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0708U -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0708U
CN218090708U CN202221584273.1U CN202221584273U CN218090708U CN 218090708 U CN218090708 U CN 218090708U CN 202221584273 U CN202221584273 U CN 202221584273U CN 218090708 U CN218090708 U CN 218090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driver
plate
floating ball
sea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42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xia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xia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xia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xia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42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0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0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0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包括位于地下室敞口两侧的坡道、平台,所述坡道和平台之间形成有挡板容置腔,所述挡板容置腔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升降传动机构与固定在地下室敞口顶部的驱动器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器的开关由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中的浮球置于所述平台上开设的积水槽内,其中所述积水槽的槽壁顶部开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根据雨量的大小控制是否将挡板升起,且挡板的升降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操作,防汛及时、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车库防洪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每当我国发生大暴雨,总会发生小区地下车库或地下室被淹没的现象,致使大量的车辆或重要物品被雨水淹没,为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一些小区会在雨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紧急部署沙袋防洪墙或者采用防洪栅栏等以防止低洼的区域被水淹没,然而,这些设施在雨中布置非常不便,若提前布置又会阻碍道路的正常使用,而且当暴雨过后,还需要人为去除,费时费力,也就是说,现有存在地下车库的进出口处不能及时地设置或撤去防洪墙的问题,即当雨水量过大时,地下车库的进出口处不能及时地设置防洪墙,进而导致大量水进入地下车库淹没设备和车辆,而当雨水变小后也不能及时地撤掉防洪墙,进而导致车辆出入不便。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地下车库的进出口处不能及时地设置或撤去防洪墙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根据雨量的大小控制是否将挡板升起,且挡板的升降是自动控制的,不需要人工操作,防汛及时、有效。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包括位于地下室敞口两侧的坡道、平台,所述坡道和平台之间形成有挡板容置腔,所述挡板容置腔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升降传动机构与固定在地下室敞口顶部的驱动器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器的开关由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中的浮球置于所述平台上开设的积水槽内,其中所述积水槽的槽壁顶部开设有排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坡道和所述平台上均铺设有车道板,两块所述车道板的约束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挡板的两侧;两块所述车道板的自由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坡道和所述平台。
更进一步地,所述坡道上正对所述车道板的位置以及所述平台上正对所述车道板的位置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在所述车道板被所述挡板带动抬起时用来调整坡度的坡度调整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坡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拉杆,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车道板之间,且所述车道板的自由端抵靠在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通过斜面配合;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挡板,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容置槽,所述第一密封板容置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挡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挡板容置腔的长度方向一内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柱导套组件外,所述第一导柱导套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宽度方向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板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板容置