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5649U -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5649U
CN218075649U CN202121221762.6U CN202121221762U CN218075649U CN 218075649 U CN218075649 U CN 218075649U CN 202121221762 U CN202121221762 U CN 202121221762U CN 218075649 U CN218075649 U CN 218075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anel
sliding block
air ba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17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鸣
倪朝民
崔俊才
赵婧
张阳
陶金
段文秀
穆景颂
范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217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5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5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5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等手术后的康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板,面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共同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第二凹槽内开设有置放槽,置放槽内设有屈伸气囊;面板的一侧安装有的充气机构。该康复装置通过设置转动板、屈伸气囊、脚部按摩机构等结构,使得患者不仅能够实现自主锻炼,也能够降低锻炼时的疼痛程度,并且还能够减轻下肢肿胀和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多由外来暴力导致,无论采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手术治疗,通常都会采用金属材料(钢或钛)板和螺钉将骨折并移位的骨块固定,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其骨性解剖结构以及恢复立线,恢复其骨折手术后早期活动能力,保持下肢相关关节原有的功能。同样,关节置换手术也是严重骨性关节病终末期常见的一项骨科治疗措施,简单表述是把关节面长期退变和严重损害的软骨面,及其以下的骨面部分去除,代替成人工设计的假体组件。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每一步都要考虑到相关功能是否会受影响、内植物是否合适、以及固定之后是否足够的稳定性等等,而且要确保患者术后能够恢复其正常活动。
所以手术之后的康复锻炼也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患者血栓发生等并发症、局部软组织肿胀坏死等继发性损伤发生。我们知道,下肢的屈伸功能和肌肉力量是保证日常生活独立步行重要的基础,也是骨科术后整体恢复疗效的临床反映。临床上膝关节康复训练目标主要是保持术后膝关节屈、伸、旋转等活动范围,以保持生活所需。制动科导致的下肢血流速度减慢,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但是患者在术后,肌肉等软组织被切开缝合以及局部创伤后发生炎性反应,软组织通常十分疼痛,并不能自主完成关节活动等康复锻炼,常常需要医、技、护人员来辅助康复治疗,对有经验的专业康复师需求量较大。由于康复治疗师严重不足,很多基层医院骨科往往由经过简单培训过的护士替代康复治疗师的工作。然而专业的差异,以及其康复治疗标准化程度的不足,常常会出现非专业治疗者简单粗暴用力过猛而导致患者疼痛加剧和发生再骨折风险,患者依从性较差,术后减残率达不到理想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下肢骨折后及关节置换患者不便于自主锻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下设有支撑架,所述面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共同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板的下侧壁上,所述第二凹槽内开设有置放槽,所述置放槽内设有屈伸气囊,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内;所述面板内开设有动力腔室,所述丝杠的一端贯穿到动力腔室内,所述丝杠上设有位于动力腔室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面板内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贯穿到动力腔室内,所述连杆上设有位于动力腔室内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面板外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把手;所述面板的一侧安装有的用于屈伸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所述面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用于屈伸气囊放气的放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不需要锻炼时,整个面板就是一个普通的床,能够供患者休息;当患者有锻炼需求时,首先转动把手,带动转盘转动,然后通过第二锥齿轮、连杆和第一锥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第一滑块朝床头方向滑动时,通过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和转动板上的支撑杆,能够将转动板朝向床尾的一侧向上顶起,从而将患者的大腿抬起,使得患者的大腿与小腿呈屈伸状态,与此同时,第二滑块也朝床头方向滑动,第二滑块带动密封板朝向床头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密封板离开第二凹槽,并将置放槽打开;然后启动充气机构,使得屈伸气囊膨胀,从而将小腿抬起来,当屈伸气囊完全充满气后,患者的大腿与小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患者可以通过放气阀给屈伸气囊放气,使得小腿从向下弯曲,以此达到自主锻炼髋、膝、踝关节的效果,经临床经验证明,高于心脏部位的抬高下肢的锻炼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