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27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270U
CN218096270U CN202222326240.3U CN202222326240U CN218096270U CN 218096270 U CN218096270 U CN 218096270U CN 202222326240 U CN202222326240 U CN 202222326240U CN 218096270 U CN218096270 U CN 218096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fresh air
air
modul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2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朋
张帆
张卫东
邓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2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27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6382 priority patent/WO202404590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机壳、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新风模块和杀菌模块,机壳内限定出室内风道,且机壳形成有与室内风道分别连通的室内风进口和室内风出口;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均设于室内风道内;新风模块设于机壳,且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壳体内限定出新风风道,新风风机设于新风风道内,壳体形成有与新风风道分别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杀菌模块设于机壳内,且包括脉冲光源,脉冲光源用于输出脉冲强光以至少对室内风道和新风风道中的气流进行杀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可以实现室内风道和新风风道的高效杀菌,使得室内空气更加清洁,同时杀菌能耗较低。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多采用紫外光灯装置进行杀菌,但是紫外光穿透力不强,无法实现对空调器实现全面且有效的杀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可以实现室内风道和新风风道的高效杀菌,使得室内空气更加清洁,同时杀菌能耗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室内风道,且所述机壳形成有与所述室内风道分别连通的室内风进口和室内风出口;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均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且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壳体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风道分别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杀菌模块,所述杀菌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包括脉冲光源,所述脉冲光源照射所述室内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以用于对所述室内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进行杀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实现室内风道和新风风道的高效杀菌,使得室内空气更加清洁,同时杀菌能耗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脉冲光源照射所述新风风机以用于对所述新风风机进行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设在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脉冲光源照射所述净化单元以用于对所述净化单元进行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设在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脉冲光源照射所述净化单元以用于对所述净化单元进行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形成有抽拉口,所述净化单元通过所述抽拉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单元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新风风机位于所述杀菌模块的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机包括离心风机,所述净化单元设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向一侧或径向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模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杀菌模块包括安装支架,所述脉冲光源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至少朝向所述脉冲光源的部分为透明件、或半透明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模块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之间,且照射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以用于对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进行