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530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530U
CN218096530U CN202222584677.7U CN202222584677U CN218096530U CN 218096530 U CN218096530 U CN 218096530U CN 202222584677 U CN202222584677 U CN 202222584677U CN 218096530 U CN218096530 U CN 218096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air conditioner
strip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46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彬
李彬彬
李茜
牛天威
张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46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53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2051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23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20Sun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前面板、导风板和装饰条。空调主体上设有用于出风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前面板,连接于空调主体,且设于第一通道的第一出风口;前面板上设有出风结构。导风板连接于空调主体,且设于第二通道的第二出风口。装饰条连接于空调主体且位于前面板和导风板之间;装饰条与空调主体共同形成第三通道,第一通道通过第三通道连通第二通道。装饰条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可以改善装饰条上容易形成凝露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防止吹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空调器搭载零风感模式。在一些空调器中,为了实现零风感功能,采用了通过前面板出风的方式,且在前面板和导风板之间形成有装饰条。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装饰条的内侧与前面板内侧共同形成风道的内壁,导致在出风的过程中,装饰条的内侧和外侧形成温差,从而导致装饰条上形成凝露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改善现有技术中装饰条上容易形成凝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空调主体,上设有用于出风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前面板,连接于所述空调主体,且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出风结构;
导风板,连接于所述空调主体,且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出风口;
装饰条,连接于所述空调主体且位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导风板之间;所述装饰条与所述空调主体共同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装饰条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在空调器运行的过程中,空调器吸入内部的气流进入第二风道中,部分气流自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口导出,部分气流则自第三通道导入至第一通道,以从第一出风口导出。在气流经过第三通道的过程中,由于装饰条的内侧设有凹槽,使得气流能越过凹槽流动,防止气流接触于凹槽的底壁,由此可以防止第三通道中的气流改变装饰条内侧壁的温度,进而能避免装饰条的内侧和外侧形成温度差,便能防止装饰条外侧形成凝露的情况,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装饰条上容易形成凝露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装饰条内侧设有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设于所述装饰条靠近所述导风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风部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以用于引导气流越过所述凹槽。
换言之,通过第一导风部对气流的引导,以使得气流能有效地越过凹槽,便能确保经过第三通道的气流不接触凹槽的底壁,有效地防止装饰条上形成内外侧的温度差造成出现凝露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道用于沿预设方向将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内侧形成第一导风面,所述第一导风面延展方向契合于所述预设方向。
将第一导风面设置为与预设方向契合,从而使得第一导风面能将进入第三通道内部的气流顺着第三通道对气流的引导方向对气流提供导向作用,不仅能有效地实现气流越过装饰条的目的,同时也能防止第一导向部对第三通道中气流造成影响,确保气流顺畅的导入至第一通道中。
为了确保第一导风部能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部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为4mm-10mm。将第一导风部沿预设方向的长度设置为4mm-10mm,使得第一导风部的长度不会过短,出现不能有效提供导向作用的情况,也使得第一导风部的长度不会过长造成对第一通道的出风面积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厚度为所述装饰条厚度的0.5倍至2倍。
可选地,所述装饰条内侧还设有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设于所述装饰条靠近所述前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风部用于引导第一导风部引导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一通道。
