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4078U -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4078U
CN218124078U CN202222539601.2U CN202222539601U CN218124078U CN 218124078 U CN218124078 U CN 218124078U CN 202222539601 U CN202222539601 U CN 202222539601U CN 218124078 U CN218124078 U CN 218124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detachably connected
block terminal
unit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96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富忠
孙伟
蔡宗光
贺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hu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hu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hu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hu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96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4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4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4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其包括背板、侧板、顶板、底板以及门板,背板的一侧表面设为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安装面,背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背面单元板;侧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可拆式连接在背板的安装面上,每个侧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侧面单元板;顶板可拆式连接在背板的安装面上,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可拆式连接,每个顶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顶面单元板;底板可拆式连接在背板的安装面上,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可拆式连接,每个底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底面单元板;门板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相铰接,另一个可拆式连接在另一个侧板上。本申请具有降低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又叫低压配电箱,是按照设计的要求,将指定标准的开关、测量仪表、保护电路以及辅助设备等元器件组装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金属或木制箱中。
相关技术中,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箱盖,箱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容纳槽,在容纳槽槽底设置有安装板,配电箱中的所有电路元件均安装在安装板上;箱盖的其中一端与容纳槽槽口处的其中一侧边缘相铰接,另一端与容纳槽槽口处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可拆式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因配电箱箱体为一体成型的薄壁结构,所以需要单独制作不同大小的箱体分别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从而导致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较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包括背板、侧板、顶板、底板以及门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设为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安装面,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背面单元板;所述侧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可拆式连接在所述背板的安装面上,每个所述侧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侧面单元板;所述顶板可拆式连接在所述背板的安装面上,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可拆式连接,每个所述顶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顶面单元板;所述底板可拆式连接在所述背板的安装面上,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可拆式连接,每个所述底板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底面单元板;所述门板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相铰接,另一个可拆式连接在另一个所述侧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时,先将多个背面单元板通过可拆式连接以形成背板,接着再将多个顶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以形成顶板,同时将多个底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以形成底板,然后将多个侧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以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侧板,再接着将顶板以及底板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上,再然后将两个侧板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上,同时两个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以及底板可拆式连接,最后在再将门板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相铰接,另一个可拆式连接在另一个侧板上以完成配电箱的组装,从而可以拼装成大小不同的配电箱以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进而能降低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背面单元板之间设置有角码板,所述角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相邻两个所述背面单元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背面单元板需要进行拼装时,可以通过螺栓将角码板与背面单元板固定连接,以达到相邻两个背面单元板相互固定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背面单元板靠近所述门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四个连接凸块,四个所述连接凸块以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连接凸块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顶板或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上,每组中的两个所述连接凸块间隔设置以供所述顶面单元板或所述底面单元板插入,所述连接凸块通过螺栓与所述顶面单元板或所述底面单元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侧板固定在背板上时,先将顶面单元板以及底面单元板分别插设在两组连接凸块之间,然后通过螺栓将两组连接凸块分别与顶面单元板以及底面单元板与固定连接,从而便形成了供其他元件的安装基础。