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和所述杀菌模块均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长度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长度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杀菌模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彼此靠近的一端朝向所述空调器的进风侧设置,每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端部均固定相连,所述杀菌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一体成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电辅热模块,所述电辅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之间,且所述电辅热模块的长度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两个支撑件固定相连,所述电辅热模块与所述杀菌模块在垂直于所述电辅热模块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又一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圈示的D部的放大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
图8是图7中所示的脉冲光源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又一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图9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再一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圈示的G部的放大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
图16是图13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壳1、室内风道1a、室内风进口1b、室内风出口1c、
室内换热器2、换热器本体21、支撑件22、
第一换热部211、第二换热部212、第一支撑件221、第二支撑件222、
室内风机3、
新风模块4、新风风道4a、新风进口4b、新风出口4c、
壳体41、第一壳体41a、第二壳体41b、抽拉口411、新风风机42、净化单元43、杀菌模块5、
脉冲光源51、氙灯511、灯罩512、密封件513、通口513a、配合槽513b、安装支架52、
电辅热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机壳1内限定出室内风道1a,且机壳1形成有与室内风道1a分别连通的室内风进口1b和室内风出口1c,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均设于室内风道1a内;则在室内风机3的驱动下,室内空气可以通过室内风进口1b流至室内风道1a,并与室内换热器2进行换热,最终通过室内风出口1c流向室内,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流通,同时可以至少调节室内温度。
空调器100还包括新风模块4,新风模块4设于机壳1,新风模块4可以直接或间接与机壳1相连,新风模块4包括壳体41和新风风机42,壳体41内限定出新风风道4a,新风风机42设于新风风道4a内,壳体41形成有与新风风道4a分别连通的新风进口4b和新风出口4c;则在新风风机42的驱动下,室外新风可以通过新风进口4b流至新风风道4a,并最终通过新风出口4c直接或间接流向室内,以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便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空调器100还包括杀菌模块5,杀菌模块5设于机壳1内,杀菌模块5可以直接或间接与机壳1相连,杀菌模块5用于至少对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中的气流(例如室内风道1a中的冷空气或热空气,新风风道4a中的冷空气或热空气)进行杀菌,以便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可见,空调器100即具有新风功能,还具有杀菌功能,同时杀菌模块3可以对通过新风风道4a流至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杀,以保证流至室内空气的质量,丰富了空调器100的功能。
其中,杀菌模块5包括脉冲光源51,脉冲光源51用于输出脉冲强光以至少对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中的气流进行杀菌,则脉冲强光照射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中的气流,以实现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的高效杀菌,脉冲强光可以除去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的气态污染物(例如可以为甲醛、或甲苯、或乙酸等),使得室内空气以及通过新风风道4a进入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洁,以有效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室内舒适性,满足用户对于洁净空气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由此,通过脉冲光源51输出脉冲强光,以对细菌等微生物造成巨大伤害,降低其内部酶的活性甚至破坏其DNA和RNA结构,最终导致细菌等微生物死亡;而且,脉冲光源51以脉冲形式输出强烈白光,以至少照射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内的空气,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且在杀菌过程中,无需对空气进行加热,降低了杀菌模块5的能耗,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其中,脉冲强光包括多光谱光,包括紫外光、红外光和可见光等,其中紫外光对杀菌具有重要作用,红外光也一同有协同杀菌作用,以使杀菌模块5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和杀菌效率,便于保证杀菌模块5的杀菌能力,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杀菌模块5的能耗;通过脉冲强光中的紫外光可以破坏细菌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细菌死亡,通过脉冲强光中的红外光可以使细菌快速升温导致细菌脱水死亡,通过脉冲强光中的可见光的脉冲闪光效应、高穿透性和高冲击性可以破坏细菌蛋白质结构,使得蛋白质变性,导致细菌死亡,具有良好的杀菌能效和适配性。
