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1679U -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1679U
CN218101679U CN202221428617.XU CN202221428617U CN218101679U CN 218101679 U CN218101679 U CN 218101679U CN 202221428617 U CN202221428617 U CN 202221428617U CN 218101679 U CN218101679 U CN 218101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nection
base st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86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86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1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1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1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天线组件用于和充电基站配合使用,包括:天线模块,包括天线和与天线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件;天线杆,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天线模块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天线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还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电连接件,当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天线模块机械连接时,设置于第一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以及,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充电基站的第三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户外设备通讯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背景技术
天线杆是用来连接天线的结构,天线杆和天线机械连接,为天线提供支撑,同时天线杆还使用引线和天线电连接,实现信号传递,或用于天线供电。
RTK(Real Time Kinematic)即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也称为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相关技术中,用于固定RTK天线的底部连接管,基本都是采用单节连接管或者多节连接管拼接的方式达到所想要的长度,然后通过单独的引线与供电设备相连,即:机械接口和信号接口完全独立开,会导致出现用户接完机械接口之后还需要进行电气接口的安装,从而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至少一种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及其充电基站。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组件,用于和充电基站配合使用,包括:
天线模块,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件;
天线杆,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天线模块可分离地机械连接,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还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电连接件,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天线模块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以及,
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充电基站的第三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基站,所述充电基站包括:
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内设置有第三电连接件;
前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基站本体上,所述天线杆设置于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三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基站本体用于为所述天线组件供电,和/或,所述基站本体用于接收所述天线组件输出的电信号。
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天线组件的天线杆能够在和天线模块进行机械连接的同时实现电气连接,以及能够在和充电基站进行机械连接的同时实现电气连接,其拼接更加简单易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和第一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和和充电基站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天线;11、信号输出接口;12、第二信号线;2、天线杆;21、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第一信号线;24、第三信号线;3、第一连接部;4、第一电连接件;41、第二固定座;5、第二连接部;6、第二电连接件;61、第一固定座;63、凸出部;64、缓冲构件;7、销钉;8、基站本体;81、信号接收板;82、插接孔;83、第三固定座;84、第三电连接件;87、销钉;9、第五连接部;91、第二电连接件;92、第一固定座;223、第三连接部;226、第六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下面,参照图1-图10对本申请的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的结构进行描述,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首先,参照图9-图10,本申请的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模块和天线杆2。其中,如图1所示,天线模块包括天线1和第一电连接件4,其中,第一电连接件4电连接天线1,用于传输天线接收/待发出的信号,或者用于作为天线的供电通路。
为了便于天线和天线杆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天线模块还包括引出杆,该引出杆内部具有空腔,引出杆与天线连接的一端可以对应天线的信号输出接口,或者可以大体对应天线的底端的中心处,以使得对天线的支持更加平稳。
为了实现天线和天线杆2的机械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引出杆远离所述天线1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部3,引出杆和第一连接部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引出杆和天线1机械连接,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实现引出杆和天线1的机械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接、焊接或者两种连接方式的结合等方式进行连接。
为了实现天线和第一电连接件4的电连接,天线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信号线12,引出杆内部设置为空腔,第二信号线12位于引出杆的空腔中,通过第二信号线12电连接天线的信号输出接口,第二信号线12位于引出杆的空腔中,天线杆的外部无线缆,因此可以使得天线组件的外观更加美观,且还可以对信号线起到保护作用。
第一电连接件4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设置于引出杆的容纳空间内,例如设置于引出杆的第一连接部3处的容纳空间内,例如,引出杆的容纳空间内安装有第二固定座41,第一电连接件4安装在第二固定座41上。具体地,可以是第一电连接件4通过粘胶或者过盈配合或者其他适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固定座41上,例如可以是第一电连接件4的背离引出杆用于和天线杆连接的端部的一侧和其对应的第二固定座41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41可以通过例如销钉7等连接件和引出杆的侧壁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固定座41和第一电连接件均固定于引出杆的内部。
第一电连接件4和天线电连接,具体为,天线1上连接有信号输出接口11,信号输出接口11电连接第二信号线12,第二信号线12连接天线1的信号输出接口11和第一电连接件4。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天线1可以为RTK天线或者其他适合的定位天线。
