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0027U -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0027U
CN218090027U CN202220368461.4U CN202220368461U CN218090027U CN 218090027 U CN218090027 U CN 218090027U CN 202220368461 U CN202220368461 U CN 202220368461U CN 218090027 U CN218090027 U CN 218090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wear
resistant fabric
resistant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84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李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Imei Fash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mei Fash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mei Fash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mei Fash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84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0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0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0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耐磨面料的结构为经编针织结构或纬编针织结构,考杜拉混纺纱包括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编织而成的麻花状结构,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m路考杜拉纱线和n路考杜拉混纺纱,其中,所述m、n各自独立地选自1‑5的整数;当所述面料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面料的横密为16‑64纵行/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13‑52横列/cm;当所述面料为纬编针织结构,所述面料的横密为35‑100纵行/5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50‑150横列/5cm。该耐磨面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透气性,更好地增强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以及对汗水进行吸附速干;并且具有优异的保暖性、透气性和柔软的手感以及抗撕裂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背景技术
面料在加工成成品后,在面料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遭受到各种摩擦,无论是肢体之间还是与外部的摩擦以及面料与面料之间的摩擦,面料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磨损,可能会导致面料出现起球的现象,更严重的磨损的就是会使面料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所以面料的耐磨度一直是面料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
CN205380958U公开了一种耐磨面料,包括布料基层,所述布料基层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布料基层远离耐磨层的一侧涂覆有聚氨酯树脂层,并在所述布料基层与聚氨酯树脂层之间设有考杜拉面料层。虽然该面料的两面都具有很好的耐磨特性,然而无论是由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编织的耐摩层还是涂覆有聚氨酯树脂层都无法与肌肤直接接触,面料柔软性和吸汗速干性差,不适宜制成服装。
CN103382618A公开了一种立体保暖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层、内层和连接丝,所述外层和内层通过两次成圈方式构成内层和外层,通过将连接丝将外层和内层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由细旦聚酯纤维构成,所述内层由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连接丝为聚酯长丝。然而,该保暖针织面料外层的耐磨性能较差而达不到保暖的效果,且选择丝线细度较大的纤维进行编织以获得保暖效果,因而制备得到的面料过于厚重,舒适度较差。
因此,目前亟待开发一种耐磨性好且保暖舒适的面料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更好地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具有优异的透气性,更好地增强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能够更好地对汗水进行吸附,速干;并且具有优异的保暖性、透气性和柔软的手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还具有优异的抗撕裂性能。
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所述耐磨面料由考杜拉纱线和/或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所述耐磨面料的结构为经编针织结构或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考杜拉混纺纱包括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编织而成的麻花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通过考杜拉纱线和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使得面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手感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考杜拉纱线包括考杜拉长丝或考杜拉短纤维。
优选地,所述考杜拉长丝的细度为20-200D,例如可以是20D、40D、60D、80D、100D、120D、140D、160D、180D、200D;优选为40-100D,例如可以是40D、50D、60D、70D、80D、90D、100D等。
优选地,所述考杜拉短纤维的细度为10-75s,例如可以是10s、20s、30s、40s、50s、60s、70s、75s等;优选为10-40s,例如可以是10s、15s、20s、25s、30s、35s、40s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考杜拉混纺纱在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较高的强度高、良好的手感,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
优选地,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中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的质量比为(20-60):(40-80),例如可以是20:80、30:70、40:60、50:50、60:40等。
优选地,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10-75s,例如可以是10s、20s、30s、40s、50s、60s、70s、75s等;优选为10-40s,例如可以是10s、15s、20s、25s、30s、35s、40s等。
优选地,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线由紧密赛络纺或赛络纺纺纱而成。
紧密赛络纺是在环锭纺机上将紧密纺与赛络纺技术结合使用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它结合了紧密纺和赛络纺的技术优势,相继完成集聚和单纱合股的过程,可直接纺制出毛羽极少、性能优良的纱线。紧密赛络纱的强伸性能、条干均匀度及棉结、粗细节指标都优于普通赛络纱、紧密纱和传统环锭纱。
赛络纺是在环锭细纱机上纺制具有股线结构特征单纱的一种纺纱方法,赛络纱的结构类似股线,性能上表现为毛羽少、纱条光洁、强力高、耐磨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m路考杜拉纱线和n路考杜拉混纺纱;
其中,所述m、n各自独立地选自0-5的整数(例如可以是0、1、2、3、4、5),且m和n不同时为0。
当m=0,n=1、2、3、4或5时,表示面料由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当m=1、2、3、4或5时,n=0时,表示面料由考杜拉纱线编织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面料的横密为16-64纵行/cm(例如可以是16纵行/cm、20纵行/cm、25纵行/cm、30纵行/cm、35纵行/cm、40纵行/cm、45纵行/cm、50纵行/cm、55纵行/cm、60纵行/cm、64纵行/cm等),所述面料的纵密为13-52横列/cm(例如可以是13横列/cm、20横列/cm、25横列/cm、30横列/cm、35横列/cm、40横列/cm、45横列/cm、50横列/cm、52横列/cm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经编针织结构包括单面经编针织结构和/或双面经编针织结构。
