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9725U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9725U
CN218069725U CN202220909856.0U CN202220909856U CN218069725U CN 218069725 U CN218069725 U CN 218069725U CN 202220909856 U CN202220909856 U CN 202220909856U CN 218069725 U CN218069725 U CN 218069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essure relief
housing
relay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98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萌
代文广
陈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098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9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9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9725U/zh
Priority to KR1020230049867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49248A/ko
Priority to EP23275062.0A priority patent/EP4266341A1/en
Priority to JP2023067511A priority patent/JP2023159048A/ja
Priority to US18/136,451 priority patent/US2023033536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触点组件和泄压阀组件。接触容器包括陶瓷罩、连接件和第一轭铁板,陶瓷罩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轭铁板,陶瓷罩、连接件和第一轭铁板围成一接触腔室;连接件具有泄压孔,泄压孔与接触腔室连通;触点组件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一动簧片,静触点引出端设置在陶瓷罩上,且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伸入接触腔室;动簧片设置在接触腔室内,用于被驱动以分别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泄压阀组件设置在连接件上,用于当接触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小于一阈值时封闭泄压孔,以及当接触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一阈值时被冲破以打开泄压孔。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泄压阀组件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提升,要求正常情况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热损耗减小,电池包短路时又因为电池容量更高,要求继电器抗短路电流、电压均进一步上升。当短路负载很大时,高压直流继电器触头会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电动斥力而发生触头弹开,进而发生触点拉弧,由于负载短路电流及电压均很高,导致瞬间触头间剧烈燃弧。
又由于需要保证触头的接触电阻可靠性,高压直流继电器有很大一部分产品触头系统是密封的,触头密封腔体内部有的还会还充入一定压强的氢气或氮气等气体用于辅助灭弧。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继电器工作过程中,当触头系统在大电流短路瞬间,或者过载分断瞬间,触头密封腔体容易发生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安全性的继电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易爆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触点组件和泄压阀组件。接触容器包括陶瓷罩、连接件和第一轭铁板,所述陶瓷罩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轭铁板,所述陶瓷罩、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轭铁板围成一接触腔室;所述连接件具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与所述接触腔室连通;触点组件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一动簧片,所述静触点引出端设置在所述陶瓷罩上,且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伸入所述接触腔室;所述动簧片设置在所述接触腔室内,用于被驱动以分别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泄压阀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用于当所述接触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小于一阈值时封闭所述泄压孔,以及当所述接触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一阈值时被冲破以打开所述泄压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压阀组件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一体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泄压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压阀组件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与所述连接件分体设置,且设置在所述泄压孔,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泄压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具有内壁面和外壁面,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内壁面和/或所述外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压阀组件还包括过渡件,所述阀片通过所述过渡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压阀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罩设在所述阀片的外表面;所述保护罩具有通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室;
