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714U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714U
CN218096714U CN202221637981.7U CN202221637981U CN218096714U CN 218096714 U CN218096714 U CN 218096714U CN 202221637981 U CN202221637981 U CN 202221637981U CN 218096714 U CN218096714 U CN 218096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tte
gas
air duct
liquid separato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79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79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封头和器体,封头与器体固定且密封设置,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导气管,部分导气管位于器体内,至少部分导气管的出气端位于封头内,器体内还设有相对器体轴向限位或固定的至少一个挡网,挡网设置供导气管穿过的第一孔,导气管与挡网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导气管可以配合挡网限位,简化导气管与封头之间的连接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通常包括器体和封头,封头和器体焊接形成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置导气管,并且在器体的上端设置散液杯,为了固定导气管,封头的内侧设置专门的铆压结构用于铆压导气管,但由于铆压结构较长,间接导致了散液杯安装位置相对于产品高度偏下,最终导致器体内有效容积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简化导气管与封头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封头和器体,所述封头与所述器体固定且密封设置,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导气管和散液杯,至少部分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器体内,所述导气管的出气端穿过所述散液杯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封头内,所述器体内还设有相对所述器体轴向限位或固定的至少一个挡网,所述挡网设置供所述导气管穿过的第一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挡网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
本申请在器体内设置挡网,挡网相对器体轴向限位或固定,导气管配合挡网限位,简化导气管与封头之间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C-C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部位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部位的放大图。
图1-9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气液分离器;
1-封头;1a-第一出口通道;1aa-第一出口;1b-第二出口通道;1bb- 第二出口;1c-进口;
2-器体;2a-第二环状凸起;
3-散液杯;3a-卡爪;3b-第二环状限位部;3c-第一环状限位部;
4-干燥包;
5-轧带;
6-第一挡网;6a-第一孔;6b-第二孔;6c-网孔;6d-第一环状翻边; 6e-第二环状翻边;6f-第三穿孔;
7-导气管;7-1-进气管段;7-2-出气管段;7a-出气口;7b-进气口;
8-第一过滤部件;
9-第二过滤部件;9a-支撑部;
10-吸液管;10a-出液口;10b-第一环状凸起;10c-第三环状凸起;
11-第二挡网;11a-第三环状翻边;
12-第一密封圈;
13-第二密封圈;
1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100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C-C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的气液分离器100包括器体2和封头1,器体2为桶状结构,即包括底部和沿底部向上延伸的筒状周壁部,器体2具体为圆桶状结构,器体2的顶端开口,开口可由封头1封住以形成封闭的壳体,封头1 与器体2固定且密封设置,封头1具体可与器体2压装或者焊接固定,图 4中,封头1的底部设有环形凸起并形成朝下的台阶面,台阶面搭接在器体2的上端面焊接,环形凸起插入在器体2内。
此外,如图2所示,封头1设置有连通封头1内外的进口通道、第一出口通道1a和第二出口通道1b,进口通道位于外侧的端口为进口1c,第一出口通道1a位于外侧的端口为第一出口1aa,第二出口通道1b位于外侧的端口为第二出口1bb,再请看图3,器体2内部设置有导气管7、吸液管10,还设置有散液杯3。制冷剂从进口1c进入器体2后,散液杯3可使制冷剂从散液杯3的四周向下流动,从而起到均流以及便于液态制冷剂沿器体2的内壁面往下流动。
吸液管10大致为直管结构,导气管7大致为U形管,U形管的两个侧部可分别定义为进气管段7-1和出气管段7-2。其中,吸液管10的一端为出液端,即图3中的上端为出液端,下端为取液端,定义出液端的端口为出液口10a,取液端的端口为吸液口,导气管7的一个端口为进气口7b,另一个端口为出气口7a,即进气管段7-1的端口为进气口7b,出气管段 7-2的端口为出气口7a,进气管段7-1和出气管段7-2延伸到底部,U形管的底部设置有小孔结构,以便器体11底部的冷冻油可以经该小孔结构进入到导气管7内,继而进入压缩机,可以设置第一过滤部件8,冷冻油进入导气管7之前经第一过滤部件8过滤。
其中,吸液管10的出液口10a与封头1的第一出口1aa连通,吸液管 10可以插入到封头1的第一出口通道1a内,以使出液口10a和第一出口 1aa导通,吸液管10的吸液口位于器体2的底部;导气管7的出气口7a 连通封头1的第二出口1bb,导气管7可以插入到封头1的第二出口通道 1b内,以使出气口7b与第二出口1bb连通,导气管7的进气口7b位于器体2中,处于敞开的状态,进入器体2内的气体可从进气口7b进入到导气管7内。
另外,如图3所示,器体2内部还设置有干燥部件,干燥部件具体为干燥包4,干燥包4可以通过扎带5固定在导气管7上,可知,干燥部件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导气管7也可以,比如设置卡箍等。
本实施例中的气液分离器100,当气液两态的制冷剂从封头1的进口 1c进入后,液态制冷剂经散液杯3的四周向下流动,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器体2的底部,气态制冷剂会从导气管7的进气口7b进入,进入到出气管段7-2,再从出气口7a、继而从第二出口1bb流出,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态制冷剂。吸液管10可以从器体2的底部吸取液态制冷剂。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固定导气管7和吸液管10,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挡网6,如图3、4所示,第一挡网6设置有供吸液管10、导气管7穿出的孔,分别定义为第一孔6a和第三孔6b,导气管7的进气管段7-1、出气管段7-2分别穿过第一孔6a和第三孔6b。
