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2538U -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2538U
CN218112538U CN202222187017.5U CN202222187017U CN218112538U CN 218112538 U CN218112538 U CN 218112538U CN 202222187017 U CN202222187017 U CN 202222187017U CN 218112538 U CN218112538 U CN 218112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ing
wing
pressing plate
vehic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70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Xingda Plastic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Xingda Plastic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Xingda Plastic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Xingda Plastic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870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2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2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2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属于汽车防护结构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护板使用寿命和散热性能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包括桥接压紧板和与之连接的翼形托架,所述翼形托架的顶部具有迎风面和契合面、两侧具有侧锥面和整流面、底部具有对接面和流线型面,所述翼形托架通过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固定连接。本实用通过给车辆底护板的配置桥接压紧板,使得原本独立锚定的连接件通过桥接压紧板构成一个连续的连接面,不但提高车底护板边缘处的连接强度,还提高车底护板的结构强度,即使行驶过程中护板边缘受到剐蹭,也不容易翘起,由于桥接压紧板的压迫作用,即使出现了裂纹也更不容易继续扩散,延长了车顶护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为了保护爱车,除了给车身贴膜减少车漆刮花,还会给车底安装护板减少剐蹭。
现有的车辆底护板由连接件直接固定到车底,由于连接件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护板边缘部在受到剐蹭时容易翘起,该翘起会加速护板的损坏,从而缩短护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由于护板的使用会对车辆的底部结构进行封装,相比于不使用护板的车底,可进行散热的结构面积会明显降低,影响车辆底部发热部分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护板使用寿命和散热性能的车辆底护板支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包括包括桥接压紧板和与之连接的翼形托架,所述翼形托架的顶部具有迎风面和契合面、两侧具有侧锥面和整流面、底部具有对接面和流线型面,所述翼形托架通过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锥面的数量有两个、关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契合面对称,所述侧锥面连接所述迎风面与所述契合面同一侧的相邻侧边,所述整流面的数量有两个、关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契合面对称,所述整流面连接所述契合面与所述侧锥面同一侧的相邻侧边,所述流线型面连接两个所述整流面最下方的相邻边,所述对接面连接所述迎风面与所述流线型面,所述翼形托架的内部具有镂空腔,所述镂空腔贯通所述对接面和流线型面,所述桥接压紧板在与所述翼形托架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导流槽,所述桥接压紧板在所述导流槽的两侧开设有连接件沉孔,所述迎风面开设有与所述镂空腔贯通的进风口,所述契合面开设有与所述镂空腔贯通的排风口,利用汽车行驶时的空气流动来提高安装护板后车底的散热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翼形托架的对接面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桥接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桥接压紧板与所述翼形托架支架还设置有结构加强板,所述结构加强板位于所述桥接压紧板的尾部边缘与所述对接面和所述流线型面的过渡线之间,隐藏结构加强板,同时保证车辆底护板下表面的平整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结构加强板同样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和所述翼形托架固定连接,焊接的结构强度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结构加强板通过耐热固化胶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和所述翼形托架固定连接,粘结的操作更加方便,且不影响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减负型槽和肋槽,所述肋槽位于所述结构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并且关于所述减负型槽左右对称。