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490U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490U
CN218096490U CN202221563376.XU CN202221563376U CN218096490U CN 218096490 U CN218096490 U CN 218096490U CN 202221563376 U CN202221563376 U CN 202221563376U CN 218096490 U CN218096490 U CN 21809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outlet
air supply
tran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33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程
罗伟锦
康瑞祥
潘文康
魏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33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送风机构、出风风道以及切换装置,送风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出风风道设置成能够相对送风机构运动以改变出风风道伸出壳体的长度,且出风风道能够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对接的位置;切换装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切换装置隔断在送风机构进口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之间以使得送风机构进口连通送风机构第二出口,切换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切换装置隔断在送风机构进口与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之间以使得送风机构进口连通送风机构第一出口,该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方式,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切换出风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送风装置整体的高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由此不仅会导致送风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占用了过多的空间,影响产品的收纳,降低了产品的美观程度,而且在产品包装过程中需要过多的包装材料,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占用过多的运输空间,提高了产品包装和运输的成本,并且送风装置仅能实现一种送风功能,功能性差,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方式,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切换出风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机构具有送风机构进口、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和送风机构第二出口;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出风风道进口和出风风道出口,所述出风风道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送风机构运动以改变所述出风风道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且所述出风风道能够运动至使得所述出风风道进口与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对接的位置;以及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装置隔断在所述送风机构进口与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之间以使得所述送风机构进口连通所述送风机构第二出口,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装置隔断在所述送风机构进口与所述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之间以使得所述送风机构进口连通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方式,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切换出风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机构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中转风道,所述中转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转风道具有中转风道进口、中转风道第一出口和中转风道第二出口,所述中转风道进口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构成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构成所述送风机构第二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机构进口构造为所述送风组件的进口,所述中转风道进口位于所述送风机构进口的下游侧,所述切换装置配置在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和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以及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以摆动方式进行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板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转风道包括:中转风道本体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具有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和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分支风道,所述分支风道连接于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所述分支风道具有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其中,所述切换板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开设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的底部,所述分支风道连接于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的顶部,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开设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的前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和切换装置传动机构,所述切换装置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切换装置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切换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内或者所述中转风道本体外的切换装置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部内的切换装置摇杆曲柄组件或切换装置齿轮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以允许空气穿透的方式遮盖配置在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板的斜度与所述分支风道的同一侧的风道壁的斜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具有壳体出风口,所述壳体出风口与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板能够被驱动处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保持定位,从而使得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同时连通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和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转风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送风装置100,壳体1,开口11,底座12,壳体出风口13,送风组件2,送风组件进口21,
中转风道3,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分支风道32,中转风道本体33,中转风道进口331,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上连接壁35,
出风风道4,出风风道进口41,出风风道出口42,引线口43,避让口47,出风风道对接翻边48,出风风道上翻边481,下连接壁49,
驱动组件5,传动件51,传动螺杆511,传动螺母512,传动齿轮513,驱动件52,驱动电机521,电机轴5211,驱动齿轮522,导向件53,导向杆531,导向轴承532,
中盖6,中盖避让部61,出风风道支架7,分支支架71,连接部72,上盖8,
