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1745U -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1745U
CN218071745U CN202220894953.7U CN202220894953U CN218071745U CN 218071745 U CN218071745 U CN 218071745U CN 202220894953 U CN202220894953 U CN 202220894953U CN 218071745 U CN218071745 U CN 218071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ound
groove
front cavit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49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董学林
苏顺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49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1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1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1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耳机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出音部,出音部内设置有收音件,收音件的横截面积不超过出音部的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耳机通过控制收音件与出音部横截面积的占比保证了耳机的音质。一种耳机组件,用于收纳上述耳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组件具有与耳机相同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耳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为了改善音质,通常耳机内部会设置有收音件来收集声音进行处理,消除噪音,然而收音件与出音部横截面积的占比过大往往会影响耳机的音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耳机音乐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音部,所述出音部内设置有收音件,所述收音件的横截面积不超过所述出音部的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出音部内还设置有支撑件和限位组件,所述收音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组件相配合以将所述收音件限位于所述出音部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所述出音部的内壁上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件与限位凸起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支撑件限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界定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出音部的为前腔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前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外界的前腔开孔,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前腔开孔以及外界的通道,以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堵塞时保持所述前腔与外界的通畅。
优选地,所述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出音部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0.1mm-0.4mm。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积为0.8mm2-1mm2,所述前腔开孔的面积为0.3mm2-0.5mm2
优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播音组件,所述播音组件将容置腔界定为靠近出音部的前腔以及远离所述出音部的后腔,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后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后腔与外界的后腔开孔,所述容置腔内的气体可经所述前腔开孔和所述后腔开孔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前腔开孔和/或后腔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通气体的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耳机及与所述耳机匹配的耳机仓,所述耳机仓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耳机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出音部,出音部内设置有收音件,收音件的横截面积不超过出音部的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收音件的作用是通过收集外界的声音,进行处理后主动消除物理噪音,通过此设计,能够使得耳机出音的高音效果更好,高音的音色更纯净,人声及音色更亮丽,耳机的频响曲线达到最优,进而提高耳机的音乐性能。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出音部内还设置有支撑件和限位组件,收音件设置于支撑件上,支撑件与限位组件相配合以将收音件限位于出音部内。通过此设计,能够使得收音件稳定固定在出音部内,同时在有需要拆卸或更换收音件时可以更加方便的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限位组件包括出音部的内壁上形成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撑件与限位凸起连接以将支撑件限位于第一凹槽中。限位凸起与支撑件共同对收音件起限定作用,使得收音件更加稳定地连接在出音部中,且支撑件与第一凹槽的可拆卸结构使得使用者拆卸或更换收音件的操作更加简便,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壳体界定容置腔且壳体上设有出音部,容置腔靠近出音部的为前腔;壳体上对应前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外界的前腔开孔,且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前腔开孔以及外界的通道,以在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保持前腔与外界的通畅。