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挡板宽度方向运动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挡板容置腔的宽度方向一内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另一侧面与第二弹簧的一端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的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导柱导套组件外,所述第二导柱导套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与所述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包括安装座、浮球、摆动杆、支杆、用以通过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挡板上升的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用以通过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挡板下降的上驱动器触动开关,所述摆动杆与所述安装座铰连接,所述安装座固设在所述挡板上;所述摆动杆的约束端与所述浮球固连;所述摆动杆的自由端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所述上驱动器触动开关之间;所述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所述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均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所述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均与所述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杆垂直固设在所述地下室敞口的侧壁,所述支杆位于所述浮球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所述支杆位于所述摆动杆下方。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当雨水量过大,流入积水槽内的雨水不能及时的自排水孔排出时,积水槽内的液位会上升,这样浮球也会随着液位上升,当浮球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器会控制驱动器工作,驱动器的工作通过升降传动机构带动挡板上升,这样挡板就能够挡住雨水,避免雨水自坡道流入地下室,而在雨水量变小甚至没有时,由于积水槽内的雨水自排水孔排出,且流入积水槽内的雨水变少,因此积水槽内的液位会下降,这样浮球也会随着液位下降,当浮球下降到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器会控制驱动器工作,驱动器的工作通过升降传动机构带动挡板下降,这样挡板就可以复位;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浮球液位控制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初始状态时,摆动杆支撑在支杆上,此时摆动杆的自由端位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上驱动器触动开关之间,当流入积水槽内的雨水量大于自积水槽内流出的雨水量时,积水槽内的液位会上升,浮球也会随着液位上升,当浮球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摆动杆转动使得摆动杆的自由端触动下驱动器触动开关,进而通过下驱动器触动开关控制驱动器工作带动挡板上升,此时摆动杆的铰接点会随着挡板一起上升,若积水槽内的液位上升高度等于或大于摆动杆的铰接点随着挡板一起上升的高度的话,那么能够保证摆动杆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始终接触,进而保证驱动器持续工作带动挡板上升,而当积水槽内的液位上升至积水槽槽口(最高处) 时,由于浮球不能再随着液位上升了,因此驱动器继续工作直至挡板带动摆动杆的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分离为止,此时挡板上升至最高位;若积水槽内的液位上升高度低于摆动杆的铰接点随着挡板一起上升的高度的话,那么摆动杆会转动使得摆动杆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分离,此时驱动器停止工作即挡板停止上升,由于流入积水槽内的雨水量大于自积水槽内流出的雨水量,因此积水槽内的液位会持续上升,当积水槽内的液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就能通过浮球使得摆动杆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再次接触,此时驱动器再次工作带动挡板上升;当流入积水槽内的雨水量小于自积水槽内流出的雨水量时,积水槽内的液位会下降,浮球也会随着液位下降,当浮球下降到一定位置时,摆动杆转动使得摆动杆的自由端触动上驱动器触动开关,进而通过上驱动器触动开关控制驱动器工作带动挡板下降,此时摆动杆的铰接点会随着挡板一起下降,若积水槽内的液位下降高度等于或大于摆动杆的铰接点随着挡板一起下降的高度的话,那么能够保证摆动杆自由端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始终接触,进而保证驱动器持续工作带动挡板下降,而当积水槽内的液位下降至排水孔下方(最低处)时,由于浮球不能再随着液位下降了,因此驱动器继续工作直至挡板带动摆动杆的自由端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分离为止,此时挡板下降复位,且摆动杆支撑在支杆上;若积水槽内的液位下降高度小于摆动杆的铰接点随着挡板一起下降的高度的话,那么摆动杆会转动使得摆动杆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分离,此时驱动器停止工作即挡板停止下降,由于流入积水槽内的雨水量小于自积水槽内流出的雨水量,因此积水槽内的液位会持续下降,当积水槽内的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就能通过浮球使得摆动杆自由端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再次接触,此时驱动器再次工作带动挡板下降;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坡道和平台上均铺设有车道板,两块车道板的约束端分别铰接在挡板的两侧;两块车道板的自由端分别抵靠在坡道和平台,这样当挡板上升时能够带动两块车道板的自由端一起上升,此时两块车道板均倾斜设置,这样有利于地下室内的汽车在挡板升起后还能利用两块车道板驶出,而通过坡度调整机构来调整车道板的坡度,能够更加方便汽车的驶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中沿挡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中沿挡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中浮球液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坡道;2、平台;2-1、积水槽;2-1-1、排水孔;3、挡板容置腔;4、挡板;4-1、第一密封板容置槽;4-2、第二密封板容置槽;5、驱动器;6-1、浮球; 