通过在装饰条靠近前面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导风部,以通过第二导风部接收第一导风部导入的气流,将气流导向至第一通道,可以确保气流有效地越过装饰条,从而有效地实现防止装饰条凝露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道用于沿预设方向将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第二导风部的内侧设有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二导风面的延展方向契合于所述预设方向。
将第二导风部的延展方向设置为契合于预设方向,可以使得第二导风面与第三通道引导气流流动的方向相适应,从而防止第二导风面影响第三通道对气流的导向,可以防止第二导风面对第三通道中气流造成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部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为4mm-10mm。
将第二导风部沿预设方向的长度设置为4mm-10mm,使得第二导风部的长度不会过短,出现不能有效提供导向作用的情况,也使得第二导风部的长度不会过长造成对第一通道的出风面积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间隔,且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之间的间隔处。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部的厚度为所述装饰条的厚度的0.5倍至2倍。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相互背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mm-4mm,和/或,所述凹槽的宽度为5mm-2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2-端盖;121-止口筋;100-空调主体;101-第一通道;102-第二通道;103-第三通道;200-前面板;300-导风板;400-装饰条;410-第一导风部;411-第一导风面;420-第二导风部;421-第二导风面;430-凹槽;500-配合结构;510-支撑筋;511-支撑面;520-配合部;521-第二扣合部;600-装饰主体;601-槽体;610-第一条段;620-第二条段;621-第二卡扣;622-第三卡扣;623-止口槽;700-装配结构;710-定位筋;711-导向斜面;720-第一卡扣;721-第一扣合部;800-定位件;810-装配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该空调器10用于安装在指定空间中,并且在空调器10运行的过程中,空调器10可以向指定空间中导入气流,该气流能用于向指定空间提供空气调节作用,从而使得指定空间中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进而提升指定空间中用户的舒适度。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情况下为了向空调器搭载零风感功能,即使得空调器导出的气流被打散,从而防止空调器导出的气流直吹用户造成用户的不舒适,在空调器上对应前面板的位置设置有出风通道,而该出风通道则从空调器下方的导风板对应的出风通道导入气流。而连通前面板对应的出风通道和导风板对应的出风通道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通道,该通道外侧则形成装饰条。由于装饰条内侧有冷气流或者热气流经过,从而导致装饰条内外侧形成温度差,进而导致装饰条上容易形成凝露的情况,对用户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基于此,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换言之,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装饰条容易出现凝露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本申请中的空调器10。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出的“空调器10”指代的是空调内机,换言之,该空调器10表示安装在指定空间中用于向指定空间导入气流的空调内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空调器10包括空调主体100、前面板200、导风板300和装饰条400。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空调主体100包括中框、端盖以及设于中框内部的风机、换热器以及其他空调内机中的零部件,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空调主体100上设有用于出风的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在风机从指定空间中吸入气流之后,风机将气流导入至第二通道102,部分气流则可以自第二通道102的第二出风口出风。前面板200连接于空调主体100,且设于第一通道101的第一出风口;前面板200上设有出风结构(图未标);换言之,在部分气流导入至第一通道101中时,第一通道101中的气流可以自第一出风口导出,即,可以自前面板200上的出风结构导出。可选地,出风结构可以是开设在前面板200上的孔或者通道等。导风板300连接于空调主体100,且设于第二通道102的第二出风口。装饰条400连接于空调主体100且位于前面板200和导风板300之间;装饰条400与空调主体100共同形成第三通道103,第一通道101通过第三通道103连通第二通道102。装饰条400的内侧设有凹槽430。
以上所述,在空调器10运行的过程中,空调器10吸入内部的气流进入第二风道中,部分气流自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口导出,部分气流则自第三通道103导入至第一通道101,以从第一出风口导出。在气流经过第三通道103的过程中,由于装饰条400的内侧设有凹槽430,使得气流能越过凹槽430流动,防止气流接触于凹槽430的底壁,由此可以防止第三通道103中的气流改变装饰条400内侧壁的温度,进而能避免装饰条400的内侧和外侧形成温度差,便能防止装饰条400外侧形成凝露的情况,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装饰条400上容易形成凝露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越过”指代的是,使得第三通道103中的气流在不接触装饰条400内侧壁的情况下穿过装饰条400,以使得气流进入第一通道101中。
