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5290U - 一种锁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5290U
CN218095290U CN202222494885.8U CN202222494885U CN218095290U CN 218095290 U CN218095290 U CN 218095290U CN 202222494885 U CN202222494885 U CN 202222494885U CN 218095290 U CN218095290 U CN 218095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ule
locking
movable
abutting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48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eispid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lying Spid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lying Spid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lying Spid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948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5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5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5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锁紧结构,其包括固定座以及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旋转轴件,旋转轴件的外周固定套设有抵紧部件,旋转轴件的外周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及活动部件,活动部件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旋转轴件的外周,活动部件上开设有锁槽,锁槽内活动设置有锁紧件;通过转动旋转轴件带动活动部件上下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抵紧部件;在锁紧状态时,弹性部件压缩使得活动部件抵压抵紧部件,抵紧部件抵压锁紧件使其伸出锁槽。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结构在锁紧状态时,弹性部件的弹力使得锁紧结构自锁,使得使用者仅轻轻用力操作即可带动锁紧结构进行解锁以控制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位置锁定或者释放,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锁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三脚架的脚管一般较长,不方便携带,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对脚管进行可伸缩紧固设计的三脚架,可根据摄影者的需要调节脚管的长度来调节三脚架的高低。
现有技术有以下缺点:两个可伸缩脚管长度的调节通常需要外在的紧固零件来紧固,调节脚管长度不方便,一般都是带有螺纹旋钮式或是扳扣挤压式锁紧,需要较大的力度进行控制,使用难度大、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锁紧结构,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锁紧结构在锁紧状态时,弹性部件的弹力使得锁紧结构自锁,不需要传动件额外为锁紧结构提供锁紧力或锁紧扭矩,使得使用者仅轻轻用力操作即可带动锁紧结构进行解锁以控制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位置锁定或者释放,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紧结构,包括固定座以及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旋转轴件,所述旋转轴件的外周固定套设有抵紧部件,所述旋转轴件的外周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及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件的外周,所述活动部件上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活动设置有锁紧件;通过转动所述旋转轴件带动所述活动部件上下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抵紧部件;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件压缩使得所述活动部件抵压所述抵紧部件,所述抵紧部件抵压锁紧件使其伸出所述锁槽。
其中,所述抵紧部件包括第一抵紧套圈和第二抵紧套圈,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所述第二抵紧套圈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件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位于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第二抵紧套圈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之间,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所述第二抵紧套圈与所述锁紧件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紧件配合抵接的抵接斜面。
其中,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或所述第二抵紧套圈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和/或圆锥台状。
其中,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第一螺纹套圈和第二螺纹套圈,所述第一螺纹套圈和第二螺纹套圈位于第一抵紧套圈和第二抵紧套圈之间,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和第二螺纹套圈之间;
所述旋转轴件的上端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圈,所述旋转轴件的下端右旋螺纹或左旋螺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圈;
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可上下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外周,所述第二活动套圈可上下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外圈。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外周和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外周均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活动套圈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限位环台抵接贴合,所述第二活动套圈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限位环台抵接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套圈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螺纹套圈与所述第二活动套圈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凸条以及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外周和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外周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凸条和/或所述限位凹槽,所述第一活动套圈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活动套圈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凹槽和/或所述限位凸条。
其中,所述锁槽为水平锁槽;所述锁紧件为弧形圆条状胶体或多个一排式活动布置在水平锁槽中的珠体。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套圈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活动套圈的外周壁均竖直设置有竖直凹槽和/或竖直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锁紧结构在锁紧状态时,弹性部件的弹力使得锁紧结构自锁,不需要传动件额外为锁紧结构提供锁紧力或锁紧扭矩,使得使用者仅轻轻用力操作即可带动锁紧结构进行解锁以控制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位置锁定或者释放,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锁紧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外套管和内套管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外套管和内套管配合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在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01、外套管;102、内套管;
