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9185U - 连体式检测棒 - Google Patents

连体式检测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9185U
CN218099185U CN202221785206.6U CN202221785206U CN218099185U CN 218099185 U CN218099185 U CN 218099185U CN 202221785206 U CN202221785206 U CN 202221785206U CN 218099185 U CN218099185 U CN 218099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base
outer cover
test
detect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52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郭炳
何旭杰
王立勇
阮佳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Dongshan Precisio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Dongshan Precisio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Dongshan Precision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Dongshan Precisio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52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9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9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9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体式检测棒,包括:底座,管体,螺纹外盖,海绵棒,测试条,胶囊溶液,管体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刺破端,管体靠近插入端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接头,管体通过卡接头卡接在底座的开口处,管体还设置有中空孔,管体外壁上还设置有测试卡槽。本实用新型为连体式检测棒,通过上述六个部件就能实现检测一体化,检测步骤简单、快捷、高效,用到的检测容器少;分体式检测棒为一次性,使用完可以集中处理,不需要清洗;检测棒体积小,方便携带,检测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连体式检测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连体式检测棒。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上往往是通过检测体液来的到达检测指标的目的,医学上对指标的检测都是通过分步骤,分装置来完成,并且只能是在医院或其它固定场所使用,需要专业人员才能操作,不仅操作复杂,还不能随身携带,适用性差。
在检测时,先要通过采集装置提取待检测的体液,然后将体液加入到含有提取液的容器中,然后将体液与提取液进行混合,混合使用的容器如果为一次性,就会造成浪费,如非一次性就需要清洗,清洗又比较麻烦,并且传统的混合方式无论摇晃还是搅拌都会溅洒外溢的风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在提取和检测体液的过程中,体液和提取液都很容易自行扩散,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步骤繁琐、效率低、出错率高、所涉检测容器具有清洗回收、体液和提取液自行扩散等问题。提出了连体式检测棒,集成了多项所涉检测试具,胶囊溶液可替换、具有检测步骤简单、方便携带、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等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连体式检测棒,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
管体,所述管体位于底座的内腔中;
螺纹外盖,所述螺纹外盖连接在底座上;
海绵棒,所述海绵棒与螺纹外盖连接在一起;
测试条,所述测试条连接在管体上;
胶囊溶液,所述胶囊溶液位于底座封口的一端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刺破端,所述插入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刺破端为下窄上宽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靠近插入端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接头,所述管体通过卡接头卡接在底座的开口处,所述插入端比卡接头高出5-10mm,所述刺破端上设置有若干道刺破槽,所述刺破槽均匀分布在刺破端上,进一步来说,所述刺破槽均匀分布在刺破端下窄上宽结构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胶囊溶液内为提取液,提取液可与体液混合,提取液种类有多样性,可根据检测不同的指标选择不同的提取液,所述胶囊溶液位于刺破端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还设置有中空孔,所述中空孔从插入端贯通至刺破端,且中空孔的孔径从插入端沿着刺破端逐渐变大,所述中空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外壁上还设置有测试卡槽,所述测试卡槽靠近插入端的一端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测试条固定在测试卡槽中并通过挡块进行限位,防止脱落,所述测试卡槽与其中一个刺破槽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条是HPV、HIV和毒品检测试纸中的一种,用于检测不同指标。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外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两道凸起,分别为第一卡点和第二卡点,所述螺纹外盖上还设置有若干竖向螺纹条。