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2161U -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2161U
CN218092161U CN202222097958.XU CN202222097958U CN218092161U CN 218092161 U CN218092161 U CN 218092161U CN 202222097958 U CN202222097958 U CN 202222097958U CN 218092161 U CN218092161 U CN 218092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frame
building structure
shor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79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979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2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2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2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保护框、短侧板、长正板、短防状框、长条防撞框、卡轨、卡块、连接盘、缓冲块、栓杆、弹簧杆和弹簧垫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建筑结构柱体易发生碰撞的部位进行侧面封闭式全方位的保护,避免外物与建筑结构柱体发生碰撞,从而提高建筑结构使用的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拆装便捷,连接点少,保密性强,且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将硬性碰撞转化为弹性碰撞,从而降低碰撞的效果,并对该装置内部的建筑结构柱体进行保护,并有效将碰撞产生的振动隔绝,防止建筑结构柱体发生振动,满足了人们在保护建筑结构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碰撞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但是在施工时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保护,防止其与外界因素发生碰撞,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一般需要在建筑承重柱附近设置防碰撞框架,既可以对其进行固定,也可以防止碰撞。
虽然现有的防碰撞装置使用较为广泛,然而其在实际使用时大多存在着一些问题:
1)现有的防碰撞装置一般都是框架结构,这样就会造成框架之间仍然存在碰撞空间,从而降低防碰撞装置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框架结构拆装麻烦,使用不够便捷;
2)现有的防碰撞装置在使用时其钢框架结构使用不够便捷,且防碰撞能力较差,发生碰撞多为直接的硬性碰撞,从而导致内部的建筑结构受损,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
外防护机构,其包括保护框、短侧板和长正板,所述保护框为多个槽钢组成的方体框架,且短侧板和长正板分别滑动连接在保护框的各个侧面且同种板对称分布,所述保护框靠近短侧板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有短防状框,且靠近长正板一侧设置有多个长条防撞框;
碰撞缓冲机构,其包括连接盘、缓冲块、栓杆和弹簧杆,所述连接盘设有多个并分别与短侧板和长正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栓杆和弹簧杆贯穿固定连接,且弹簧杆一端贯穿缓冲块并分别与连接盘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另一端与短防状框内壁和长条防撞框内壁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框的外壁设有分段式的卡轨,且短侧板和长正板的内侧均设有多个与卡轨滑动卡接的卡块,所述卡块呈并排平行分布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最顶侧所述卡块的高度高于最顶侧的碰撞缓冲机构,且最底侧的卡块高度低于最顶侧的碰撞缓冲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短防状框和长条防撞框均为水平设置的U形框,且碰撞缓冲机构位于U形框内侧,且各个短防状框和长条防撞框分布不同位置的同一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盘和缓冲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套,且弹簧垫套采用软质橡胶组成,内部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对建筑结构柱体易发生碰撞的部位进行侧面封闭式全方位的保护,避免外物与建筑结构柱体发生碰撞,从而提高建筑结构使用的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拆装便捷,连接点少,保密性强,且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将硬性碰撞转化为弹性碰撞,从而降低碰撞的效果,并对该装置内部的建筑结构柱体进行保护,并有效将碰撞产生的振动隔绝,防止建筑结构柱体发生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框,2、短侧板,3、长正板,4、短防状框,5、长条防撞框,6、卡轨,7、卡块,8、连接盘,9、缓冲块,10、栓杆,11、弹簧杆,12、弹簧垫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
外防护机构,其包括保护框1、短侧板2和长正板3,保护框1为多个槽钢组成的方体框架,且短侧板2和长正板3分别滑动连接在保护框1的各个侧面且同种板对称分布,保护框1靠近短侧板2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有短防状框4,且靠近长正板3一侧设置有多个长条防撞框5;
碰撞缓冲机构,其包括连接盘8、缓冲块9、栓杆10和弹簧杆11,连接盘8设有多个并分别与短侧板2和长正板3内壁固定连接,缓冲块9与栓杆10和弹簧杆11贯穿固定连接,且弹簧杆11一端贯穿缓冲块9并分别与连接盘8固定连接,弹簧杆11另一端与短防状框4内壁和长条防撞框5内壁接触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框1的外壁设有分段式的卡轨6,且短侧板2和长正板3的内侧均设有多个与卡轨6滑动卡接的卡块7,卡块7呈并排平行分布,最顶侧卡块7的高度高于最顶侧的碰撞缓冲机构,且最底侧的卡块7高度低于最顶侧的碰撞缓冲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将卡块7卡放在卡轨6上使得短侧板2和长正板3与保护框1固定,替代传统的钢管固定结构,拆装便捷,且封闭保护,提高防碰撞效果,进而提高整个建筑结构使用的安全,其高度的错位设置,便于短侧板2和长正板3与保护框1卡接。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
外防护机构,其包括保护框1、短侧板2和长正板3,保护框1为多个槽钢组成的方体框架,且短侧板2和长正板3分别滑动连接在保护框1的各个侧面且同种板对称分布,保护框1靠近短侧板2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有短防状框4,且靠近长正板3一侧设置有多个长条防撞框5;