其中,装饰条400内侧设有第一导风部410;第一导风部410设于装饰条400靠近导风板300的一侧;且第一导风部410用于引导气流越过装饰条400。第一导风部410设于凹槽430的一侧,由于第一导风部410的设置,使得被第一导风部410引导的气流能有效地越过凹槽430,进而越过装饰条400。换言之,通过第一导风部410对气流的引导,以使得气流能有效地越过凹槽430,便能确保经过第三通道103的气流不接触凹槽430的底壁,即不接触装饰条400的内侧壁,有效地防止装饰条400上形成内外侧的温度差造成出现凝露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第三通道103用于沿预设方向将第二通道102中的气流导入第一通道101;换言之,部分气流从第二通道102导出,经过第三通道103的导向进入第一通道101,在该过程中,气流在第三通道103中的流动方向为预设方向。该预设方向也可以看作是,第二通道102连通第三通道103的风口指向第一通道101连通第三通道103的风口的方向。第一导风部410的内侧形成第一导风面411,第一导风面411延展方向契合于预设方向。其中,图2中B箭头指代的方向即为预设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面411的延展方向也可以看作是第一导风面411的切向方向。例如,在预设方向表现为直线方向时,此时第一导风面411也即形成与预设方向平行的平面,而第一导风面411的切向方向即为平行第一导风面411的方向,此时第一导风面411的切向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即第一导风面411的延展方向与预设方向契合。又例如,在预设方向表现为弧线方向时,此时第一导风面411也即形成与预设方向适应的弧形面,而第一导风面411的切向方向即为相切于第一导风面411的方向,此时第一导风面411的切向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切线方向同样平行,即为第一导风面411的延展方向与预设方向契合。
将第一导风面411设置为与预设方向契合,从而使得第一导风面411能将进入第三通道103内部的气流顺着第三通道103对气流的引导方向对气流提供导向作用,不仅能有效地实现气流越过装饰条400的目的,同时也能防止第一导向部对第三通道103中气流造成影响,确保气流顺畅的导入至第一通道101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导风部410能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可选地,第一导风部410沿预设方向的长度为4mm-10mm。将第一导风部410沿预设方向的长度设置为4mm-10mm,使得第一导风部410的长度不会过短,出现不能有效提供导向作用的情况,也使得第一导风部410的长度不会过长造成对第一通道101的出风面积的影响。
换言之,第一导风部410沿预设方向的长度可以取值为4mm、4.5mm、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或10mm等。
另外,第一导风部410的厚度为装饰条400厚度的0.5倍至2倍。换言之,第一导风部410的厚度相对装饰条400厚度的倍数可以取值为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或2等。将第一导风部410的厚度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确保第一导风部410的导向作用能使得气流能越过装饰条400的内侧壁。并且也能防止第一导风部410的厚度过大对第三通道103的宽度造成影响,由此不仅能确保有效地实现防凝露,也可以防止对第三通道103中气流的流动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凝露效果,可选地,装饰条400内侧还设有第二导风部420,第二导风部420设于装饰条400靠近前面板200的一侧,且第二导风部420用于引导第一导风部410引导的气流流入第一通道101。通过在装饰条400靠近前面板200的一侧设置第二导风部420,以通过第二导风部420接收第一导风部410导入的气流,将气流导向至第一通道101,可以确保气流有效地越过装饰条400,从而有效地实现防止装饰条400凝露的目的。
换言之,在经过第一导风部410对气流的导向之后,为了改善由于气流附壁流动出现流动至装饰条400内侧壁的情况,在装饰条400靠近前面板200的一侧设置第二导风部420,通过第二导风部420顺着第一导风部410引导气流的方向承接气流,以再次向气流提供导向作用,进而确保气流在不接触装饰条400内侧壁的情况下被导入至第一通道101。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第二导风部420的设置。
可选地,为了确保第二导风部420能稳定地承接第一导风部410引导的气流,第二导风部420的内侧设有第二导风面421,第二导风面421的延展方向契合于预设方向。将第二导风部420的延展方向设置为契合于预设方向,可以使得第二导风面421与第三通道103引导气流流动的方向相适应,从而防止第二导风面421影响第三通道103对气流的导向,可以防止第二导风面421对第三通道103中气流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风面421与预设方向契合所指代的意思,与第一导风面411与预设方向契合所指代的意思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为了确保第二导风部420能有效地承接第一导风部410引导的气流,可选地,第二导风面421所在面位于第一导风面411所在面的延展面上。例如,若第一导风面411为平面,且第二导风面421为平面,此时第一导风面411和第二导风面421位于同一平面。又例如,若第一导风面411为弧形面,第二导风面421为弧形面,此时,第一导风面411和第二导风面421可以位于同一弧形面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述设置方式的基础上,将第二导风面421所在面降低一定距离,以方便第二导风面421承接第一导风面411引导的气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部420沿预设方向的长度为4mm-10mm。换言之,第二导风部420沿预设方向的长度可以取值为4mm、4.5mm、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或10mm等。将第二导风部420沿预设方向的长度设置为4mm-10mm,使得第二导风部420的长度不会过短,出现不能有效提供导向作用的情况,也使得第二导风部420的长度不会过长造成对第一通道101的出风面积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部420的厚度为装饰条400的厚度的0.5倍至2倍。换言之,第二导风部420的厚度相对于装饰条400的厚度的倍数可以取值为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或2等。