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9963U -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9963U
CN218089963U CN202220588638.1U CN202220588638U CN218089963U CN 218089963 U CN218089963 U CN 218089963U CN 202220588638 U CN202220588638 U CN 202220588638U CN 218089963 U CN218089963 U CN 218089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re wire
fiber
yarn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86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绪波
毕景中
赵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e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TAYHO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TAYHO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TAYHO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886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9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9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9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该导电纱线包括第一导电纤维和导电芯丝;导电芯丝包括第二导电纤维和非导电纤维;第一导电纤维缠绕设置在导电芯丝的外层;在导电芯丝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电纤维与非导电纤维沿所述导电芯丝的轴向平行分布;处于导电芯丝外侧的第二导电纤维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电芯丝的内部,另一部分伸出导电芯丝并构成导电毛羽;第一导电纤维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纤维的长度。该导电纱线采用短纤维与长纤维的复合结构,同时在导电芯丝的外侧形成导电毛羽,该结构既兼顾电荷在纱线上长路径的连续通路,又确保导电介质与测试电极间的有效接触,从而保证点对点测试的稳定性及电荷的快速传输,达到高性能的抗静电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性纱线及面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背景技术
在易燃易爆场所因静电火花造成的爆燃事故屡见不鲜,并且随着易燃易爆场所相关个体防护装备相关标准和要求也在逐步完善和优化,个体防护意识的提升,对服装防静性能的检测要求也在提升,必须穿着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的防静电服装,避免因静电引发爆燃事故,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国内防静电服面料的指标需符合GB 12014-2009《防静电服》相关要求。
现有防静电服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以实现抗静电性能,一是采用混入导电纤维纺成的纱织成面料,该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但该方法制成的面料中的点对点电阻不能达到防静电服标准要求;二是嵌入导电丝织造形成面料,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只能达到点对点电阻B级水平,且若采用金属导电媒介易产生火花,指标也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同时,因导电纤维或静电耗散材料价格较高,现有技术为了达到有效的抗静电的效果,导电纤维或静电耗散的加入量较高,导致了成本的加剧,且纺纱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在第二种方法中,受加工工艺及测试接触不稳定等因素影响,造成其指标波动较大,需提高导电长丝含量才能勉强达到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剧了面料的成本和加工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从而有效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该纱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可控、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导电纱线,包括第一导电纤维和导电芯丝;所述导电芯丝包括第二导电纤维和非导电纤维;所述第一导电纤维缠绕设置在导电芯丝的外层;
在导电芯丝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电纤维与非导电纤维沿所述导电芯丝的轴向平行分布;处于导电芯丝外侧的第二导电纤维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电芯丝的内部,另一部分伸出导电芯丝并构成导电毛羽;
所述第一导电纤维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纤维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纤维的长度大于100m。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纤维的长度为2cm-20cm,纤度为0.5D-20D。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纤维的电阻为1*105~1*107欧姆。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纤维的电阻为1*105~1*109欧姆。
优选的,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均为包含有导电介质的涤纶基、锦纶基或腈纶基的导电纤维。
优选的,所述导电毛羽的长度为2mm-10mm。
