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6153U -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6153U
CN218076153U CN202221075791.0U CN202221075791U CN218076153U CN 218076153 U CN218076153 U CN 218076153U CN 202221075791 U CN202221075791 U CN 202221075791U CN 218076153 U CN218076153 U CN 218076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frame
base
assembly
strength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57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全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andong Smar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57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6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6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6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包括:座体,用于放置在地面;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以及训练臂,所述训练臂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训练臂的末端设置有可活动的阻力拉手,所述调节机构提供所述训练臂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进行转动的自由度。根据训练者的训练需要,训练者通过操作训练臂,训练臂便可借助调节机构相对座体在水平方向和/或高度方向上旋转而获得不同角度,阻力拉手便可灵活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宽度位置,即可满足训练者进行上拉、上推等训练,也可以满足平拉、高拉、低拉等训练,训练项目丰富,可以很好的满足训练者的不同训练需求,且操作便捷省力,使用体验感好。

Description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量训练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力量训练设备是一种能够适用于室内场所,并满足于训练者多种力量训练需求的健身器械。目前,传统的力量训练设备通常安装于地面上,显示屏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机械臂,机械臂配备有具有阻力的可伸缩拉绳,训练者拉动拉绳可进行上肢的上拉、上推等常规力量训练。而如若需要进一步进行高拉等动作的力量训练,则通常需要将力量训练设备挂装到墙壁上以满足训练高度要求,此时就需要在墙壁上进行打孔、挂装等一系列操作,安装难度大,费时耗力,安全性差,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综合力量训练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训练项目存在较大局限,使用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包括立管;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立管上;以及
训练臂,所述训练臂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立管连接,所述训练臂的末端设置有可活动的阻力拉手,所述调节机构能提供所述训练臂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进行转动的自由度。
上述方案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使用时,训练臂通过调节机构组装至立管上,使得整台设备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使用,使用方式简单且占地空间小,设备轻量化、成本低。根据训练者的训练需要,训练者通过操作训练臂,训练臂便可借助调节机构相对座体在水平方向和/或高度方向上旋转而获得不同角度,阻力拉手便可灵活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宽度位置,即可满足训练者进行上拉、上推等训练,也可以满足平拉、高拉、低拉等训练,训练项目丰富,可以很好的满足训练者的不同训练需求,且操作便捷省力,使用体验感好。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活动架、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活动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架在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活动架开设有呈弧线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活动架、第二转轴组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所述第二活动架设置于所述训练臂上,且所述第二活动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架在高度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活动架开设有呈弧线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并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向滑轮,所述训练臂包括摆臂管、第三转轴组件、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导向滑轮组和第二导向滑轮组,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阻力源,所述阻力源引出有拉绳,所述转向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摆臂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三转轴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拉绳经绕所述转向滑轮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所述摆臂管和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后与所述阻力拉手相连,所述第三转轴组件提供所述第二安装架以所述摆臂管的中心线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自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和插接件,所述立管位于所述底座中部,所述立管可升降运动的插接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立管开设有