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翼形托架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翼形托架相互平行地排布在所述桥接压紧板上,同与车辆常态下的行驶方向保持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桥接压紧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槽,若干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导流槽之间,进一步增加支架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桥接压紧板的尾部还开设有若干贯通上下表面的卡合槽,若干所述卡合槽与若干所述散热槽间隔分布,用于与车辆底护板上的散热筋等凸起结构配合,来提高安装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桥接压紧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若干所述限位槽与若干所述卡合槽间隔排布,在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进而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给车辆底护板的配置桥接压紧板,使得原本独立锚定的连接件通过桥接压紧板构成一个连续的连接面,不但提高车底护板边缘处的连接强度,还提高车底护板的结构强度,即使行驶过程中护板边缘受到剐蹭,也不容易翘起,由于桥接压紧板的压迫作用,即使出现了裂纹也更不容易继续扩散,延长了车顶护板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计具有立体通风结构的翼形托架,使其安装方向与车辆常态下的行驶方向保持一致,在车辆行驶时由于空气会通过导流结构,即使车底安装了弧板,能够通过这种被动的空冷方式提高车底发热部件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整体结构第一视图;
图2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整体结构第二视图;
图3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桥接压紧板的第一立体缩略图;
图5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桥接压紧板的第二立体缩略图;
图6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桥接压紧板的第三立体缩略图;
图7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翼形托架的第一立体视图;
图8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翼形托架的第二立体视图;
图9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翼形托架与结构加强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10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翼形托架的第三立体视图;
图11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翼形托架的独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结构极强板的独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接压紧板;101、连接件沉孔;102、导流槽;103、散热槽;104、卡合槽;105、限位槽;2、翼形托架;201、迎风面;202、契合面;203、侧锥面;204、整流面;205、进风口;206、排风口;207、对接面;208、流线型面;209、镂空腔;3、结构加强板;301、减负型槽;302、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12所示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包括包括桥接压紧板1和与之连接的翼形托架2,构成车辆底护板安装时的辅助支架,翼形托架2的顶部具有迎风面201和契合面202、两侧具有侧锥面203和整流面204、底部具有对接面207和流线型面208,使得翼形托架2具备八面体的结构,翼形托架2通过对接面207与桥接压紧板1固定连接,侧锥面203的数量有两个、关于迎风面201和契合面202对称,侧锥面203连接迎风面201与契合面202同一侧的相邻侧边,整流面204的数量有两个、关于迎风面201和契合面202对称,整流面204连接契合面202与侧锥面203同一侧的相邻侧边,流线型面208连接两个整流面204最下方的相邻边,对接面207连接迎风面201与流线型面208,各个面规则拼接,让翼形托架2具备对称的异型结构,翼形托架2的内部具有镂空腔209,一方面可以减少翼形托架2的重量;另一方面翼形托架2的表面积,从而提高该支架的空冷效率,镂空腔209贯通对接面207和流线型面208,翼形托架2的底部处于开发状态,因此不会因为车辆涉水而增加通过阻力,配合流线型面208的导流性,可以提升车辆底盘的通过流畅度,且开放的状态不易积水,桥接压紧板1在与翼形托架2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导流槽102,迎风面201开设有与镂空腔209贯通的进风口205,契合面202开设有与镂空腔209贯通的排风口206,车辆行驶时,空气会依次通过导流槽102、进风口205在镂空腔209内流动后从排风口206排出,形成被动空冷的流通通道,从而给汽车底盘的发热部位提供降温功能。
桥接压紧板1在导流槽102的两侧开设有连接件沉孔101,螺栓等连接件会依次穿过连接件沉孔101和车辆底护板上对应的通孔将桥接压紧板1和弧板固定到车辆的底部,翼形托架2的对接面207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桥接压紧板1固定连接,保证连接强度,无论桥接压紧板1相对于车辆的连接方向如何,翼形托架2的方向都最好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保持平行,存在适量的倾斜是允许的,但是会降低该护板支架的降温性能,桥接压紧板1与翼形托架2支架还设置有结构加强板3,可提高翼形托架2与桥接压紧板1的连接强度,结构加强板3位于桥接压紧板1的尾部边缘与对接面207和流线型面208的过渡线之间,结构加强板3一方面可以填补此处的空缺,还可以让下表面与流线型面208的下边缘平齐,从而提高护板支架下表面的平整性,结构加强板3采用焊接或者耐热固化胶连接的方式与桥接压紧板1和翼形托架2固定连接,由于结构加强板3承受的压力并不会很大,所以上述两种固定方式都能确保连接强度,结构加强板3上开设有减负型槽301和肋槽302,肋槽302位于结构加强板3的左右两侧,并且关于减负型槽301左右对称,在减少自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结构强度。
翼形托架2的数量有若干个,适车辆底护板的实际配合槽数量和位置而定,若干翼形托架2相互平行地排布在桥接压紧板1上,且设置方向通常与车辆行驶方向保持一致,这样在车辆行驶时才能获得最大的被动降温效果,桥接压紧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槽103,增加支架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若干散热槽103位于导流槽102之间,桥接压紧板1的尾部还开设有若干贯通上下表面的卡合槽104,用于与车辆底护板下表面到的散热筋或凸起结构配合从而提高安装稳定性,若干卡合槽104与若干散热槽103间隔分布,桥接压紧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05,在安装时可以起到定位作用,当沿着限位槽105不能继续向内滑动时,说明该支架已经插至合适的安装位置,此时使用连接件对支架进行固定即可,若干限位槽105与若干卡合槽104间隔排布,间隔排布的方式,是为了充分利用桥接压紧板1上的空间,保证各个槽结构之间的材料任具备足够的抗弯曲能力。