通过在壳体对应前腔的位置开设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前腔开孔的设计,第二凹槽能够降低前腔开孔被堵塞的可能性,前腔开孔能够使前腔与外界气压平衡,进而使得不同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时保证耳机的音质的稳定性,以及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此外,通过在第二凹槽侧壁上开设通道的设计,通道在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保持前腔与外界畅通,当使用者在佩戴耳机的时候,由于出音部受挤压或者外物的贴合,导致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侧壁的通道可以作为前腔与外界气体进出的路径,进而能够防止当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前腔开孔无法正常流通气体的情况发生,影响耳机的音乐性能。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道开设于第二凹槽靠近出音部的一侧。当耳机工作时,出音部一侧的气体会因受播音组件的振动的影响而震荡,如果在密闭环境内,气体的震荡会降低使用者耳机佩戴的稳定性,而通过此设计,当使用者佩戴耳机的时候,通道能够连通前腔与外界靠近出音部一侧的气体,保持气体流动畅通,进而提高了使用者佩戴耳机的舒适度。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第二凹槽的深度为0.1mm-0.4mm。通过对第二凹槽深度的设定,一是能够限制中空壳体的厚度,壳体太薄机械性能不足,壳体太厚会增加耳机重量;二是第二凹槽的槽口平面高于前腔开孔平面可以防止前腔开孔受到其他物体直接的机械碰撞,进而能够防止前腔开孔遭受破坏;三是当第二凹槽的槽口受到外物的挤压时,可以降低前腔开孔被完全堵塞的风险。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第二凹槽的槽底面积为0.8mm2-1mm2,前腔开孔面积为0.3mm2-0.5mm2。通过此设计能够保证前腔与外界的通气量,防止气体震荡过快,通气量不足,导致高音降低,低音增多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耳机的音乐性能。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耳机还包括容置于容置腔中的播音组件,播音组件将容置腔界定为靠近出音部的前腔以及远离出音部的后腔,壳体上对应后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后腔与外界的开孔,容置腔内的气体可经前腔开孔和后腔开孔与外界连通。通过此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耳机的音乐性能,同时提高使用者佩戴耳机的舒适度。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壳体内对应前腔开孔和/或后腔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通气体的隔离层。通过设置可通气体的隔离层,不阻碍气体流通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经前腔开孔落入壳体内部,进而能够防止因杂质无法取出而影响耳机的音质,从而进一步地保持耳机的音乐性能良好。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耳机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耳机及与耳机匹配的耳机仓,耳机仓用于收纳耳机。该耳机组件具有与上述耳机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之第二凹槽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耳机;2、耳机组件;
11、壳体;12、出音部;13、收音件;14、柔性塞;15、播音组件;16、隔离层;17、支撑件;18、限位组件;21、耳机;22、耳机仓;
111、容置腔;112、第二凹槽;121、第一凹槽;122、出音片;181、限位凸起;
1111、前腔;1112、后腔;1113、后腔开孔;1121、前腔开孔;1122、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1。耳机1包括中空的壳体11,壳体11上设有出音部12,出音部12内设置有收音件13,收音件13的横截面积不超过出音部12的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出音部12的横截面积指出音部上12实现壳体11内外侧气体和/或声音流通、传递的出音片122的面积,收音件13的横截面积指收音件13正投影于出音片122上的投影面积;收音件13的作用是通过收集外界的声音,进行处理后主动消除物理噪音,但是收音件13与出音部12的横截面积占比过大会导致高音降低。
可以理解地,通过此设计,能够使得耳机1出音的高音效果更好,高音的音色更纯净,人声及音色更亮丽,耳机1的频响曲线达到最优,进而提高耳机1的音乐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收音件13与出音部12的横截面占比不超过三分之一即可,收音件13的位置不设限制。
进一步地,请查阅图1,出音部12内还设置有支撑件17和限位组件18,收音件13连接于支撑件17上,支撑件17与限位组件18相配合以将收音件13限位于出音部12内。
可以理解地,收音件13通过连接设置在支撑件17上,使得收音件13稳定固定在出音部12内,同时在使用者有需要拆卸或更换收音件13时可以更加方便的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收音件13与支撑件17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18包括出音部12的内壁上形成的限位凸起181,限位凸起18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21,支撑件17与限位凸起181可拆卸连接以将支撑件17限位于第一凹槽121中。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起181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者多个,当限位凸起181为1个时,限位凸起181可以为“T”或“L”形等形状;当限位凸起181数量为多个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位置用以固定收音件13。支撑件17的尺寸与第一凹槽121的尺寸相匹配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且支撑件17的形状不设限制。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8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支撑件17为一长方体,支撑件17的相对两边与第一凹槽121卡接进而将支撑件17限位于第一凹槽121中。
可以理解地,多个限位凸起181与支撑件17共同划定收音件13的空间位置,且支撑件17与第一凹槽121的可拆卸结构使得使用者拆卸或更换收音件13的操作更加简便,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可拆卸结构可以为但不限制为卡接,磁吸等,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7与限位组件18卡接。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图3及图3,壳体11界定容置腔111且壳体11上设有出音部12,容置腔111靠近出音部12的为前腔1111。壳体11上对应前腔111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112,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开设有连通前腔1111与外界的前腔开孔1121,且第二凹槽112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前腔开孔1121以及外界的通道1122,通道1122在第二凹槽112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通过前腔开孔1121将前腔1111与外界气体连通,以在第二凹槽112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亦能保持前腔开孔1121通畅。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及槽口形状不设限制且槽口与槽底大小无关,第二凹槽112的槽底面积大于前腔开孔1121的面积即可,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形状大致呈矩形,槽口大致呈U形。
