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5384U -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5384U
CN218065384U CN202222379520.0U CN202222379520U CN218065384U CN 218065384 U CN218065384 U CN 218065384U CN 202222379520 U CN202222379520 U CN 202222379520U CN 218065384 U CN218065384 U CN 218065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water
cooling
temperature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95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佳莹
陈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nyat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nyat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nyat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nyat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95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5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5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5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包括有:集水井、排水泵组件、补水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水井用于收集锅炉排出的高温污水,所述排水泵组件位于所述集水井内,所述排水泵组件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外部的排水管网。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井,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温控阀连接于外部的冷水水源。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内污水的温度并控制所述温控阀的工作状态。利用本装置能够给锅炉内排出的高温污水进行降温并排出至外部排水管网。本装置结构紧凑,排污效率高。

Description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各类综合体建筑孕育而生。其中无论是商业建筑的采暖系统还是酒店的热水系统,都离不开锅炉。锅炉作为优质有效的一种设备,被广泛使用,为各类供热系统提供前期稳定的热源。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通常会使用的热水锅炉分为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承压热水锅炉的出水和回水温度为95摄氏度和75摄氏度,常压热水锅炉的出水和回水温度为80摄氏度和65摄氏度。锅炉在其运行期间,需定期泄压降温排水,其排水温度和其工作温度大致相同。锅炉房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设备区,为了避免高温水将室外排水管道烫坏,一般需设置专用排污扩容器进行降温,并设置集水井用于将通过排污扩容器降温后的低温污水通过排污水泵提升排至室外排水管网。这种方式结构复杂,占用工作空间大,排污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锅炉房排水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排污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用于收集锅炉排出的高温污水;
排水泵组件,所述排水泵组件位于所述集水井内,所述排水泵组件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外部的排水管网;
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井,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温控阀连接于外部的冷水水源;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内污水的温度并控制所述温控阀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高温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高温报警器通信连接。
较佳地,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防污隔断阀,所述防污隔断阀安装于所述补水管上并位于所述温控阀的上游。
较佳地,所述防污隔断阀与所述温控阀之间安装有第一阀门。
较佳地,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低水位检测计,所述低水位检测计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的低水位并控制所述排水泵组件停止。
较佳地,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高水位检测计,所述高水位检测计位于所述低水位检测计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的高水位并控制所述排水泵组件启动。
较佳地,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报警水位检测计,所述报警水位检测计位于所述高水位检测计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的报警水位并发出报警信号。
较佳地,所述排水泵组件连接于外部排水管网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较佳地,所述排水泵组件连接于外部排水管网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计。
较佳地,所述排水泵组件由主排水泵与备用排水泵组成。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利用本装置能够给锅炉内排出的高温污水进行降温并排出至外部排水管网。本装置结构紧凑,排污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集水井100
低水位检测计110
高水位检测计120
报警水位检测计130
排水泵组件200
第二阀门210
压力计220
主排水泵230
备用排水泵240
止回阀250
补水管300
温控阀310
防污隔断阀320
第一阀门330
第三阀门340
温度传感器400
高温报警器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包括有:集水井100、排水泵组件200、补水管300和温度传感器400。集水井100用于收集锅炉排出的高温污水,排水泵组件200位于集水井100内,排水泵组件20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外部的排水管网。补水管300的一端连接于集水井100,补水管300的另一端通过温控阀310连接于外部的冷水水源。温度传感器400用于检测集水井100内污水的温度并控制温控阀310的工作状态。
使用本装置对锅炉排出的高温水进行降温排水时,锅炉内的高温水直接排入集水井100内,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高温水从而控制温控阀310打开,将外部的冷水通过补水管300输入集水井100内与高温水混合,从而实现对锅炉污水进行降温的目的。排水泵组件200将混合降温后的污水抽出集水井100,排入外部的排水管网中。为了避免锅炉排除的高温水直接对排水泵组件200、管道等造成高温损伤,一般需要在集水井100内预留少量冷水,用于第一时间与高温污水混合并降温。本装置结构紧凑,排污效率高。
为了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避免温控阀310意外故障导致锅炉排出的高温污水得不到降温,损坏其他设备,本方案中,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高温报警器500,温度传感器400与高温报警器500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集水井100内的污水温度高于39度时,温控阀310打开,输入冷水;当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集水井100内的污水温度低于36度时,温控阀310关闭;当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集水井100内的污水温度高于40度时,高温报警器500予以报警,提醒操作人员人为介入,检查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本方案中,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防污隔断阀320,防污隔断阀320安装于补水管300上并位于温控阀310的上游。冷水补水从生活供水系统引出,根据锅炉污水的回流性质和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查阅给排水设计规范,生活给水管和连接至有害有污染的场所及设备时,需设置倒流防止器。锅炉污水的回流危害程度高,因此我们在补水管300道上设置了防污隔断阀320。防污隔断阀320安装需高出地面且宜靠近集水井100安装。