容纳间隙10,切换装置20,切换板201,收纳盒40,加热模块701,密封件80,水平密封部801,竖直密封部802,密封凹槽803,第一槽壁8031,第二槽壁8032,环绕段 8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可以为无叶风扇,无叶风扇与传统的落地风扇相比更加节省空间,送风更加柔和,使用体验更好,送风装置也可以为净化器或者塔扇等,在此不做限定。
由于传统的送风装置整体的高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由此不仅会导致送风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占用了过多的空间,影响产品的收纳,降低了产品的美观程度,而且在产品包装过程中需要过多的包装材料,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占用过多的运输空间,提高了产品包装和运输的成本,并且送风装置仅能实现一种送风功能,功能性差。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出风风道能够伸缩的送风装置,在送风装置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能够伸出壳体向外送风,在送风装置无需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能够收缩到壳体内,此时,送风装置整体高度较低,不仅能够使产品更美观,更便于送风装置的收纳,而且还能够便于产品的包装和运输,降低了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的成本,并且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多种送风功能,功能性更强。
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送风机构、出风风道4 和驱动组件5。
其中,送风机构能够为送风装置100内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并能够在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时对从气流进行中转,使气流能够得到分流。送风机构设置在壳体1内,以使壳体1能够对送风机构进行保护,确保送风机构能够稳定的设置在壳体1内,提高送风装置100的可靠性,并且,壳体1在送风机构外侧能够对送风装置100进行装饰,以使送风装置100的外观更美观。
送风机构具有送风机构进口,还具有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每个送风机构第一出口能够与出风风道4连通,每个出风风道4具有出风风道进口41和出风风道出口42,其中出风风道进口41能够在送风装置100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时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连通,气流通过出风风道出口42流出送风装置100,由此,在送风装置100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道结构,确保了送风装置100送风功能的稳定运行。
出风风道4具有出风风道进口41和出风风道出口42,其中出风风道进口41能够在送风装置100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时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连通,以使气流能够进入到出风风道4内,再使气流通过出风风道出口42流出风道结构,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风道结构,确保了送风装置100送风功能的稳定运行。
其中,出风风道4设置成能够相对送风机构运动以改变出风风道4伸出壳体1的长度,且出风风道4能够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对接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送风装置1000无需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4位于与送风机构并列的位置,且位于壳体1内,由此,使得风道结构的整体长度能够设置的较短,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高度能够设置的更低,使送风装置100的外观更美观,更便于送风装置100的收纳、包装与运输。
进一步,在送风装置100准备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4能够运动,使出风风道4在出风风道4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送风机构的方向运动,以使出风风道进口41向靠近送风机构第一出口的位置移动,直至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 与对应的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对接的位置,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对接的位置时,送风机构与出风风道4能够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使得风道结构能够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
由于送风装置100适于在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后,再启动送风机构,使得送风装置100的送风量更大,送风效果更好。
送风机构还包括:送风机构第二出口,送风机构能够通过送风机构第二出口向外送风,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处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由此,使得送风装置1000能够实现不同的出风功能,提高了送风装置1000的性能。
进一步,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切换装置20,切换装置20能够在送风机构第一出口与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之间进行切换,以使送风机构内的气流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从不同的出口流出,以实现送风装置100不同出风功能的切换。
如图5和图6所示,切换装置20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转换,能够转换送风机构内的气流方向,使气流流向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或送风机构第二出口。
如图6所示,切换装置20处于第一位置时切换装置20隔断在送风机构进口与送风机构第一出口之间以使得送风机构进口连通送风机构第二出口,此时,送风机构内的气流由送风机构进口流向送风机构第二出口,送风机构能够通过送风机构第二出口向外送风,实现了一种出风功能。
如图5所示,切换装置20处于第二位置时切换装置20隔断在送风机构进口与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之间以使送风机构进口连通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此时,送风机构内的气流由送风机构进口流向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再由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流入到出风风道4内,通过出风风道出口42向外送风,由此,送风机构能够通过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向出风风道4送风,实现了与切换装置20处于第一位置时不同的出风功能。
综上所述,送风装置100通过送风机构的送风机构第一出口与送风机构第二出口的设置实现了两种不同的送风方式,送风装置100通过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实现了不同送风方式的切换,进而实现了送风装置1000不同的出风功能的切换,由此使得送风装置100的功能性更强,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方式,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切换出风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18所示,送风机构包括: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其中,送风组件2 能够为送风装置100内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中转风道3与送风组件2相连,能够在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时对从送风组件2流出的气流进行中转,使气流流向出风风道4。
进一步,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都设置在壳体1内,以使壳体1能够对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进行保护,确保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能够稳定的设置在壳体1 内,提高送风装置100的可靠性,并且,壳体1在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外侧能够对送风装置100进行装饰,以使送风装置100的外观更美观。
其中,送风组件2能够为送风装置100内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中转风道3具有中转风道进口331,中转风道进口331与送风组件2相连,能够在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时对从送风组件2流出的气流进行中转,使气流能够得到分流。