可以理解地,通过在壳体11对应前腔1111的位置开设第二凹槽112,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开设有连通前腔1111以及外界的前腔开孔1121的设计,第二凹槽112能够降低前腔开孔1121被堵塞的可能性,前腔开孔1121能够使前腔1111与外界气压平衡,进而使得不同使用者在佩戴耳机1时保证耳机1的音乐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此外,通过在第二凹槽112的侧壁开设连通前腔开孔1121以及外界的通道1122的设计,当使用者在佩戴耳机1的时候,出音部12被挤压或外物的贴合,可能会导致第二凹槽112的槽口被堵塞,此时通道1122可以作为前腔1111与外界气体进出的路径,进而能够防止当第二凹槽112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前腔开孔1121无法正常流通气体的情况发生,影响耳机1音乐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前腔开孔1121的位置可以为但不限制为开设在第二凹槽112的槽底的中心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开设。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腔开孔1121开设在第二凹槽112的槽底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前腔开孔1121数量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开设。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腔开孔1121的数量为一个。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第二凹槽112的深度H(见图4中的H所示)为0.1mm-0.4mm。
具体地,第二凹槽112的深度H可以为但不限制为0.1mm、0.2mm、0.3mm或0.4mm。
可以理解地,通过对第二凹槽112深度的设定,一是能够限制中空壳体11的厚度,壳体11太薄机械性能不足,壳体11太厚会增加耳机1重量;二是第二凹槽112的槽口平面高于前腔开孔1121平面可以防止前腔开孔1121受到其他物体直接的机械碰撞,进而能够防止前腔开孔1121遭受破坏;三是当第二凹槽112的槽口受到物体挤压时,可以降低前腔开孔1121被完全堵塞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12的深度H设置为0.1mm-0.4mm,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壳体11材料与壳体11的机械性能、重量三者做的综合选择。可选的,第二凹槽112的深度可根据壳体11材料设置。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及图4,第二凹槽112开设于前腔1111靠近出音部12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112呈坡形。通过此设计,出音部12可以为第二凹槽112提供一定保护,且前腔开孔1121能直接连通出外界靠近出音部12的一侧与前腔1111,进一步提高耳机1的音乐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112位置可以为但不限制为前腔1111上靠近出音部12的一侧且第二凹槽112的形状不设限制,通道1122的长度根据第二凹槽112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通道1122开设于第二凹槽112靠近出音部12的一侧,当耳机1工作时,出音部12一侧的气体会震荡,如果在密闭环境内,气体的震荡会降低使用者对耳机1佩戴的稳定性,而通过此设计,当使用者佩戴耳机1的时候,通道1122能够连通前腔1111与外界靠近出音部12一侧的气体,保持气体流动畅通,进而提高了使用者佩戴耳机1的舒适度。
可以理解地,通道1122开设在靠近出音部12的一侧是为了将前腔1111与外界靠近出音部12一侧的气体连通,即当出音部12被挤压贴合耳机1的壳体11及第二凹槽112的槽口时,通道1122始终能为出音部12一侧外部空气与前腔1111内部空气导通,维持气压平衡,进而保持耳机1音乐性能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通道1122的形状不设限制,可以为梯形、矩形等任意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道1122的形状为矩形。此外,通道11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当通道1122的数量为多个时,此时第二凹槽112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的通道1122。也可以理解地,通道1122到前腔开孔1121的距离不设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前腔开孔1121与第二凹槽112的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L(图中L所示)大于等于0.1mm。
可以理解地,第二凹槽112的槽底的尺寸始终比前腔开孔1121的面积大,通过此设计,一是第二凹槽112的侧壁与前腔开孔1121的孔壁不会由于离得过近而重合。具体地,由于当耳机1受到外物撞击或者坠入前腔开孔1121,第二凹槽112的槽口都会起一个缓冲、阻挡的作用,因此第二凹槽112的槽底的尺寸在前腔1111范围内越大越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12的槽底面积为0.8mm2-1mm2,前腔开孔1121的面积为0.3mm2-0.5mm2。通过此设计能够保证前腔1111与外界的通气量,防止气体震荡过快,通气量不足,导致高音降低,低音增多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耳机1的音乐性能。
具体地,前腔开孔1121的面积可以为但不限制为0.3mm2、0.4mm2或0.5mm2
可以理解地,由于前腔开孔1121面积会影响通气量的大小,当耳机1运行时,会导致空气的来回震荡,当前腔开孔1121通气量不够或过大会导致高频较少或低频较少,进而降低耳机1的音乐性能,因此,通过将前腔开孔1121的面积设计为0.3mm2-0.5mm2,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耳机1的音质。
进一步地,后腔开孔1113总面积大于前腔开孔1121总面积,此设计能进一步使气体流通顺畅,进而提高耳机1的音质。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后腔开孔1113总面积是前腔开孔1121总面积的2倍以上。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及图3,耳机1还包括容置于容置腔111中的播音组件15,播音组件15将容置腔111界定为靠近出音部12的前腔1111以及远离出音部12的后腔1112,壳体11上对应后腔1112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后腔1112与外界的开孔,容置腔111内的气体可经前腔开孔1121和后腔开孔1113与外界连通。