可见,杀菌模块5输出的脉冲强光可以至少对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内的气流实现安全(无汞)、强效、节能的冷杀菌(即非加热杀菌),在对气流进行消杀时,可以无需对气流进行加热,有利于节省杀菌能耗,同时对气流的温度等基本无影响,从而便于保证空调器100对室内温度等的调节,且如果空调器100用于制冷时,由于杀菌模块5基本不影响气流温度,则便于保证空调器100的制冷效率,同时节能空调器100的制冷能耗;同时杀菌模块3在工作时对环境污染较小,便于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使用环境,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有利于保证用户的健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脉冲光源51释放的脉冲强光,以在极短时间内至少对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进行多次杀菌,提高对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的杀菌效率和杀菌效果,从而实现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的高效杀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相对于紫外线杀菌而言,本申请的杀菌模块5可以对更多种微生物进行杀消,节约杀菌时间,同时杀菌模块5能耗较低。
相对于一些技术中,紫外线杀菌具有光化作用,光化作用是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杀菌机理,光化作用指微生物接受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时所产生的光学反应;当微生物例如细菌中的双螺旋遗传信息在接受紫外光照射时,会形成部分间二氮杂苯和间二氮杂苯的异构体,这种物质会使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机能出现障碍,并且会导致微生物的遗传性出现问题,直至死亡。
脉冲强光具有光热杀菌机理,光热作用指光能量被物质吸收后会产生温升;当微生物近距离内接受脉冲强光照射时,由于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的光能量,微生物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表面结构会遭到彻底破坏而死亡,由于整个光热作用过程非常短,被照射物体不会产生温升。因此,采用光热杀菌机理的脉冲强光,对所有微生物都可以有效杀灭。
可见,如下表所示,脉冲强光杀菌与紫外光杀菌的对比,脉冲强光也涵盖了紫外波段,因此脉冲强光也具有光化杀菌机理;然而,光化杀菌机理在脉冲强光中仅起到辅助作用,对于霉菌类、芽孢类微生物,紫外线由于很难穿透致密的细胞壁结构,DNA物质无法吸收紫外线,因而紫外线杀菌相对于脉冲强光的杀菌效率很低。
项目 直流紫外线杀菌 脉冲强光杀菌
主要杀菌机理 光化杀菌 光热杀菌
环保 含汞 不含汞及其它毒副产物
光谱杀菌 存在很多紫外“免疫”细菌 广谱有效
杀菌率 一般最高标为99.99% 单脉冲>99.9999%
致死微生物是否存在光复活
能量输出是否可调
单灯功率密度 一般为0.02~0.1kw 0.5~10kw大范围可调
光衰 严重 可通过参数实时调整控制
是否需要预热
脉冲光源51通过高压电源电离惰性气体,激发光子产生瞬时的高强度光,通常脉冲强光包括从100nm到1mm多光谱光。可选地,脉冲光源51包括氙灯511,脉冲强光是通过电源给氙灯511施加较高电压,引起氙灯内氙气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电离,使得氙气以高强度光辐射形式将激发光子产生瞬时的高强度强光释放出来的。当然,脉冲光源51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脉冲光源51包括氙灯511、灯罩512和密封件513,氙灯511内充满包括氙气在内的惰性气体,不存在污染和对人体没有危害,灯罩512套设于氙灯511的外侧,且灯罩512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以便氙灯511通过开口配合于灯罩512内,密封件513密封于开口处,且密封件513与灯罩512共同限定出安装腔,安装腔容纳氙灯511,则两个密封件513可以将氙灯511密封在安装腔内,有利于降低脉冲光源51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危险性。其中,灯罩512为透明件,提高了氙灯511释放脉冲强光的透光率,降低了脉冲光源51的能量损耗。
可选地,灯罩512为玻璃件(例如石英玻璃件等)、或水晶件等,以便保证灯罩512的光谱特性,使得灯罩512不仅可以透过可见光,还可以透过紫外光和红外光,以便保证脉冲光源51的杀菌效果。
可选地,密封件513为硅胶件,以在保证安装腔密封性能的前提下,便于起到软连接的作用;密封件513的一部分套设于灯罩512的端部外,以使密封件513起到保护灯罩512的作用,避免灯罩512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使得灯罩512破裂等,有利于提高脉冲光源51的操作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密封件513的朝向灯罩512的一侧形成有配合槽513b,配合槽513b形成为环形槽,灯罩512插配于配合槽513b。
