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390U -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390U
CN218096390U CN202221665976.7U CN202221665976U CN218096390U CN 218096390 U CN218096390 U CN 218096390U CN 202221665976 U CN202221665976 U CN 202221665976U CN 218096390 U CN218096390 U CN 218096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filter screen
installation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59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林
王成
揭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Gui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Gui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Gui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Gui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59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包括装置外壳,在装置外壳上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排风入口、排风出口和循环风入口,在装置外壳的内部从右往左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模块、第二安装模块和第三安装模块;其中,第一安装模块用于安装风机;第二安装模块用于安装换热装置,第三安装模块用于安装风阀;旁通风道用于将新风直接引入风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旁通风道,通过旁通风道直接将室外冷风引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无需额外的制冷,结余了制冷设备所需的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被动房为密闭型建筑,需使用空调制冷或制热,以保证整个建筑物内部构成一个大致恒温恒湿的独立空间,而为了维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则不能通过开窗通风来进行换气,因此还需要安装新风换气机来实现换气。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通常是使用空调或者其他设备来改变室内的温度。但是,在使用这些设备来控制温度时,会产生较多的能源消耗,所以,亟需一种能够降低能耗的新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使用空调等设备来改变室内温度的方式导致能耗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包括装置外壳,在装置外壳上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排风入口、排风出口和循环风入口,在装置外壳的内部从右往左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依次连通;
第一安装区域包括第一安装模块、第二安装模块和第三安装模块;其中,第一安装模块内安装有风机;第二安装模块内安装换热装置,第三安装模块内安装风阀;风阀包括新风风阀和旁通风阀;
旁通风道用于将新风直接引入风机;旁通风道包括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其中,第一旁通风道设置在第三安装模块的内部,第二旁通风道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的内部,第二旁通风道的一端与第一旁通风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风机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其中,新风风机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连接,新风风机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区域连接;排风风机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连接,排风风机的另一端与排风出口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第二安装区域的内部安装有滤网和蒸发器;滤网包括循环过滤网和新风过滤网,循环过滤网与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外部的循环风入口连通,新风过滤网与新风风机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循环风入口的内部还设置有循环风阀,通过循环风阀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循环风入口。
根据上述方案,新风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用于引入的新风进行过滤。
根据上述方案,在第三安装模块的内部还设置有排风风道,排风风道用于连通排风入口和第二安装模块,且排风风道与第一旁通风道上下交错设置。
根据上述方案,在第三安装模块上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用于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
根据上述方案,在第三安装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空调风机,空调风机与新风出口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换热装置为全热交换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用于对进行热交换的新风进行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在第一安装区域的内部安装风机,通过风机将室内的风排出或者引入室外的风改变室内温度,并且通过设置有换热装置,将引入的冷风与室内的热风进行换热,提高风的温度,减少风的加热,节约了加热所需要的能源。
并通过设置有旁通风道,通过旁通风道直接将室外冷风引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无需额外的制冷,结余了制冷设备所需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装置外壳,2-新风入口,3-新风出口,4-排风入口,5-排风出口,6-循环风入口,7-第一安装区域,701-第一安装模块,702-第二安装模块,703-第三安装模块,8-第二安装区域,9-第三安装区域,10-换热装置,11-新风风阀,12-旁通风阀,13-第一旁通风道,14-第二旁通风道,15-蒸发器,16-循环过滤网,17-新风过滤网,18-循环风阀,19-第一过滤网,20-第二过滤网,21-排风风道,22-电加热装置,23-空调风机,24-新风风机,25-排风风机,26-第三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包括装置外壳1,在装置外壳1上设置有新风入口2、新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和循环风入口6,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从右往左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7、第二安装区域8和第三安装区域9;第一安装区域7、第二安装区域8和第三安装区域9依次连通;
第一安装区域7包括第一安装模块701、第二安装模块702和第三安装模块703;其中,第一安装模块701内安装有风机;第二安装模块702内安装换热装置10,第三安装模块703内安装风阀;风阀包括新风风阀11和旁通风阀12;
旁通风道用于将新风直接引入风机;旁通风道包括第一旁通风道13和第二旁通风道14,其中,第一旁通风道13设置在第三安装模块703的内部,第二旁通风道1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8的内部,第二旁通风道14的一端与第一旁通风道1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702连接。
进一步的,旁通风道用于将新风直接引入新风风机24。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7、第二安装区域8和第三安装区域9,在第一安装区域7的内部安装风机,通过风机将室内的风排出或者引入室外的风改变室内温度,并且通过设置有换热装置10,将引入的冷风与室内的热风进行换热,提高风的温度,减少风的加热,节约了加热所需要的能源。