所述接触容器和所述泄压阀组件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泄气结构,所述泄气结构与所述中空腔室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气结构包括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气结构包括泄气孔和/或泄气罩和/或泄气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室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泄压阀组件的结构强度小于所述接触容器的结构强度。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泄压阀组件,用以泄放超压气体,进而确保触点组件在短路、过载分断等异常工况下,继电器不会发生因腔室内部高温导致气体急剧膨胀而造成腔体爆炸解体,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外壳设计为非密封结构,既可及时排出泄放气体,又可防止泄放物对其他电子器件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2示出的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和阀片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4示出的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和阀片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罩安装在连接件后的剖视图。
图7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0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
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
13、泄气结构
131、缝隙
132、泄气孔
133、泄气罩
134、泄气格栅
14、中空腔室
2、接触容器
211、陶瓷罩
2111、顶壁
2112、侧壁
212、连接件
22、第一轭铁板
221、泄压孔
222、通孔
223、第一侧面
224、第二侧面
23、金属罩
24、驱动腔室
25、第二轭铁板
26、第三轭铁板
27、接触腔室
3、触点组件
31、静触点引出端
32、动簧片
4、驱动组件
41、电磁铁单元
411、线圈架
4111、第一凸缘部
4112、中空圆筒部
4113、第二凸缘部
412、线圈
413、静铁芯
4131、第一穿孔
414、动铁芯
415、第一弹性件
416、导磁套筒
42、推杆单元
421、U型支架
422、底座
423、推动杆
424、第二弹性件
425、第一导磁体
426、第二导磁体
5、泄压阀组件
51、阀片
53、保护罩
531、通气孔
7、灭弧单元
71、灭弧磁铁
72、轭铁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相关技术的继电器的触头系统在大电流短路瞬间,或者过载分断瞬间,触头密封腔体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由于触头密封腔体内部触头剧烈燃弧,使得在密封腔体内部瞬间产生高温,从而使得触头密封腔体内的气压瞬间急聚上升,一旦此时触头密封腔体内的气压强度>触头密封腔的组成零件的强度或连接处的强度时,继电器的触头密封腔体就会容易发生爆炸。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俯视图。图2示出的是图1中A-A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外壳 1、接触容器2、触点组件3、驱动组件4和泄压阀组件5。外壳1具有中空腔室14,中空腔室14与外壳1的外部连通。接触容器2设置在中空腔室14 内,接触容器2包括陶瓷罩211、连接件212和第一轭铁板22,陶瓷罩211通过连接件212连接于第一轭铁板22,陶瓷罩211、连接件212和第一轭铁板22围成一接触腔室27。连接件212具有泄压孔221,泄压孔221分别与接触腔室27、中空腔室14连通。触点组件3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31和一动簧片32,静触点引出端31设置在陶瓷罩211上,且静触点引出端31的一端伸入接触腔室27,另一端显露于外壳1的外表面。动簧片32设置在接触腔室27内,用于被驱动以分别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31接触或分离。驱动组件 4设置在中空腔室14内,且连接动簧片32,用于驱动动簧片32移动,以实现动簧片32的两端分别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31接触或分离。泄压阀组件5 设置在连接件212上,用于当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小于一阈值时封闭泄压孔221,以及当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一阈值时被冲破以打开泄压孔221。泄压阀组件5的结构强度小于接触容器2的结构强度;在正常工作状态,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强度的最大值小于泄压阀组件5的结构强度;在异常工作状态,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强度的最大值大于泄压阀组件5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当泄压阀组件5封闭泄压孔221时,能够维持接触腔室27的密封性,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泄压阀组件5封闭泄压孔221时,接触腔室27并非是绝对密封的,保证继电器正常工作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在连接件212上设置一泄压阀组件5,用于封闭或打开泄压孔221。在触点组件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接触腔室 27内的气体压力强度小于阈值,这样泄压阀组件5并未被接触腔室27内的气压压力冲破,仍然维持封闭泄压孔221的状态,使得继电器仍能正常工作。在触点组件3处于异常工作状态下,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强度大于等于阈值,这样泄压阀组件5被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冲破,导致接触腔室27通过泄压孔221与外壳1的中空腔室14连通,进而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能够通过泄压孔221泄放至中空腔室14,最终泄放至外壳1外部。