6-2、安装座;6-3、摆动杆;6-4、支杆;6-5、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6、上驱动器触动开关; 6-7、撞击杆;7、车道板;8-1、固定板;8-2、活动板;8-3、拉杆;8-4、限位块;9、第一密封板;10、第一弹簧;11、第二密封板;12、第二弹簧;13-1、丝杆;13-2、横板;13-3、滚珠螺母;13-4、从动皮带轮;13-5、第一皮带;13-6、第二皮带;13-7、主动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包括位于地下室敞口两侧的坡道1、平台 2,坡道1和平台2之间形成有挡板容置腔3,挡板容置腔3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挡板4;挡板4通过升降传动机构与固定在地下室敞口顶部的驱动器5传动连接,其中驱动器5的开关由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浮球液位控制器中的浮球6-1置于平台2上开设的积水槽2-1内,其中积水槽2-1的槽壁顶部开设有排水孔2-1-1;当雨水量过大,流入积水槽2-1内的雨水不能及时的自排水孔2-1-1排出时,积水槽2-1内的液位会上升,这样浮球6-1也会随着液位上升,当浮球6-1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器会控制驱动器5工作,驱动器5的工作通过升降传动机构带动挡板4上升,这样挡板4就能够挡住雨水,避免雨水自坡道1流入地下室,而在雨水量变小甚至没有时,由于积水槽2-1内的雨水自排水孔2-1-1排出,且流入积水槽2-1内的雨水变少,因此积水槽2-1内的液位会下降,这样浮球6-1也会随着液位下降,当浮球6-1下降到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控制器会控制驱动器5工作,驱动器5的工作通过升降传动机构带动挡板4下降,这样挡板4就可以复位。
具体地,参见图4,浮球液位控制器包括安装座6-2、浮球6-1、摆动杆6-3、支杆6-4、用以通过驱动器5控制挡板4上升的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和用以通过驱动器5控制挡板4下降的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摆动杆6-3与安装座6-2铰连接,安装座6-2固设在挡板4上;摆动杆6-3的约束端与浮球6-1固连;摆动杆6-3的自由端可摆动地设置在下驱动器触动开关 6-5和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之间,为了更好地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以及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相接触,摆动杆6-3的自由端固设有与之相垂直的撞击杆6-7,撞击杆6-7的上下两端分别用来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相接触;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和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均固设在安装座6-2上,且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和上驱动器触动开关 6-6均与驱动器5电性连接;支杆6-4垂直固设在地下室敞口的侧壁,支杆6-4位于浮球6-1 与安装座6-2之间,且支杆6-4位于摆动杆6-3下方。
浮球液位控制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初始状态时,摆动杆6-3支撑在支杆6-4上,此时摆动杆6-3的自由端位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和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之间,当流入积水槽2-1内的雨水量大于自积水槽2-1内流出的雨水量时,积水槽2-1内的液位会上升,浮球 6-1也会随着液位上升,当浮球6-1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摆动杆6-3转动使得摆动杆6-3的自由端触动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进而通过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控制驱动器5工作带动挡板 4上升,此时摆动杆6-3的铰接点会随着挡板4一起上升,若积水槽2-1内的液位上升高度等于或大于摆动杆6-3的铰接点随着挡板4一起上升的高度的话,那么能够保证摆动杆6-3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始终接触,进而保证驱动器5持续工作带动挡板4上升,而当积水槽2-1内的液位上升至积水槽2-1槽口(最高处)时,由于浮球6-1不能再随着液位上升了,因此驱动器5继续工作直至挡板4带动摆动杆6-3的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分离为止,此时挡板4上升至最高位;若积水槽2-1内的液位上升高度低于摆动杆6-3的铰接点随着挡板4一起上升的高度的话,那么摆动杆6-3会转动使得摆动杆6-3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分离,此时驱动器5停止工作即挡板4停止上升,由于流入积水槽2-1内的雨水量大于自积水槽2-1内流出的雨水量,因此积水槽2-1内的液位会持续上升,当积水槽 2-1内的液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就能通过浮球6-1使得摆动杆6-3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再次接触,此时驱动器5再次工作带动挡板4上升;当流入积水槽2-1内的雨水量小于自积水槽2-1内流出的雨水量时,积水槽2-1内的液位会下降,浮球6-1也会随着液位下降,当浮球6-1下降到一定位置时,摆动杆6-3转动使得摆动杆6-3的自由端触动上驱动器触动开关 6-6,进而通过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控制驱动器5工作带动挡板4下降,此时摆动杆6-3的铰接点会随着挡板4一起下降,若积水槽2-1内的液位下降高度等于或大于摆动杆6-3的铰接点随着挡板4一起下降的高度的话,那么能够保证摆动杆6-3自由端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 