并通过设置有旁通风道,通过旁通风道直接将室外冷风引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无需额外的制冷,结余了制冷设备所需的能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细化。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区域8的内部安装有滤网和蒸发器15;滤网包括循环过滤网16和新风过滤网17,循环过滤网16与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8外部的循环风入口6连通,新风过滤网17与新风风机24连接;循环风入口6的内部还设置有循环风阀18,通过循环风阀18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循环风入口6;新风过滤网17包括第一过滤网19和第二过滤网20,第一过滤网19和第二过滤网20用于引入的新风进行过滤;在第三安装模块703的内部还设置有排风风道21,排风风道21用于连通排风入口4和第二安装模块702,且排风风道21与第一旁通风道13上下交错设置;在第三安装模块703上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22,电加热装置22用于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在第三安装区域9的内部设置有空调风机23,空调风机23与新风出口3连接;风机包括新风风机24和排风风机25;其中,新风风机2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702连接,新风风机24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区域8连接;排风风机25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702连接,排风风机25的另一端与排风出口5连接;换热装置10为全热交换芯;在换热装置10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26,第三过滤网26用于对进行热交换的新风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电加热装置22采用现有装置,如电阻丝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模式1: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打开新风风阀11,关闭旁通风阀12,然后启动新风风机24,将新风从室外引入到换热装置10的内部;再打开排风风机25,将室内的热风引入到换热装置10的内部,实现室内风与室外新风的换热,提高室外新风的温度,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装置对室外新风进行加热,节约了能源。
使用模式2:如图2所示,打开旁通风阀12,使新风进入到旁通风道,通过旁通风道将室外新风直接引入到新风风机24,在将室外新风过滤后,通过排风出口5将室外新风排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无需通过额外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节约了能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细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能防止换热装置1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室外的温度过低,使得吹入的冷空气在换热装置10的内部凝霜,导致换热装置10凝霜冻结,使得换热装置10失去作用。所以,在第三安装模块703上还装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装置22。
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新风入口2的内部,用于检测进入装置内的的新风温度;电加热装置22设置在第三安装模块703的侧面,用于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包括装置外壳(1),在装置外壳(1)上设置有新风入口(2)、新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和循环风入口(6),其特征在于: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从右往左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7)、第二安装区域(8)和第三安装区域(9);第一安装区域(7)、第二安装区域(8)和第三安装区域(9)依次连通;
第一安装区域(7)包括第一安装模块(701)、第二安装模块(702)和第三安装模块(703);其中,第一安装模块(701)内安装有风机;第二安装模块(702)内安装换热装置(10),第三安装模块(703)内安装风阀;风阀包括新风风阀(11)和旁通风阀(12);
旁通风道用于将新风直接引入风机;旁通风道包括第一旁通风道(13)和第二旁通风道(14),其中,第一旁通风道(13)设置在第三安装模块(703)的内部,第二旁通风道(14)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8)的内部,第二旁通风道(14)的一端与第一旁通风道(1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70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风机包括新风风机(24)和排风风机(25);其中,新风风机(2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702)连接,新风风机(24)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区域(8)连接;排风风机(25)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模块(702)连接,排风风机(25)的另一端与排风出口(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区域(8)的内部安装有滤网和蒸发器(15);滤网包括循环过滤网(16)和新风过滤网(17),循环过滤网(16)与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8)外部的循环风入口(6)连通,新风过滤网(17)与新风风机(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循环风入口(6)的内部还设置有循环风阀(18),通过循环风阀(18)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循环风入口(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新风过滤网(17)包括第一过滤网(19)和第二过滤网(20),第一过滤网(19)和第二过滤网(20)用于引入的新风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安装模块(703)的内部还设置有排风风道(21),排风风道(21)用于连通排风入口(4)和第二安装模块(702),且排风风道(21)与第一旁通风道(13)上下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安装模块(703)上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22),电加热装置(22)用于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安装区域(9)的内部设置有空调风机(23),空调风机(23)与新风出口(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10)为全热交换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换热装置(10)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26),第三过滤网(26)用于对进行热交换的新风进行过滤。
CN202221665976.7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Active CN218096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5976.7U CN218096390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5976.7U CN218096390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390U true CN21809639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5976.7U Active CN218096390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4858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室外回风预处理方法
CN212081440U (zh) 新风空调
CN102519109A (zh) 散热通风装置、散热通风系统及机房
CN109099527A (zh) 基于换热器的中庭空调风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8096390U (zh)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多功能一体机
CN205783335U (zh) 空调设备和风机盘管
CN111520857A (zh) 一种双工况新风除湿调温处理装置
CN209415686U (zh) 一种适用于被动式极低能耗住宅的新风空调系统
CN207179872U (zh) 屋面风管间接自然冷却系统
CN110939991A (zh) 微正压空调结构
CN106052016A (zh) 空调设备、风机盘管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81091U (zh) 一种热管回收型直接蒸发式新风换气机组
CN110360735A (zh) 热能回收系统及数据中心
CN114234373B (zh) 新风环控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环控机组
CN215832055U (zh) 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
CN211011801U (zh) 多功能新风换气机
CN207422524U (zh) 可消除制冷工况再热能耗的旁通式新风空气处理机组
CN111829064A (zh) 一种节能机房空调
CN207365344U (zh) 一种机柜节能制冷的风道结构
KR101014843B1 (ko) 열원공급기 일체형 냉난방 공기조화기
KR100621658B1 (ko) 난방수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실내 환기용 열교환장치
CN218511063U (zh) 一种双冷热源耦合式除湿空调
CN220453830U (zh) 一种带内部热回收的冷水式新风除湿机
CN212204938U (zh) 一种双工况新风除湿调温处理装置
CN217635912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环境控制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