并且患者还能够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给屈伸气囊定时定量放气或者放气,将自身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的尾部设有脚部按摩机构,所述脚部按摩机构包括两只脚套和固定在面板尾部的安装部,两只所述脚套均采用双层弹性无纺布缝制而成,两层所述弹性无纺布之间设有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的形状与脚套的形状相匹配且填充满两层弹性无纺布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部内安装有气缸和波纹管,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波纹管的一侧固定,所述波纹管远离气缸的一侧固定在安装部内,所述波纹管内充满惰性气体,所述波纹管连通有鼓气管,所述鼓气管的自由端穿出安装部并与两个按摩气囊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两只脚套套在患者的脚上,然后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压缩波纹管,将波纹管内的惰性气体压到按摩气囊内,使得按摩气囊鼓起,对患者的整个脚部(包括脚底和脚背) 起到一个压迫作用,然后气缸的活塞杆拉动波纹管复原,使得按摩气囊内的惰性气体回到波纹管内,使得按摩气囊不再压迫脚部,通过气缸推动波纹管做这样的循环往复运动,使得按摩气囊不断地压迫脚部,对患者的脚部起到一个按摩作用,以此配合膝关节屈伸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能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充气筒,所述充气筒通过卡箍安装在面板的侧壁上,所述充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充气筒外的拉手,所述充气筒上远离拉手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进置放槽内并与屈伸气囊连通;所述放气阀上连接有放气管,所述放气管的另一端穿进置放槽内并与屈伸气囊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患者能够自主充气和放气,便于患者自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力带,其中一个所述弹力带上设有魔术贴勾面,另一个所述弹力带上设有魔术贴毛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患者的大腿部位固定在转动板上,使得患者做屈伸运动时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的头部设有枕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患者的头部能够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康复装置通过设置面板、转动板、密封板、屈伸气囊等结构,当患者不需要锻炼时,整个面板能够供患者平躺休息,当患者需要锻炼时,直接转动把手,将转动板的一侧顶起,从而将大腿抬起,然后给屈伸气囊充气,使得屈伸气囊将小腿也抬起来,然后可以通过给屈伸气囊放气,将小腿放下,以此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经临床经验证明,先将大腿抬起,再弯曲小腿的屈伸锻炼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疼痛,同时还能够改善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且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给屈伸气囊定时定量放气或者充气,使得在患者运动时能够将自身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
2、该康复装置通过设置脚部按摩机构,利用波纹管持续地给按摩气囊充气和放气,能够对患者的脚底和脚背起到一个持续的按摩作用,以此配合膝关节屈伸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能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3、此装置对下肢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符合标准的精准康复治疗措施,减少康复治疗师的重复工作,扩大服务量。对于医疗机构非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辅助康复工作提供可重复、标准化的治疗措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脚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支撑架;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转动板;6、第一滑槽;7、丝杠;8、第一滑块;9、第二滑块;10、支撑杆;11、置放槽;12、屈伸气囊;13、密封板;14、动力腔室; 15、第一锥齿轮;16、连杆;17、第二锥齿轮;18、转盘;19、把手; 20、放气阀;21、脚套;22、安装部;23、弹性无纺布;24、按摩气囊;25、气缸;26、波纹管;27、活塞杆;28、鼓气管;29、控制按钮;30、充气筒;31、活塞板;32、推动杆;33、拉手;34、第一单向阀;35、第二单向阀;36、进气管;37、放气管;38、弹力带;39、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包括面板1,面板1下侧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H形的支撑架2,面板1的左上侧放置有枕头39,面板1上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 和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位于第一凹槽3右侧,第一凹槽3比第二凹槽4深,且第一凹槽3的右侧和第二凹槽4的左侧连通,第一凹槽 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转动板5的左端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3内的前后两个侧壁上,并且当转动板5未转动时,转动板5能够将第一凹槽3完全遮盖住,转动板5 的上侧面也与面板1的上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患者平躺,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内共同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内转动连接有丝杠7,丝杠7的也转动连接在面板1内,第一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螺纹连接在丝杠7上,第一滑块8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两块第一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下端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块第一安装板上,转动板5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板,支撑杆10的上端穿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块第二安装板上;转动板5 的上侧面粘接有两根弹力带38,前侧弹力带38的自由端粘接有魔术贴勾面,后侧弹力带38的自由端粘接有魔术贴毛面。