中转风道3还具有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构成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每个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能够与出风风道4连通,其中出风风道进口41能够在送风装置100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时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连通,气流通过出风风道出口42流出送风装置100,由此,在送风装置100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道结构,确保了送风装置100送风功能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在送风装置100准备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4能够运动,使出风风道4在出风风道4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中转风道3的方向运动,以使出风风道进口41向靠近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位置移动,直至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时,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能够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使得风道结构能够通过出风风道4向外送风。
由于送风装置100适于在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后,再启动送风组件2,使得送风装置100的送风量更大,送风效果更好。
中转风道3还包括: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构成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向外送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312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处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由此,使得送风装置1000能够实现不同的出风功能,提高了送风装置1000的性能。
综上所述,送风装置100通过中转风道3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的设置实现了两种不同的送风方式,送风装置100通过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实现了不同送风方式的切换,进而实现了送风装置1000不同的出风功能的切换,由此使得送风装置100的功能性更强,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使用性能。
其中,送风机构进口构造为送风组件2的进口21,中转风道进口331位于送风机构进口的下游侧,以对送风机构进口进入的空气进行分流。切换装置20配置在中转风道进口331和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以及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之间,以使送风装置 100能够分别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或者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进行送风,或者同时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进行送风。
参照图4和图5,切换装置20包括切换板201,切换板201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切换板201能够完全隔断在风道内,避免在风道内出现漏风的现象。
进一步,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摆动方式进行切换,切换板201通过摆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实现风道内气流流向的切换,切换板201的摆动能够利用风道内的空间,避免了在送风装置100内为切换板201的运动预留较大的空间,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整体布局更合理。
通过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摆动,能够转换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使气流流向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或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
进一步,切换板201设置在中转风道3内,利用中转风道3内的空间,避免了在送风装置100内为切换板201的运动预留较大的空间,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整体布局更合理。参照图3和图4,中转风道3包括:中转风道本体33和分支风道32,分支风道32连接于中转风道本体33,以形成弯折的中转风道3,进而将中转风道内的气流均匀的引入多个出风风道4内。中转风道本体33具有中转风道进口331和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312,也就是说,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直接进入中转风道本体 33,并通过中转风道本体33上开设的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中转风道3。
进一步,分支风道32具有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也就是说,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进入中转风道本体33,并通过中转风道本体33进入分支风道32,并通过分支风道32上开设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流出中转风道3。
其中,切换板201可摆动地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切换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切换板201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分支风道32之间,以达到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 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的目的,进而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连通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以使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通过中转风道本体33上开设的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中转风道3。此时,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312向外送风,实现了送风装置100的一种出风功能。
如图5所示,切换板201位于第二位置时,切换板201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之间,以在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的同时连通分支风道32与中转风道进口331,进而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连通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以使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流出中转风道3。此时,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向出风风道4送风,实现了送风装置100的另一种出风功能。
参照图3,中转风道进口331开设在中转风道本体33的底部,以便于中转风道进口331 与位于中转风道3下部的送风组件2连通。
分支风道32连接于中转风道本体33的顶部,以便于分支风道32与出风风道4连接。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开设在中转风道本体33的前表面。以避让送风装置100的进风口,以使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能够稳定的向外送风,且送风过程不会影响送风装置100内其他部件的运行。
进一步,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和切换装置传动机构,切换装置驱动机构能够对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提供动力。切换装置驱动机构通过切换装置传动机构驱动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具体地,切换装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切换装置驱动机构与切换板201之间,以将切换装置驱动机构提供的驱动力转换为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