将第二导风部420的厚度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确保第二导风部420有效地承接第一导风部410引导的气流,以使得第二导风部420提供的导向作用能使得气流能越过装饰条400的内侧壁。并且也能防止第二导风部420的厚度过大对第三通道103的宽度造成影响,由此不仅能确保有效地实现防凝露,也可以防止对第三通道103中气流的流动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常规出风模式的情况下,即打开导风板300的情况下,装饰条400外侧具有高速的气流吹过导致形成局部负压,而第一通道101受负压影响容易通过出风结构进风,进而在外界气流进入第一通道101内部的情况下,与内部气流混合容易产生凝露。基于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装饰条400上未开设有通孔或者缝隙,换言之,装饰条400形成外界和第三通道103之间的隔离件,以防止气流穿过装饰条400进入第三通道103,使得在常规出风模式的情况下,能在装饰条400处形成负压较小,不容易出现将外界气流吸入的问题,从而改善容易产生凝露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导风部410和第二导风部420相互背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5mm。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在装饰条400外侧形成负压对前面板200处气流的影响,进而防止外界气流自前面板200吸入形成凝露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410和第二导风部420之间间隔,且形成连通第三通道103的凹槽430。其中,该凹槽430的底壁则为装饰条400的内侧壁。基于此,在第一导风部410和第二导风部420引导气流流动的过程中,便能实现凹槽430底壁不受到内部气流影响的目的,便能改善装饰条400上容易形成凝露的问题。
可选地,凹槽430的深度为1mm-4mm,和/或,凹槽430的宽度为5mm-25mm。其中。“和/或”指代的是,可以仅凹槽430的深度被设置为1mm-4mm;也可以仅凹槽430的宽度被设置为5mm-25mm;还可以将凹槽430的深度设置为1mm-4mm,且将凹槽430的宽度设置为5mm-25mm。
其中,凹槽430的深度可以取值为1mm、1.5mm、2mm、2.5mm、3mm、3.5mm或4mm等。另外,凹槽430的宽度可以取值为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或25mm等。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前面板出风的需求导致中框需要在对应前面板的位置设置空腔,且在该空腔和出风通道之间设置连通出风通道和空腔,由此便导致中框的结构复杂,在制作中框的过程中会出现出模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器10能改善上述的技术问题,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器10还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中框出模困难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空调主体100上还设有设于第二通道102和第一通道101之间的多个配合结构500,多个配合结构500间隔设置;装饰条400与多个配合结构500连接。
以上所述,在该空调器10中,装饰条400可以通过与配合结构500连接的方式实现与空调主体100的拆装。若装饰条40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空调主体100上,在空调主体100整体出模时,由于需要形成第三通道103,装饰条400则会影响空调主体100的出模,导致空调主体100出模困难。而在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中,将装饰条400单独制作再装配到空调主体100上,可以避免上述由于装饰条400一体成型在空调主体100上造成的影响空调主体100出模的问题,进而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空调器10的空调主体100出模困难的技术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装饰条400通过与多个配合结构500的连接实现与空调主体100的装配,由此使得多个配合结构500位于该装饰条400和空调主体100之间形成的第三通道103中,由此也可以看作是装饰条400、空调主体100和任意相邻两个配合结构500围成第三通道103,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多个配合结构500将第三通道103划分为多个子通道,第二通道102通过多个子通道连通于第一通道101。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配合结构500包括支撑筋510和配合部520;支撑筋510和配合部520均设于空调主体100上,且支撑筋510和配合部520连接。为了方便装饰条400与配合结构500配合,装饰条400包括装饰主体600和装配结构700,装配结构700与配合部520卡接;支撑筋510抵持于装饰主体600,且装饰主体600设于前面板200和导风板300之间;装饰主体600与空调主体100之间形成第三通道103。
其中,支撑筋510抵持在装饰主体600上,以向装饰主体600提供支撑作用;而装配结构700与配合部520的卡接实现装饰主体600与空调主体100的连接,由此便能使得装饰条400稳定地装配在空调主体100上,并且能通过支撑筋510的支撑作用防止装饰主体600的塌陷。
可选地,支撑筋510上具有支撑面511,支撑面511呈弧形;至少部分装饰主体600贴合于支撑面511。将支撑面511设置为适配于装饰主体600的弧形,可以提高支撑筋510与装饰主体60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筋510向装饰主体600提供的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装饰条400整体外表面能与导风板300以及前面板200形成的弧形相契合,装饰条400的外侧面大致呈弧形,而为了方便装饰条400的整体制作,装饰条400的内侧同样形成弧形面。然而,为了减少装饰条400的体积、制作材料以及质量等,在装饰主体600的内侧形成槽体601。基于此,使得装饰主体600的内侧面大致形成两个间隔的弧形面;槽体601的开口则位于两个弧形面之间。至少部分装饰主体600贴合在支撑面511则表示,两个弧形面贴合于支撑面511。便能通过支撑筋510与装饰主体600形成面面接触,从而确保支撑筋510向装饰主体600提供稳定地支撑作用。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上述槽体601的设置,由此使得装饰主体600的内侧面整体贴合在支撑面511上,以通过支撑筋510向装饰主体600提供稳定地支撑作用。