再请看图5,图5为图4中A部位的放大图。
第一挡网6的第一孔6a的壁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环状翻边6d,导气管7 插入后,通过第一环状翻边6d铆压在导气管7的外管壁,以定位导气管7。可知,第三孔6b的位置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定位方式。
请看图6,图6为图4中B部位的放大图。
散液杯3的底部设置有卡箍,卡箍包括多个环向布置的卡爪3a,导气管7的进气管段7-1的进气端可插入卡箍内,由多个卡爪3a卡接定位。图 4中,导气管7的出气端穿过散液杯3并插入到封头1内,以与第二出口 1bb连通,散液杯3供导气管7穿出的孔的壁向上、向下均延伸形成第一环状限位部3c,第一环状限位部3c与导气管7的外壁面贴合以径向限位导气管7,第一环状限位部3c的顶部与封头1抵接,从而提升散液杯3的结构稳定性。
请继续参考图7、8,图7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图8为图7中C部位的放大图。
第一挡网6还设有供吸液管10穿过的孔,定义为第二孔6f,第二孔6f的壁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环状翻边6e,吸液管10插入第二环状翻边6e,吸液管10的外管壁可以设置第一环状凸起10b,第一环状凸起10b的外径大于第二孔6f的孔径,这样,第一挡网6可以支承第一环状凸起10b,继而支撑吸液管10,并且第二环状翻边6e对吸液管10起到径向限位的作用。可以理解,这里的第二环状翻边6e同样也可以铆压在吸液管10的外管壁,以定位吸液管10。图7中,吸液管10穿过散液杯3,并插入到封头1内,以使其出液口10a与第一出口1aa连通,散液杯3供吸液管10穿过的孔的壁向上、向下均延伸形成第二环状限位部3b,第二环状限位部3b与所述吸液管10的外壁面贴合以径向限位吸液管10。吸液管10的下端设置吸液口,可以在吸液管10的下端安装第二过滤部件9,第二过滤部件9包裹在吸液管10的下端,使得器体2底部的液态制冷剂必须经过第二过滤部件9 过滤后才能由吸液口进入到吸液管10的内腔,减少杂质在系统中的流动。
另外,如图7所示,吸液管10外管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10c,散液杯3夹紧在第三环状凸起10c和封头1之间。具体地,散液杯3的第二环状限位部3b的上端抵接封头1,下端抵接在第三环状凸起10c。
如图3、4、7所示,封头1的第一出口通道1a和第二出口通1b道靠近器体2内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2,这样,吸液管10和导气管7分别由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2进行密封,以保障密封性能。
请继续参考图7、8,器体2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二环状凸起2a,可以将器体2由外向内冲压形成该第二环状凸起2a,加工便捷,或者通过其他加工方式形成也可以,还可以分体限位或固定到器体2的内周壁。该第二环状凸起2a可以对第一挡网6进行限位,图7中即限位第一挡网6向下移动。如前所述,吸液管10的第一环状凸起10b限位第一挡网6向上移动,第二环状凸起2a限制第一挡网6向下移动,则当器体2和封头1相对固定后,吸液管10和第一挡网6均得以定位。当然,第一挡网6与导气管7、吸液管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比如导气管7设置类似第一环状凸起的结构对第一挡网6进行限位,或者第一挡网6通过点焊等方式固定到器体2,导气管7、吸液管10只是穿过第一挡网6也可以。
本实施例主要是设置第一挡网6,用于径向限位导气管7和吸液管10,封头1无需设置铆压结构来限位吸液管10和导气管7,则器体2的有效容积不会受到铆压结构的影响,产品长度无需增加,制造成本得以控制,而且,吸液管10和导气管7的长度无需加长,产品振动时晃动现象可以减轻。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挡网6具有网孔6c,在对吸液管10、导气管7限位的同时,允许制冷剂向下流动。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电磁阀14,电磁阀14可以组装在封头1,封头1设置有安装孔,电磁阀14的一部分安装在安装孔内。
本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100的安装步骤如下:
将导气管7穿过第一挡网6上的第一孔6a和第三孔6b,并通过第一环状翻边6d铆压在一起,将吸液管10穿过第一挡网6的第二孔6f后通过第一环状凸起6e限位,并将第二过滤部件9组装到吸液管10的下端;
导气管7和吸液管10分别穿过散液杯3后,导气管7的进气端与散液杯3通过卡爪3a限位、出气端与散液杯3通过第一环状限位部3a限位,吸液管10与散液杯3通过第二环状限位部3b限位,与散液杯3组装在一起;
将封头1分别装入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2;
然后将前面组装好的导气管7的出口端与吸液管10的出液端分别装到装有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2的第一出口通道1a、第二出口通道1b 内,干燥包4通过扎带5捆扎与导气管7实现装配,将第一过滤部件8装入导气管7的底部扣紧,以覆盖住小孔结构;
最后,将器体2套入并抵到封头1上,此时,第一挡网6与器体2通过第二环状凸起2a限位,将封头1和器体2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后,装入电磁阀3,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二挡网11,如3、7,并结合图9理解,图9为图7中D部位的放大图。
上述的第一挡网6大致设置在器体2的中部,第二挡网11设置在器体11的下端接近底部,如图9所示,第二挡网11直接支撑在第二过滤部件9上,第二过滤部件9可支撑在器体2的底部,第二挡网11设置有孔,供导气管7的进气管段7-1、出气管段7-2穿过,第二挡网11也可以对吸液管10、导气管7起到径向限位、防晃动的作用。具体地,第二挡网11供吸液管10穿过的孔的壁设置向下延伸的第三环状翻边11a,第二过滤部件9的上端为筒状的支撑部9a,支撑部9a的环形上端面和第三环状翻边11a沿轴向抵接。
可知,对于图9,吸液管10也可以设置类似第一环状凸起10b的结构,与第二过滤部件9一起限位第二挡网11,无需器体2设置类似第二环状凸起2a的结构进行限位。