可以理解地,中空的壳体11便于容置播音组件15及其他组件,例如电路组件、电池组件或降噪组件等,且播音组件15划分靠近出音部12的前腔1111及远离出音部12的后腔1112,容置腔111的前腔1111、后腔1112分别通过前腔开孔1121及后腔开孔1113与外界连通,进而使得中空壳体11内的气体能通过前腔开孔1121和后腔开孔1113与外界气体流通,当播音组件15发声振动时,壳体11内外气压能够平衡,进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耳机1的音质。同时,出音部12一侧气压与前腔1111气压的平衡能防止气体流动在耳道内产生冲撞,进而防止耳机1因气压反复变化的问题造成脱落的现象,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后腔开孔11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形状不设限制,可以为任意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后腔开孔1113的数量为2个,形状大致为椭圆形且相邻俩后腔开孔11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0.2mm。
进一步地,壳体11内对应前腔开孔1121和/或后腔开孔1113的位置设置有可通气体的隔离层1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可通气体的隔离层16。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离层16也可以设置在前腔开孔1121的开孔处,如在孔口密布韧性较强的金属丝网等。
可以理解地,通过在前腔开孔1121和/或后腔开孔1113的位置设置可通气体的隔离层16的设计,不会阻碍气体流通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经前腔开孔1121落入壳体11内部,进而能够防止因杂质无法取出而影响耳机1的音质,从而进一步地保持耳机1的音乐性能良好。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机1可以为有线耳机或无线耳机;耳机1可以为但不限制为入耳式耳机、半入耳式耳机或不入耳式耳机。
具体地,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耳机1为入耳式无线耳机。耳机1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出音部12上的柔性塞14。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塞14可以为但不限制为软胶塞或橡胶塞。
可以理解地,为了让使用者佩戴舒适,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在出音部12的外侧设置有柔性塞14,通过此设计,能够方便使用者更换柔性塞14,能够满足不同耳朵大小的用户佩戴,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此外,柔性塞14还能够为前腔开孔1121和第二凹槽112提供了一定保护,降低了外物堵孔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塞14可以包括多层结构,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塞14分为三层。
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者佩戴耳机1为半入耳式耳机或不入耳式耳机时,人脸可能会挤压出音部12,从而导致第二凹槽112的槽口被堵塞,进而影响耳机1的音乐性能。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柔性塞14设置为多层结构,可减小形变,降低第二凹槽112的槽口被堵塞的风险。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组件2。耳机组件2包括第一实施例的耳机21及与耳机21匹配的耳机仓22,耳机仓22用于收纳耳机21。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2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耳机1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暖脸仪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耳机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出音部,出音部内设置有收音件,收音件的横截面积不超过出音部的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收音件的作用是通过收集外界的声音,进行处理后主动消除物理噪音,通过此设计,能够使得耳机出音的高音效果更好,高音的音色更纯净,人声及音色更亮丽,耳机的频响曲线达到最优,进而提高耳机的音乐性能。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出音部内还设置有支撑件和限位组件,收音件设置于支撑件上,支撑件与限位组件相配合以将收音件限位于出音部内。通过此设计,能够使得收音件稳定固定在出音部内,同时在有需要拆卸或更换收音件时可以更加方便的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限位组件包括出音部的内壁上形成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撑件与限位凸起连接以将支撑件限位于第一凹槽中。限位凸起与支撑件共同对收音件起限定作用,使得收音件更加稳定地连接在出音部中,且支撑件与第一凹槽的可拆卸结构使得使用者拆卸或更换收音件的操作更加简便,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壳体界定容置腔且壳体上设有出音部,容置腔靠近出音部的为前腔;壳体上对应前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外界的前腔开孔,且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前腔开孔以及外界的通道,以在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保持前腔与外界的通畅。通过在壳体对应前腔的位置开设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前腔开孔的设计,第二凹槽能够降低前腔开孔被堵塞的可能性,前腔开孔能够使前腔与外界气压平衡,进而使得不同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时保证耳机的音质的稳定性,以及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此外,通过在第二凹槽侧壁上开设通道的设计,通道在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保持前腔与外界畅通,当使用者在佩戴耳机的时候,由于出音部受挤压或者外物的贴合,导致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侧壁的通道可以作为前腔与外界气体进出的路径,进而能够防止当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完全堵塞时,前腔开孔无法正常流通气体的情况发生,影响耳机的音乐性能。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道开设于第二凹槽靠近出音部的一侧。当耳机工作时,出音部一侧的气体会因受播音组件的振动的影响而震荡,如果在密闭环境内,气体的震荡会降低使用者耳机佩戴的稳定性,而通过此设计,当使用者佩戴耳机的时候,通道能够连通前腔与外界靠近出音部一侧的气体,保持气体流动畅通,进而提高了使用者佩戴耳机的舒适度。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第二凹槽的深度为0.1mm-0.4mm。通过对第二凹槽深度的设定,一是能够限制中空壳体的厚度,壳体太薄机械性能不足,壳体太厚会增加耳机重量;二是第二凹槽的槽口平面高于前腔开孔平面可以防止前腔开孔受到其他物体直接的机械碰撞,进而能够防止前腔开孔遭受破坏;三是当第二凹槽的槽口受到外物的挤压时,可以降低前腔开孔被完全堵塞的风险。