1、固定座;2、旋转轴件;3、弹性部件;4、锁槽;5、锁紧件;6、第一抵紧套圈;7、第二抵紧套圈;8、第一活动套圈;9、第二活动套圈;10、抵接斜面;11、第一螺纹套圈;12、第二螺纹套圈;13、限位环台;14、限位凸条;15、限位凹槽;16、竖直凹槽;17、竖直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锁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固定座1以及转动设置于固定座1上的旋转轴件2,所述旋转轴件2的外周固定套设有抵紧部件,所述旋转轴件2的外周设置有弹性部件3以及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件2的外周,所述活动部件上开设有锁槽4,所述锁槽4内活动设置有锁紧件5;通过转动所述旋转轴件2带动所述活动部件上下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抵紧部件;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件3压缩使得所述活动部件抵压所述抵紧部件,所述抵紧部件抵压锁紧件5使其伸出所述锁槽4,活动部件的外壁与外套管101的内壁滑动抵接,固定座1固定在内套管102的上端,外套管101滑动套设于内套管102的外周。具体地,该锁紧结构在动作时,外部传动结构驱使旋转轴件2正向转动,带动活动部件上下移动,当活动部件靠近抵紧部件时,抵紧部件将锁槽4内的锁紧件5抵紧推出使得锁紧件5伸出锁槽4与外套管101的内壁摩擦抵紧,实现锁紧,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件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性部件3的弹力使得所述活动部件抵压所述抵紧部件,所述抵紧部件抵压锁紧件5使其伸出所述锁槽4,锁紧结构处于自锁状态;当驱使旋转轴件2反向转动,带动活动部件上下移动,当活动部件远离抵紧部件时,抵紧部件远离锁槽4内的锁紧件5,锁紧件5缩回锁槽4中,实现解锁;其中,当抵紧部件将锁槽4内的锁紧件5抵紧推出使得锁紧件5伸出锁槽4时,弹性部件3作用于活动部件,使得活动部件持续靠近抵紧部件,使得抵紧部件作用于锁紧件5的推出力增大,提高锁紧件5与外套管101内壁的静摩擦力,进而提高锁紧效果,结构可靠、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紧部件包括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所述第一抵紧套圈6和所述第二抵紧套圈7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件2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位于所述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3位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之间,所述弹性部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抵接。
其中,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位于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之间,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之间;
所述旋转轴件2的上端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所述旋转轴件2的下端右旋螺纹或左旋螺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圈12;
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可上下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的外周,所述第二活动套圈9可上下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套圈12的外圈。
具体地,在上述设置下,旋转轴件2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相向移动靠近,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可以带动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分别远离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方便实现解锁以实现位置释放;当带动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套圈相向远离时,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在弹性部件3的作用下,分别向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靠近,在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的作用下推动锁紧件5,弹性部件3提供弹性压力,使得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越靠近第一抵紧套圈6第二抵紧套圈7的时候,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推动锁紧件5伸出锁槽4的力度更大,提高锁紧件5与外套管101内壁之间的静摩擦,提高其锁紧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的外周和所述第二螺纹套圈12的外周均设置有限位环台13,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的限位环台13抵接贴合,所述第二活动套圈9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螺纹套圈12的限位环台13抵接贴合。具体地,在该设置下,限位环台13对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相向移动靠近时,带动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相向移动靠近,在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相向远离移动远离时,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在弹性部件3的作用下相向远离,并且限位换台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防止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脱离第一螺纹套圈11和第二螺纹套圈12,方便带动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相向移动靠近进行解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螺纹套圈12与所述第二活动套圈9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组件。具体地,该限位组件主要用于限定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只能上下移动,避免其发生相互转动,影响其锁紧效果。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凸条14以及至少一个限位凹槽15,所述限位凸条14与所述限位凹槽15相适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圈11的外周和所述第二螺纹套圈12的外周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凸条14和/或所述限位凹槽15,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活动套圈9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凹槽15和/或所述限位凸条14。具体地,在该设置下,限位凸条14与限位凹槽15滑动连接,限位凸条14和限位凹槽15均呈竖直设置,使得第一活动套圈8与第一螺纹套圈11之间以及第二活动套圈9与第二螺纹套圈12之间的水平方向锁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套圈8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活动套圈9的外周壁均竖直设置有竖直凹槽16和/或竖直凸条17。具体地,在该设置下,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的竖直凹槽16和/或竖直凸条17与外套管101的内壁和所述内套管102的竖直凸条17和/或竖直凹槽16相互适配,保证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只能上下移动,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紧套圈6和所述第二抵紧套圈7与所述锁紧件5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紧件5配合抵接的抵接斜面10。具体地,通过抵接斜面10推动锁紧件5伸出锁槽4来与外套管101的内壁抵接进而实现外套管101与内套管102之间的位置锁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紧套圈6和/或所述第二抵紧套圈7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和/或圆锥台状。