碰撞缓冲机构,其包括连接盘8、缓冲块9、栓杆10和弹簧杆11,连接盘8设有多个并分别与短侧板2和长正板3内壁固定连接,缓冲块9与栓杆10和弹簧杆11贯穿固定连接,且弹簧杆11一端贯穿缓冲块9并分别与连接盘8固定连接,弹簧杆11另一端与短防状框4内壁和长条防撞框5内壁接触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均为水平设置的U形框,且碰撞缓冲机构位于U形框内侧,且各个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分布不同位置的同一高度,通过设置多个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增强防碰撞的效果,且全方位防护,各个面均设有缓冲作用的部件,从而提高对装置内部的建筑结构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盘8和缓冲块9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套12,且弹簧垫套12采用软质橡胶组成,内部设有弹簧,通过弹簧垫套12对连接盘8和缓冲块9之间的弹簧杆11进行保护,且提供缓冲作用,提高其防碰撞的冲击力上限。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在建筑结构外侧安装保护框1,再将短侧板2和长正板3分别从上端放下通过卡块7卡入卡轨6进行固定,此时短侧板2和长正板3上的碰撞缓冲机构分别位于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内侧,当发生碰撞时,碰撞缓冲机构的弹簧垫套12配合弹簧杆11起到缓冲作用,并将冲击力传递到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上,从而隔绝冲击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拆卸时,从上端抽出短侧板2和长正板3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防护机构,其包括保护框(1)、短侧板(2)和长正板(3),所述保护框(1)为多个槽钢组成的方体框架,且短侧板(2)和长正板(3)分别滑动连接在保护框(1)的各个侧面且同种板对称分布,所述保护框(1)靠近短侧板(2)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有短防状框(4),且靠近长正板(3)一侧设置有多个长条防撞框(5);
碰撞缓冲机构,其包括连接盘(8)、缓冲块(9)、栓杆(10)和弹簧杆(11),所述连接盘(8)设有多个并分别与短侧板(2)和长正板(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9)与栓杆(10)和弹簧杆(11)贯穿固定连接,且弹簧杆(11)一端贯穿缓冲块(9)并分别与连接盘(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11)另一端与短防状框(4)内壁和长条防撞框(5)内壁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1)的外壁设有分段式的卡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板(2)和长正板(3)的内侧均设有多个与卡轨(6)滑动卡接的卡块(7),所述卡块(7)呈并排平行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最顶侧所述卡块(7)的高度高于最顶侧的碰撞缓冲机构,且最底侧的卡块(7)高度低于最顶侧的碰撞缓冲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均为水平设置的U形框,且碰撞缓冲机构位于U形框内侧,且各个短防状框(4)和长条防撞框(5)分布不同位置的同一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8)和缓冲块(9)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套(12),且弹簧垫套(12)采用软质橡胶组成,内部设有弹簧。
CN202222097958.X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Active CN218092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7958.XU CN218092161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7958.XU CN218092161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2161U true CN21809216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7958.XU Active CN218092161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2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3255U (zh) 一种环保型市政公路隔离栏
CN211285326U (zh) 一种防护性好的市政道路桥梁用隔音屏
CN218092161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CN201406662Y (zh) 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柔性消能型桥墩防车撞安全装置
CN207265447U (zh) 一种防撞击的电力柜
CN211689901U (zh) 一种桥梁防护栏
CN206874159U (zh) 一种辐射防护自动门的无障碍通行构造
CN209428950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防护装置
CN209948423U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变电箱
CN209082335U (zh) 一种市政桥梁防撞护栏
CN206581143U (zh) 一种市政桥梁防撞墙
CN212175613U (zh) 一种带有撞击缓冲功能的防护栏
CN21580373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围栏结构
CN214328664U (zh) 一种道路交通运输工程用防撞装置
CN211923798U (zh) 一种安全防护用防撞装置
CN214882952U (zh) 一种桥梁防撞结构
CN101555682A (zh) 具有复合结构的柔性消能型桥墩防车撞安全装置
CN208899918U (zh) 一种防碰撞的交通收费亭
CN201428275Y (zh) 一种钢制防护网
CN210262858U (zh) 一种可减缓撞击的护栏
CN210366520U (zh) 一种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缓冲装置
CN210946626U (zh) 一种公路工程维修用的防撞缓冲装置
CN21726899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安全的掉落物防护装置
CN213115075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CN216891953U (zh) 一种市政桥梁桥墩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