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第二凹槽的槽底面积为0.8mm2-1mm2,前腔开孔面积为0.3mm2-0.5mm2。通过此设计能够保证前腔与外界的通气量,防止气体震荡过快,通气量不足,导致高音降低,低音增多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耳机的音乐性能。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耳机还包括容置于容置腔中的播音组件,播音组件将容置腔界定为靠近出音部的前腔以及远离出音部的后腔,壳体上对应后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后腔与外界的开孔,容置腔内的气体可经前腔开孔和后腔开孔与外界连通。通过此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耳机的音乐性能,同时提高使用者佩戴耳机的舒适度。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壳体内对应前腔开孔和/或后腔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通气体的隔离层。通过设置可通气体的隔离层,不阻碍气体流通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经前腔开孔落入壳体内部,进而能够防止因杂质无法取出而影响耳机的音质,从而进一步地保持耳机的音乐性能良好。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耳机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耳机及与耳机匹配的耳机仓,耳机仓用于收纳耳机。该耳机组件具有与上述耳机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音部,所述出音部内设置有收音件,所述收音件的横截面积不超过所述出音部的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部内还设置有支撑件和限位组件,所述收音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组件相配合以将所述收音件限位于所述出音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所述出音部的内壁上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件与第一凹槽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支撑件限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界定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出音部的为前腔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前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外界的前腔开孔,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前腔开孔以及外界的通道,以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被堵塞时保持所述前腔与外界的通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出音部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0.1mm-0.4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积为0.8mm2-1mm2,所述前腔开孔的面积为0.3mm2-0.5mm2
8.如权利要求4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播音组件,所述播音组件将容置腔界定为靠近出音部的前腔以及远离出音部的后腔,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后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后腔与外界的开孔,所述容置腔内的气体可经所述前腔开孔和所述后腔开孔与外界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前腔开孔和/或所述后腔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可通气体的隔离层。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及与所述耳机匹配的耳机仓,所述耳机仓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CN202220894953.7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Active CN218071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4953.7U CN21807174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4953.7U CN21807174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1745U true CN218071745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4953.7U Active CN21807174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1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5260B2 (en) Earphone
CN101106831B (zh) 放在耳内的耳机
EP3177033B1 (en) Earphones
US9215522B2 (en) Earphones
US8891799B2 (en) Earphone
US7570777B1 (en) Earset assembly
TWI683580B (zh) 耳機
US11234085B2 (en) Earpieces and related articles and devices
TW201440542A (zh) 耳機
CN113242485B (zh) 入耳式耳机
CN210579147U (zh) 一种降噪耳机
US10972822B2 (en) Headphones with an ergonomic cushion and an ergonomic cushion thereof
CN218071745U (zh) 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TW201244505A (en) Earphone
CN212649672U (zh) 蓝牙耳机
CN113613133A (zh) 开放式无线耳机
CN218301604U (zh) 一种低音管及耳机
CN218976805U (zh) 一种耳机
CN218473331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8103449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1557455U (zh) 半入耳式降噪耳机结构及半入耳式耳机
CN219514207U (zh) 非入耳式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8217635U (zh) 耳机
CN220629527U (zh) 一种夹耳式无线耳机
CN213403438U (zh) 耳机调音的双层音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