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插孔,所述插接件能够插入任意一个所述插孔内并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训练臂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训练臂分别位于所述立管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包括显示支架,所述显示支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立管上,所述显示支架用于装载显示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立管上并用于与训练者相对,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设备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架、折叠组件和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通过所述折叠组件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脚踏组件具备贴拢所述立管的折叠收纳状态以及远离所述立管的展开使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踏板,或者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踏板和活动踏板,所述活动踏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踏板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踏板进行伸缩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拉绳与所述阻力拉手之间,且所述限位体能与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限位抵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训练臂调整角度和宽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阻力源与拉绳的安装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安装镜面和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镜面处于爆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的固定踏板与活动踏板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座体;11、底座;111、底架;112、折叠组件;113、脚踏组件;113a、固定踏板;113b、活动踏板;113c、跑带;12、立管;121、插孔;13、插接件;14、显示支架;20、调节机构;21、第一固定架; 22、第一活动架;221、第一定位孔;23、第一转轴组件;24、第一定位件;25、第二固定架;26、第二活动架;261、第二定位孔;27、第二转轴组件;28、第二定位件;29、转向滑轮;30、训练臂;31、摆臂管;32、第三转轴组件;33、第一安装架;34、第二安装架;35、第一导向滑轮组;36、第二导向滑轮组; 40、阻力拉手;50、阻力源;60、拉绳;70、显示设备;80、镜面;90、镜架; 90a、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0,其用于辅助训练者进行多种项目的体育训练,满足人们在室内场所下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示例性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0包括:座体10、调节机构20以及训练臂 30。其中,座体10用于放置在地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地面”,可以是地板,或者是放置在底板上的平面物体。当然,实际使用中根据实际需要,座体10也可以挂装到墙壁、支架等物体上。
所述座体10包括底座11和立管12,所述立管12可升降运动的插接于所述底座11内,所述立管12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中部并沿所述底座11向上沿伸;所述调节机构20设置于所述立管12上;所述训练臂30通过所述调节机构20 与所述立管12连接,所述训练臂30的末端设置有可活动的阻力拉手40,所述调节机构20能提供所述训练臂30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进行转动的自由度。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0使用时,训练臂30通过调节机构20组装至立管12上,使得整台设备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使用,使用方式简单。根据训练者的训练需要,训练者通过操作训练臂30,训练臂30便可借助调节机构20相对座体10在水平方向和/或高度方向上旋转而获得不同角度,且通过调节立管12相对底座11升降运动,阻力拉手40便可灵活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宽度位置,即可满足训练者进行上拉、上推等训练,也可以满足平拉、高拉、低拉等训练,训练项目丰富,可以很好的满足训练者的不同训练需求,且操作便捷省力,使用体验感好。
请继续参阅图5,本方案中,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0通过提供阻力来满足训练者的力量锻炼。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0上设置有阻力源50,所述阻力源50引出有拉绳60。具体地,阻力源50可以是阻力电机。阻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线轮,拉绳60的一端卷绕在绕线轮上,另一端与阻力拉手40相连。训练者朝外拉动阻力拉手40时,阻力电机会驱动绕线轮旋转,以朝拉动的反方向收卷拉绳60,从而使拉绳60产生阻力,实现训练者上肢及身体的力量训练。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阻力电机与绕线轮也可以采用磁控、摩擦、弹簧等结构进行替换来充当阻力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即可。
本方案中,训练臂30可以只设置一个,也可以同时对称设置两个。较优地训练臂30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两个训练臂30分别位于立管12的两侧,以便训练者同时进行左右手力量训练。此时两个训练臂30分别配置有一个阻力源50 和拉绳60;也可以是两个训练臂分别与一个阻力源50及差速等机构分两路输出的两个拉绳60一一对应相连。
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0包括第一固定架21、第一活动架22、第一转轴组件23和第一定位件24,所述第一活动架22 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23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22 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架21在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活动架22开设有呈弧线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221,所述第一定位件24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1上并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221插接固定。