进一步地,杀菌模块5还包括安装支架52,两个密封件513均安装于安装支架52,以实现氙灯511的安装,便于实现脉冲光源51整体的稳定安装,避免因空调器100工作产生的振动使得氙灯511的位置改变,从而提高了氙灯511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至少一个密封件513形成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空腔,空腔具有通口513a,氙灯511的线缆通过通口513a伸出空腔,则空腔可以为氙灯511的线缆的引出提供一定路径,同时密封件513可以对氙灯511的线缆提供绝缘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通过避免在狭小空间内对氙灯511的线缆进行热缩管处理,以便于提升脉冲光源22安装的安全性。
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每个密封件513分别形成有空腔,且每个空腔分别具有通口513a,氙灯511的一端为正极端,氙灯511的另一端为负极端,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设有线缆。正极端的线缆可以伸入其中一个密封件511的空腔、并通过上述其中一个密封件511的通口513a伸出,负极端的线缆可以伸入其中一个密封件511的空腔、并通过上述其中一个密封件511的通口513a伸出;或者正极端的线缆和负极端的线缆均伸入同一密封件511的空腔、并通过该密封件511的通口513a伸出。
进一步地,空腔内设有密封胶,以便进一步保证安装腔的密封性,避免了其它异物(例如水汽等)侵入安装腔。例如,通过通口513a向空腔内灌注密封胶例如硅橡胶等,此时通口513a可以形成在密封件513的沿氙灯511的周向延伸的侧壁上,在密封件513安装于灯罩512后,如果通口513a未朝上设置,可以转动密封件513以使通口513a朝上设置,以便于灌胶过程中密封胶不会流出,方便了操作,通过便于保证工作台和灯罩512的洁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分隔设置,室外空气通过新风进口4b进入新风风道4a,如果杀菌模块5工作,则杀菌模块5对新风风道4a的空气杀菌,消杀后的室外空气从新风出口4c直接流至室内;室内空气通过室内风进口1c进入室内风道1a,如果杀菌模块5工作,则杀菌模块5对室内风道1a的空气杀菌,消杀后的空气从室内风出口1c直接流至室内。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4a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新风出口4c流至室内风道1a,以便于室外空气再次被杀菌模块5进行消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5所示,脉冲光源51照射新风风机42以用于对新风风机42进行杀菌,则脉冲光源51可以对依附在新风风机42上的微生物进行消杀,以保证新风风机42输送的新风不被新风风机42上的细菌污染,从而进一步保证新风风机42输送的新风的清洁。
根据本申请上文对脉冲强光杀菌机理的描述可知,新风风机42被脉冲强光照射,新风风机42上的微生物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微生物表面结构会遭到彻底破坏而死亡,同时整个光热作用过程非常短,被照射的新风风机42不会产生温升,以保证新风风机42的正常运转。
可以理解的是,脉冲光源51可以照射新风风机42的一部分以实现杀菌、或者脉冲光源51照射整个新风风机42以实现杀菌;换言之,脉冲光源51工作时,新风风机42的至少部分处于脉冲光源51输出的脉冲强光的照射范围内。可见,脉冲光源51与新风风机42的相对位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在图7和图15的示例中,脉冲光源51沿新风风机42的轴向延伸,脉冲光源51位于新风风机42的轴向一侧,且脉冲光源51偏离于新风风机42的中心轴线设置;以脉冲光源51位于新风风机42的中心轴线的上侧为例,杀菌模块5具有出射口,出射口位于杀菌模块5的底侧,脉冲光源51发出的脉冲强光通过出射口射出,以照射至新风风机42的至少下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5所示,新风模块4还包括净化单元43,净化单元43设在新风风机42的进风侧,脉冲光源51照射净化单元43以用于对净化单元43进行杀菌,则脉冲光源51可以对依附在净化单元43上的微生物进行消杀,保证净化单元43的清洁。
可见,在新风风道4a内的气流方向上,净化单元43位于新风风机42的上游侧,也就是说,通过新风进口4b流至新风风道4a的新风先流经净化单元43、再流经新风风机42,从而新风经净化单元43一定净化处理后再流向新风风机42,以便保证流经新风风机42的新风气流较为洁净,而脉冲光源51可以对净化单元43例如净化单元43上的微生物等进行消杀,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有利于延长净化单元43的使用时间,避免频繁清洁、或更换净化单元43,甚至后续可以无需更换净化单元43。
根据本申请上文对脉冲强光杀菌机理的描述可知,净化单元43被脉冲强光照射,净化单元43上的微生物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微生物表面结构会遭到彻底破坏而死亡,同时整个光热作用过程非常短,被照射的净化单元43不会产生温升,以保证净化单元43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脉冲光源51可以照射净化单元43的一部分以实现杀菌、或者脉冲光源51照射整个净化单元43以实现杀菌;换言之,脉冲光源51工作时,净化单元43的至少部分处于脉冲光源51输出的脉冲强光的照射范围内。可见,脉冲光源51与净化单元43的相对位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在图7和图15的示例中,脉冲光源51沿新风风机42的轴向延伸,脉冲光源51位于新风风机42的轴向一侧,且脉冲光源51偏离于新风风机42的中心轴线设置。以脉冲光源51位于新风风机42的中心轴线的上侧为例,杀菌模块5具有出射口,出射口位于杀菌模块5的底侧,脉冲光源51发出的脉冲强光通过出射口射出,以照射至新风风机42的至少下部分;此时净化单元43的布置:如图7所示,净化单元43设在新风风机42和脉冲光源51之间,以使净化单元43和脉冲光源51位于新风风机42的轴向同侧;或者,如图15所示,净化单元43设在新风风机42的径向一侧,且在上下方向上,净化单元43位于新风风机42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5所示,壳体41形成有抽拉口411,净化单元43通过抽拉口411可拆卸地设于壳体41,方便清洁或更换净化单元43,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有利于提升空调器100的适应性,扩大空调器100的适用范围,比如空调器100可以用于室外环境灰尘等污染物较多的使用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5所示,净化单元43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可以对流至新风风道4a气流进行过滤、除尘等,过滤网和新风风机42位于杀菌模块5的同侧,有利于过滤网和新风风机42的布置更加紧凑,提高新风模块4内部空间的使用率,使得新风模块4结构紧凑,同时有利于杀菌模块5同时对过滤网和新风风机42杀菌,提高空调器100的杀菌效率。