第一滑槽6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也螺纹连接在丝杠7上,第二滑块9位于第一滑块8的右侧,第二滑块9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3,密封板13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4内,该装置未工作时,第二滑块9位于第一滑槽6内的最左侧,密封板13 将第二凹槽4的大部分遮盖住,且密封板13的上侧面始终与面板1 的上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密封板13与转动板5之间留有1cm的间距,这样设置使得密封板13往左侧滑动时,不会卡住转动板5而影响转动板5转动,同时也不会使得患者平躺时有身体上的不适;第二凹槽4内开设有置放槽11,置放槽11位于第一滑槽6的右侧,置放槽11内粘接有屈伸气囊12,屈伸气囊12未工作时,呈折叠状态并完全放置在置放槽11内。
面板1内开设有动力腔室14,动力腔室14位于第一凹槽3的左侧,丝杠7的左端穿过动力腔室14,丝杠7上键连接有位于动力腔室14内的第一锥齿轮15,面板1内穿设有并转动连接有连杆16,连杆16的一端位于动力腔室14内,连杆16上键连接有位于动力腔室 14内的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5啮合连接,连杆16的另一端穿到面板1外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8,转盘18上偏离圆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把手19。
面板1的前侧设置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位于转盘18的右侧,充气机构包括充气筒30,充气筒30通过卡箍安装在面板1的侧壁上,充气筒30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1,活塞板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2,推动杆32的左端穿出充气筒30外并固定连接有半圆环形的拉手33,充气筒30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上侧通孔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4,当第一单向阀34打开时气体只能从充气筒30流向外部,第一单向阀34外连通有进气管36,进气管36的右端穿进置放槽11内并与屈伸气囊12连通,下侧通孔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35,当第二单向阀35打开时气体只能从外部流向充气筒30内;面板 1的后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放气阀20,放气阀20上连通有放气管37,放气管37的右端穿进置放槽11内并与屈伸气囊12连通。
面板1的尾部设置有脚部按摩机构,脚部按摩机构包括两只脚套 21和安装部22,两只脚套21放置在面板1上,两只脚套21采用双层弹性无纺布23缝制而成,两层弹性无纺布23之间设有一个按摩气囊24,按摩气囊24的形状与脚套21的形状相同,并且按摩气囊24 将两层弹性无纺布23之间的空间填充满;安装部22为内部中空的方形壳体结构,安装部22固定在面板1的尾部,安装部22内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25,气缸25的活塞杆27向前推动的时间预设为两秒,两秒后活塞杆27复位,气缸25以这样的规律循环运动,气缸25的控制按钮29安装在面板1上与放气阀20同一侧的侧面上,便于患者自行控制气缸25的启闭;气缸25的活塞杆27上固定有波纹管26,波纹管26远离气缸25的一侧固定在安装部22内的侧壁上,波纹管26内充满惰性气体,波纹管26远离气缸25的一侧还连通有鼓气管 28,鼓气管28的自由端延伸到安装部22外并通过两根支管分别与两个按摩气囊24连通。
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该装置处于未工作状态下时,转动板 5处于第一凹槽3内,密封板13位于第二凹槽4内,压脚机构位于面板1上的最左端,该装置可以作为一张普通的床供患者平躺休息;当患者需要锻炼时,首先使用弹力带38将大腿部位固定住,然后转动把手19,把手19带动转盘18转动,转盘18通过第二锥齿轮17、连杆16和第一锥齿轮15带动丝杠7转动,丝杠7转动又带动第一滑块8向左侧滑动,使得支撑杆10将转动板5顶起,从而将患者的大腿部倾斜抬起;与此同时,丝杠7转动也带动第二滑块9往左侧移动,从而带动密封板13往左侧移动,从而打开置放槽11;然后持续推拉充气机构的拉手33,往屈伸气囊12内充气,利用屈伸气囊12将小腿部位也顶起来,当屈伸气囊12完全充满气后,小腿与大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膝关节的疼痛程度定时定量给屈伸气囊12放气,使得小腿再次弯曲,以此达到屈伸膝关节的效果,该装置不需要旁人辅助,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规划锻炼时间与频次。