其中,在上述设置下,均能实现通过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来对锁紧件5产生抵紧推动作用,配合弹性部件3的弹性作用下,推动第一活动套圈8和第二活动套圈9分别靠近第一抵紧套圈6和第二抵紧套圈7,在上述设置下,抵紧锁紧件5使得锁紧件5伸出锁槽4与外套管101的内壁抵接实现锁紧外套管101与内套管102之间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槽4为水平锁槽4;所述锁紧件5为弧形圆条状胶体或多个一排式活动布置在水平锁槽4中的珠体。其中,该珠体可以为圆球状的钢珠或者塑胶珠体。其中,该水平锁槽4的外侧和内侧均设置有开口,方便实现对珠体的抵接作用;其中,该开口的高度可以略小于珠体的直径,以防止珠体脱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以及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旋转轴件,所述旋转轴件的外周固定套设有抵紧部件,所述旋转轴件的外周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及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件的外周,所述活动部件上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活动设置有锁紧件;通过转动所述旋转轴件带动所述活动部件上下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抵紧部件;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弹性部件压缩使得所述活动部件抵压所述抵紧部件,所述抵紧部件抵压锁紧件使其伸出所述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部件包括第一抵紧套圈和第二抵紧套圈,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所述第二抵紧套圈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件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位于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第二抵紧套圈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之间,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所述第二抵紧套圈与所述锁紧件抵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紧件配合抵接的抵接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套圈和/或所述第二抵紧套圈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和/或圆锥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第一螺纹套圈和第二螺纹套圈,所述第一螺纹套圈和第二螺纹套圈位于第一抵紧套圈和第二抵紧套圈之间,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和第二活动套圈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和第二螺纹套圈之间;
所述旋转轴件的上端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圈,所述旋转轴件的下端右旋螺纹或左旋螺纹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圈;
所述第一活动套圈可上下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外周,所述第二活动套圈可上下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外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外周和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外周均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活动套圈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限位环台抵接贴合,所述第二活动套圈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限位环台抵接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圈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螺纹套圈与所述第二活动套圈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凸条以及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圈的外周和所述第二螺纹套圈的外周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凸条和/或所述限位凹槽,所述第一活动套圈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活动套圈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凹槽和/或所述限位凸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为水平锁槽;所述锁紧件为弧形圆条状胶体或多个一排式活动布置在水平锁槽中的珠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套圈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活动套圈的外周壁均竖直设置有竖直凹槽和/或竖直凸条。
CN202222494885.8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锁紧结构 Active CN218095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4885.8U CN21809529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锁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4885.8U CN21809529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锁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5290U true CN21809529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4885.8U Active CN21809529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锁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5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32622A (en) Locking device for tripod leg sections
US20200196748A1 (en) Hand-operated Worm Gear Height Adjustable Table
US11454267B2 (en) Locking telescoping rod
US7967261B2 (en) Internal telescopic tube locking device
WO2022047883A1 (zh) 旋转组件、支撑架及拍摄设备
US20070153459A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flat panel electronic display
US20090255564A1 (en) Sliding device used on the supporting shaft
CN111365361A (zh) 一种活节装配体
WO2022206157A1 (zh) 一种三脚架
CN218095290U (zh) 一种锁紧结构
CN112145520B (zh) 一种用于三脚架的一键锁结构
WO2020107805A1 (zh) 一种具有伸缩腿管便捷锁紧机构的帐篷
US11772570B2 (en) Stable bicycle carrier at rear end of vehicle
US20220007801A1 (en) Tilting Assemblies for Crankless Cantilevered Umbrellas
WO2008022526A1 (fr) Ensemble tube télescopique ajustable sans paliers comprenant une bague de verrouillage à friction
CN212318526U (zh) 活节装配体
CN115388300A (zh) 一种锁紧组件、驱动式锁紧机构、伸缩支撑腿及三脚架
CN208719090U (zh) 一种内置压力伸缩自锁结构套管
CN115264287A (zh) 基于五金加工的金属制品支架
EP1080665A1 (en) Adjustable telescopic structure
CN218208811U (zh) 一种快速锁紧机构及支撑腿
CN218208812U (zh) 一种三脚架
CN220956139U (zh) 一种风扇的高度无极调节结构及其风扇
CN219454832U (zh) 一种可调节式伸缩支架
US20090195034A1 (en) Sunshade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18, Building 6, No.1 Xuef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Feispid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05, No. 62, Dongcheng Section, Dongcheng Middle Road,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lying Spid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