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4109U -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84109U CN214484109U CN202120166060.6U CN202120166060U CN214484109U CN 214484109 U CN214484109 U CN 214484109U CN 202120166060 U CN202120166060 U CN 202120166060U CN 214484109 U CN214484109 U CN 2144841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integrally formed
- tea
- kettle body
- ro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上方设有壶口,壶口处设有壶盖,壶盖与壶体活动连接,壶盖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卡块,且壶体的两侧设有凹槽,凹槽与卡块相卡接,所述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壶盖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穿过壶盖,且转动轴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壶钮,所述转动轴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利于茶水的倒出,增加了倒水过程中顺畅的效果,使用方便,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其次有效的避免了饮茶者因为茶水中的茶叶渣而影响心情,提高了滤渣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背景技术
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陶瓷茶壶是属陶瓷类茶壶,茶壶是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壶来泡茶和盛茶,独自酌饮的,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
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20921980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壶把和壶体,壶体的左端设有壶嘴,壶嘴与壶体紧密连接,壶嘴的内部设有出水孔。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滤渣效果差,且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上方设有壶口,壶口处设有壶盖,壶盖与壶体活动连接,壶盖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卡块,且壶体的两侧设有凹槽,凹槽与卡块相卡接,所述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壶盖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穿过壶盖,且转动轴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壶钮,所述转动轴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摆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把手和壶嘴。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呈C型结构,壶嘴与壶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有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的上表面设有出气孔,且壶体的一侧内壁一体成型有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由于茶水的温度较高,所以使得壶体的温度随之升高,在拿放壶体的过程中经常会将手部烫着,从而将壶盖打碎,然后设置把手,在使用茶壶的过程中,避免壶体将手部烫到,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本装置通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在喝茶时将茶水倒出的过程中,将茶叶渣隔离在壶体中,且使得茶叶渣不会随着茶水流出壶体中,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饮茶者因为茶水中的茶叶渣而影响喝茶的心情,提高了滤渣效果。
3.本装置通过壶钮和转动轴的设置,能够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将滤网上的茶叶推开,从而在倒茶水的过程中,且有利于茶水的倒出,增加了倒水过程中顺畅的效果,使用方便,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2、防滑垫;3、把手;4、壶嘴;5、壶盖;6、凹槽;7、卡块;8、安装架;9、滤网;10、转动轴;11、固定环;12、壶钮;13、连接轴;14、摆动块;15、挡块;1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3,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1,壶体1的上方设有壶口,壶口处设有壶盖5,壶盖5与壶体1转动连接,壶盖5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卡块7,且壶体1的两侧设有凹槽6,凹槽6与卡块7相卡接,凹槽6和卡块7的设计,避免壶盖5的掉落,卡块7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8,安装架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9,滤网9的设计,能够在喝茶时将茶水倒出的过程中,将茶叶渣隔离在壶体1中,且使得茶叶渣不会随着茶水流出壶体1中,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饮茶者因为茶水中的茶叶渣而影响喝茶的心情,滤网9和安装架18为食品级304钢材材质,壶盖5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的一端穿过壶盖5,且转动轴1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壶钮12,转动轴10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摆动块14,通过壶钮12和转动轴10的设计,能够带动连接轴13转动,从而将滤网9上的茶叶推开,从而在倒茶水的过程中,且有利于茶水的倒出,增加了倒水过程中顺畅的效果,使用方便,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其中,壶体1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把手3和壶嘴4,由于茶水的温度较高,所以使得壶体1的温度随之升高,在拿放壶体1的过程中经常会将手部烫着,从而将壶盖5打碎,然后设置把手3,在使用茶壶的过程中,避免壶体1将手部烫到,把手3呈C型结构,把手3呈C型结构的设计以便于手持把手3,壶嘴4与壶体1相连通,转动轴10的一侧套接有固定环11,壶盖5的上表面设有出气孔16,出气孔16的设计,能够将茶香散发出来,且壶体1的一侧内壁一体成型有挡块15,挡块15对卡块7进行限位,避免在转动壶盖5时,转动幅度过大,导致滤网9与壶嘴4的一端错开,壶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滑垫2,防滑垫2的设计在放置壶体1时,增加了壶体1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壶体1倾倒摔碎。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使用茶壶的过程中,将壶盖5盖在壶体1上,然后使得凹槽6与卡块7相卡接,接着需要倒水的时候,通过手动转动壶盖5,并且使得挡块15与卡块7相接触时,停止转动,避免在转动壶盖5时,转动幅度过大,导致滤网9与壶嘴4的一端错开,从而使得滤网9位于壶嘴4的一侧,在倒水时,通过手动旋转壶钮12,带动转动轴10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13转动,进而带动摆动块14摆动,从而将滤网9上的茶叶推开,且有利于将茶水的倒出,然后通过了滤网9使得壶体1内的茶叶渣过滤下来,且使得茶叶渣不会随着茶水流出壶体1,然后防滑垫2在放置壶体1时,增加了壶体1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壶体1倾倒摔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上方设有壶口,壶口处设有壶盖(5),壶盖(5)与壶体(1)活动连接,壶盖(5)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卡块(7),且壶体(1)的两侧设有凹槽(6),凹槽(6)与卡块(7)相卡接,所述卡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安装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9),所述壶盖(5)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的一端穿过壶盖(5),且转动轴(1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壶钮(12),所述转动轴(10)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摆动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把手(3)和壶嘴(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呈C型结构,壶嘴(4)与壶体(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0)的一侧设有固定环(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5)的上表面设有出气孔(16),且壶体(1)的一侧内壁一体成型有挡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滑垫(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6060.6U CN214484109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6060.6U CN214484109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84109U true CN214484109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216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66060.6U Active CN214484109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84109U (zh) |
-
2021
- 2021-01-21 CN CN202120166060.6U patent/CN2144841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86206519U (zh) | 扣盖型茶壶 | |
CN214484109U (zh) |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陶瓷茶壶 | |
CN210077262U (zh) | 一种紫陶壶 | |
EP3967188B1 (en) | Teapot | |
CN212117767U (zh) | 能防止摔盖的陶瓷壶 | |
CN209983933U (zh) | 一种能够自动沥水的陶瓷茶具 | |
CN214230774U (zh) | 一种防摔盖的陶瓷壶 | |
CN210471767U (zh) | 使用方便的泡茶壶 | |
CN219699666U (zh) | 一种多用途手冲咖啡机 | |
CN221430793U (zh) | 一种防堵陶瓷茶壶 | |
CN215190749U (zh) | 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 | |
CN216393716U (zh) | 一种新型防烫手日用陶瓷茶壶 | |
CN215502321U (zh) | 一种注水口与盖一体化茶壶 | |
CN217565565U (zh) | 便携式组合茶具 | |
CN211933755U (zh) | 一种厨房专用多功能调味品研磨工具 | |
CN218662872U (zh) | 一种带易拉盖的易拉罐 | |
CN218304378U (zh) | 一种竹节造型陶瓷茶具套件 | |
CN217792403U (zh) | 一种具有组合功能的便携式陶瓷杯 | |
CN211459746U (zh) | 一种便携式榨汁杯 | |
CN214341528U (zh) | 一种挂耳咖啡冲泡杯 | |
CN219920774U (zh) | 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 | |
CN220054507U (zh) | 一种简便式带茶纸杯 | |
CN219353532U (zh) | 一种泡茶器具 | |
CN215015880U (zh) | 一种新型防溅出水杯 | |
CN217792402U (zh) |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陶瓷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