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4362U -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4362U
CN218124362U CN202222370842.9U CN202222370842U CN218124362U CN 218124362 U CN218124362 U CN 218124362U CN 202222370842 U CN202222370842 U CN 202222370842U CN 218124362 U CN218124362 U CN 218124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battery pack
signal
unit
det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08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toCa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08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4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4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4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开关单元、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其中,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与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控制芯片用于在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第二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单元,以使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包供电。本实用新型根据开关触发信号或者电磁信号对开关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完成电池包的上电,丰富了电池包上电方式。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供电电路、一种电池包和一种手持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手持终端的供电方式通常为电池包供电,当电池包完成接插后,电池包上电,当手持式终端不工作时,电池包仍处于耗电状态,上电方式单一,且容易造成电池包电量的浪费,降低了电池包的有效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的供电电路,根据开关触发信号或者电磁信号对开关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完成电池包的上电,丰富了电池包上电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持终端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开关单元、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其中,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开关单元的第二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与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控制芯片在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第二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单元,以使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包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领域段与控制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开关单元的第二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与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控制芯片用于在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第二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单元,以使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包供电。由此,本实用新型根据开关触发信号或者电磁信号对开关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完成电池包的上电,丰富了电池包上电方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具体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开关管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一电容,第一电容与第二电阻并联。
具体地,第一开关管为N型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管。
具体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相连,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相连。
具体地,第二开关管为P型MOS管。
具体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包括:触控开关,触控开关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触控开关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触控开关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相连。
具体地,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干簧管,干簧管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其中,在干簧管感应到电磁信号时动作;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干簧管的另一端相连,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相连;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干簧管的另一端相连,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控制芯片还用于,输出高电平信号给开关单元,以使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输入为低电平信号,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基于上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丰富了电池包的上电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手持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和灭菌联接鞘,其中,灭菌联接鞘上安装磁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终端设备,基于上述的电池包,丰富了手持终端的上电控制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和开关单元的电路拓扑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拓扑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芯片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手持终端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电池包和手持终端设备。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100可包括:控制芯片10、开关单元20、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和电池管理单元50。
其中,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1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1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开关单元20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10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开关单元20的第二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与开关单元20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的一端分别相连,电池管理单元50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70相连。控制芯片10用于在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单元20,以使开关单元20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50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包供电。
具体而言,第一检测单元30对开关的触发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时,发出第一触发信号,并通过第一信号端发送给控制芯片10。第二检测单元40对电磁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电磁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40发出第二触发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端发送给控制芯片10。当控制芯片10通过第一信号端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者第二信号端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开关单元20导通,电池管理单元50导通,则电池包的负极60和电池包的正极70在电池包内的通路导通,电池包供电。如果控制芯片10未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则控制开关单元20断开,电池管理单元10断开,此时,电池包的负极20和电池包的正极70在电池包内的通路被断开,电池包不供电。也就是说,当开关被触发时,控制芯片10控制电池包供电,当检测到电磁信号时,控制芯片10也控制电池包供电,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电池包上电方式,丰富了电池包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检测单元30未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且第二检测单元40未检测到电磁信号时,控制芯片10也可仅控制电池管理单元50不导通,此时,电池包的正极70和电池包的负极60在电池包内的通路不导通,电池包不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控制芯片10还用于,输出高电平信号给开关单元20,以使开关单元20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输入为低电平信号,电池管理单元50处于导通状态。