也就是说,在异常工作状态下,在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强度逐渐上升过程中,气体压力会先冲破泄压阀组件5,进而使急剧上升的气体压力通过泄压孔221 泄放出去,使得接触腔室27内部的气压不会持续上升,气体压强也就不会达到接触容器2的结构强度,避免接触容器2发生爆炸。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接触腔室27内的气体压力并不会冲破泄压阀组件5,泄压阀组件5仍能起到密封泄压孔221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正常工作状态”是指继电器的电流处于额定工况,术语“异常工作状态”是指触点组件3处于大电流短路瞬间,或者过载分断瞬间。此外,术语“阈值”所代表的压强是略大于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接触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强度。根据继电器型号的不同,阈值也适应调整,但是不能大于接触容器2的结构强度。
也就是说,当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触容器2内的气体压强并不会达到该阈值,使得泄压阀组件5不会被冲破。当继电器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接触容器2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等于该阈值,泄压阀组件5被气体冲破。
在一实施方式中,泄压阀组件5的结构强度小于接触容器2的结构强度。这样,当继电器处于异常工作状态,且接触容器2内的气体压强逐渐上升过程中,泄压阀组件5会先于接触容器2被气体冲破。
可以理解的是,泄压阀组件5的结构强度小于接触容器2的结构强度的设计,可以通过两者材料不同和/或结构不同。举例来说,当泄压阀组件5和接触容器2的容器壁的材料相同时,可将泄压阀组件5的厚度设计的较薄,且小于接触容器2的容器壁,这样温度逐渐上升的气体可优先冲破泄压阀组件5。当然,在泄压阀组件5和接触容器2的容器壁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泄压阀组件5可采用陶瓷制成,而接触容器2可采用金属制成,同样可使泄压阀组件5先被冲破。亦或者,泄压阀组件5的厚度较薄,且由陶瓷制成,接触容器2的腔壁较厚,且由金属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方式使泄压阀组件5的结构强度小于接触容器2的结构强度,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也可以不包括外壳1,而是将接触容器2、触点组件3、驱动组件4和泄压阀组件5组装后直接安装在应用产品中,例如电池包、电气控制盒。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触点组件3包括两个分别作为电流流入和电流流出的静触点引出端31,以及一个动簧片32。动簧片32可以为直片形,且沿着动簧片32的长度方向,在驱动组件4的作用下,动簧片3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31接触,从而实现连通负载。静触点引出端31的底部作为静触点,动簧片3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作为动触点。动簧片 32两端的动触点可以凸出于动簧片32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是与其他部分齐平。
可以理解的是,静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静触点引出端31的底部,动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动簧片32延期长度方向的两端。
两个静触点引出端31设置在陶瓷罩211上,例如设置在陶瓷罩211的顶部。并且,每个静触点引出端31的一端伸入接触腔室27的内部,另一端显露于外壳1的外表面。静触点引出端31的伸入接触腔室27内部的一端用于与动簧片32接触。
继电器还包括灭弧单元7,灭弧单元7设置在外壳1的中空腔室14内,用于对触点组件3的电弧进行灭弧。
在本实施例中,灭弧单元7包括两个灭弧磁铁71。灭弧磁铁71可以为永久磁铁,且各灭弧磁铁71可以大致为长方体状。两个灭弧磁铁71分别设置在接触容器2的两侧,且沿着动簧片3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如图2所示,两个灭弧磁铁71分别位于陶瓷罩211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灭弧磁铁71相互面对的面的极性相反。也就是说,位于陶瓷罩 211左侧的灭弧磁铁71的左面为S极且右面为N极,位于陶瓷罩211右侧的灭弧磁铁71的左面为S极且右面为N极。
当然,两个灭弧磁铁71相互面对的面的极性也可以设计为相同,例如位于陶瓷罩211左侧的灭弧磁铁71的左面为S极且右面为N极,位于陶瓷罩 211右侧的灭弧磁铁71的左面为N极且右面为S极。
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灭弧磁铁71,能够在触点组件3的周围形成磁场。因此,在静触点引出端31和动簧片32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磁场的作用,都会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长,实现灭弧。
灭弧单元7还包括两个轭铁架72,两个轭铁架72与两个灭弧磁铁71的位置对应设置。并且,两个轭铁架72环绕着陶瓷罩211和两个灭弧磁铁71。通过轭铁架72环绕灭弧磁铁71的设计,可避免灭弧磁铁71产生的磁场向外扩散,影响灭弧效果。轭铁夹72由软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铁,钴,镍,及其合金等。
第一轭铁板22设置在中空腔室14内,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223和第二侧面224以及通孔222,通孔222贯穿第一侧面223和第二侧面224。
陶瓷罩211通过连接件212与第一轭铁板22的第一侧面223连接,并覆盖通孔222。陶瓷罩211、连接件212和第一轭铁板22共同围成该接触腔室 27,接触腔室27与通孔222连通,接触腔室27用于容纳静触点引出端31 和动簧片32。
金属罩23连接第一轭铁板22的第二侧面224,并覆盖通孔222。金属罩 23和第一轭铁板22围成一驱动腔室24,驱动腔室24与通孔222连通,驱动腔室24用于容纳静铁芯413和动铁芯414,下文将详细说明。接触腔室27 与驱动腔室24通过通孔22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接触腔室27与驱动腔室24连通后形成一密封腔室。