其中,杀菌模块5释放的脉冲强光对过滤网过滤的细菌等微生物将其消杀,保证了过滤网的清洁,可以在后续使用中无需更换过滤网,节约了用户成本。
可选地,过滤网可以为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网,HEPA网可以有效过滤气流中的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保证流向新风风机42的空气的清洁。
例如,室外空气从新风进口4b进入新风风道4a,经过净化单元43的HEPA网,HEPA网阻隔细菌进入新风风道4a,且HEPA网过滤的细菌等被杀菌模块5消杀,保证流向新风风机42的空气清洁,接着新风风机42将杀菌模块5消杀后的新风通过新风出口4c送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和换气,且净化自室外送入室内的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5所示,新风风机42包括离心风机,净化单元43设在离心风机的轴向一侧或径向一侧,使得净化单元43具有多种安装位置,更好地适配新风模块4的布局,便于满足实际差异化需求。
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净化单元43位于离心风机的轴向一侧,脉冲光源51位于净化单元43的背向离心风机的一侧;又例如,在图15的示例中,净化单元43位于离心风机的径向一侧,脉冲光源51朝向离心风机的中心轴线的远离进化单元43的一侧偏离离心风机的中心轴线设置。
当然,本申请中新风风机42的设置不限于此;例如,新风风机42还可以包括轴流风机、斜流风机、和对旋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5所示,杀菌模块5的至少部分位于室内风道1a内,以便对室内风道1a内的部件(例如室内换热器2、室内风机3,以及后文所述的电辅热模块6等)和室内风道1a内的空气消毒杀菌,有利于实现对室内风道1a的全方位消杀,保证室内风道1a内的部件的清洁、以及室内风道1a内空气的清洁,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洁度。
其中,杀菌模块5包括安装支架52,脉冲光源51设于安装支架52,安装支架52与室内换热器2和壳体41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相连,以便保证杀菌模块5的安装稳定,避免因空调器100的振动等使得杀菌模块5发生移动,影响杀菌模块5的杀菌能力。
由此,通过设置安装支架52,方便了脉冲光源51的安装,同时安装支架52的固定连接方式较为灵活,以便于根据空调器100的具体布局选取合理的连接方式:例如安装支架52可以与室内换热器2固定相连且与壳体41无连接,又例如安装支架52可以与壳体41固定相连且与室内换热器2无连接,再例如安装支架52与室内换热器2和壳体41分别固定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杀菌模块5的至少部分位于室内风道1a内,可以为整个杀菌模块5位于室内风道1a内;或者,杀菌模块5的一部分位于室内风道1a内,此时杀菌模块5的另一部分可以位于新风风道4a内、或杀菌模块5的上述另一部分位于室内风道1a外且位于新风风道4a外。
可以理解的是,新风模块4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室内风道1a内,此时壳体41的外表面的位于室内风道1a内的部分可以参与限定出室内风道1a的部分壁面;或者,整个新风模块4位于室内风道1a内,此时壳体4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可以参与限定出室内风道1a的部分壁面;或者,整个新风模块4位于室内风道1a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41的至少朝向脉冲光源51的部分为透明件(例如全透明件)、或半透明件,例如壳体41的朝向脉冲光源51的部分为透明件、或半透明件,或者,整个壳体41为透明件、或半透明件,有利于脉冲光源51释放的脉冲强光穿透壳体41的上述朝向脉冲光源51的部分,保证对新风风道4a和新风模块4内的部件的杀菌效果,以便于使得脉冲强光最大化地穿透壳体41的上述部分以至少对新风风道4a内的气流进行消杀。例如,当新风模块4包括净化单元43时,便于保证脉冲强光最大化地穿透壳体41的上述部分以对净化单元43进行消杀。
可选地,壳体41的至少朝向脉冲光源51的部分为茶色件。
可选地,壳体41为一体件,例如整个壳体41为透明件、或半透明件;或者,壳体41包括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脉冲光源51设在第一壳体41a的背向第二壳体41b的一侧,第一壳体41a为透明件、或半透明件,第二壳体41b和第一壳体41a为分体件,第二壳体4b和第一壳体41a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卡扣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41包括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脉冲光源51设在第一壳体41a的背向第二壳体41b的一侧时,如果安装支架52与壳体41固定相连,则安装支架52与第一壳体41a固定相连,此时安装支架52可以与第一壳体41a为一体件或分体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15-图16所示,杀菌模块5位于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之间,且杀菌模块5照射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以用于对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进行杀菌,则脉冲光源51可以对依附在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上的微生物进行消杀,以实现脉冲光源51对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的杀菌,保证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的清洁。