进一步,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的切换装置驱动电机,切换装置驱动电机能够为切换装置20的运动提供动力,将切换装置驱动电机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能够避免切换装置驱动机构的设置占用送风装置100内的空间,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切换装置驱动电机也可以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外,以避免切换装置驱动电机在中转风道3内挡风,并且避免风道内产生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换装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的切换装置摇杆曲柄组件,由此,通过摇杆和曲柄的配合,能够使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的切换装置齿轮组件,由此,通过齿轮组件的配合,能够使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设置在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功能模块能够对流经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的气流进行处理,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功能模块包括:加热模块701,加热模块701以允许空气穿透的方式遮盖配置在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加热模块701能够对流经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的气流进行加热,以使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能够流出暖风气流,从而使得送风装置100能够具有向外界送暖风的功能,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功能性和使用性。
如图5所示,切换板201在第二位置时,切换板201的斜度与分支风道32的同一侧的风道壁的斜度相同,以避免切换板201与分支风道32的风道壁之间产生凸起或者凹陷,使得中转风道3内的风阻增大,或者在中转风道3内产生涡流,影响送风装置100的出风量。
如图2所示,壳体1上具有壳体出风口13,壳体出风口13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对应,以使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的气流能够直接通过壳体出风口13流出到送风装置100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换板201能够被驱动处在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保持定位,从而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同时连通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 和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此时,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能够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流入出风风道4,并从出风风道出口42流出,并且同时能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并通过壳体出风口13流出送风装置100,此时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的风量最大,送风装置100 的送风效果更好。
下面结合图示附图描述送风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送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上盖8、第一支架91、第二支架92、收纳盒40、送风组件2、风道结构、驱动组件5和用电单元。
其中,风道结构可以包括:中盖6、中转风道3、出风风道4和密封件80。
中转风道3包括分支风道32和中转风道本体33,中转风道3能够在风道结构向外送风时对流经中转风道3的气流进行中转,使气流流向出风风道4。中转风道3具有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在风道结构向外送风时能够与出风风道4 连通。
出风风道4具有出风风道进口41和出风风道出口42,其中出风风道进口41能够在风道结构向外送风时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连通,以使气流能够进入到出风风道4 内,再使气流通过出风风道出口42流出风道结构,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风道结构,确保了送风装置100送风功能的稳定运行。
其中,出风风道4设置成能够相对中转风道3运动,且出风风道4能够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风道结构无需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4位于与中转风道3并列的位置,由此,使得风道结构的整体长度能够设置的较短,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高度能够设置的更低,使送风装置100的外观更美观,更便于送风装置100的收纳、包装与运输。
进一步,在风道结构准备向外界送风时,出风风道4能够在风道结构的延伸方向上运动,使出风风道4在风道结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中转风道3的方向运动,以使出风风道进口41向靠近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位置移动,直至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时,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 4能够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使得风道结构能够向外送风。
中转风道3还包括: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向外送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处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由此,使得送风装置1000能够实现不同的出风功能,提高了送风装置 1000的性能。
进一步,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切换装置20,切换装置20能够在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之间进行切换,以使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从不同的出口流出,以实现送风装置100不同出风功能的切换。
如图5和图6所示,切换装置20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转换,能够转换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方向,使气流流向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或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
如图6所示,切换装置20处于第一位置时切换装置20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以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连通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此时,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由中转风道进口331流向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向外送风,实现了一种出风功能。
如图5所示,切换装置20处于第二位置时切换装置20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之间以使中转风道进口331连通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此时,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由中转风道进口331流向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再由中转风道第一出口 311流入到出风风道4内,通过出风风道出口42向外送风,由此,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向出风风道4送风,实现了与切换装置20处于第一位置时不同的出风功能。
综上所述,送风装置100通过中转风道3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的设置实现了两种不同的送风方式,送风装置100通过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实现了不同送风方式的切换,进而实现了送风装置1000不同的出风功能的切换,由此使得送风装置100的功能性更强,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方式,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切换出风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4和图5,切换装置20包括切换板201,切换板201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切换板201能够完全隔断在中转风道3内,避免在中转风道3内出现漏风的现象。
进一步,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摆动地设置在中转风道3内,切换板201通过摆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实现中转风道3内气流流向的切换,切换板201 的摆动能够利用中转风道3内的空间,避免了在送风装置100内为切换板201的运动预留较大的空间,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整体布局更合理。