优选地,所述耐磨面料为单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一面由线圈组成,另一面分布着线圈的延展线;所述耐磨面料为双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两面均由线圈组成,且线圈的延展线处于两面线圈之中。
优选地,所述耐磨面料为单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16-2.4mm,例如可以是0.16mm、0.2mm、0.4mm、0.6mm、0.8mm、1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等。
优选地,所述耐磨面料为双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2-2.2mm,例如可以是0.2mm、0.4mm、0.6mm、0.8mm、1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为纬编针织结构,所述面料的横密为35-100纵行/5cm(例如可以是35纵行/5cm、40纵行/5cm、50纵行/5cm、60纵行/5cm、70纵行/5cm、80纵行/5cm、90纵行/5cm、100纵行/5cm等),所述面料的纵密为50-150横列/5cm(例如可以是50横列/5cm、60横列/5cm、70横列/5cm、80横列/5cm、90横列/5cm、100横列/5cm、110横列/5cm、120横列/5cm、130横列/5cm、140横列/5cm、150横列/5cm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纬编针织结构包括单面纬编针织结构和/或双面纬编针织结构。
优选地,所述耐磨面料为单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面线圈;所述耐磨面料为双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两面均为正面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耐磨面料为单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2-1.5mm,例如可以是0.2mm、0.4mm、0.6mm、0.8mm、1mm、1.2mm、1.4mm、1.5mm等。
优选地,所述耐磨面料为双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2-1.8mm,例如可以是0.2mm、0.4mm、0.6mm、0.8mm、1mm、1.2mm、1.4mm、1.6mm、1.8mm等。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装,所述服装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耐磨面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更好地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具有优异的透气性,更好地增强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能够更好地对汗水进行吸附,速干;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具有优异的保暖性、透气性和柔软的手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还具有优异的抗撕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
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
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图3为实施例3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
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图4为实施例4提供的耐磨面料耐磨面料编织图。
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所述耐磨面料为考杜拉长丝和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的单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考杜拉长丝的细度为70D;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25s;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质量比为40:60的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经紧密赛络纺纺纱而成的麻花形状;
所述耐磨面料的一面由线圈组成,另一面分布着线圈的延展线;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1mm;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1路考杜拉纱线和1路考杜拉混纺纱;所述面料的横密为40纵行/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30横列/cm。
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所述耐磨面料为考杜拉短纤维和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的双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考杜拉短纤维的细度为25s;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30s;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质量比为30:70的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经赛络纺纺纱而成的麻花形状;
所述耐磨面料的两面均由线圈组成,且线圈的延展线处于两面线圈之中;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1.5mm;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1路考杜拉纱线和2路考杜拉混纺纱;所述面料的横密为45纵行/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35横列/cm。
如图2所示实施例2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所述耐磨面料为考杜拉长丝和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的单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考杜拉长丝的细度为60D;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35s;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质量比为50:50的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经赛络纺纺纱而成的麻花形状;
所述耐磨面料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面线圈;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1.4mm;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1路考杜拉混纺纱和2路考杜拉纱线;所述面料的横密为50纵行/5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70横列/5cm。
如图3所示实施例3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所述耐磨面料为考杜拉短纤维和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的双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考杜拉短纤维的细度为25s;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38s;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质量比为55:45的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经赛络纺纺纱而成的麻花形状;
所述耐磨面料的两面均为正面线圈;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9mm;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1路考杜拉混纺纱和3路考杜拉纱线;所述面料的横密为60纵行/5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80横列/5cm。
