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5218U -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5218U
CN218115218U CN202221241854.5U CN202221241854U CN218115218U CN 218115218 U CN218115218 U CN 218115218U CN 202221241854 U CN202221241854 U CN 202221241854U CN 218115218 U CN218115218 U CN 218115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dy
micro
water
bubble generating
nano 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18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张伟栋
沈俊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18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5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5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5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通过在浮箱上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并且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文丘里曝气器,同时设置菌剂箱与文丘里曝气器连通;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水,混合水通入文丘里曝气器中并与从菌剂箱中通入的微生物菌群一起喷射至水体中,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抑制水体中厌氧菌的有机质分解过程,减少氮及磷营养盐的含量,抑制藻类的生长;且微纳米气泡有助于在水体中产生自由基离子,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配合微生物菌群产生的有益代谢物能够进一步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方便,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适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直径小于1um的微小气泡被称为微气泡,直径大于1um且小于1nm的超微小气泡称为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能够为水体提供高含量的溶解氧,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抑制水体中厌氧菌的有机分解过程,减少水体中氮和磷营养盐的含量,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现有的应用微纳米气泡对水质进行改善和治理的净水装置,通过制造微纳米气泡对水体进行净化的成本较高,且对被污染水体中的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应用微纳米气泡对水质进行改善和治理的净水装置,对水体进行净化的成本较高,且对被污染水体中的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包括,浮箱,所述浮箱用于承载;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浮箱上,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纳米级气泡,其包括进水端和进气端;
文丘里曝气器,所述文丘里曝气器设置于所述浮箱上,所述文丘里曝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文丘里曝气装置的输出端浸入水体中;
菌剂箱,所述菌剂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曝气器;
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浮箱相连,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水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文丘里曝气器包括喷管、气室、喉管和尾管,所述喷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喷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室,所述喉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室,所述喉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尾管的输入端,所述尾管的输出端连接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菌剂箱包括用于容纳微生物菌剂的储存桶,所述储存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室与所述喷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喷管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母匹配的外螺纹段并通过所述外螺纹段与气室拧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所述文丘里曝气器均位于水体中,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出水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端用于通入空气或氧气,且所述进气端设置有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菌剂箱中的微生物菌剂为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为脱氮除磷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文丘里曝气器之间连接有注剂管,所述注剂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通过在浮箱上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并且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文丘里曝气器,同时设置与文丘里曝气器的气室连通的菌剂箱;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水,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水通入文丘里曝气器中并与从菌剂箱中通入的微生物菌群一起喷射至水体中,微纳米气泡可以向水体中增加氧气,从而抑制水体中厌氧菌的有机质分解过程,减少水体中的氮及磷营养盐的含量,抑制藻类的生长;且微纳米气泡有助于在水体中产生自由基离子,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配合微生物菌群产生的有益代谢物能够进一步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到修复并净化水体的作用。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方便,能够对水体起到净化修复的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水体修复净化装置的文丘里曝气器的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浮箱;2、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进水端;22、进气端;3、文丘里曝气器;31、喷管;32、气室;33、喉管;34、尾管;4、菌剂箱;5、水泵;6、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包括,浮箱1,浮箱1用于承载;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设置于浮箱1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用于产生纳米级气泡,其包括进水端21和进气端22;
文丘里曝气器3,文丘里曝气器3设置于浮箱1上,文丘里曝气器3的输入端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输出端,文丘里曝气装置3的输出端浸入水体中;
菌剂箱4,菌剂箱4的输出端连接文丘里曝气器3;
水泵5,水泵5与浮箱1相连,且水泵5的输出端连接进水端21。
具体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进气端22通入空气或氧气,同时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进水端21通入水,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产生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水,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水通入文丘里曝气器3中并与从菌剂箱4中通入的微生物菌群一起喷射至水体中;可以想到的是,水质改善的关键技术手段是水体复氧,微纳米气泡具有很好的水体增氧能力,能够抑制水体中厌氧菌的有机质分解过程,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氮及磷营养盐的含量,抑制藻类的生长;且微纳米气泡有助于在水体中产生自由基离子,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配合微生物菌群产生的有益代谢物能够进一步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到修复并净化水体的作用,适于实用。
进一步的,文丘里曝气器3包括喷管31、气室32、喉管33和尾管34,喷管31的输入端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输出端,喷管31的输出端连接气室32,喉管33的输入端连通气室32,喉管33的输出端连接尾管34的输入端,尾管34的输出端连接水体。可以想到的是,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输出的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水经过文丘里曝气器3压爆喷射入水体中,压爆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及自由基环境,赋予了微纳气液界面高效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分离和氧化去除能力,能够对水体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