患者在做屈伸运动时,也可以将脚套21套在脚部上,然后启动气缸25的控制按钮29,使得按摩气囊24充气和放气循环地压迫在患者的脚底和脚背,对患者的脚部起到一个按摩作用,以此配合膝关节屈伸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能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包括面板(1),所述面板(1)下设有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二凹槽(4)与第一凹槽(3)连通,所述第一凹槽(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内共同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内转动连接有丝杠(7),所述丝杠(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9)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6)内,所述第一滑块(8)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远离第一滑块(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板(5)的下侧壁上,所述第二凹槽(4)内开设有置放槽(11),所述置放槽(11)内设有屈伸气囊(12),所述第二滑块(9)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4)内;所述面板(1)内开设有动力腔室(14),所述丝杠(7)的一端贯穿到动力腔室(14)内,所述丝杠(7)上设有位于动力腔室(14)内的第一锥齿轮(15),所述面板(1)内转动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的一端贯穿到动力腔室(14)内,所述连杆(16)上设有位于动力腔室(14)内的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面板(1)外的转盘(18),所述转盘(18)上设有把手(19);所述面板(1)的一侧安装有的用于屈伸气囊(12)充气的充气机构,所述面板(1)的另一侧安装有用于屈伸气囊(12)放气的放气阀(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尾部设有脚部按摩机构,所述脚部按摩机构包括两只脚套(21)和固定在面板(1)尾部的安装部(22),两只所述脚套(21)均采用双层弹性无纺布(23)缝制而成,两层所述弹性无纺布(23)之间设有按摩气囊(24),所述按摩气囊(24)的形状与脚套(21)的形状相匹配且填充满两层弹性无纺布(23)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部(22)内安装有气缸(25)和波纹管(26),所述气缸(25)的活塞杆(27)与波纹管(26)的一侧固定,所述波纹管(26)远离气缸(25)的一侧固定在安装部(22)内,所述波纹管(26)内充满惰性气体,所述波纹管(26)连通有鼓气管(28),所述鼓气管(28)的自由端穿出安装部(22)并与两个按摩气囊(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充气筒(30),所述充气筒(30)通过卡箍安装在面板(1)的侧壁上,所述充气筒(30)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1),所述活塞板(31)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2),所述推动杆(32)远离活塞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充气筒外的拉手(33),所述充气筒(30)上远离拉手(3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4)和第二单向阀(35),所述第一单向阀(34)上连通有进气管(36),所述进气管(36)的另一端穿进置放槽(11)内并与屈伸气囊(12)连通;所述放气阀(20)上连接有放气管(37),所述放气管(37)的另一端穿进置放槽(11)内并与屈伸气囊(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力带(38),其中一个所述弹力带(38)上设有魔术贴勾面,另一个所述弹力带(38)上设有魔术贴毛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头部设有枕头(39)。
CN202121221762.6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Active CN218075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1762.6U CN218075649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1762.6U CN218075649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5649U true CN21807564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1762.6U Active CN218075649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5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2968B1 (ko) 재활치료용 운동기구
CN213098963U (zh) 一种下肢主动伸曲膝髋关节锻炼装置
JP4131873B2 (ja) 身体補装具
CN213049193U (zh) 一种辅助踝泵运动康复锻炼器
CN113288721A (zh)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等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CN218075649U (zh)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CN210872812U (zh) 一种产妇腿部护理锻炼装置
CN210991581U (zh) 膝关节屈伸锻炼器
CN107440892A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防旋鞋
CN215840094U (zh) 一种骨科术后抬腿用的辅助垫枕
CN202526504U (zh) 下肢内收肌牵张仪
CN217448163U (zh) 一种膝踝康复运动器
CN205547539U (zh) 一种下肢骨折术后负重防护康复鞋
CN213663929U (zh) 一种用于脚踝部活动保健的运动靴
CN218420837U (zh) 下肢康复装置
CN220213176U (zh) 一种美人鱼仿生下肢矫形器
CN219538825U (zh) 一种用于骨科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用具
CN20933240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丁字鞋
CN212214150U (zh) 一种带小腿按摩功能的踝部运动练习装置
CN213310712U (zh)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用脚部固定装置
CN214967259U (zh) 一种足下垂矫正装置
CN216394649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器
CN217960563U (zh) 一种便于屈膝训练康复护理装置
CN215308095U (zh) 一种多功能自控型按摩垫
JP2004267678A (ja) 訓練時の筋圧迫補助機構を備えた下肢訓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