通过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摆动,能够转换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方向,使气流流向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或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
参照图3和图4,中转风道3包括:中转风道本体33和分支风道32,分支风道32连接于中转风道本体33,以形成弯折的中转风道3,进而将中转风道内的气流均匀的引入多个出风风道4内。中转风道本体33具有中转风道进口331和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也就是说,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直接进入中转风道本体33,并通过中转风道本体33上开设的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中转风道3。
进一步,分支风道32具有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也就是说,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进入中转风道本体33,并通过中转风道本体33进入分支风道32,并通过分支风道32上开设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流出中转风道3。
其中,切换板201可摆动地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切换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切换板201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分支风道32之间,以达到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 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的目的,进而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连通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以使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通过中转风道本体33上开设的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中转风道3。此时,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312向外送风,实现了送风装置100的一种出风功能。
如图5所示,切换板201位于第二位置时,切换板201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之间,以在隔断在中转风道进口331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的同时连通分支风道32与中转风道进口331,进而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连通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以使通过中转风道进口331进入中转风道3的气流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流出中转风道3。此时,中转风道3能够通过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向出风风道4送风,实现了送风装置100的另一种出风功能。
参照图3,中转风道进口331开设在中转风道本体33的底部,以便于中转风道进口331 与位于中转风道3下部的送风组件2连通。
分支风道32连接于中转风道本体33的顶部,以便于分支风道32与出风风道4连接。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开设在中转风道本体33的前表面。以避让送风装置100的进风口,以使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能够稳定的向外送风,且送风过程不会影响送风装置100内其他部件的运行。
进一步,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和切换装置传动机构,切换装置驱动机构能够对切换装置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提供动力。切换装置驱动机构通过切换装置传动机构驱动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具体地,切换装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切换装置驱动机构与切换板201之间,以将切换装置驱动机构提供的驱动力转换为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
进一步,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的切换装置驱动电机,切换装置驱动电机能够为切换装置20的运动提供动力,将切换装置驱动电机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能够避免切换装置驱动机构的设置占用送风装置100内的空间,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换装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的切换装置摇杆曲柄组件,由此,通过摇杆和曲柄的配合,能够使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中转风道本体33内的切换装置齿轮组件,由此,通过齿轮组件的配合,能够使切换板2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设置在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功能模块能够对流经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的气流进行处理,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功能模块包括:加热模块701,加热模块701以允许空气穿透的方式遮盖配置在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加热模块701能够对流经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的气流进行加热,以使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处能够流出暖风气流,从而使得送风装置100能够具有向外界送暖风的功能,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功能性和使用性。
如图5所示,切换板201在第二位置时,切换板201的斜度与分支风道32的同一侧的风道壁的斜度相同,以避免切换板201与分支风道32的风道壁之间产生凸起或者凹陷,使得中转风道3内的风阻增大,或者在中转风道3内产生涡流,影响送风装置100的出风量。
如图2所示,壳体1上具有壳体出风口13,壳体出风口13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对应,以使通过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的气流能够直接通过壳体出风口13流出到送风装置100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换板201能够被驱动处在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保持定位,从而使得中转风道进口331同时连通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 和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此时,中转风道3内的气流能够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流入出风风道4,并从出风风道出口42流出,并且同时能从中转风道第二出口312流出,并通过壳体出风口13流出送风装置100,此时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的风量最大,送风装置100 的送风效果更好。
进一步,密封件80设置在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对接处,以对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对接处进行密封,在不影响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前提下,避免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对接处出现漏风的现象,避免风道结构的出风量受到影响,提高风道结构的出风效果。
参照图18,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通过面面对接配合,也就是说,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时,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通过出风风道进口41周围边沿的配合面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周围边沿的配合面之间的对接配合实现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的联通,由此,避免了在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设置连接结构而对出风风道4的运动造成影响,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 之间的对接更顺畅。
由于中转风道3的设置避让了出风风道4的运动路径,从而达到了使出风风道4能够相对中转风道3运动的目的。