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外盖底部还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腔壁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螺纹外盖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靠近开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卡点和第二卡点配合使用的第三卡点,所述第一卡点和第三卡点能够进行限位,第二卡点和第三卡点能够进行限位,所述底座开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一螺纹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点、第二卡点和第三卡点都为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棒插在中空孔中,海绵棒一端不从刺破端所在的中空孔中穿出,所述海绵棒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接头和凸起分别与连接环和凹槽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头的形状为十字型、圆形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和凹槽都为环形,所述海绵棒通过连接头与连接环、凸起与凹槽的配合与螺纹外盖固定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螺纹外盖通过螺纹的配合紧密配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连体式检测棒,一体式检测,检测步骤简单、快捷、高效。
本实用新型连体式检测棒为一次性,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完之后可集中回收处理,检测废弃物易快速处理,无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连体式检测棒,体积小,方便携带,检测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用性强,不同测试条能检测不同的项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第三卡点、12—第二螺纹、2—管体、21—插入端、22—刺破端、23—卡接头、24—刺破槽、25—中空孔、26—测试卡槽、27—挡块、3—螺纹外盖、31—第一卡点、32—第二卡点、33—连接环、34—凹槽、35—第一螺纹、4—海绵棒、41—连接头、42—凸起、5—测试条、6—胶囊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连体式检测棒,包括:底座1、管体2、螺纹外盖3、海绵棒4、测试条5和胶囊溶液6,底座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管体2位于底座1的内腔中,螺纹外盖3活动连接在底座1上,海绵棒4与螺纹外盖3固定连接在一起,测试条5固定连接在管体2上;胶囊溶液6位于底座1封口的一端的底部,具体来说,胶囊溶液6固定在底座1的底部且位于管体2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底座1靠近开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卡点11,底座1开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12,底座1的直径由开口端向着封口端逐渐变大。
可选的,底座1可采用透明的材料铸成,便于观察内部反应结果。
本实施例中,管体2一端为插入端21,另一端为刺破端22,插入端21为圆柱形结构,刺破端22为下窄上宽结构,具体来说,胶囊溶液6位于刺破端22的下方,刺破端22下窄上宽结构的设计,便于刺破胶囊溶液6;管体2靠近插入端21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接头23,插入端21比卡接头23高出5-10mm,卡接头23 外径与底座1开口的内径一致,未使用时,管体2通过卡接头23卡在底座1的开口处;刺破端22上设置有若干道刺破槽24,进一步来说,刺破槽24均匀分布在刺破端22下窄上宽结构的外壁上,刺破槽24使得刺破端22地底面外边缘变成凹凸状,这样更加利于刺破胶囊溶液6;管体2还设置有中空孔25,中空孔25从插入端21贯通至刺破端22,具体来说,中空孔25贯穿整个管体2,中空孔25可用来穿插海绵棒4;管体2外壁上还设置有测试卡槽26,测试卡槽26靠近插入端21的一端还设置有挡块27,测试条5固定在测试卡槽26中并通过挡块27进行限位,测试卡槽26与其中一个刺破槽24连通,具体来说,测试条5在固定时,测试条5可沿着与测试卡槽26连通的刺破槽24缓缓插入到测试条5中,并将测试条5的一端卡在挡块27与测试卡槽26,这样就能起着对测试条5固定的作用,防止了测试条5从测试卡槽26中脱落下来。
可选的,中空孔25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螺纹外盖3的内壁上设置有两道凸起,这两道凸起分别为第一卡点31和第二卡点32,具体来说,第一卡点31、第二卡点32和第三卡点11能够互相配合使用,到达限位固定的作用,进一步来说,如图1和6所示,此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的状态,此时第一卡点31和第三卡点11配合使用来进行限位,第一卡点31位于第三卡点11的上方并互相卡位,使得螺纹外盖3能够固定在底座1上;如图7和8所示,此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之后的状态,此时第二卡点32和第三卡点11配合使用来进行限位,第二卡点32位于第三卡点11的上方并互相卡位,使得螺纹外盖3能够固定在底座1上。螺纹外盖3底部还设置有连接环33,连接环33直径要大于中空孔25的直径,小于插入端的直径,这样能够便于挤压管体2,连接环33为环状结构,连接环33内腔壁上设置有凹槽34,螺纹外盖3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35,第一螺纹35和第二螺纹12可以配合使用,在使用时通过旋转螺纹外盖3来达到刺破胶囊溶液6的目的,并且第一卡点31和第二卡点32这一段的距离刚好为螺纹外盖3在底座1上螺纹能够旋转的距离,当螺纹外盖3旋转到位时,第二卡点32刚好位于第三卡点11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点31、第二卡点32和第三卡点11都为环形凸起。
可选的,螺纹外盖3上还设置有若干竖向螺纹条,竖向螺纹条可以增加摩擦力,方便旋转螺纹外盖3。
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螺纹外盖3在工作时可通过螺纹的配合和紧密配合在一起,防止了晃动底座1的过程中底座1中的液体会飞溅出来。
本实施例中,海绵棒4可以从插入端21插入到管体2的中空孔25中,且海绵棒4不会从刺破端22中穿出,在挤压过程中,海绵棒4不会直接与底座1的底部或者胶囊溶液6接触,防止了海绵棒4在挤压过程中易被折断的情况发生;海绵棒4一端设置有连接头41,连接头41上设置有凸起42,具体来说,连接头41和凸起42分别与连接环33和凹槽34配合使用,进一步来说,连接头41可插在连接环33中并通过凸起42和凹槽34的配合进行固定,从而海绵棒4能够和螺纹外盖3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连接头41的形状为十字型、圆形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检测的项目指标,可选择不同的测试条5进行安装使用,测试条5是HPV、HIV和毒品等检测试纸中的一种,用于检测不同指标。