6-6始终接触,进而保证驱动器5持续工作带动挡板4下降,而当积水槽2-1内的液位下降至排水孔2-1-1下方(最低处)时,由于浮球6-1不能再随着液位下降了,因此驱动器5继续工作直至挡板4带动摆动杆6-3的自由端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6-6分离为止,此时挡板4下降复位,且摆动杆6-3支撑在支杆6-4上;若积水槽2-1内的液位下降高度小于摆动杆6-3的铰接点随着挡板4一起下降的高度的话,那么摆动杆6-3会转动使得摆动杆6-3自由端与下驱动器触动开关6-5分离,此时驱动器5停止工作即挡板4停止下降,由于流入积水槽2-1内的雨水量小于自积水槽2-1内流出的雨水量,因此积水槽2-1内的液位会持续下降,当积水槽2-1内的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就能通过浮球6-1使得摆动杆6-3自由端与上驱动器触动开关 6-6再次接触,此时驱动器5再次工作带动挡板4下降。
为了在挡板4上升后地下车库内的汽车还能撤离,参见图1和图2,坡道1和平台2上均铺设有车道板7,两块车道板7的约束端分别铰接在挡板4的两侧;两块车道板7的自由端分别抵靠在坡道1和平台2,这样当挡板4上升时能够带动两块车道板7的自由端一起上升,此时两块车道板7均倾斜设置,这样有利于地下室内的汽车在挡板4升起后还能利用两块车道板7驶出。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汽车的驶出,坡道1上正对车道板7的位置以及平台2上正对车道板 7的位置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在车道板7被挡板4带动抬起时用来调整坡度的坡度调整机构,具体地,参见图2,坡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板8-1、活动板8-2和拉杆8-3,固定板8-1固设在容置槽的槽底,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固定板8-1被限位在容置槽的侧壁与固设在容置槽内的限位块8-4之间;活动板8-2置于固定板8-1与车道板7之间,且车道板7的自由端抵靠在活动板8-2;固定板8-1与活动板8-2通过斜面配合;拉杆8-3的一端铰接于挡板4,拉杆8-3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板8-2,当挡板4上升时,会带动车道板7的约束端上升,而由于拉杆8-3的一端铰接于挡板4,拉杆8-3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板8-2,因此挡板4 的上升也会拉动活动板8-2移动,由于固定板8-1与活动板8-2通过斜面配合,因此活动板 8-2会上升,也就是会将车道板7的自动端顶起,由于车道板7的约束端被挡板4带动上升的同时车道板7的自动端也被顶起,因此就能够降低车道板7的坡度,进而能够有利于汽车通过车道板7驶出。
由于挡板4在挡板容置腔3上下运动时会存在一定间隙,这样的话雨水会进入到挡板容置腔3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3,挡板4的长度方向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容置槽4-1,第一密封板容置槽4-1内设置有可沿挡板4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密封板9;第一密封板9的一侧面与挡板容置腔3的长度方向一内侧壁相抵靠;第一密封板9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弹簧10的一端相抵靠;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挡板4相抵靠;第一弹簧10套设在第一导柱导套组件外,第一导柱导套组件连接第一密封板9与挡板4,其中第一导柱导套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一密封板9上的第一导柱和固设在挡板4上的第一导套,第一导柱和第一导套滑动连接;
参见图2,挡板4的宽度方向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板容置槽4-2,第二密封板容置槽4-2 内设置有可沿挡板4宽度方向运动的第二密封板11;第二密封板11的一侧面与挡板容置腔3 的宽度方向一内侧壁相抵靠;第二密封板11的另一侧面与第二弹簧12的一端相抵靠;第二弹簧12的的另一端与挡板4相抵靠;第二弹簧12套设在第二导柱导套组件外,第二导柱导套组件连接第二密封板11与挡板4,其中第二导柱导套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二密封板11的第二导柱和固设在挡板4内部的第二导套,第二导柱伸入挡板内部与第二导套滑动连接。
升降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具体地,参见图3,升降传动机构包括沿挡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丝杆13-1,每根丝杆13-1的下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挡板4上的支撑座上,每根丝杆13-1的上端穿过构成地下室敞口的横梁后可转动地支撑在横板13-2上;每根丝杆13-1 均通过滚珠螺母13-3与从动皮带轮13-4相连;两个从动皮带轮13-4通过第一皮带13-5连接在一起,两个从动皮带轮13-4中一个从动皮带轮13-4通过第二皮带13-6与主动皮带轮13-7 连接,主动皮带轮13-7与驱动器5的驱动端固连,其中驱动器5固设在构成地下室敞口的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根据雨量的大小控制是否将挡板升起,且挡板的升降是自动控制的,不需要人工操作,防汛及时、有效。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下室敞口两侧的坡道、平台,所述坡道和平台之间形成有挡板容置腔,所述挡板容置腔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升降传动机构与固定在地下室敞口顶部的驱动器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器的开关由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包括安装座、浮球、摆动杆、支杆、用以通过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挡板上升的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用以通过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挡板下降的上驱动器触动开关,所述摆动杆与所述安装座铰连接,所述安装座固设在所述挡板上;所述摆动杆的约束端与所述浮球固连;所述摆动杆的自由