该车辆底护板支架的工作原理:安装时,首先将车辆底护板与车底的安装点对齐,然后让该护板支架与车底护板的配合槽和连接通孔对齐,最后用螺栓等连接件穿过护板支架和车底护板将二者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安装后护板支架上的翼形托架2的延伸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保持平行,在车辆行驶时,空气会通过支架内预设的热交换结构,从而加速车辆底盘的散热速度,使得安装了底护板的车辆任具有较高的空冷降温性能。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接压紧板和与之连接的翼形托架,所述翼形托架的顶部具有迎风面和契合面、两侧具有侧锥面和整流面、底部具有对接面和流线型面,所述翼形托架通过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锥面的数量有两个、关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契合面对称,所述侧锥面连接所述迎风面与所述契合面同一侧的相邻侧边,所述整流面的数量有两个、关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契合面对称,所述整流面连接所述契合面与所述侧锥面同一侧的相邻侧边,所述流线型面连接两个所述整流面最下方的相邻边,所述对接面连接所述迎风面与所述流线型面,所述翼形托架的内部具有镂空腔,所述镂空腔贯通所述对接面和流线型面,所述桥接压紧板在与所述翼形托架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导流槽,所述桥接压紧板在所述导流槽的两侧开设有连接件沉孔,所述迎风面开设有与所述镂空腔贯通的进风口,所述契合面开设有与所述镂空腔贯通的排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形托架的对接面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桥接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桥接压紧板与所述翼形托架支架还设置有结构加强板,所述结构加强板位于所述桥接压紧板的尾部边缘与所述对接面和所述流线型面的过渡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板同样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和所述翼形托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板通过耐热固化胶与所述桥接压紧板和所述翼形托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减负型槽和肋槽,所述肋槽位于所述结构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并且关于所述减负型槽左右对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形托架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翼形托架相互平行地排布在所述桥接压紧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压紧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槽,若干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导流槽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压紧板的尾部还开设有若干贯通上下表面的卡合槽,若干所述卡合槽与若干所述散热槽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底护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压紧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若干所述限位槽与若干所述卡合槽间隔排布。
CN202222187017.5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Active CN218112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7017.5U CN21811253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7017.5U CN21811253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2538U true CN218112538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7017.5U Active CN21811253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2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12538U (zh) 一种车辆底护板支架
CN212967928U (zh) 电池箱体及电动汽车
CN113293903A (zh) 装配式人造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3335386B (zh) 一种玻璃钢顶盖总成
JP200229495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板を取り付けた折板屋根構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板の押さえ部材および補強部材
CN215563661U (zh) 一种建筑幕墙防水结构
CN210789673U (zh) 一种激光焊接房墙板型材
CN110259016B (zh) 一种饰面材料模块化安装体系
CN209892322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水箱安装结构
CN212078529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铝蜂窝板
CN211605210U (zh) 一种可拆卸的铝合金上盖结构
CN208502313U (zh) 一种可增加楼板梁强度的新型钢板蒙皮
CN219154405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顶盖总成
CN209051382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
CN218858414U (zh) 一种车载风道
CN216587374U (zh) 一种光伏建筑屋面系统
CN22084845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保温隔热板
CN212249173U (zh) 一种具有防护性的建筑模板
CN216915862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厢内的挡风板
CN216709652U (zh) 一种用于飞机的进气道及飞机
CN218763553U (zh) 高能效线圈盘
CN117822790B (zh) 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
CN210478386U (zh) 客车用组合冷却器
CN221233999U (zh) 一种海上风观光钓鱼平台
CN210692638U (zh) 电池包的下壳体及其动力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