第一转轴组件23提供第一活动架22相对第一固定架21在水平方向旋转的自由度。根据需要,训练者推(拉)动第一活动架22至预设角度位置后,再操作第一定位件24插入当前对位的第一定位孔221以使第一活动架22与第一固定架21保持固定,训练者便可进行所需宽度位置的上肢拉绳60力量训练。
例如,第一定位件24为旋手,螺接在第一固定架21上的螺孔内,旋手的末端具有插销;当需要调整角度时,顺时针拧动旋手使插销退出第一定位孔221;当调好角度角度后,逆时针拧动旋手使插销再次插入对位的第一定位孔221即可,操作便捷省力。
可以理解的,使用时,训练者对左右两侧的训练臂30按照上述方式依次进行调节即可。或者,第一活动架22与第一固定架21之间也可以通过加装驱动装置,训练者通过远程或者触摸指令输入,驱动装置自动驱动第一活动架22相对第一固定架21旋转,从而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调节机构20还包括第二固定架25、第二活动架26、第二转轴组件27和第二定位件28,所述第二固定架25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22上,所述第二活动架26设置于所述训练臂30上,且所述第二活动架26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组件27与所述第二固定架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26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架25在高度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活动架26开设有呈弧线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261,所述第二定位件28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25上并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261插接固定。
与调节水平方向角度的操作方式相近,第二活动架26相对第二固定架25 向上或向下摆动,可使阻力拉手40到达训练者所需的高度位置,以便训练者进行低拉或高拉的上肢力量训练。在此过程中,第二定位件28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261插接固定,可保证第二活动架26在不同高度位置都能与第二固定架25 保持相对固定,确保训练者使用时设备结构稳固。
可以理解的,使用时,训练者对左右两侧的训练臂30按照上述方式依次进行调节即可。或者,第二活动架26与第二固定架25之间也可以通过加装驱动装置,训练者通过远程或者触摸指令输入,驱动装置自动驱动第二活动架26相对第二固定架25旋转,从而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请继续参阅图8,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0还包括转向滑轮29,所述训练臂30包括摆臂管31、第三转轴组件32、第一安装架33、第二安装架 34、第一导向滑轮组35和第二导向滑轮组36,所述转向滑轮29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22上。拉绳60被拉动时,转向滑轮29同步进行旋转,可减小对拉绳60的摩擦阻力。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滑轮组35和第二导向滑轮组36均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形成允许拉绳60穿过的间隙。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对拉绳60起到限位效果,保证拉绳滑动平稳。
所述第一安装架33设置于所述摆臂管31的第一端,且第一安装架33与第二活动架26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组件32设置于所述摆臂管3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架34与所述第三转轴组件32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35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3,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36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34,所述拉绳60经绕所述转向滑轮29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35、所述摆臂管31 和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36后与所述阻力拉手40相连,所述第三转轴组件32提供所述第二安装架34以所述摆臂管31的中心线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自由度。
阻力源50安装在训练臂30的斜下方位置,转向滑轮29使从阻力源50处向上延伸的拉绳60转向后穿入训练臂30以便与阻力拉手40相连。训练过程中,伴随着拉绳60伸长或者缩短移动,转向滑轮29、第一导向滑轮组35和第二导向滑轮组36会同步转动以便对拉绳60起到减小摩擦阻力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三转轴组件32提供第二安装架34以所述摆臂管31的中心线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自由度,由于阻力拉手40仅与拉绳60的一端连接,因而可自由转动,进而通过拉绳60带动第二导向滑轮组36和第二安装架34转动,以使在任何训练方向上第二导向滑轮组36的轮面都与拉绳60的拉动方向相适应,减小摩擦力,保证训练的顺滑度,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拉绳 60与所述阻力拉手40之间,且所述限位体能与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36限位抵接。限位体与第二导向滑轮组36抵接可限制拉绳60回收长度,避免阻力拉手 40卡入第二导向滑轮组36内影响正常使用。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0还包括插接件13,所述立管12开设有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插孔121,所述插接件13能够插入任意一个所述插孔121内并与所述底座11抵接。