优选的,所述导电毛羽均匀分布在导电芯丝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纤维与非导电纤维形成加捻结构。
一种抗静电面料,包含上述的导电纱线,在所述抗静电面料的经纬方向上,所述导电纱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0.1cm-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种导电纱,采用第一导电纤维及第二导电纤维复合的结构,且第一导电纤维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纤维的长度,即形成短纤维与长纤维的复合结构,同时在导电芯丝的外侧形成导电毛羽,该结构既兼顾电荷在纱线上长路径的连续通路,又确保导电介质与测试电极间的有效接触,从而保证点对点测试的稳定性及电荷的快速传输,达到高性能的抗静电要求。导电纤维与非导电纤维的混纺结构保证面料整体抗静电性能的前提下可降低导电纱在面料中的比例,有效控制加工抗静电面料时的成本。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纤维的长度大于100m,可有效实现的纱线上长路径的连续通路。
进一步的,第二导电纤维的长度为2cm-20cm,此长度可通过纺纱工序被加工成有捻度的纱线,便于后道加工和织成面料,纤度为0.5D-20D可以有效保证纺纱和混合均匀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导电毛羽的形成。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纤维的电阻为1*105~1*107,所述第二导电纤维的电阻为1*105~1*109欧姆,可有效保证在面料中形成连续通路,同时保证最终通路电阻达到防静电指标中的比较高等级。
进一步的,导电毛羽的长度为2mm-10mm,此长度可伸出面料且与外界测试仪器的电极端形成稳定接触。
进一步的,第二导电纤维与非导电纤维形成加捻结构,可以使得导电芯丝的结构更加稳固。
一种抗静电面料,包含有上述的导电纱线,在该抗静电面料的经纬方向上,导电纱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0.1cm-1cm,该嵌入以及嵌入间距保证了面料的导线性能,抗静电性能,稳定的导电通路效果、点对点电阻指标性能,同时可有效控制的制造加工面料的成本。该抗静电面料可达到本行业相关标准要求,且稳定性优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纱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纱线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电纤维,2、第二导电纤维,3、非导电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导电纱线,包括第一导电纤维1和导电芯丝;导电芯丝包括第二导电纤维2和非导电纤维3;第一导电纤维1和第二导电纤维2均为包含有导电介质的涤纶基、锦纶基或腈纶基的导电纤维。
第一导电纤维1缠绕设置在芯丝的外层;在导电芯丝的内部,第二导电纤维2与非导电纤维3沿导电芯丝的轴向平行分布;如图3所示,在导电芯丝的径向截面上,第二导电纤维2与非导电纤维3均匀分布。第二导电纤维2占所述导电芯丝质量的0.5%~10%。处于导电芯丝外侧的第二导电纤维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电芯丝的内部,另一部分伸出导电芯丝并构成导电毛羽;导电毛羽的长度为2mm-10mm。导电毛羽均匀分布在芯丝的外壁。第二导电纤维2与非导电纤维3形成加捻结构,有效提高导电芯丝的结构稳定性。
第一导电纤维1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纤维2的长度,第一导电纤维1的长度大于100m。第二导电纤维2的长度为2cm-20cm,第二导电纤维2的纤度为0.5D-20D。第一导电纤维1的电阻为1*105~1*107欧姆,第二导电纤维2的电阻为1*105~1*109欧姆。
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纱线的制备过程为:
首先将第二导电纤维2和非导电纤维3按重量比例充分混合,在环锭纺工序中经混合-抓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合股-倍捻等工序制成导电芯丝,位于导电芯丝外侧的第二导电纤维2的一部分伸出纱体表面形成导电毛羽。然后将第一导电纤维1经包覆设备以一定捻向和捻度螺旋缠绕于导电芯丝表层,形成导电纱线。
一种抗静电面料,该抗静电面料由经纬两个方向的纱线交织而成经纬纱交织,且经纬向均以一定间隔织入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电纱线从而实现面料的整体抗静电,产生的静电荷可沿着导电纱消散出去。导电纱线在抗静电面料中的嵌入质量比为2%-30%,在抗静电面料的经纬方向上,导电纱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0.1cm-1cm。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静电面料在保证基本功阻燃、耐高温等能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升,点对点电阻达6.6×106Ω,符合本领域相关标准GB 12014-2019的要求。标准中点对点的电阻要求为1×105Ω~1×1011Ω,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静电面料可达到A级抗静电标准,有效满足行业的要求。
实施例2
一种导电纱线,该导电纱中采用间位芳纶纤维作为基本纤维,其单丝线纤度为1.5D,采用涤纶基黑色导电纤维作为第二导电纤维2,纤维长度5cm,单丝线纤度为3D,采用锦纶基导电长丝作为第一导电纤维1。
将涤纶基黑色导电纤维与间位芳纶纤维在环锭纺工序中经混合-抓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合股-倍捻等工序制成导电芯丝,然后将第一导电纤维经包覆设备以一定捻向和捻度螺旋缠绕于导电芯丝表层,形成导电纱线。其中,间位芳纶纤维的质量分数为97.5%,涤纶基黑色导电纤维的质量分数为2%,锦纶基导电长丝的质量分数为0.5%。
将上述导电纱线在面料经纬向以每间隔0.7cm加入一根导电纱与其他纱线本示例可以是纯芳纶纱,交织,经纱密度为7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58根/英寸,两个方向纱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成面料。其中复丝线密度20D/3F,制备纱线粗细为35S/2,织物组织结构为2/1斜纹,面料面密度为200g/m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纤维(1)和导电芯丝;所述导电芯丝包括第二导电纤维(2)和非导电纤维(3);所述第一导电纤维(1)缠绕设置在导电芯丝的外层;