另外,装配结构700包括定位筋710和第一卡扣720;定位筋710和第一卡扣720间隔设置;配合部520抵持于定位筋710,且与第一卡扣720卡接配合。在装配过程中,定位筋710可以向配合部520提供抵持作用,且通过第一卡扣720与配合部520的卡接实现装配结构700与配合部520的卡接。由于定位筋710的设置,可以确保第一卡扣720和配合部520的配合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在配合部520卡入定位筋710和第一卡扣720之间时,通过定位筋710向配合部520提供支撑作用以及导向作用;换言之,在配合部520沿定位筋710向定位筋710和第一卡扣720之间的间隙中继续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定位筋710的支撑,使得配合部520向第一卡扣720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卡扣720产生弹性形变,进而能使得配合部520与第一卡扣720卡接。
其中,第一卡扣720靠近定位筋710的一侧凸设有第一扣合部721;配合部520端部设有与第一扣合部721适配的第二扣合部521。第二扣合部521伸入定位筋710和第一卡扣720之间,且第二扣合部521一侧抵持于定位筋710,另一侧与第一扣合部721卡接。在装入第二扣合部521时,第二扣合部521抵持在定位筋710上,通过定位筋710的支撑作用和导向作用向定位筋710和第一卡扣720之间的间隙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二扣合部521向第一扣合部721施加作用力,进而使得第一卡扣720产生弹性形变,便能方便第二扣合部521越过第一扣合部721。在第二扣合部521越过第一扣合部721时,第一卡扣720回复至初始位置,此时,第一扣合部721与第二扣合部521扣合,同时定位筋710向第二扣合部521提供支撑作用,以实现配合部520和装配结构700的卡接。
可选地,为了方便定位筋710向第二扣合部521提供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定位筋710靠近第一扣合部72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711,在第二扣合部521与第一扣合部721相互卡接的情况下,第二扣合部521的另一侧抵持在导向斜面711上。而在第二扣合部521装入第一扣合部721和定位筋710之间的过程中,第二扣合部521可以沿导向斜面711滑动至与第一扣合部721完成卡接。在第二扣合部521在与第一扣合部721相互卡接的情况下,通过导向斜面711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扣合部521与定位筋710通过面面接触的方式提升定位筋710向第二扣合部521提供的支撑作用,进而确保第二扣合部521的稳定性,以提高装配结构700和配合部520配合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方便装饰条400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装饰条400还包括多个定位件800,任意相邻两个定位件800之间形成装配区间810,且装饰主体600上至少具有两个装配区间810。任一装配区间810中均设有至少一个装配结构700,且多个装配区间810中的装配结构700的数量相异。
通过在多个装配区间810中设置装配结构700的数量不同,使得在装饰主体600摆设的位置不正确的情况下无法完成装配,而使得在装饰主体600按照指定位置进行装配才能完成装饰条400与空调主体100的装配,从而可以通过多个定位件800向装饰条400的装配提供限定作用,以确保装饰条400按照指定的姿态完成装配。
例如,在以图5为示例的情况下,装饰主体600上形成三个装配区间810,其中一个装配区间810中设置一个装配结构700,位于中间的装配区间810中设置有两个装配机构;而另一个装配区间810中设有三个装配结构700。基于此,只有在装饰主体600处于指定的装配姿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装饰条400与空调主体100的装配;而在装饰条400的装配姿态不正确的情况下,便使得部分装配结构700无法对应于配合结构500而导致装饰条400无法装配的情况。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件800不仅是为了将装饰主体600划分为多个装配区间81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定位件800和多个装配结构700可以沿装饰主体600的延伸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基于此,在装饰条400的装配姿态不正确的情况下,则会使得定位件800与配合结构500对应,从而导致装饰条400无法装配的情况,换言之,可以向装饰条400的装配提供防呆的作用。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定位件800的设置。例如,可以采用部分装配结构700在装饰主体600宽度方向错位的方式来实现防呆效果的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9,装饰主体600包括第一条段610和设于第一条段610两端的第二条段620。多个装配结构700间隔地设于第一条段610上,且多个装配结构700沿第一条段610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空调器10还包括端盖12,第二条段620与端盖12连接。将第二条段620与端盖12连接,可以从装饰条400的两端向装饰条400提供连接作用,进而确保装饰条400整体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装饰条400装配在空调主体100上的美观性,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可选地,第二条段620上开设有止口槽623,止口槽623沿第二条段620的延伸方向开设;端盖12上设有止口筋121;止口筋121装配于止口槽623;止口筋121与止口槽623靠近第一条段610的内壁抵持,止口筋121与止口槽623远离第一条段610的内壁间隔。
通过止口槽623和止口筋121的配合,能向装饰条400提供装配定位作用,进而防止装饰条400的两端过长伸出,由此可以提高空调器10整体的美观程度。由于第一条段610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条段620,而第二条段620上设有止口槽623;由此,空调主体100两端的端盖12上的两个止口筋121可以向装饰主体600提供夹持作用,以确保装饰主体600居中装配,并且,可以防止装饰主体600的两端伸出过多或者缩进过多出现较大的缝隙,基于此,可以确保装饰条400装配完成之后的美观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饰条400的装配稳定性,可选地,装饰条400还包括第二卡扣621;第二卡扣621设于第二条段620上,第二卡扣621与端盖12卡接。相对应的,在端盖12上设有与第二卡扣621相适配的卡槽(图未示),第二卡扣621可拆卸地卡入至端盖12上的卡槽中,从而与端盖12可拆卸地连接。