另外,防污隔断阀320与温控阀310之间安装有第一阀门330,第一阀门330为常开状态。当温控阀310出现故障无法关闭时,可使用第一阀门330关闭补水管路。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同时便于检修、拆卸、安装温控阀310、防污隔断阀320,防污隔断阀320的上游安装有第三阀门340。
本方案中,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低水位检测计110和高水位检测计120,低水位检测计110用于检测集水井100的低水位并控制排水泵组件200停止。高水位检测计120位于低水位检测计110的上方,用于检测集水井100的高水位并控制排水泵组件200启动。当低水位检测计110检测到集水井100的水位到达低水位时,排水泵组件200停止排污水。集水井100中设置的低水位要高于排水泵的安全水位。当高水位检测计120检测到集水井100的水位到达高水位时,排水泵组件200启动排出污水。
为防止集水井100内的污水溢出,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报警水位检测计130,报警水位检测计130位于高水位检测计120的上方,用于检测集水井100的报警水位并发出报警信号。当集水井100的水位高于报警水位时,一般要使锅炉停止排水。
本实施例中,排水泵组件200连接于外部排水管网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10。排水泵组件200连接于外部排水管网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计220和止回阀。压力计220能够检测排水泵组件200的工作状态,止回阀能够防止污水倒流,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排水泵组件200的可靠性,排水泵组件200由主排水泵230与备用排水泵240组成。一般排污时,打开主排水泵230即可。当主排水泵230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备用排水泵240进行排水。主排水泵230与备用排水泵240都为耐高温排水泵。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用于收集锅炉排出的高温污水;
排水泵组件,所述排水泵组件位于所述集水井内,所述排水泵组件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外部的排水管网;
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水井,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温控阀连接于外部的冷水水源;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内污水的温度并控制所述温控阀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高温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高温报警器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防污隔断阀,所述防污隔断阀安装于所述补水管上并位于所述温控阀的上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隔断阀与所述温控阀之间安装有第一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低水位检测计,所述低水位检测计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的低水位并控制所述排水泵组件停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高水位检测计,所述高水位检测计位于所述低水位检测计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的高水位并控制所述排水泵组件启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还包括报警水位检测计,所述报警水位检测计位于所述高水位检测计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集水井的报警水位并发出报警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组件连接于外部排水管网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组件连接于外部排水管网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组件由主排水泵与备用排水泵组成。
CN202222379520.0U 2022-09-07 2022-09-07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Active CN218065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520.0U CN218065384U (zh) 2022-09-07 2022-09-07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520.0U CN218065384U (zh) 2022-09-07 2022-09-07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5384U true CN218065384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9520.0U Active CN218065384U (zh) 2022-09-07 2022-09-07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53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9394A (zh) * 2023-03-08 2023-05-23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水源补水降温的高温排水降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9394A (zh) * 2023-03-08 2023-05-23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水源补水降温的高温排水降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096214T3 (da) Drikke- og brugsvandsforsyningsindretning i en bygning og styreindretning til en sådan
KR101160795B1 (ko) 절전형 자동제어 전기온수기
US4257479A (en) Heat exchanger and drain down for solar collector
CN218065384U (zh) 用于锅炉的降温排水装置
CN105485941A (zh) 一种智能太阳能热水器
EP2009366A1 (en) Malfunc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hot water supplier
CN105605830A (zh) 废热水回收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控制方法
CN207113007U (zh) 一种智能供暖系统分配器
CN202485278U (zh) 温泉泡池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3052943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自适应排放装置
CN210165589U (zh) 防冻燃气热水器
CN204629771U (zh) 一种防冻智能型新风机组
CN208567017U (zh) 空调系统智能防漏补水结构
CN110863530A (zh) 智慧水务供水系统
CN216204357U (zh) 热水炉自循环水泵冷却水系统
CN215637935U (zh) 一种冷凝水降温回收系统
CN211472713U (zh) 一种雨水预制泵站用管道防冻装置
CN209588397U (zh) 板换水路结构及壁挂炉
RU2372560C1 (ru) Водяная система отопления
CN207539987U (zh) 一种带防冻保护的低温环境热泵系统
CN109708311A (zh) 板换水路结构及壁挂炉
CN216589179U (zh) 一种防止潜水泵堵塞及故障的排污装置
CN204115236U (zh) 一种家用热水器洗浴废水热量回收装置
CN217979001U (zh) 一种蒸汽制洗浴热水系统
CN214619487U (zh) 冬季空预器防污堵的暖风器疏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