陶瓷罩211通过连接件212与第一轭铁板22连接。具体来说,连接件 212可以呈环状结构,且连接件212的一端连接于陶瓷罩211的开口边缘,例如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连接件2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轭铁板22的第一侧面223,同样也可以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在陶瓷罩211和第一轭铁板22之间设置一连接件212,可方便陶瓷罩211和第一轭铁板22的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2,驱动组件4包括电磁铁单元41和推杆单元42,电磁铁单元41设置在第一轭铁板22背离陶瓷罩211的一侧,且环绕金属罩23。推杆单元42与电磁铁单元41驱动连接,推杆单元42可移动地设置在驱动腔室 24,且穿过通孔222与动簧片32连接。
当电磁铁单元41通电后,能够驱动推杆单元42移动,进而带动动簧片 32移动,以与静触点引出端31接触或分离。
电磁铁单元41包括线圈架411、线圈412、静铁芯413和动铁芯414。线圈架411呈中空筒状,且采用绝缘材料形成。金属罩23穿设在线圈架411 内。线圈环绕线圈架411。静铁芯413固定设置在金属罩23内,且部分静铁芯413伸入通孔222。静铁芯413具有第一穿孔4131,第一穿孔4131与通孔 222的位置对应设置,用于供推杆单元42穿设其中。动铁芯414可移动地设置在金属罩23内,且与静铁芯413相对设置,动铁芯414连接推杆单元42,用于当线圈通电时,被静铁芯413吸引。动铁芯414与推杆单元42可以采用螺接、铆接、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架411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且包括第一凸缘部4111、中空圆筒部4112和第二凸缘部4113,第一凸缘部4111和第二凸缘部4113 分别设置在中空圆筒部4112的两端。中空圆筒部4112的外周环绕着线圈 412。金属罩23穿设于中空圆筒部4112。
电磁铁单元4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15,第一弹性件415位于金属罩23 内部,且设置在静铁芯413和动铁芯414之间,用于当线圈断电时,使动铁芯414复位。第一弹性件415可以为弹簧,并套设于推杆单元42的外部。
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轭铁板25和一对第三轭铁板26。第二轭铁板25与第一轭铁板22相对设置,并且,线圈架411夹设在第一轭铁板22和第二轭铁板25之间,即第一轭铁板22连接线圈架411的第一凸缘部4111,第二轭铁板25连接线圈架411的第二凸缘部4113。
一对第三轭铁板26分别设置在第二轭铁板25的沿动簧片3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朝向第一轭铁板22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于第一轭铁板22的沿动簧片3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这样,第一轭铁板22、第二轭铁板25和一对第三轭铁板26将线圈412 环绕。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轭铁板25和一对第三轭铁板26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通过弯折成型。第一轭铁板22与一体成型的第二轭铁板25和一对第三轭铁板26可以是分体结构。
继电器还包括导磁套筒416,导磁套筒416由软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铁,钴,镍,及其合金等。导磁套筒416设置在线圈架411 的中空圆筒部4112的下端的内周面和金属罩2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这样,第一轭铁板22、第二轭铁板25、一对第三轭铁板26、静铁芯413、动铁芯414和导磁套筒416共同形成了磁路。
推杆单元42包括U型支架421、底座422、固定片、推动杆423、第二弹性件424、第一导磁体425和第二导磁体426。第一导磁体425与U型支架421固定连接,且第一导磁体425设置在U型支架421的内侧面。第二导磁体426与动簧片32固定连接。底座422、固定片和推动杆423的上部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U型支架421的底部与固定片固定连接,U型支架421与底座422围成一个框架结构,动簧片32、第一导磁体425和第二导磁体426安装在U型支架421与底座422围成的框架结构内。并且,第二弹性件424也设置在U型支架421与底座422围成的框架结构内,第二弹性件424的一端与底座422 抵接,另一端与动簧片32抵接,第二弹性件424能够提供弹性力,使得动簧片32和第二导磁体426具有远离底座422而靠近第一导磁体425的趋势。推动杆423穿设于第一轭铁板22的通孔222和静铁芯413的第一穿孔4131,并且推动杆423的一端与底座422固定连接,推动杆423的另一端与动铁芯 414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弹性件424可以为弹簧。第一导磁体425、第二导磁体426可以采用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软磁材料制作而成。
在推动杆423未向上移动时,受第二弹性件424的作用,动簧片32的顶面抵接在第一导磁体425。当线圈412通电而驱动推动杆423向上移动时,动簧片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31相接触。随后,推动杆423继续向上移动,第一导磁体425也随推动杆423继续向上移动,而动簧片32 由于已经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31相接触,故动簧片32无法继续向上移动,实现触点的超行程。由于第二弹性件424提供的弹性力,使得第一导磁体425 的底面与动簧片32的顶面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也由此使第一导磁体425 和第二导磁体426之间存在磁间隙。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和阀片组装后的剖视图。图4示出的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陶瓷罩211包括顶壁2111和侧壁2112,静触点引出端31设置在顶壁2111上。侧壁2112 围设于顶壁2111的边缘,并向第一轭铁板22方向延伸,并与连接件212连接。连接件212与第一轭铁板22连接。连接件212设有所述泄压孔221。泄压阀组件5包括阀片51,阀片51可以一体设置在连接件212的泄压孔221,用于封闭或打开泄压孔221。
可以理解的是,阀片51的侧面可以与连接件212的内壁面或外壁面齐平。当然,阀片5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也可以均不与连接件212的内壁面和外壁面齐平。当阀片51与连接件212为一体结构时,阀片51与连接件212由相同材料制成。
如图5所示,图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和阀片组装后的剖视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阀片51与连接件212分体设置,并覆盖泄压孔221。