可选的,所述侧面单元板靠近所述顶板以及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一折边板,所述第一折边板与所述侧面单元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折边板既能抵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上,也能抵接在相邻另一个所述侧面单元板的所述第一折边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因第一折边板的设置,则在顶板以及底板安装好后,只需要将两个第一折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与顶板以及底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相抵接,再通过螺栓将其固定,从而可以达到通过简单的结构形式实现对两个侧板的安装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多个侧板进行拼装时,相邻两个侧面单元板的第一折边板会相互抵接,在通过螺栓将两个相互抵接的第一折边板固定,从而使拼接完成后的配电箱更加稳固。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边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面单元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折边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顶板或底板与第一连接折边卡接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通过螺栓将顶板或底板与第一折边板固定连接,既能通过简单地结构形式来达到使顶面单元板或底面单元板与第一折边板固定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门板远离自身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折边板,所述第二折边板与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折边板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吸附所述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折边板与侧板相抵接时,因磁铁的设置,所以第二折边板会与侧板具有预定强度的紧固连接,从而使门板合拢后不易被打开,进而达到门板打开以及关闭配电箱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门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抬起凸块,所述抬起凸块供人们握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折边板会与侧板相抵接后,因第二折边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会存在预定强度,故抬起凸块的设置,可以给门板提供一个施力点,从而能使人们更便捷地将门板打开。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顶面单元板或所述底面单元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分别能与两个所述顶面单元板或所述底面单元板相互靠近的一端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密封垫的设置,所以在相邻两个顶面单元板或底面单元板拼接后,一方面,使相邻两个顶面单元板或底面单元板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配电箱中,从而既能提升了配电箱整体的紧密性,也能防止配电箱中的电路元件因灰尘的进入而出现故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侧板、顶板、门板可拆式连接在背板上以及背板由多个背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侧板设置有两个且由多个侧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顶板有多个顶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底板由多个底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的方式,在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时,先将多个背面单元板通过可拆式连接以形成背板,接着再将多个顶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以形成顶板,同时将多个底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以形成底板,然后将多个侧面单元板可拆式连接以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侧板,再接着将顶板以及底板安装在安装面,再然后将两个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以及底板可拆式连接,最后在再将门板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相铰接,另一个可拆式连接在另一个侧板上以完成配电箱的组装,从而可以拼装成大小不同的配电箱以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进而能降低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
2.通过侧面单元板靠近顶板以及靠近底板的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一折面板的方式,一方面,因第一折边板的设置,则在顶板以及底板安装好后,只需要将两个第一折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与顶板以及底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相抵接,再通过螺栓将其固定,从而可以达到通过简单的结构形式实现对两个侧板的安装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多个侧板进行拼装时,相邻两个侧面单元板的第一折边板会相互抵接,在通过螺栓将两个相互抵接的第一折边板固定,从而使拼接完成后的配电箱更加稳固;
3.通过设置第二折边板以及磁铁的方式,在第二折边板与侧板相抵接时,因磁铁的设置,所以第二折边板会与侧板具有预定强度的紧固连接,从而使门板合拢后不易被打开,进而达到门板打开以及关闭配电箱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拼装式结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背板;11、背面单元板;12、角码板;13、连接凸块;2、侧板;21、侧面单元板;22、第一折边板;3、顶板;31、顶面单元板;4、底板;41、底面单元板;5、密封垫;6、门板;61、第二折边板;62、磁铁;63、抬起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参照图1和图2,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包括背板1、侧板2、顶板3、底板4以及门板6,具体的,背板1整体呈板状,背板1的一侧表面设为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安装面,背板1由多个可拆式连接的背板1单元板组成,背面单元板11呈板状;侧板2呈板状,侧板2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同时两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相对的两侧上,并且两个侧板2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侧面单元板21,侧面单元板21呈板状;顶板3呈板状,同时顶板3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的一侧上,并且顶板3与安装面相邻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而且顶板3包括多个可拆式顶面单元板31,顶面单元板31呈板状;底板4呈板状,底板4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远离顶板3的一侧上,并且底板4与安装面相邻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同时底板4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底面单元板41,底面单元板41呈板状;门板6为呈板状,门板6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2相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侧板2可拆式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在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时,先将多个背面单元板11可拆式连接成背板1,接着将多个顶面单元板31可拆式连接成顶板3,同时将多个底面单元板41可拆式连接成底板4,然后将顶板3以及底板4可拆式连接在背板1的安装面的相对两侧上,再接着将多个侧面单元板21可拆式连接形成两个相同大小的侧板2,再然后将两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上,同时两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在顶板3以及侧板2上,最后将门板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2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配电箱的组装,从而可以拼装成大小不同的配电箱以适配大小不同的电路元件,进而能降低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
参照图1和图2,相邻两个背面单元板11之间设置有角码板12,角码板12呈片状,并且角码板12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背面单元板11固定连接,以使多个背面单元板11通过可拆式连接形成背板1;背面单元板11在靠近门板6的一侧表面一体设置有连接凸块13,连接凸块13呈长方体状,并且连接凸块13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凸块13以两个为一组,两组连接凸块13分别位于靠近顶板3或靠近底板4的一侧上,一组连接凸块13形成的空间供顶面单元板31或底面单元板41插设,在顶面单元板31以及底面单元板41分别插设在两组连接凸块13中时,通过螺栓将顶面单元板31以及底面单元板41分别与两组连接凸块13固定连接,以将顶面单元板31以及底面单元板41可拆式连接在背面单元板11上,从而能形成供其他元件的安装基础。
参照图1和图2,在相邻两个顶面单元板31或底面单元板41拼装后,相邻两个顶面单元板31或底面单元板41之间会设置有密封垫5,密封垫5呈工形,密封垫5使相邻两个顶面单元板31或底面单元板41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接,以使相邻两个顶面单元板31或底面单元板41紧配连接,从而有助于提升拼装后配电箱的紧密性,进而防止灰尘进入配电箱中使电路元件出现故障。