继续参照图9至图10,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天线模块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其中,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可以是通过任意适合的连接方式实现,例如通过插接、螺接等方式,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与天线1机械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和设置于天线杆2的第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插接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5均为锥形接头,例如,第一连接部3的内部的容纳空间和第二连接部5的外侧壁围成的锥形相匹配,并且第二连接部5能够插设于第一连接部3内并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两者紧密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的端部为锥形的尖端;同理,在其他示例中,第一连接部3还可以插设于第二连接部5内。
上述的第一连接结构还可以通过螺接连接方式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5中的一者内部具有螺纹槽,另一者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天线杆2通过外螺纹和螺纹槽的螺接与天线模块可分离的机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天线杆2的第二端部的第三连接部223以及设置在充电基站内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223和第四连接部插接连接,例如第三连接部223为锥形接头,而第四连接部为设置于充电基站内的插接孔,插接孔和第三连接部223的外侧壁围成的锥形相匹配,并且第三连接部223能够插设于插接孔内并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两者紧密连接,其中,插接孔的端部为锥形的尖端;同理,在其他示例中,第四连接部还可以是设置在充电基站中的锥形接头,第四连接部可以插设于第三连接部223内。
上述的第二连接结构还可以通过螺接连接方式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23和第四连接部中的一者内部具有螺纹槽,另一者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天线杆2通过外螺纹和螺纹槽的螺接与充电基站可分离的机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杆2包括至少一根连接管,每一根连接管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二电连接件,其中,第二电连接件可以设置于连接管内部的容纳空间内(例如可以分别设置于每个连接管端部的连接部内的容纳空间里),或者还可以是设置于连接管的外周侧壁上,其中,位于同一连接管的第二电连接件可以是同一种类型结构的电连接件,或者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电连接件,例如,连接管一端的第二电连接件具有凸出部,连接管另一端的第二电连接件具有插孔,或者,连接管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均具有凸出部,或者,连接管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均具有插孔。
为了增加天线杆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杆2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管,相邻的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结构可分离地机械连接,以及一所述连接管的一第二电连接件和另一所述连接管的一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例如当相邻的连接管通过第三连接结构机械连接同时对应的第二电连接件接触而电连接。例如,如图2至图6、图9所示,天线杆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通过第三连接结构可分离地机械连接。
本申请由于天线杆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管,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需要的连接管的数量,更加灵活,且可以在某一连接管损坏时,该损坏的连接管可以直接报废,而使用另一配套的连接管进行替换,更加方便维护。
第三连接结构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连接结构实现,例如可以大体类似于前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示例性地,第三连接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管21的第五连接部9和设置于第二连接管22的第六连接部226,例如第五连接部9和第六连接部226均为锥形接头,第五连接部9和第六连接部226中的一者插设于另一者内,例如,如图9所示,第五连接部9的内部的容纳空间和第六连接部226的外侧壁围成的锥形相匹配,并且第六连接部226能够插设于第五连接部9内并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两者紧密连接,其中,第六连接部226的端部为锥形的尖端,而第五连接部9内沿着第六连接部的插入方向其内部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同理,在其他示例中,第五连接部也可以插设于第六连接部内。
上述的第三连接结构还可以通过螺接连接方式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中的一者内部具有螺纹槽,另一者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每两个连接管通过外螺纹和螺纹槽的螺接而连接。
当第五连接部9和第六连接部226两者的连接部分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时,与第五连接部9对应的第二电连接件和与第六连接部对应的第二电连接件两者接触而电连接,从而实现机械连接的同时实现两个连接管的电连接,相比机械接口和电气接口彼此独立的相关技术,本申请无需用户接完机械接口之后再单独进行电气接口的安装,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中,电连接件接触而电连接可以是指的两个电连接件的部分接触,或者,也可以是一者的凸出部插入至另一个者的插槽的插接。
天线杆的第一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天线杆的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实现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的电连接,例如参照图2至图6,在每个连接管(例如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的容纳空间中设置有第一信号线23,第一信号线23的两端电连接每一个连接管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第一信号线23位于连接管内的容纳空间中,天线杆的外部无线缆,因此可以使得天线组件的外观更加美观,且还可以对信号线起到保护作用。
继续举例,如图3至图5和图9,天线杆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对于第一连接管21,第一连接管21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连接部5和第五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5和第五连接部9的容纳空间中分别安装有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通过第一连接管21容纳空间中的第一信号线23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管21的第二连接部5用于和天线模块的第一连接部可分离地机械连接,第一连接管21的第五连接部9用于和第二连接管22的第六连接部226可分离地机械连接,第二连接管22的第三连接部223用于和充电基站的第四连接部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其中,在如图2至图5所示的示例中,第二连接管22的第三连接部223所在区域的结构(如图5中框C所包围的结构)和第六连接部226所在区域的结构(如图5中框D所包围的结构)可以实现为如图4所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二电连接件设置于连接管的容纳空间内,每一个第二电连接件可以分别通过一第一固定座61安装在对应的容纳空间中,例如,第二电连接件可以通过粘胶或者过盈配合或者其他适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例如可以是每个第二电连接件的背离每个连接管管口的一侧和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座连接。