并且,通过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之间的面与面的对接配合,能够增大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在对接处的接触面积,确保对接处的密封效果,进而确保了风道结构的出风量。
由此,通过面面对接配合即确保了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之间对接的顺畅性,又确保了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对接处的密封性,风道结构的整体结构更合理。
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转风道3在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方向一侧的表面能够与出风风道进口41周围边沿的表面相互配合,使得中转风道3在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一侧的表面能够对出风风道4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使出风风道4能够在中转风道3 的侧面的导向作用下稳定的运动,直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
如图18所示,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出风风道进口41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出风风道对接翻边48,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 适于与出风风道对接翻边48对接,由此,通过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与出风风道对接翻边 48的对接配合,能够增大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在对接处的接触面积,确保对接处的密封效果,进而确保了风道结构的出风量。
进一步,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与出风风道对接翻边48在任意位置的对接重叠长度不低于5mm,以确保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与出风风道对接翻边48之间能够具有足够的面积用来对接,以确保对接处的密封效果,从而确保风道结构的出风量。
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实施例,出风风道4沿竖直方向延伸,中转风道3也沿竖直方向延伸,出风风道4与中转风道3都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能够避免中转风道3的设置影响出风风道4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参照图18,出风风道4的外壁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壁49,下连接壁49分别向下向靠近中转风道3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以使出风风道4的外壁能够延伸到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在竖直方向上平齐的位置,以便于出风风道进口41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 对接的位置时,出风风道4的下连接壁49能够与中转风道3的外壁对接配合,以实现在出风风道进口41与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对接处的下端对对接处进行密封的目的。
中转风道3的内壁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壁35,上连接壁35分别向上向靠近出风风道4 的方向延伸,以使中转风道3的内壁能够延伸到与出风风道进口41在竖直方向上平齐的位置,以便于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与出风风道进口41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 对接的位置时,中转风道3的上连接壁35能够与出风风道4的内壁对接配合,以实现在出风风道进口41与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对接处的上端对对接处进行密封的目的。
上连接壁35构造为弧形结构,以使在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连接处的风道形成为弧形风道,以使在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连接处的风阻更低,从而减少在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连接处的风量损失,进而确保风道结构的出风量。
参照图18,中转风道对接翻边34包括: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中转风道上翻边341设置在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上端,出风风道对接翻边48包括:出风风道上翻边481,出风风道上翻边481设置在出风风道进口41的上端,通过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面面对接配合,能够实现在出风风道进口41与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的对接处的上端对对接处进行密封的目的。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设计,确保了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在对接处的接触面积,确保对接处的密封效果,进而确保了风道结构的出风量。
进一步,密封件80至少用于密封中转风道上翻边341和出风风道上翻边481。将密封件80设置在中转风道上翻边341和出风风道上翻边481之间,使得密封件80能够在出风风道4运动到极限位置后再对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进行密封,密封件80设置在出风风道4的运动行程外,避免了密封件80的设置影响出风风道4的运动。
进一步,由于在中转风道3中,气流的流向是由下至上的向出风风道4流动的,由此,在风道结构输送气流的过程中,气流更多的会直接冲击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上方的风道,因此,通过在中转风道上翻边341和出风风道上翻边481处设计密封件80,能够使得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上方的风道的密封性更好,避免了在中转风道 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上方发生漏风的现象,进一步确保了风道结构的出风量。
结合图15和图18所示实施例,密封件80包括:水平密封部801和竖直密封部802,水平密封部801能够在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以及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上侧对对接处进行密封,竖直密封部802能够在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以及出风风道上翻边481上远离对接面的一侧对对接处进行密封。
竖直密封部802连接在水平密封部801的一端且向下延伸,以使密封件80的竖直密封部802与水平密封部801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确保了密封件80的密封性。
中转风道上翻边341止抵水平密封部801,通过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水平密封部801 之间的止抵配合,能够确保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密封件80之间的密封性。并且,竖直密封部802贴附在中转风道上翻边341的背离出风风道4的侧面,由此,竖直密封部802与中转风道上翻边341能够进一步加大密封件80与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密封件80对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的密封效果更好。
参照图18,密封件80还包括:密封凹槽803,密封凹槽803的开口向下,以便于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配合设置,出风风道上翻边481适于至少部分地插入密封凹槽803内,以使密封凹槽803能够环绕出风风道上翻边481设置,并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配合对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进行密封。
并且,在出风风道4向上运动到与中转风道3对接的位置时,密封凹槽803能够对出风风道4进行限位,以使出风风道4能够停止运动。
如图18所示,密封凹槽803位于水平密封部801的上方,由于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时,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上部边沿的高度要高于中转风道3上边沿的高度,因此,将密封凹槽803设置在水平密封部801 的上方,以使密封凹槽803的设置能够弥补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之间的高度差,确保密封件80对中转风道3与出风风道4的对接处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密封凹槽803的第一槽壁8031与水平密封部801的远离竖直密封部802的一端连接,密封凹槽803的第二槽壁8032与出风风道4的内壁邻接,由此,密封件80能够紧密的贴合包覆在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外侧,对中转风道上翻边 341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对接处进行密封,确保了密封件80的密封效果。