根据本申请上文对脉冲强光杀菌机理的描述可知,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被脉冲强光照射,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上的微生物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微生物表面结构会遭到彻底破坏而死亡,同时整个光热作用过程非常短,被照射的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不会产生温升,以保证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脉冲光源51可以照射室内换热器2的一部分以实现杀菌、或者脉冲光源51照射整个室内换热器2以实现杀菌;换言之,脉冲光源51工作时,室内换热器2的至少部分处于脉冲光源51输出的脉冲强光的照射范围内。可见,脉冲光源51与室内换热器2的相对位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样,脉冲光源51可以照射室内风机3的一部分以实现杀菌、或者脉冲光源51照射整个室内风机3以实现杀菌;换言之,脉冲光源51工作时,室内风机3的至少部分处于脉冲光源51输出的脉冲强光的照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4所示,新风模块4和杀菌模块5均位于室内换热器2的长度一端,即新风模块4和杀菌模块5位于室内换热器2的长度两端中的同一端,有利于保证杀菌模块5和新风模块4之间具有合适的距离,保证新风模块4处于杀菌模块5的照射范围内,以实现对新风模块4的杀菌,且使得新风模块4和杀菌模块5的布置紧凑,有利于减小室内换热器2、新风模块4和杀菌模块5在垂直于室内换热器2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占用空间,便于实现空调器100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和图9-图11所示,室内换热器2包括换热器本体21和支撑件22,换热器本体21的长度两端分别设有支撑件22,两个支撑件22分别为第一支撑件221和第二支撑件222,新风模块4设在第一支撑件221的背向第二支撑件222的一侧,则新风模块4和换热器本体41可以沿换热器本体2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对于第二支撑件222而言,第一支撑件221更为接近新风模块4,而杀菌模块5设在第一支撑件221上,使得杀菌模块5较为接近新风模块4,以便于保证至少新风风道4a和室内风道1a均处于杀菌模块5的照射范围内,以便至少实现对新风风道4a和室内风道1a的同时杀菌。
此时,杀菌模块5与室内换热器2固定相连,杀菌模块5可以与壳体41无连接(如图15所示)、或者、杀菌模块5还与壳体41固定相连(如图7所示)。
可选地,在图15的示例中,安装支架52与第一支撑件221为一体成型件,便于提高安装支架52与第一支撑件221的连接强度,同时可以节省安装支架52与第一支撑件221之间的组装工序,有利于提升空调器100的组装效率。
当然,安装支架52还可以与第一支撑件211为分体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换热器本体21包括第一换热部211和第二换热部212,第一换热部21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换热部212的长度方向可以相同,第一换热部211和第二换热部212呈夹角设置,第一换热部211和第二换热部212彼此靠近的一端(例如图16中的上端)朝向空调器100的进风侧设置,每个支撑件22与第一换热部211的端部和第二换热部212的端部均固定相连,杀菌模块5设于第一换热部211和第二换热部212之间,方便杀菌模块5安装于第一换热部11和第二换热部12限定的夹角空间,便于使得杀菌模块5具有足够的布置空间,使得换热器本体21和杀菌模块5的结构布置更加紧凑,便于合理利用空调器100内部空间,同时便于保证杀菌模块5对气流以及换热器本体21、室内风机3的杀菌面积,有利于实现杀菌模块5对室内风道1a的全方位消杀。
例如,在图6和图16的示例中,杀菌模块5设在室内风机3的上侧(例如杀菌模块3位于室内风机3的正上侧或斜上侧),杀菌模块5的脉冲强光的出射口形成在杀菌模块5的底侧;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14-图16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电辅热模块6,电辅热模块6位于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之间,且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两端分别与室内换热器2的两个支撑件22固定相连(例如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端部与对应侧的支撑件22直接固定、或者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端部与对应侧的支撑件22通过其他连接部件间接固定),即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件22固定相连、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件22固定相连,以便实现电辅热模块6的安装、固定,同时便于保证电辅热模块6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加热面积,以便保证电辅热模块6对空调器100发热量的有效辅助,使得空调器100可以适用于严寒地区等。
其中,室内换热器2包括换热器本体21和两个支撑件22,两个支撑件22分别设在换热器本体21的长度两端;电辅热模块6与杀菌模块5在垂直于电辅热模块10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错位设置,便于实现电辅热模块6的安装,提高电辅热模块6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提升电辅热模块6与室内风道1a内气流的换热面积。
以电辅热模6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为例,电辅热模块6和杀菌模块5在上下方向和/或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使得在垂直于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电辅热模块6的正投影和杀菌模块5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不重叠,例如电辅热模块6的正投影可以与杀菌模块5的正投影间隔开设置。
