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42)靠近壶盖(6)的一侧与壶盖(6)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7)的表面与圆筒形滤网(46)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限位板(47)的形状与圆筒形滤网(46)的形状相适配且均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机构(7)包括环形槽(71)和拉环(72),所述环形槽(71)开设在壶盖(6)的底部,所述拉环(7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块(42)的顶部,所述拉环(72)的顶部贯穿环形槽(71)且延伸至其内部。
CN202222685358.5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Active CN21812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5358.5U CN218127951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5358.5U CN218127951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7951U true CN218127951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5358.5U Active CN218127951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7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27951U (zh) 一种耐磨损效果好的防碰撞陶瓷茶壶
CN206062890U (zh) 一种自带螺旋牙片的旋转式升降火锅
CN210077262U (zh) 一种紫陶壶
CN210095477U (zh) 一种新型茶壶
CN205625488U (zh) 组合式滤茶杯
CN209983929U (zh) 一种蒸馏紫砂壶
CN203914534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4351501U (zh) 一种保持茶水新鲜度的茶壶
CN213829504U (zh) 一种新的模具套
CN109316005A (zh) 一种改进壶嘴和壶盖结构的茶壶
CN218606022U (zh) 一种便捷式茶具
CN214317672U (zh) 一种无把的组合主题纪念茶具
CN212213316U (zh) 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
CN212489447U (zh) 一种陶瓷泡茶杯
CN217885651U (zh) 一种温度可调节的多功能陶瓷酒壶
CN210493613U (zh) 一种有侧壁隐藏式滤嘴的茶杯
CN212089067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茶漏的茶壶
CN220988369U (zh) 一种可自动过滤茶叶的茶杯
CN214484109U (zh)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CN21047178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奶茶冲泡杯
CN210540481U (zh) 一种不锈钢沏茶勺
CN209090642U (zh) 一种便于倒茶的陶瓷茶壶
CN21390957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茶具
CN212213318U (zh) 一种双口方便倒茶的陶瓷茶壶
CN212522415U (zh) 一种中药煎药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