参照图1和图2,侧面单元板21在靠近顶板3以及底板4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一折边板22,第一折边板22呈薄壁状,同时两个第一折边板22与侧面单元板21均垂直设置,在多个侧面单元板21拼接时,通过侧面单元板21的第一折边板22抵接在相邻侧面单元板21的第一折边板22上,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第一折边板22固定连接,以完成侧板2的拼装,在侧板2与顶板3以及顶板3拼接时,第一折边板22抵接在顶板3与底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上,在通过螺栓将第一折边板22与顶板3以及底板4固定连接,以完成对侧板2的安装。
参照图1和图2,在背板1、顶板3、底板4以及两个侧板2安装完后,则选择预定大小的门板6进行安装,门板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2远离背板1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侧板2远离背板1的一侧可拆式连接,门板6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一体设置第二折边板61,第二折边板61呈薄壁状,并且第二折边板61与门板6垂直设置,第二折边板61用于与侧板2相抵接,在第二折边板61靠近侧板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磁铁62,磁铁62呈板状,磁铁62用于与侧板2相吸附,从而使门板6在合拢时,第二折边板61能与侧板2具有预定强度的紧固连接,从而使门板6在合拢后不容易被打开。
参照图1和图2,因门板6在合上后,门板6上第二折边板61与侧板2会形成具有预定强度的紧固连接,所以为了方便人们将门板6打开,在门板6远离侧板2的一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呈长方体状的抬起凸块63,并且抬起凸块63还设置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所以在人们需要将门板6打开时,可以将抬起凸块63作为一个施力点,从而使人们更加便捷地将门板6打开。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的实施原理为:在适配不同大小的电器元件时,先将多个背面单元板11可拆式连接成背板1,再将多个顶面单元板31、底面单元板41以及侧面单元板21分别可拆式连接成顶板3、底板4以及两个大小相同侧板2,接着将顶板3以及侧板2分别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其中一个相对的两侧上,然后再将两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在安装面另外的相对两侧上,同时两个侧板2的两端分别与顶板3以及底板4可拆式连接,最后再将门板6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2相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侧板2可拆式连接,以完成对配电箱的拼装,从而可以拼装成大小不同的配电箱以适配不同大小的电路元件,进而能降低电气施工的设备成本。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所述背板(1)的一侧表面设为供电器元件安装的安装面,所述背板(1)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背面单元板(11);
侧板(2),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2)可拆式连接在所述背板(1)的安装面上,每个所述侧板(2)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侧面单元板(21);
顶板(3),可拆式连接在所述背板(1)的安装面上,所述顶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2)可拆式连接,每个所述顶板(3)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顶面单元板(31);
底板(4),可拆式连接在所述背板(1)的安装面上,所述底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2)可拆式连接,每个所述底板(4)包括多个可拆式连接的底面单元板(41);
门板(6),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2)相铰接,另一个可拆式连接在另一个所述侧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背面单元板(11)之间设置有角码板(12),所述角码板(1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相邻两个所述背面单元板(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单元板(11)靠近所述门板(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四个连接凸块(13),四个所述连接凸块(13)以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连接凸块(13)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顶板(3)或靠近所述底板(4)的一侧上,每组中的两个所述连接凸块(13)间隔设置以供所述顶面单元板(31)或所述底面单元板(41)插入,所述连接凸块(13)通过螺栓与所述顶面单元板(31)或所述底面单元板(4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单元板(21)靠近所述顶板(3)以及靠近所述底板(4)的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一折边板(22),所述第一折边板(22)与所述侧面单元板(2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折边板(22)既能抵接在所述顶板(3)与所述底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上,也能抵接在相邻另一个所述侧面单元板(21)的所述第一折边板(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板(22)通过螺栓与所述顶板(3)或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面单元板(21)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折边板(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6)远离自身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折边板(61),所述第二折边板(61)与所述侧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折边板(61)连接有磁铁(62),所述磁铁(62)用于吸附所述侧板(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6)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抬起凸块(63),所述抬起凸块(63)供人们握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顶面单元板(31)或所述底面单元板(4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分别能与两个所述顶面单元板(31)或所述底面单元板(41)相互靠近的一端抵紧。
CN202222539601.2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Active CN218124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601.2U CN218124078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601.2U CN218124078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4078U true CN218124078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3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9601.2U Active CN218124078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4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3075B2 (en) BIPV junction box
CN218124078U (zh) 一种拼装式结构配电箱
CN102709821A (zh) 一种船用低压配电柜柜体
CN210693129U (zh) 一种户外开闭所箱体组合结构
KR200445798Y1 (ko) 배전반
CN202651648U (zh) 一种船用低压配电柜柜体
CN210723774U (zh) 一种模块化高频控制柜
CN209282659U (zh) 一种装配式户外开关箱
CN210092625U (zh) 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
CN209896563U (zh) 一种配电箱用辅助安装结构
CN111390795A (zh) 一种门体装配定位工装及其应用
CN212935191U (zh) 一种便于现场安装的低压成套设备开关柜
JP4622026B2 (ja) 蓄電池収納キュービクル
CN206977868U (zh) 装配式室外机柜
JP2602586Y2 (ja) 低圧配電盤
CN216565968U (zh) 电控箱及暖通设备
CN220705811U (zh) 静音发电机组的插接式框架机箱及静音发电机组
CN21810388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维修的机电设备
CN218586584U (zh) 一种模块化配电箱
CN219718850U (zh) 一种防浪涌抗干扰的电源板
CN213905893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配电柜
CN212230812U (zh) 一种具有绝缘性能的配电柜
CN220733152U (zh) 一种监控仪的外壳结构
CN211556431U (zh) 一种配电箱的保护屏结构
CN21159823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钢板门门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