为了提高第二条段620与端盖12的装配稳定性,第二卡扣621设于第二条段620的端部,且第二条段620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卡扣621。通过第二条段620两端的第二卡扣621向第二条段620提供连接作用,可以提高第二条段620与端盖12的装配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装饰条400还包括第三卡扣622,第三卡扣622设于第二条段620的中部,且第三卡扣622与端盖12卡接。通过在第二条段620上设置第二卡扣621和第三卡扣622,能通过第二卡扣621和第三卡扣622与端盖12的配合实现第二条段620稳定地装配在端盖12上;进而能提高装饰条400与空调主体100整体的装配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第三卡扣622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段610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条段620的中部,且第一条段610与第二条段620垂直。由此,使得装饰主体600大致呈弓字型,位于两端的第二条段620对应于端盖12,中部的第一条段610则对应于导风板300和前面板200之间的区间,以使得装饰条400能契合于导风板300和前面板200之间的区间。换言之,将第一条段610连接于第二条段620中部,且使得第一条段610与第二条段620垂直,可以使得装饰条400整体与空调主体100适配,确保装饰条400装配在空调主体100上的美观性。
值得说明的是,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9,正是由于装饰主体600呈弓字型,在第二条段620的两端设置第二卡扣621,可以防止第二条段620的两端翘起,确保第二条段620的装配稳定性。而通过在第二条段620的中部设置第三卡扣622,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条段620与端盖12的装配稳定性,可以防止装饰主体600的两端起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621的端部在第一条段610的延伸方向上凸起用于与端盖12卡接的凸起结构;而第三卡扣622的端部在第二条段620的延伸方向上凸起用于与端盖12卡接的凸起结构。由此,使得第二卡扣621需要被施加沿第一条段610延伸方向上的作用力才能完成拆卸,而第三卡扣622需要被施加沿第二条段620延伸方向上的作用力才能完成拆卸,进而能确保第二条段620不易自发地脱开端盖12,达到提高第二条段620与端盖12装配稳定性的目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第二卡扣621和第三卡扣622的设置方式相同。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10可以在空调器10运行的过程中,空调器10吸入内部的气流进入第二风道中,部分气流自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口导出,部分气流则自第三通道103导入至第一通道101,以从第一出风口导出。在气流经过第三通道103的过程中,气流被第一导风部410引导以越过装饰条400,换言之,由于第一导风部410的引导作用,使得第三通道103中的气流不接触装饰条400的内侧壁,由此可以防止第三通道103中的气流改变装饰条400内侧壁的温度,进而能避免装饰条400的内侧和外侧形成温度差,便能防止装饰条400外侧形成凝露的情况,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装饰条400上容易形成凝露的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主体(100),上设有用于出风的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
前面板(200),连接于所述空调主体(100),且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01)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200)上设有出风结构;
导风板(300),连接于所述空调主体(100),且设于所述第二通道(102)的第二出风口;
装饰条(400),连接于所述空调主体(100)且位于所述前面板(200)和所述导风板(300)之间;所述装饰条(400)与所述空调主体(100)共同形成第三通道(103),所述第一通道(101)通过所述第三通道(103)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02);
所述装饰条(400)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103)的凹槽(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400)内侧设有第一导风部(410);所述第一导风部(410)设于所述装饰条(400)靠近所述导风板(30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风部(410)位于所述凹槽(430)的一侧,以用于引导气流越过所述凹槽(4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103)用于沿预设方向将所述第二通道(102)中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通道(101);
所述第一导风部(410)的内侧形成第一导风面(411),所述第一导风面(411)延展方向契合于所述预设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0)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为4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0)的厚度为所述装饰条(400)厚度的0.5倍至2倍。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400)内侧还设有第二导风部(420),所述第二导风部(420)设于所述装饰条(400)靠近所述前面板(20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风部(420)用于引导第一导风部(410)引导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一通道(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103)用于沿预设方向将所述第二通道(102)中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通道(101);