本实施例中,胶囊溶液6内为提取液,提取液可与体液混合反应,反应的结构能够在测试条5上呈现出来,从而得到某一项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为连体式检测棒,其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检测项目指标时,先通过螺纹外盖3将海绵棒4从管体2的中空孔25中拔出,用海绵棒4去提取待检测人员的体液,提取之后将海绵棒4放回到管体2的中空孔25中,然后按压螺纹外盖3将第一卡点31按压到第三卡点11的下方,第一卡点3和第三卡点11就不会互相卡位,这时就可以旋转螺纹外盖3,当螺纹外盖3旋转到底后,第二卡点32位于第三卡点11的上方,在旋转螺纹外盖3过程中,螺纹外盖3上的连接环33会抵住管体2的插入端21,螺纹外盖3在旋转下降的过程中,就会挤压管体2一起向下运动,管体2会朝着胶囊溶液6慢慢靠近,由于刺破端22的设计,在管体2与胶囊溶液6接触时,能够将胶囊溶液6的上表面刺破,这时胶囊溶液6中的提取液会流出,并且从通过中空孔25与海绵棒4上的体液进行混合反应,轻轻摇晃底座1,使体液与提取液充分混合反应,然后体液和提取液的混合液会通过刺破槽24流入到测试条5上进行检测,通过测试条5上显示的不同的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检测指标。
本实用新型为连体式检测棒,通过上述六个部件就能实现检测一体化,检测步骤简单、快捷、高效,用到的检测容器少;分体式检测棒为一次性,使用完可以集中处理,不需要清洗;检测棒体积小,方便携带,检测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用性强;将所有检测步骤都放置在同一个容器中,体液和提取液自行扩散程度低,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Claims (10)

1.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
管体(2),所述管体(2)位于底座(1)的内腔中;
螺纹外盖(3),所述螺纹外盖(3)连接在底座(1)上;
海绵棒(4),所述海绵棒(4)与螺纹外盖(3)连接在一起;
测试条(5),所述测试条(5)连接在管体(2)上;
胶囊溶液(6),所述胶囊溶液(6)位于底座(1)封口的一端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一端为插入端(21),另一端为刺破端(22),所述插入端(2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刺破端(22)为下窄上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靠近插入端(21)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接头(23),所述刺破端(22)上设置有若干道刺破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还设置有中空孔(25),所述中空孔(25)从插入端(21)贯通至刺破端(22),所述中空孔(25)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外壁上还设置有测试卡槽(26),所述测试卡槽(26)靠近插入端(21)的一端还设置有挡块(27),所述测试条(5)固定在测试卡槽(26)中,所述测试卡槽(26)与其中一个刺破槽(2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外盖(3)的内壁上设置有两道凸起,分别为第一卡点(31)和第二卡点(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外盖(3)底部还设置有连接环(33),所述连接环(33)内腔壁上设置有凹槽(34),所述螺纹外盖(3)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开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卡点(11),所述底座(1)开口处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棒(4)插在中空孔(25)中,所述海绵棒(4)一端设置有连接头(41),所述连接头(41)上设置有凸起(42),所述连接头(41)的形状为十字型、圆形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体式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螺纹外盖(3)紧密配合在一起。
CN202221785206.6U 2022-07-11 2022-07-11 连体式检测棒 Active CN218099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5206.6U CN218099185U (zh) 2022-07-11 2022-07-11 连体式检测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5206.6U CN218099185U (zh) 2022-07-11 2022-07-11 连体式检测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9185U true CN218099185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5206.6U Active CN218099185U (zh) 2022-07-11 2022-07-11 连体式检测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9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2959B1 (en) Stool collection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stool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apparatus
CN101031414B (zh) 生物样品收集、运输以及分配系统
US9149258B2 (en) Collection device with double output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11203258A (ja) 採集アッセンブリ
JPWO2007069731A1 (ja) 便採取容器
JPH10504736A (ja) 流体移送デバイス及び使用方法
CN105407802A (zh) 集成型封闭式iv管线抽吸系统
CN208851525U (zh) 一种唾液采集装置
CN218099185U (zh) 连体式检测棒
CN212722152U (zh) 检验科插取封闭式粪便取样装置
CN212513820U (zh) 一种干血片样本定量采集装置
CN214636523U (zh) 一种组合式样本采检装置及其采样管、检测管
CN115128258A (zh) 连体式检测棒
CN218099183U (zh) 螺纹槽分体式检测棒
CN215385961U (zh) 一种输液用混药式聚丙烯双接口
CN213516888U (zh) 一种便捷的便样采集检测装置
CN115128259A (zh) 分体式检测棒
CN211043407U (zh) 一种ivd胶体金检测装置
CN212996514U (zh) 一种生物样本的采集装置
CN218099186U (zh) 轨迹槽分体式检测棒
CN217931682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9048520U (zh) 一种真空采血管
CN219590013U (zh) 一种微量定量双管动物全血采血器
CN211652104U (zh) 采集检验器结构
CN219224171U (zh) 一种集粪便采样稀释检测的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