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电连接件91分别通过另一第一固定座92安装在对应的容纳空间中,第一固定座92安装在第五连接部9内。第一固定座61、第一固定座92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销钉7安装在所对应的容纳空间中,如图3所示,销钉7穿过第二连接部5的外周侧壁并和第一固定座61连接,实现了对第一固定座61的固定。再例如,如图4所示,销钉7穿过第五连接部9并和另一第一固定座92连接,实现了对第一固定座92的安装固定。通过销钉固定的方式仅作为示例,其他适合的方式可以适用于本申请。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连接管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一者具有凸出部另一者具有插槽,例如,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连接管21的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的结构不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连接管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可以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两者均具有插槽,或者两者均具有凸出部,例如,如图5所示,两者均具有凸出部。
为了在各个连接结构对接过程中对电气接口(也即本申请的电连接件)起到保护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座61包括和第二电连接件6间隔的挡板,挡板和第二电连接件6之间连接有缓冲构件64,通过设置缓冲构件,以提高缓冲效果,使得电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属于软性连接,从而在两个电连接件对接过程中对电气接口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选地,缓冲构件可以为任意适合的弹性件,例如可以是橡胶、硅胶或者缓冲弹簧等。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缓冲构件64包括至少两个缓冲弹簧,其中缓冲弹簧的形变方向和连接管的插入方向平行。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仅在连接管的一端或者两端均设置前述的缓冲构件64。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天线模块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充电基站的第三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用户一步操作即可实现机械接口的连接和电气接口的连接,方便简单。
参照图6、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基站,充电基站包括基站本体8和上述的天线组件,充电基站内设置有第三电连接件84,充电基站本体8用于为天线组件供电;或者用于接受天线组件输出的电信号;或者基站本体8既用于天线组件的供电也用于接受天线组件输出的电信号。
天线杆2的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用于和第三电连接件84相电连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基站本体8内的插接孔82,用于插接天线杆2,第三电连接件84通过第三固定座83设置于插接孔82内,并且用于连接第二电连接件。
可选的,参考图6,第三电连接件84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设置于基站本体8内的插接孔82内,例如,插接孔82内安装有第三固定座83,第三电连接件84安装在第三固定座83上。可选地,第三电连接件84可以通过粘胶或者过盈配合或者其他适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座83,例如可以使第三电连接件84背离插接孔82的开口的一侧和其对应的第三固定座83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座83可以通过例如销钉87等连接件和插接孔82的侧壁连接,从而将第三固定座83和第三电连接件84均固定于插接孔82的内部。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本体8内设置有信号接收板81和第三信号线24,第三信号线24两端分别连接基站本体8内的第三电连接件84和信号接收板81,以将第三电连接件84接收的信号通过第三信号线24传递给信号接收板81,以使信号接收板81能够接收信号并进行处理。
可选的,当天线杆的第一端部和天线模块进行机械对接的同时,例如天线杆的第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和天线模块的第一连接部插接连接的同时,随着第二连接部插入到第一连接部的深度越来越深,两者的连接越来越紧固,同时第一电连接件4和天线杆的第一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实现配合实现电连接,第一电连接件4与第二电连接件通过相互匹配的插槽或者凸出部63相互配合。也即,在第一电连接件4上设置有插槽时,与第一电连接件4配合的第二电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的凸出部,当第一电连接件4上设置有凸出部63时,与第一电连接件4配合的第二电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的插槽。
同样的,当天线杆的第二端部和充电基站进行机械对接的同时,例如天线杆的第二端部的第三连接部和充电基站的第四连接部插接连接的同时,第三电连接件84和天线杆的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配合实现电连接,第三电连接件84与第二电连接件通过相互匹配的插槽或者凸出部63相互配合。也即,在第三电连接件84上设置有插槽时,与第三电连接件84配合的第二电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的凸出部,当第三电连接件84上设置有凸出部时,与第三电连接件84配合的第二电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的插槽。
在进行天线模块、天线杆2和充电基站之间的连接时,天线杆2第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5和天线模块上的第一连接部3可分离的机械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5与第一连接部3的连接部分长度达到第一预定长度时,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相电连接,实现了天线杆2和天线模块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天线杆2第二端部的第三连接部223与充电基站上的插接孔82可分离的机械连接,第五连接部95与插接孔82的连接部分长度达到预定长度后,第三电连接件84与第二电连接件91或者第二电连接件6相抵接,在完成机械连接的同时实现了电连接,更加方便简单。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9所示,天线杆2使用一根第二连接管22和一根第一连接管21的结构拼接组成了天线杆2,第一连接管21用于连接天线模块,第二连接管22用于连接充电基站本体8,第一连接管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和第五连接部9,并在第二连接部5和第五连接部9内的容纳空间中分别安装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线23,第一连接管21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6和第二电连接件91结构不相同。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管22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结构相同,在第二连接管2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六连接部226和第三连接部223,在第六连接部226和第三连接部223内的容纳空间中均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6。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6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线23,用于进行电信号的传递。
本申请中天线杆2的拼接原理如下,
如图8所示,在进行天线模块和第一连接管21的拼接时,将天线模块的第一连接部3套在第一连接管21的第二连接部5上,因为锥口结构,在套设时两者会逐渐抵紧,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同时实现了机械连接的电连接。