本实施例中,两个训练臂30均与立管12固定连接,且较佳地两个训练臂的连接位置水平。操作立管12相对底座11进行升降移动到预设高度后,使插接件13插入当前与底座11的顶部对齐的插孔121,插接件13与底座11的顶部抵接,立管12便保持与底座11相对固定,实现将左右两个训练臂30同步调节至所需高度位置的目的,且调节的一致性好,操作便捷省力。此外,单立管12 的结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整机体积,节省整机所需的收纳空间。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考虑到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也可以采用双立管12或者其它形式的升降调节结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采用单个立管12时,立管12可包括至少两节管体,至少两节管体也能够相对伸缩运动,达到调节立管12长度的目的。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8,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座体10 还包括显示支架14,所述显示支架14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立管12上,所述显示支架14用于装载显示设备70。其中,显示设备70可以是但不限于带计算分析功能的触摸屏,可实现控制设备以及显示信息,实现与训练者交互。例如控制跑步/力量模式的切换,跑步速度、拉动阻力的大小、显示训练姿态和图像等。当然,显示支架14也可以用于放置手机、音乐播放器等设备,方便训练者锻炼时进行音频播放,调节枯燥的训练氛围。显示支架14可相对立管12进行转动,方便训练者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显示设备70的角度。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0 还包括镜面80和镜架90,所述镜面80通过所述镜架90装设于所述立管12上;所述镜架90能够相对所述立管12进行升降移动以及在水平方向转动。训练者通过镜面80可实时观察识别到自己的训练姿态,以便训练者对自身动作进行调整和纠正。镜架90可在立管12上升降移动及水平转动,方便不同身高以及站立在不同位置的训练者都能够正对镜面80。
可选地,镜面80可以是普通的玻璃镜子,也可以是铝合金板等具有反光效果的板材。此外,镜面80也可以为具有显示功能的半透半返镜,由显示器和镜子组成。
为了实现旋转,镜架90套装在立管12外部并能够相对立管12水平转动,且镜架90开设有腰型孔,立管12开设有与腰型孔对位的螺纹孔,镜面80旋转到所需角度位置后,向螺纹孔内拧入螺栓并压紧镜架90即可固定镜面80。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镜面80直接与立管12万向连接;亦或者,镜架90 与立管12固定连接,镜面80与镜架90万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100还包括摄像头90a,所述摄像头90a 设置于所述立管12或者所述镜面80上并用于与训练者相对,所述摄像头90a 与所述显示设备70电性连接。摄像头90a用于捕捉训练者的训练姿态信息,并传输显示设备70,显示设备70进行计算和数据显示,实现对训练者的信息反馈。
请继续参阅图1,图4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包括底架111、折叠组件112和脚踏组件113,所述脚踏组件113通过所述折叠组件112与所述底架111转动连接,所述脚踏组件113具备贴拢所述立管12的折叠收纳状态以及远离所述立管12的展开使用状态。训练者使用设备时可站立在脚踏组件113 上,以便对训练设备起稳定作用,避免拉动拉绳60时设备晃动甚至倾倒。当设备使用完后,脚踏组件113可通过折叠组件112翻转收折而与立管12贴合,从而减小设备整体体积,方便收纳储存。
例如,折叠组件112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销轴和插销。第一连接板安装于底架111,第二连接板安装于脚踏组件113,且第一连接板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脚踏组件113可相对底架111进行收折和展开。此外,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还开设有对应的两个定位孔,当脚踏组件 113收折后,插销插入两个定位孔内,可将脚踏组件113与底架111固定,防止脚踏组件113松动掉落。
另一些实施例中,底架111的底部可设置滚轮,脚踏组件113的底部可设置支撑脚。在折叠收纳状态下只有滚轮与地面接触,便于移动训练设备。其中滚轮具有锁死机构,移动到位后进行锁死,以便训练设备稳定放置。使用状态下支撑脚与地面接触,对训练设备起支撑作用,同时避免其滑动。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踏组件113包括固定踏板113a,或者所述脚踏组件113包括固定踏板113a和活动踏板113b,所述活动踏板113b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踏板113a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踏板113a进行伸缩运动。固定踏板113a用于支撑训练者站立,并允许训练者进行慢走、快走等有氧训练。将活动踏板113b从固定踏板113a处拉出,可根据需要来灵活增加脚踏组件113宽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2,或者,所述脚踏组件113还包括跑带113c,所述跑带113c 通过转动单元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踏板113a上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如此方便训练者进行跑步等有氧训练内容,使设备将力量训练与有氧训练结合到一起,大大丰富了设备的训练场景,使训练类型更加全面。
此外,所述脚踏组件11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踏板113a。压力传感器可用于采集训练者双脚各区域压力点信息、压力大小,用于测试纵跳高度,以及测量体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包括立管;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立管上;以及
训练臂,所述训练臂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立管连接,所述训练臂的末端设置有可活动的阻力拉手,所述调节机构能提供所述训练臂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进行转动的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活动架、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活动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架在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活动架开设有呈弧线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活动架、第二转轴组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所述第二活动架设置于所述训练臂上,且所述第二活动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架在高度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活动架开设有呈弧线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并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向滑轮,所述训练臂包括摆臂管、第三转轴组件、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导向滑轮组和第二导向滑轮组,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