也就是说,当控制芯片10输出高电平时,开关单元20导通,当控制芯片10输出低电平时,开关单元20断开,当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输入低电平时,电池管理单元50导通,当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输入高电平时,电池管理单元50断开。也就是说,当控制芯片10在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高电平给开关单元20,使开关单元20导通,开关单元20输出低电平给电池管理单元50,电池管理单元50导通,电池包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包括:触控开关S1,触控开关S1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P-)相连;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触控开关S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控制芯片1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触控开关S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相连。
具体而言,参照图2所示,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为单向导通,可以避免异常状况下的电流逆向回流,避免控制芯片10和电池管理单元50被损坏。当触控开关S1被按下导通时,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通过第二二极管D2和触控开关S1接地,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输入低电平,电池管理单元50导通,电池包向外输出供电,控制芯片10上电。另外,当触控开关S1被按下时,第一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触控开关S1连接P-即接地,第一信号输入端为低电平,则控制芯片10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并进一步输出高电平至开关单元20,控制开关单元20导通。
继续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包括:干簧管SW1,干簧管SW1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P-)相连,其中,在干簧管SW1感应到电磁信号时动作;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干簧管SW1的另一端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相连;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干簧管SW1的另一端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控制芯片1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
具体而言,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为单向导通,可以避免异常状况下的电流逆向回流,避免控制芯片10和电池管理单元50被损坏。当干簧管SW1感应到电磁信号动作时,干簧管SW1导通,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通过第三二极管D3和干簧管SW1接地,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为低电平,电池管理单元50导通,电池包向外输出供电,控制芯片10上电。另外,当干簧管SW1导通时,第二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四二极管D4和干簧管SW1接地,第二信号输入端为低电平,则控制芯片10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并进一步向开关单元20输出高电平,控制开关单元20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干簧管SW1还可采用其他的磁效应感应开关,当感应到外部磁场变化,如磁铁靠近时,磁效应感应开关动作导通,从而将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拉低至低电平,控制电池包供电。比如,干簧管SW1安装在手持终端设备的主机上,当干簧管SW1感应到磁性时,执行导通动作。上述磁性的产生,除磁铁供给外,也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产生磁产生磁场,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此处不作限制。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20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控制芯片10的信号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第一开关管Q1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60(P-)相连;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阻R2并联。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为N型MOS管。
具体地,第一开关管Q1的G极为控制端,与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开关管Q1的S极作为与P-相连的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D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1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构成滤波单元,第二电阻R2为下拉电阻。
当触控开关S1或干簧管SW1导通时,第一开关管Q1的D极为低电平,当控制芯片10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管Q1接地,即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此时,即使触控开关S1或干簧管SW1处于断开状态,电池管理单元50的一端在导通的第一开关管Q1的作用下,仍可保持低电平状态,达到延时导通的目的,控制电池包持续供电。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单元50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极与开关单元20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的一端分别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与供电电源60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70相连;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相连。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2为P型MOS管。
具体而言,继续以图2为例,假设开关单元20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第二信号检测单元40通过电池包的C端80与电池管理单元40的一端相连,即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一开关管Q1的D极与电池包的C端90相连,电池包的C端90与电池管理单元40的一端相连。电池管理单元40的第二开关管Q2的G极为控制端,与电池包的C端90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S极与电池包的正极70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D极与供电电源90的正极相连,供电电源90的负极连接电池包的负极60。其中,第三电阻R3为上拉电阻。
当电池包的C端80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时,电池包的C端80为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2的G极为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2导通,电池包的正极70与供电电源90的正极相连,电池包的负极60与供电电源90的负极相连,电池包供电。当电池包的C端80无信号输入时,第二开关管Q2的G极在第三电阻R3的作用下上拉至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2不导通,电池包的正极70不与供电电源90的正极相连,电池包不向外供电。
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第二开关管Q2的G极还可通过干簧管SW1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开关单元20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0通过电池包的C端80与电池管理单元40的一端相连。此时,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的可包括如下工作状态:
当干簧管SW1导通,触控开关S1未导通时,第二开关管Q2的G极通过干簧管SW1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拉低至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2导通,电池包的正极70与供电电源90的正极相连,电池包向外供电,控制芯片10上电。而当干簧管SW1处的磁铁移除时,干簧管SW1断开,第二开关管Q2的G极上拉至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2断开,电池包停止供电,控制芯片10断电。