在导电芯丝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电纤维(2)与非导电纤维(3)沿所述导电芯丝的轴向平行分布;处于导电芯丝外侧的第二导电纤维(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电芯丝的内部,另一部分伸出导电芯丝并构成导电毛羽;
所述第一导电纤维(1)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纤维(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纤维(1)的长度大于10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纤维(2)的长度为2cm-20cm,纤度为0.5D-2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纤维(1)的电阻为1*105~1*107欧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纤维(2)的电阻为1*105~1*109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毛羽的长度为2mm-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毛羽均匀分布在导电芯丝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纤维(2)与非导电纤维(3)形成加捻结构。
9.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纱线,在所述抗静电面料的经纬方向上,所述导电纱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0.1cm-1cm。
CN202220588638.1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Active CN218089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8638.1U CN218089963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8638.1U CN218089963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9963U true CN21808996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8638.1U Active CN218089963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9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573A (zh) * 2022-03-16 2022-07-05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573A (zh) * 2022-03-16 2022-07-05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CN114703573B (zh) * 2022-03-16 2024-04-12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1711B2 (en) Hybrid carbon fiber spun yarn and hybrid carbon fiber spun yarn fabric using the same
US6432850B1 (en) Fabrics and rust proof clothes excellent in conductivity and antistatic property
CN218089963U (zh) 一种导电纱线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CN110129942B (zh) 弹性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EP2971302B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fabric
CN113005574A (zh) 包覆纱纺纱装置及阻燃抗静电包覆纱的制备方法
CN114703573B (zh) 一种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抗静电面料
CN208857420U (zh) 一种复合纱线
CN209227142U (zh) 一种新型涡流纺复合包芯纱
CN209260291U (zh) 一种非金属电加热功能纱线
CN212223209U (zh) 抑菌性纯黏胶涡流纺纱线
CN111005127A (zh) 一种弹性阻燃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5024A (zh) 一种过滤材料用抗静电基布及其制造方法
JP6752755B2 (ja) ポリアミド系導電性複合繊維
CN219709697U (zh) 一种阻燃性良好的纯纺纱线
CN213192912U (zh) 一种玻纤金属纱复合机织过滤材料及包含该过滤材料的滤袋
CN115559036B (zh) 纤维包芯金属长丝包缠复合纱线、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616580A (zh) 一种引纸绳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5581A (zh) 一种新型涡流纺复合包芯纱
CN217973563U (zh) 用于胶管骨架层的布料
WO2023080124A1 (ja) 芯鞘型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570933U (zh) 一种双氨纶丝高弹牛仔面料
CN218477223U (zh) 一种抗静电涤纶面料
JP2004036040A (ja) 制電性織編物及び防塵衣
CN215628501U (zh) 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4006 Heilongjiang Road,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10

Patentee after: Taihe New Materi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6 Heilongjiang Road,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10

Patentee before: YANTAI TAYHO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