进一步的,菌剂箱4包括用于容纳微生物菌剂的储存桶,储存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气室32。微生物菌剂被放置在储存桶中,当设备运行时,储存桶中的微生物菌剂流入文丘里曝气器3的气室32中,微生物菌剂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产生的微纳米气泡一同喷射至水体中,微生物菌剂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能够对受污染的水体起到更好的净化和修复作用。
进一步的,气室32与喷管3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母,喷管31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母匹配的外螺纹段并通过外螺纹段与气室32拧接。具体的,通过调节喷管31与气室32的拧接程度就可以调整喷管31伸入气室32内部的长度,从而改变气室32内部空间的大小,以调节空气的吸入量。
进一步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及文丘里曝气器3均位于水体中,且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进气端22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伸出水面。
进一步的,水泵5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装置6,以对水中的污物进行过滤,保证水泵5能够稳定地运行。
进一步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进气端22用于通入空气或氧气,且进气端22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对空气中的尘土起到过滤的作用,保证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菌剂箱4中的微生物菌剂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为脱氮除磷菌。复合微生物菌群能够产生对水体有益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会进一步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加快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
进一步的,出液口与文丘里曝气器3之间连接有注剂管,注剂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可以想到的是,在注剂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可以对菌剂箱4中菌剂流入文丘里曝气器的速度和剂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进气端22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可以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的进气量和进气速度进行调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箱,所述浮箱用于承载;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浮箱上,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纳米级气泡,其包括进水端和进气端;
文丘里曝气器,所述文丘里曝气器设置于所述浮箱上,所述文丘里曝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文丘里曝气装置的输出端浸入水体中;
菌剂箱,所述菌剂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曝气器;
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浮箱相连,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曝气器包括喷管、气室、喉管和尾管,所述喷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喷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室,所述喉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室,所述喉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尾管的输入端,所述尾管的输出端连接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箱包括用于容纳微生物菌剂的储存桶,所述储存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与所述喷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喷管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母匹配的外螺纹段并通过所述外螺纹段与气室拧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所述文丘里曝气器均位于水体中,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出水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过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端用于通入空气或氧气,且所述进气端设置有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箱中的微生物菌剂为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为脱氮除磷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文丘里曝气器之间连接有注剂管,所述注剂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修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CN202221241854.5U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Active CN218115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1854.5U CN218115218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1854.5U CN218115218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5218U true CN218115218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4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1854.5U Active CN218115218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52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4332A (zh) * 2023-01-20 2023-04-18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体的净化与养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4332A (zh) * 2023-01-20 2023-04-18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体的净化与养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012A (zh) 内循环曝气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
CN101885570A (zh)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
CN1792896A (zh) 曝气生物滤池藕合臭氧氧化处理石化污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18997A (zh) 一种复合曝气mbr的方法与装置
CN218115218U (zh) 一种水体修复净化装置
CN103641268B (zh)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及工艺
CN110683654A (zh) 一种高效全程自养脱氮装置
CN112723546A (zh) 一种高硫酸盐高氨氮含量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
CN112062277A (zh) 一种MABR与CH4-MBfR联用式处理含对硝基苯酚废水的装置
CN201140996Y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射流布水布气装置
CN214327267U (zh) 一种双层mabr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5856266U (zh) 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2770056U (zh)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CN211170336U (zh) 组合式压力曝气好氧反应装置
CN108439579B (zh) 一种提高废水处理能力的环保系统
CN205328825U (zh) 处理污水并实现再生用水的aooc组合设备
CN208700832U (zh)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
CN111573999A (zh) 模块化KtLM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氨氧化处理系统
CN20675161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19730712U (zh) 一种工业园区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15049021U (zh) 废水的缓冲系统
CN205115228U (zh) 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装置
CN204198562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8232052U (zh) 一种利用气体碳源的含氮废水处理系统
CN204185339U (zh) 用于环卫的移动式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