如图9所示,在进行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之间的连接时,将第一连接管21上的第五连接部9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2的第六连接部226上,二者随着插入深度越来越深,逐渐实现过盈配合的稳固连接,第一连接管21上的第二电连接件91和第二连接管22上的第二电连接件6配合连接,从而同时实现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如图10所示,在进行天线杆的第二端部(也即第二连接管22的端部)和充电基站之间的连接时,将第二连接管22另一端的第三连接部223插入到基站本体8的插接孔82中,在插接的过程中逐渐抵紧,第二连接管22上的第二电连接件6和插接孔82中的第三电连接件84相互插接配合,同时实现了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将天线杆的机械接口和电气接口呈一体化结构,方便进行拼接组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将信号线设置在天线杆内部,使得天线组件和充电基站更加美观,并且对信号线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本申请的天线杆可以由一根或多根连接管连接而成,其可以在一根连接管受损时,直接通过新的连接管来进行替换,维护更加方便,且成本更低。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和充电基站配合使用,包括:
天线模块,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件;
天线杆,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天线模块可分离地机械连接,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还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电连接件,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天线模块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以及,
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可分离地机械连接,当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充电基站机械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充电基站的第三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天线机械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天线杆的第一端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天线杆的第二端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以及设置在充电基站内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管,每一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第二电连接件,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一信号线,每一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每一所述第一信号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管的容纳空间内,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位于每一所述连接管两端的第二电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连接管,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三连接结构可分离地机械连接,以及一所述连接管的一第二电连接件和另一所述连接管的一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别通过一第一固定座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管的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间隔的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缓冲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与天线连接的引出杆,所述引出杆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内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天线的信号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
所述引出杆远离所述天线一侧的端部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一者包括插槽,另一者包括和插槽匹配的凸出部;和/或
所述第三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一者包括插槽,另一者包括和插槽匹配的凸出部。
10.一种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基站包括:
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内设置有第三电连接件;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基站本体上,所述天线杆设置于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三电连接件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基站本体用于为所述天线组件供电,和/或,所述基站本体用于接收所述天线组件输出的电信号。
CN202221428617.X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Active CN218101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8617.XU CN218101679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8617.XU CN218101679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1679U true CN21810167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8617.XU Active CN218101679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1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696B2 (en) Hybrid connector and cable with said connector
CN10284280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2005529354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プラグコネクタ
US20150077064A1 (en) Magnetically connected universal computer power adapter
JP2010511286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ファイバ/銅線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210104842A1 (en) Connector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JP2010511287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ファイバ/銅線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6148691U (zh) 光电混合连接器
CN112882162A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以及光电适配器
CN112764174A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CN105445863A (zh) 光纤连接器组装方法
JP2021082585A (ja) 電気プラグコネクタ用のコンタクトキャリア及びその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10243897U (zh) 新型mpo光纤适配器
CN218101679U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充电基站
CN102456969B (zh) 连接器组件
CN202103290U (zh) Usb连接线、连接端子及接头
CN214375419U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CN212908306U (zh) 一种易安装紧固式航空连接器
CN104218348A (zh) 电连接器
CN211238679U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线束连接器
CN101997188A (zh) 一种通信用防雷spc连接器
CN214849337U (zh) 一种插头插座组件及充电装置
CN206946040U (zh) 一种紧凑型lc光纤连接器
CN107225563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及机器人
CN109143483B (zh) 集成式光纤连接器及其插头壳体、插座壳体、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