结合图15和图18所示实施例,密封件80还包括:环绕段804,环绕段804设置在水平密封部801的上方,以使环绕段804的设置不会对水平密封部801的密封效果造成影响,从而避免环绕段804的设置影响密封件80的密封性,环绕段804环绕出风风道4并与出风风道4的外表面邻接,由此,通过环绕段804与出风风道4的接触配合,能够确保密封件 80设置的稳定性。并且,在环绕段804与出风风道4的接触配合,能够对密封凹槽803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配合处进行密封,进而能够在对中转风道上翻边341与出风风道上翻边481的对接处进行双重密封,进一步提高了密封件80的密封效果。
结合图16-图18所示实施例,风道结构还包括:中盖6,中盖6能够对风道结构进行保护,中盖6设置在中转风道3的顶部,以在中转风道3的上方对中转风道3进行遮蔽,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更美观,密封件80设置在中盖6上,以使密封件80能够设置的更稳定。
并且,密封件80套设于出风风道4,由此,密封件80能够密封设置在中盖6与出风风道4之间,避免了出风风道4与中盖6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导致外界的灰尘通过空隙进入中盖6下部,影响送风装置100的美观。
进一步,密封件80包括橡胶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料件,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图3所示,送风组件2能够为送风装置100内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中转风道3的中转风道本体33与送风组件2相连,能够在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时对从送风组件2流出的气流进行中转,使气流在流向分支风道32后再流向出风风道4。
进一步,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都设置在壳体1内,以使壳体1能够对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进行保护,确保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能够稳定的设置在壳体1 内,提高送风装置100的可靠性,并且,壳体1在送风组件2和中转风道3外侧能够对送风装置100进行装饰,以使送风装置100的外观更美观。
其中,驱动组件5能够驱动出风风道4运动,具体地,每组驱动组件5对应驱动一个出风风道4动作以改变出风风道4伸出壳体1的长度,并且,每个出风风道4能够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
也就是说,出风风道4在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能够相对壳体1运动,在送风装置 100无需向外送风时,出风风道4位于壳体1内,由此,不仅使壳体1能够对出风风道 4进行保护,而且使送风装置100更美观,更便于送风装置100的收纳、包装与运输。
进一步,在送风装置100开始启动,准备向外界送风时,驱动组件5适于驱动出风风道4运动,使得出风风道4向壳体1外伸出,直至出风风道4运动至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在出风风道4运动至使得出风风道进口41与对应的中转风道第一出口311对接的位置时,送风装置100内能够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送风组件2启动,以使送风装置100向外送风,由此确保了送风装置100 送风功能的稳定运行。
由于送风装置100适于在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后,再启动送风组件2,使得送风装置100的送风量更大,送风效果更好。
参照图9,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2、传动件51和导向件53,驱动件52能够为出风风道4的运动提供动力,驱动件52通过传动件51驱动对应的出风风道4动作,也就是说,传动件51能够将驱动件52提供的动力传递到出风风道4,以使出风风道4 运动,导向件53用于对出风风道4的运动进行导向,确保出风风道4能够稳定的运动。
如图8所示,每个出风风道4的底部设置有出风风道支架7,出风风道支架7能够对出风风道4进行支撑,确保出风风道4能够稳定的设置在送风装置100内,并且,出风风道支架7还能够为传动件51与导向件53的设置提供安装位置,避免传动件51 或导向件53的设置影响出风风道4的密封性。传动件51设置在出风风道支架7的纵向一端,导向件53设置在出风风道支架7的纵向另一端,以避免传动件51与导向件 53之间相互干扰,确保送风装置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9,传动件51包括传动螺杆511、传动螺母512和传动齿轮513,其中,传动螺杆511的下端可转动地配置在底座12上,传动螺杆511的上端与出风风道支架7 通过传动螺母512可转动地相连,传动螺母512固定于出风风道支架7上,传动螺母 512与传动螺杆511配合,传动齿轮513设置在传动螺杆511的底部,传动齿轮513 能够将驱动件52提供的动力传递到传动螺杆511,以使传动螺杆511能够转动。
由此,在驱动件52通过传动齿轮513驱动传动螺杆511转动时,由于传动螺母512在出风风道支架7的作用下无法转动,因此,传动螺母512会沿着传动螺杆511的延伸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出风风道支架7以及设置在出风风道支架7上的出风风道4沿着传动螺杆511的延伸方向运动,由此,完成了出风风道4的驱动。
如图6所示,导向件53包括:导向杆531和导向轴承532,导向轴承532固定于出风风道支架7上,导向轴承532套设于导向杆531,通过导向杆531和导向轴承532 的配合以达到对出风风道支架7以及出风风道4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目的。其中,导向杆531的下端设置在底座12上,以确保导向杆531设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9,驱动件52包括驱动电机521,驱动电机521能够为驱动组件5的运行提供动力,驱动电机521的电机轴5211上设置有驱动齿轮522,也就是说,在驱动电机521启动后,电机轴5211随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电机轴5211上的驱动齿轮522转动。
其中,出风风道4和驱动组件5均为两组,也就是说,在底座12与出风风道支架 7之间布置有两组驱动组件5,并且,在出风风道支架7上布置有两组出风风道4。
并且,两组驱动组件5共用同一个驱动电机521,也就是说,两组驱动组件5通过一个驱动电机521来共同驱动,由此,使得出风风道支架7的两侧能够保持平齐,确保了两组驱动组件5的同步性。其中,驱动电机521位于两个传动齿轮51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513啮合。
具体地,驱动电机521位于两个传动齿轮513之间,电机轴5211上设置的驱动齿轮522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513啮合,由此,通过驱动电机521带动驱动齿轮522旋转,进而带动两侧的传动齿轮513旋转,进而带动与两侧传动齿轮513相连的传动螺杆511转动,进而使得与套设在传动螺杆511上的传动螺母512固定连接的出风风道支架7沿着传动螺杆511的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带动出风风道4在壳体1内伸缩。
如图9所示,壳体1包括:底座12,底座12能够对送风装置100壳体1内的结构进行支撑,以使其能够稳定的设置在送风装置100内。第一支架91和第二支架92相对设置,送风组件2位于第一支架91和第二支架92之间且由第一支架91和第二支架 92夹持,通过第一支架91和第二支架92夹持,使得送风装置100能够稳定的设置在第一支架91与第二支架92之间,第一支架91和第二支架9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以使第一支架91与第二支架92能够稳定的设置在送风装置100内,并稳定的支撑送风组件2。
如图9所示,第一支架91和第二支架92中的至少一个向上延伸并形成延伸部93,延伸部93与中转风道3贴合固定,以对中转风道3进行固定支撑,由此,确保了中转风道3设置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该支架固定连接在送风组件2与中转风道3之间,还能够对中转风道3与送风组件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加强,使得中转风道3与送风组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好,还避免了中转风道3与送风组件2之间发生错位,影响风道的密封性。
参照图2,中盖6具有多个中盖避让部61,中盖避让部61能够对出风风道4进行避让,以使出风风道4能够在壳体1的顶部做伸缩运动,每个出风风道4可上下移动地配合在对应的中盖避让部61内,由此,中盖避让部61不仅能够对出风风道4进行避让,还能够对出风风道4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使出风风道4能够稳定的上下运动。
参照图6,第一支架91向上延伸并形成延伸部93,延伸部9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部94,支撑部94能够对中盖6进行支撑,以使中盖6能够稳定的设置在送风装置100 内。
进一步,在出风风道4的顶部设置有用电单元,并且,在出风风道4的顶部设置的用电单元需要与出风风道4底部设置的部分结构进行电连接,因此,用电单元连接有线缆,线缆自用电单元引出并伸入到出风风道4内,以使线缆能够受到出风风道4 的保护,避免线缆受到破坏,并且避免线缆暴漏在出风风道4外侧影响送风装置100 的美观度,提高送风装置100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结合图8-图12所示实施例,线缆从出风风道4引出并位于收纳盒40内。收纳盒 40能够用于线缆的收纳,线缆放置在收纳盒40内,避免了在出风风道4运动时出风风道4压住线缆或者缠绕线缆,影响出风风道4的运动,设置导致线缆受到破坏,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可靠性。