当干簧管SW1未导通,触控开关S1导通时,第二开关管Q2的G极通过触控开关S1与电池包的负极60相连,拉低至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2导通,电池包向外供电,控制芯片10上电。控制芯片10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Q1导通。当触控开关S1断开时,第二开关管Q2的G极通过第一开关管Q1接地,第二开关管Q2持续导通,电池包继续供电,控制芯片10的信号输出端在触控开关S1断开后,持续输出预设延时时间的高电平,第一开关管Q1继续导通预设延时时间,即第二开关管Q2导通预设延时时间,电池包继续供电预设延时时间。当预设延时时间计时结束后,控制芯片10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第一开关Q1断开,第二开关管Q2的G极上拉至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2断开,电池包停止供电,控制芯片10断电。由此,可实现在触控开关S1断开后的延时供电,具体延时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另外,上述预设延时时间也可在触控开关S1按下时开始计时。
可以理解的是,该延时供电设置可以在干簧管SW1通电控制过程中,即通过控制芯片10在干簧管SW1断开时持续输出高电平给第一开关管Q1,以达到延时供电的效果。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以图2和图3作为该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假设控制芯片10仅在触控开关S1按下时执行延时供电控制,延时时间从触控开关S1按下时开始计时,该控制芯片10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控制芯片上电。
S102,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是否为低电平。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若否,则执行步骤S103。
S103,判断第二信号输入端是否为低电平。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S104,确定为干簧管上电方式。
S105,确定为其他上电方式。
S106,确定为触控开关上电方式。
S107,控制芯片将信号输出端设置为高电平,控制芯片内部软件开始计时。
S108,判断当前计时时间t是否达到预设延时时间T。若是,则执行步骤S109;若否,则执行步骤S107。
S109,控制芯片将信号输出端设置为低电平。
由此,控制芯片10可在触控开关S1控制电池包上电时,通过输出高电平来控制开关单元20对电池包的C端80持续输出预设延时时间的高电平,此时,即使触控开关S1断开,仍可实现使电池包持续供电,预设延时时间可以灵活设置。
另外,参照图3所示,电池包内还可设置有电池包管理系统,当第二开关管Q2导通,电池包供电时,电池包管理系统上电,负责获取电池包的电压和容量等属性,并发送给主机的控制单元,可供主机控制单元读取电池状态。当第二开关管Q2断开时,供电电源90停止对电池包管理系统的供电,进一步实现了电池包内的低功耗运行。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领域段与控制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开关单元的第二端适于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与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电池管理单元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控制芯片用于在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第二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单元,以使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包供电。由此,本实用新型根据开关触发信号或者电磁信号对开关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完成电池包的上电,丰富了电池包上电方式。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200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基于上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丰富了电池包上电方式。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手持终端设备。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终端设备1000包括上述的电池包200和灭菌联接鞘300,其中,灭菌联接鞘300上安装磁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终端设备,基于上述的电池包,丰富了手持终端的上电控制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开关单元、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
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开关触发信号,或者在所述第二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到电磁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开关单元,以使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包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相连;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型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所述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的一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关管为P型MOS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包括:
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触控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触控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包括:
干簧管,所述干簧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其中,在所述干簧管感应到电磁信号时动作;
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干簧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相连;
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干簧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开关单元,以使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输入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处于导通状态。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供电电路。
10.一种手持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和灭菌联接鞘,其中,所述灭菌联接鞘上安装磁铁。
CN202222370842.9U 2022-09-06 2022-09-06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Active CN218124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0842.9U CN218124362U (zh) 2022-09-06 2022-09-06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0842.9U CN218124362U (zh) 2022-09-06 2022-09-06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4362U true CN218124362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0842.9U Active CN218124362U (zh) 2022-09-06 2022-09-06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4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0106A1 (en) Rechargeable electrical device
CN114421768A (zh) 自举电容欠压保护电路、控制芯片及开关电源
CN218124362U (zh) 电池包及其供电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CN113541454B (zh) 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035282B2 (ja) 誘導電力伝送デバイス
CN113711481B (zh) 驱动电路
CN116960903A (zh) 开关控制电路、供电电路和储能电源
CN111817416A (zh) 无线充电系统开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404525A (zh) 信号检测电路、开关管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419318B (zh) 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US20180183318A1 (en) Circuit of a power supply unit
CN112491027A (zh) 直流电源防错控制电路、方法及家电设备
US202003662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converter efficiency
JP2021093904A (ja) デューティ比制限回路を有する電源供給装置、デューティ比制限回路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214255716U (zh) 直流电源防错控制电路及家电设备
CN218124361U (zh) 电池包及其状态锁定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EP2571136B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N220067210U (zh) 电源控制电路及家用电器
CN112114206A (zh) 充电负载检测电路
CN218124360U (zh) 电池包及其低功耗控制电路、手持终端设备
CN215833492U (zh) 一种电容欠压和掉电检测电路
CN217642763U (zh) 放电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电路及储能设备
CN217332612U (zh) 一种低功耗过零电路
CN214506641U (zh) 双电源切换电路和供电装置
CN219477947U (zh) 脉冲展宽电路及家用电器电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