实际上,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11任意设置一者即可,挡网设置在器体2 的任意位置都可以,不限于中部或者下端,只要吸液管10、导气管7中至少一者与一个挡网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即可达到无需在封头1设置铆压结构的目的。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封头和器体,所述封头与所述器体固定且密封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导气管,部分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器体内,至少部分所述导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封头内,所述器体内还设有相对所述器体轴向限位或固定的至少一个挡网,所述挡网设置供所述导气管穿过的第一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挡网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液管,至少部分所述吸液管位于所述器体内,所述挡网设置供所述吸液管穿过的第二孔,所述导气管和所述吸液管,至少一者的外管壁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至少一个所述挡网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沿轴向向上或向下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的内周壁设有第二环状凸起,至少一个所述挡网轴向限位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的吸液端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和所述第一环状凸起沿轴向限位一个所述挡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液管,至少部分所述吸液管位于所述器体内,所述挡网设置供所述吸液管穿过的第二孔,形成所述第一孔的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环状翻边,所述环状翻边与所述导气管铆压固定,和/或,形成所述第二孔的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环状翻边,所述环状翻边与所述吸液管铆压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液管和散液杯,至少部分所述吸液管位于所述器体内,所述导气管的出气端穿过所述散液杯,所述吸液管的出液端穿过所述散液杯,所述封头设置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封头设有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所述第一出口为所述第一出口通道的一个端口,所述第二出口为所述第二出口通道的一个端口;所述吸液管的出液端插入所述第一出口通道的另一个端口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导气管的出气端插入所述第二出口通道的另一个端口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液杯具有第一环状限位部,所述第一环状限位部与所述导气管的外壁面贴合;和/或,所述散液杯具有第二环状限位部,所述第二环状限位部与所述吸液管的外壁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液杯远离所述封头的一侧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包括多个环向分布的卡爪,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由所述卡爪卡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的外管壁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所述散液杯夹紧于所述第三环状凸起与所述封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限位部的顶部和/或所述第二环状限位部的顶部与所述封头抵接。
CN202221637981.7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18096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981.7U CN21809671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981.7U CN21809671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714U true CN218096714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7981.7U Active CN21809671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01929B2 (en) Multi cyclone dust-collecting apparatus
CN103573479B (zh)
US9926898B2 (en) Method of filtering fuel
WO2004042203A2 (en) Muffler with spark arrestor
CN107405558A (zh) 过滤元件和用于制造过滤元件的方法
EP1059496A1 (en) Accumulator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5465444B (zh) 燃油关闭阀
JP2014531557A5 (zh)
CN218096714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JP2010105656A (ja) レシーバタンク
EP1785177B1 (en) Chemical additive carrier for filter
EP2016351B1 (en) Desiccant bag and filter assembly
US6579351B2 (en) Integrated filter and adsorbent unit for an integrated receiver-dryer and rel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8970254A (zh) 新鲜空气过滤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由其制成的新鲜空气过滤系统以及过滤新鲜空气的方法
JP2010144935A (ja) レシーバタンク
CN21239066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汽车空调系统
CN102813488A (zh) 具有碎泡结构的水过滤吸尘器尘杯
US7717476B2 (en) End structure for an air intake pipe
US4234328A (en) Oil separator device
CN219955734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17423687U (zh) 滤网组件及储液器
CN217423688U (zh) 储液器过滤组件及储液器
CN111256397A (zh) 油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JP4861213B2 (ja) エアクリーナ
JP4150640B2 (ja) 燃料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