如图10-图12所示,出风风道4的顶部设置有上盖8,上盖8能够在送风装置100 无需向外送风时,即出风风道4位于壳体1内时,对壳体1顶部的开口11进行密封,由此不仅能够使送风装置100的外观更美观,还能够与壳体1共同对送风装置100内的结构进行保护,在无需向外送风时确保送风装置100的安全性。
进一步,中盖6与壳体1的顶部开口11之间形成容纳间隙10,上盖8可随出风风道4向下运动以至少部分地收纳在容纳间隙10内。
用电单元设置于上盖8,以便于使用者在送风装置100的上侧对送风装置100进行操作,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操作更舒适。出风风道4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口47,避让口 47能够连通出风风道4与上盖8,以便于线缆与位于上盖8中的用电单元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收纳盒40嵌设在出风风道4的内部,以避免收纳盒 40的布置占用送风装置100内部的空间,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使得送风装置100的整体布局更合理。
并且,在出风风道4相对所述中转风道3运动到位后,由于收纳盒40位于出风风道进口41的下部,因此不会影响出风风道4出风的顺畅性,出风风道4的底部与收纳盒40的顶部密封配合。由于收纳盒40的底部密封,因此,出风风道4内的气流不会从收纳盒40处泄漏,影响送风装置100的出风量,并且,由于在出风风道4相对所述中转风道3运动到位后,出风风道4的底部与收纳盒40的顶部密封配合,使得出风风道4内的气流也不会从收纳盒40与出风风道4的配合部分泄漏,进一步确保了出风风道4的密封性,确保了送风装置100的出风量。
进一步,在出风风道4下降时,线缆适于在重力作用下放置在收纳盒40内,出风风道4的下降不会对线缆产生机械力,从而使得线缆的布置不会对出风风道4的运动造成影响。
具体地,上盖8中设置有用电单元,用电单元包括:操控板和照明装置,用电单元连接有线缆,线缆自用电单元引出并从出风风道4顶部开设的避让口47伸入到出风风道4内,并通过出风风道4下部的引线口43进入收纳盒40内,再通过收纳盒40的下端与送风装置100内的其他结构电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机构具有送风机构进口、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和送风机构第二出口;
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出风风道进口和出风风道出口,所述出风风道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送风机构运动以改变所述出风风道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且所述出风风道能够运动至使得所述出风风道进口与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对接的位置;以及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装置隔断在所述送风机构进口与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之间以使得所述送风机构进口连通所述送风机构第二出口,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装置隔断在所述送风机构进口与所述送风机构第二出口之间以使得所述送风机构进口连通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
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中转风道,所述中转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转风道具有中转风道进口、中转风道第一出口和中转风道第二出口,所述中转风道进口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构成所述送风机构第一出口,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构成所述送风机构第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进口构造为所述送风组件的进口,所述中转风道进口位于所述送风机构进口的下游侧,所述切换装置配置在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和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以及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以摆动方式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板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风道包括:
中转风道本体,所述中转风道本体具有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和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分支风道,所述分支风道连接于所述中转风道本体,所述分支风道具有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
其中,所述切换板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开设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的底部,所述分支风道连接于所述中转风道本体的顶部,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开设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的前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和切换装置传动机构,所述切换装置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切换装置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切换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内或者所述中转风道本体外的切换装置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本体内的切换装置摇杆曲柄组件或切换装置齿轮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以允许空气穿透的方式遮盖配置在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处。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板的斜度与所述分支风道的同一侧的风道壁的斜度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壳体出风口,所述壳体出风口与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板能够被驱动处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保持定位,从而使得所述中转风道进口同时连通所述中转风道第一出口和所述中转风道第二出口。
CN202221563376.XU 2022-06-20 2022-06-20 送风装置 Active CN21809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3376.XU CN218096490U (zh) 2022-06-20 2022-06-20 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3376.XU CN218096490U (zh) 2022-06-20 2022-06-20 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490U true CN21809649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3376.XU Active CN218096490U (zh) 2022-06-20 2022-06-20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5031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6396503B2 (ja) 壁掛け式エアコン
CN218096490U (zh) 送风装置
CN104764093A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7685757U (zh) 风道结构和送风装置
CN217685759U (zh) 送风装置
CN217685758U (zh) 送风装置
KR20060061847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7287831A (zh) 送风装置
CN215909380U (zh) 导风板驱动装置和空调器
CN111023305A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685760U (zh) 送风装置
CN114110759A (zh) 新风组件以及新风空调器
CN117287832A (zh) 送风装置
CN210320557U (zh) 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0715172U (zh) 智能折叠风扇
CN216953257U (zh) 空调器
KR100709877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20967856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罐
CN220397668U (zh) 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JP2019037762A (ja) 受け台付きマットレス用送風装置
CN211933024U (zh) 冰冷空调杯
CN215260085U (zh) 空调器
CN216203721U (zh) 一种出风口闭合装置及电暖器
CN220734758U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