所述第二导风部(420)的内侧设有第二导风面(421),所述第二导风面(421)的延展方向契合于所述预设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420)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为4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420)间隔,且所述凹槽(430)形成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420)之间的间隔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420)的厚度为所述装饰条(400)的厚度的0.5倍至2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420)相互背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30)的深度为1mm-4mm,和/或,所述凹槽(430)的宽度为5mm-25mm。
CN202222584677.7U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218096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4677.7U CN218096530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空调器
PCT/CN2023/082051 WO2024066232A1 (zh) 2022-09-28 2023-03-17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4677.7U CN218096530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530U true CN21809653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4677.7U Active CN218096530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530U (zh)
WO (1) WO20240662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232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4358A (ja) * 1993-12-21 1995-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断熱装置
CN201666645U (zh) * 2010-04-07 2010-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12378103U (zh) * 2019-12-20 2021-01-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CN213272880U (zh) * 2020-08-18 2021-05-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096530U (zh) * 2022-09-28 2022-12-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218096533U (zh) * 2022-09-28 2022-12-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232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232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96530U (zh) 一种空调器
US20060014485A1 (en) Single piece vane knob
CN106545924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0215943A1 (zh) 中框组件及空调器
WO2019148870A1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JP4044821B2 (ja) 給排気用のグリル
CN218096533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44006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705242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117824128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1451153U (zh) 空调导风组件和空调内机
WO2019037519A1 (zh) 格栅、面板组件和空调系统
CN109945310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637918U (zh) 空调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CN112648210A (zh) 无叶风扇出风结构和无叶风扇
JPH081459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S6333060Y2 (zh)
CN117824129A (zh) 一种空调器
CN221197662U (zh) 一种滤网结构、壳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WO2021103198A1 (zh) 拨杆、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CN21589255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904629U (zh) 出风管道、风道组件和车辆
CN213300452U (zh) 面板组件和空调器室内机
JPH03186126A (ja) 外装体
CN215260469U (zh) 卡扣组件、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