端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所述上驱动器触动开关之间;所述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所述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均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下驱动器触动开关和所述上驱动器触动开关均与所述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杆垂直固设在所述地下室敞口的侧壁,所述支杆位于所述浮球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所述支杆位于所述摆动杆下方;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中的浮球置于所述平台上开设的积水槽内,其中所述积水槽的槽壁顶部开设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和所述平台上均铺设有车道板,两块所述车道板的约束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挡板的两侧;两块所述车道板的自由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坡道和所述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上正对所述车道板的位置以及所述平台上正对所述车道板的位置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在所述车道板被所述挡板带动抬起时用来调整坡度的坡度调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拉杆,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车道板之间,且所述车道板的自由端抵靠在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通过斜面配合;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挡板,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容置槽,所述第一密封板容置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挡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挡板容置腔的长度方向一内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相抵靠;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柱导套组件外,所述第一导柱导套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宽度方向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板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板容置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挡板宽度方向运动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挡板容置腔的宽度方向一内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另一侧面与第二弹簧的一端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相抵靠;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导柱导套组件外,所述第二导柱导套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与所述挡板。
CN202221584273.1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Active CN218090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4273.1U CN21809070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4273.1U CN21809070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0708U true CN218090708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4273.1U Active CN21809070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0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4869B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85784B (zh) 一种地下车库防水泄洪系统
CN218090708U (zh) 一种地下车库防洪装置
CN112411483A (zh) 一种新能源智能泄洪闸
CN113775575B (zh) 一种虹吸式引水系统及引水方法
CN112127454B (zh) 一种带有自动开合及警示功能的水井盖及排水方法
CN112761179B (zh) 一种地下空间自动防汛墙
CN209874020U (zh) 道路排水井盖
CN111963038B (zh) 地下车库智能防水装置
CN114855576A (zh) 一种坑槽路面沥青摊铺系统
CN213508586U (zh) 一种新型雨水排水井盖
CN113027178A (zh) 一种机械式防护的公交站台
CN113529912A (zh) 一种水力自控式雨水分流装置
CN2823327Y (zh) 改进的水渠闸门
CN203729271U (zh) 刚性板自动阻水机
CN218175769U (zh) 一种水利节制闸结构
CN220100135U (zh) 一种市政井盖
CN215165853U (zh) 重力驱动自升降排水井盖
CN218667831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自疏通系统
CN117417098B (zh) 一种浮动式的海绵城市雨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4784598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
CN219386604U (zh) 一种雨污水分流结构
CN213477122U (zh) 市政道路排水用雨水井箅
CN218597865U (zh) 一种防水淹停车位
CN212271177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