例如,在图6、图7、图14-图16的示例中,杀菌模块5设在电辅热模块6的上侧(例如杀菌模块5位于电辅热模块6的正上侧或斜上侧),杀菌模块5的脉冲强光的出射口形成在杀菌模块5的底侧;当然,杀菌模块5还可以设在电辅热模块6的下侧(例如杀菌模块5位于电辅热模块6的正下侧或斜下侧),杀菌模块5的脉冲强光的出射口形成在杀菌模块5的底侧,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电辅热模块6包括PTC加热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14和图15所示,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方向与脉冲光源5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5中的左右方向)相同,例如电辅热模块6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与杀菌模块5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便于同时保证电辅热模块6对室内风道1a内气流的加热面积和脉冲光源51对室内风道1a内气流的照射面积,从而有利于空调器100同时兼顾电辅热模块6的电辅热效果和杀菌模块5的杀菌效果,而且有利于减小杀菌模块5在垂直于电辅热模块6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占用空间,进一步方便了杀菌模块5和电辅热模块6在空调器100中的布置。
下面参考图1-图15以两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室内换热器2、电辅热模块6、室内风机3、新风模块4和杀菌模块5,机壳1内限定出室内风道1a,且机壳1形成有与室内风道1a分别连通的室内风进口1b和室内风出口1c;室内换热器2、电辅热模块6和室内风机3均设于室内风道1a内,电辅热模块6位于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之间,且电辅热模块6的长度两端分别与室内换热器2的两个支撑件22固定相连;新风模块4设于机壳1,且新风模块4包括壳体41、新风风机42和净化单元43,壳体41内限定出新风风道4a,新风风机42和净化单元43设于新风风道4a内,新风风机42位于净化单元43的气流方向下游侧,壳体41形成有与新风风道4a分别连通的新风进口4b和新风出口4c;杀菌模块5设于机壳1且包括脉冲光源51和安装支架52,脉冲光源51设于安装支架52,安装支架52与室内换热器2的一个支撑件22固定相连,且安装支架52与上述支撑件22为一体件,安装支架52与壳体41固定相连,脉冲光源51照射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以用于对室内风道1a和新风风道4a进行杀菌。
其中,新风模块4和室内换热器2沿室内换热器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室内换热器21包括换热器本体21和两个支撑件22,两个支撑件22分别设在换热器本体21的长度两端,两个支撑件22分别为第一支撑件221和第二支撑件222,相对于第二支撑件222,第一支撑件221更为靠近新风模块4设置;则安装支架52与第一支撑件221为一体件。
净化单元43和新风风机42位于杀菌模块5的同侧,净化单元43设在新风风机42的轴向一侧,整个杀菌模块5位于室内风道1a内,且杀菌模块5位于电辅热模块6的上方,安装支架52的下侧形成有出射口,脉冲光源51输出的脉冲强光通过出射口射出。
实施例二
如图9-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净化单元43设在新风风机42的径向一侧,杀菌模块5与壳体41间隔设置且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后”、“水平”、“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室内风道,且所述机壳形成有与所述室内风道分别连通的室内风进口和室内风出口;
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均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且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壳体形成有与所述新风风道分别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
杀菌模块,所述杀菌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包括脉冲光源,所述脉冲光源用于输出脉冲强光以至少对所述室内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中的气流进行杀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光源照射所述新风风机以用于对所述新风风机进行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光源包括氙灯、灯罩和密封件,所述灯罩套设于所述氙灯的外侧,且灯罩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密封件密封于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设在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脉冲光源照射所述净化单元以用于对所述净化单元进行杀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抽拉口,所述净化单元通过所述抽拉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新风风机位于所述杀菌模块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包括离心风机,所述净化单元设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向一侧或径向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模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杀菌模块包括安装支架,所述脉冲