可以理解的是,阀片51可以直接连接连接件212,或者通过过渡件连接连接件212。阀片51可以设置在连接件212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在连接件 212的外壁面。
可以理解的是,阀片51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或非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镍及其合金材料、铜材及其合金、铝材及其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瓷、玻璃、碳纤维等。
如图6所示,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罩53安装在连接件后的剖视图。泄压阀组件5还可以包括保护罩53,保护罩53连接于连接件 212,且罩设在阀片51的外表面。保护罩53具有通气孔531,气体通过通气孔531能够作用在阀片51上。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罩53可以设置在连接件212的外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保护罩53,既不会影响异常工作状态下,气体冲破阀片51,又可在运输或安装连接件212的过程中保护阀片51,避免阀片 51被外物戳破。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罩53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或非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镍及其合金材料、铜材及其合金、铝材及其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瓷、玻璃、碳纤维、塑料等。
保护罩53可以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与连接件212 连接。
如图7所示,图7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设有泄气结构13,泄气结构13与中空腔室14连通。
通过设置泄气结构13,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1为非密封式结构,气体能够由接触腔室27内部通过泄压孔221排出后进入外壳1的中空腔室 14,再通过泄气结构13排向外壳1的外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1还可阻挡接触腔室27内产生的气体喷溅物在泄放瞬间直接排向继电器外部,避免污染继电器附近的其他电子器件。其中,气体喷溅物是由触点组件3的金属材料经燃弧高温烧蚀、挥发而产生。
请继续参阅图7,泄气结构13包括缝隙131,缝隙131形成在第一壳体 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气体可通过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的缝隙 131排出继电器。
在本实施例中,缝隙131位于外壳1的底部。
如图8所示,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外壳1与第一实施例的外壳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缝隙131位于外壳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区域。
如图9所示,图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外壳1与第二实施例的外壳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泄气结构13包括缝隙131和泄气孔132,缝隙131形成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区域,泄气孔132形成在第二壳体12上。气体能够通过缝隙 131和泄气孔132排出继电器。当然,泄气孔13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 上。
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第四实施例的外壳1与上述实施例的外壳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泄气结构13包括缝隙131和泄气罩133,缝隙131形成在外壳 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区域,泄气罩133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且泄气罩133 的开口朝向下方。这样,气体能够通过缝隙131和泄气罩133排出继电器,并且,由泄气罩133排出的气体是朝着下方喷出,不会影响该继电器附近的其他电子器件。
当然,泄气罩13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或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均设有泄气罩133。
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第五实施例的外壳1与上述实施例的外壳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泄气结构13包括缝隙131和泄气格栅134,缝隙131形成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区域,泄气格栅134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当然,泄气格栅134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或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上均设有泄气格栅134。
气体能够通过缝隙131和泄气格栅134排出继电器。当气体通过泄气格栅134时,泄气格栅134能够使气体的气流更加平缓,避免排出的气体对该继电器附近的其他电子器件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在连接件212上设置泄压阀组件5,用以泄放超压气体,进而确保触点组件3在短路、过载分断等异常工况下,继电器不会发生因腔室内部高温导致气体急剧膨胀而造成腔体爆炸解体,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外壳1设计为非密封结构,既可及时排出泄放气体,又可防止泄放物对其他电子器件造成污染。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容器,包括陶瓷罩、连接件和第一轭铁板,所述陶瓷罩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轭铁板,所述陶瓷罩、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轭铁板围成一接触腔室;所述连接件具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与所述接触腔室连通;