如图4所示实施例4提供的耐磨面料编织图;其中,1为考杜拉纱线,2为考杜拉混纺纱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考杜拉长丝的细度为210D,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5s,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考杜拉长丝的细度为10D,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80s,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质量比为15:85的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经紧密赛络纺纺纱而成的麻花形状,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质量比为70:30的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经紧密赛络纺纺纱而成的麻花形状,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1路考杜拉纱线和6路考杜拉混纺纱,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1路考杜拉混纺纱和6路考杜拉纱线,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面料的横密为12纵行/cm,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面料的横密为70纵行/cm,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面料的纵密为10横列/cm,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所述面料的纵密为60横列/cm,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耐磨面料为考杜拉长丝编织而成的单面经编针织结构,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耐磨面料为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的单面经编针织结构,其他组成及结构均同实施例1。
测试例
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对上述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2提供的耐磨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其中保温率测试按照JIS L 1096A法(日系标准)ASTM形保温性实验机使用的标准进行测定;亲水性能参照JIS L 1907滴下法(日系标准)测试,测试织物的滴水扩散时间;耐汗摩擦牢度参照JIS L 0848酸性·アルカリ性(日系标准)测试;面料的克重采用电子克重仪;面料耐磨性能以试样破损的总摩擦次数表示,测定标准主要依据JIS L 1096A-1法(平面法)(日系标准);断裂强度测试标准参照JIS L 1096ミューレン法(日系标准)。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516430780000101
Figure BDA0003516430780000111
由表1测试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4)提供的耐磨面料的保温率为11–34.9%,滴水扩散时间为1-3s,耐摩擦色牢度为2-5级,面料的克重为80-260g/m2,破损总摩擦次数为516-6670回。采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4)提供的耐磨面料的保温率为30.5–34.9%,滴水扩散时间为1s,耐摩擦色牢度为4-5级,面料的克重为170-220g/m2,破损总摩擦次数为5226-6130回,爆破强度>1000kPa。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更好地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具有优异的透气性,更好地增强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能够更好地对汗水进行吸附,速干;并且具有优异的保暖性、透气性和柔软的手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面料还具有优异的抗撕裂性能。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5-6的对比可知,考杜拉长丝和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可以影响面料的性能;通过实施例7-8的对可知,考杜拉混纺纱中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的路数比会影响面料的性能。
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9-10的对比可知,编织单元的结构会影响面料的性能;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11-14的对比可知,横密和纵密会影响面料的性能。
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1-2的对比可知,当缺少考杜拉长丝或考杜拉混纺纱,会影响面料的耐磨和抗撕裂性能。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面料由考杜拉纱线和考杜拉混纺纱编织而成,所述耐磨面料的结构为经编针织结构或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考杜拉混纺纱为考杜拉纱线和美棉编织而成的麻花状结构;
所述耐磨面料的1个编织单元包括m路考杜拉纱线和n路考杜拉混纺纱;
其中,所述m、n各自独立地选自1-5的整数;
当所述面料为经编针织结构,所述面料的横密为16-64纵行/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13-52横列/cm;
当所述面料为纬编针织结构,所述面料的横密为35-100纵行/5cm,所述面料的纵密为50-150横列/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杜拉纱线包括考杜拉长丝或考杜拉短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杜拉长丝的细度为20-200D;所述考杜拉短纤维的细度为10-7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杜拉混纺纱的细度为10-75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针织结构包括单面经编针织结构和/或双面经编针织结构;
其中,所述耐磨面料为单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16-2.4mm;所述耐磨面料为双面经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2-2.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编针织结构包括单面纬编针织结构和/或双面纬编针织结构;
其中,所述耐磨面料为单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2-1.5 mm;所述耐磨面料为双面纬编针织结构,所述耐磨面料的厚度为0.2-1.8mm。
7.一种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面料。
CN202220368461.4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Active CN218090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8461.4U CN218090027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8461.4U CN218090027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0027U true CN21809002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8461.4U Active CN218090027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0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0346B (zh) 紡織線與其製造方法及包含其之布帛
EP1312706B1 (en) Compound yarn with high absorbency and fabric made therefrom
EP3604650A1 (en) Garment
CN103122550A (zh) 一种单面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13186632B (zh) 一种兼具凉感与透气功能的机织面料
CN218090027U (zh)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TW202124799A (zh) 一種複合紗線及由其製得的面料
JP6670772B2 (ja) 混紡紡績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織物と衣料用繊維製品
CN212335446U (zh) 一种铜氨仿真丝弹性针织面料和服装
JP3246183U (ja) 耐摩耗性生地及び衣料品
CN116676709A (zh) 一种耐磨面料及服装
JP2003138452A (ja) 伸縮性綿織物
CN111485310A (zh) 混纺面料及其应用
TWI752497B (zh) 編織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衣服
CN219772393U (zh) 一种柔软透气的阻燃面料
CN109989160B (zh) 透气耐用阻燃提花织物
WO2023223980A1 (ja) 編地
CN116113734B (zh) 双层结构纺织纱线和编织品
JP2015098663A (ja) 複重層糸
CN212477055U (zh) 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
CN218910680U (zh) 舒弹海绵牛仔面料及牛仔服装
JP2023142907A (ja) 衣料用経編地
CN217733394U (zh) 一种混纺纱线及其面料
CN220724487U (zh) 一种不粘肤的针织面料及针织纺织品
CN215947537U (zh) 一种耐磨紧密弹性针织面料及服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