阻力源,所述阻力源引出有拉绳,所述转向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摆臂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三转轴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拉绳经绕所述转向滑轮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所述摆臂管和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后与所述阻力拉手相连,所述第三转轴组件提供所述第二安装架以所述摆臂管的中心线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和插接件,所述立管位于所述底座中部,所述立管可升降运动的插接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立管开设有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插孔,所述插接件能够插入任意一个所述插孔内并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训练臂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训练臂分别位于所述立管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包括显示支架,所述显示支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立管上,所述显示支架用于装载显示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立管上并用于与训练者相对,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设备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架、折叠组件和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通过所述折叠组件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脚踏组件具备贴拢所述立管的折叠收纳状态以及远离所述立管的展开使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踏板,或者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踏板和活动踏板,所述活动踏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踏板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踏板进行伸缩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力量训练设备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拉绳与所述阻力拉手之间,且所述限位体能与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限位抵接。
CN202221075791.0U 2022-05-07 2022-05-07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Active CN218076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791.0U CN218076153U (zh) 2022-05-07 2022-05-07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791.0U CN218076153U (zh) 2022-05-07 2022-05-07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6153U true CN21807615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5791.0U Active CN218076153U (zh) 2022-05-07 2022-05-07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61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4364A (zh) * 2023-02-22 2023-03-21 阿镨图斯(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功能扩展的旋转折叠定位装置
KR102640736B1 (ko) * 2023-08-30 2024-02-27 (주)뉴텍웰니스 하이로우 머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4364A (zh) * 2023-02-22 2023-03-21 阿镨图斯(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功能扩展的旋转折叠定位装置
KR102640736B1 (ko) * 2023-08-30 2024-02-27 (주)뉴텍웰니스 하이로우 머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76153U (zh)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TWI735832B (zh) 跑步機
US11097148B2 (en) Fitness machine
TWI680782B (zh) 於操作期間抵銷跑步機的平台之重量
US7462135B2 (en) Elliptical fitness machine having incline adjusting mechanism
US10426989B2 (en) Cable system incorporated into a treadmill
US6110076A (en) Fold-up exercise treadmill and method
KR20080100355A (ko) 컴팩트형 운동기구
US8128540B2 (en) Multipurpose exercise system
US20160045383A1 (en) Rehabilitation Bed
CN1482935A (zh) 有效利用空间的多用途健身器材
US20230381579A1 (en) Elliptical exercise machine
CN211513304U (zh) 一种舞蹈啦啦操腿部锻炼装置
CN116688424A (zh) 综合力量训练设备
CN201063249Y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113663288A (zh) 一种基于心率血氧模糊控制的智能跑步机
CN210933647U (zh) 一种啦啦操身体平衡训练器
CN216571461U (zh) 一种攀岩机
CN219630536U (zh) 一种组合式健身器材
CN219001023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14913301U (zh) 一种可电动遥控摇篮秋千
TWI745886B (zh) 運動方法及裝置
CN214436263U (zh) 一种康复科用便捷式训练器
US20240115902A1 (en) Climbing machine with two slide bases
CN220385704U (zh) 一种一字马训练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