触点组件,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一动簧片,所述静触点引出端设置在所述陶瓷罩上,且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端伸入所述接触腔室;所述动簧片设置在所述接触腔室内,用于被驱动以分别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以及
泄压阀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用于当所述接触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小于一阈值时封闭所述泄压孔,以及当所述接触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一阈值时被冲破以打开所述泄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组件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一体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泄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组件包括阀片,所述阀片与所述连接件分体设置,且设置在所述泄压孔,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内壁面和外壁面,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内壁面和/或所述外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组件还包括过渡件,所述阀片通过所述过渡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组件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罩设在所述阀片的外表面;所述保护罩具有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室;
所述接触容器和所述泄压阀组件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泄气结构,所述泄气结构与所述中空腔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结构包括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结构包括泄气孔和/或泄气罩和/或泄气格栅。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室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组件的结构强度小于所述接触容器的结构强度。
CN202220909856.0U 2022-04-19 2022-04-19 继电器 Active CN218069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9856.0U CN218069725U (zh) 2022-04-19 2022-04-19 继电器
KR1020230049867A KR20230149248A (ko) 2022-04-19 2023-04-17 릴레이
EP23275062.0A EP4266341A1 (en) 2022-04-19 2023-04-18 Relay with pressure relief assembly for the contact chamber
JP2023067511A JP2023159048A (ja) 2022-04-19 2023-04-18 リレー
US18/136,451 US20230335360A1 (en) 2022-04-19 2023-04-19 Re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9856.0U CN218069725U (zh) 2022-04-19 2022-04-19 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9725U true CN218069725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9856.0U Active CN218069725U (zh) 2022-04-19 2022-04-19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9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6194B1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US10580602B2 (en) Hermetic terminal for high-capacity relay and contact device for high-capacity relay including the hermetic terminal
EP3846193B1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KR102537548B1 (ko) 보조접점이 구비된 직류 릴레이
EP3846195B1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CN218385019U (zh) 继电器
CN210142625U (zh) 高容量继电器的抗短路结构
CN217158052U (zh) 继电器
EP2442339B1 (en) Contact assembly for vacuum interrupter
CN218069725U (zh) 继电器
CN213988746U (zh) 一种带有可靠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CN218069726U (zh) 继电器
CN217158051U (zh) 密封触点单元及电器元件
CN217158065U (zh) 继电器
CN218730704U (zh) 继电器
CN112289644A (zh) 一种带有可靠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CN218385043U (zh) 继电器
US20230335360A1 (en) Relay
CN116959923A (zh) 继电器
CN116959920A (zh) 继电器
US11594383B2 (en) Circuit interrupter
CN217788291U (zh) 继电器及车辆
CN218385020U (zh) 继电器
CN212990992U (zh) 一种带气压检测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9575515U (zh) 充气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灭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