光源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朝向所述脉冲光源的部分为透明件、或半透明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模块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之间,且照射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以用于对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进行杀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和所述杀菌模块均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长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长度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背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杀菌模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彼此靠近的一端朝向所述空调器的进风侧设置,每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端部均固定相连,所述杀菌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一体成型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辅热模块,所述电辅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之间,且所述电辅热模块的长度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两个支撑件固定相连,所述电辅热模块与所述杀菌模块在垂直于所述电辅热模块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错位设置。
CN202222326240.3U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器 Active CN218096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240.3U CN218096270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器
PCT/CN2023/106382 WO2024045902A1 (zh) 2022-08-31 2023-07-0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240.3U CN218096270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270U true CN21809627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240.3U Active CN218096270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2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902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2404530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902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2404530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96270U (zh) 空调器
WO2015167110A1 (ko) 광촉매 모듈을 구비한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01578633U (zh) 负压排风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WO2022105031A1 (zh) 带加热装置的空气消毒装置
KR20110052006A (ko) 살균용 에어커튼
KR101981217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4264019B (zh) 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及其应用
KR2015002401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09744633U (zh) 用于空调器的杀菌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器
CN217876162U (zh) 换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76163U (zh) 杀菌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031295U (zh) 净化装置和抽油烟机
WO2024045902A1 (zh) 空调器
CN117663266A (zh) 空调器
CN212720175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18722117U (zh) 杀菌组件以及空调器
KR20150024011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00040125A (ko) 반사경을 사용한 광촉매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기정화장치
CN212267197U (zh) 空气净化装置、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CN217876170U (zh) 空调器
CN113944975A (zh) 消毒机
CN214512053U (zh) 一种紫外线消毒机的控制装置
CN212805983U (zh) 空气净化消毒器
CN218972853U (zh) 空气净化机
CN216114570U (zh) 空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