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5184U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5184U
CN218065184U CN202222410603.1U CN202222410603U CN218065184U CN 218065184 U CN218065184 U CN 218065184U CN 202222410603 U CN202222410603 U CN 202222410603U CN 218065184 U CN218065184 U CN 218065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ir
dehumidifier
accommodating cavity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06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刚亮
林文杰
江伟忠
曾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mart Fro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mart Fro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mart Fro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mart Fro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06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5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5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5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风道;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除湿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除湿组件相对设置;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净化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本申请公开的除湿机,通过除湿组件将空气中的水汽降温冷凝成水,从而实现空气除湿,此外装置还设有净化组件,通过双重净化模块能达到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现有的家用除湿机能够通过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达到除湿的目的,但其空气净化功能效果不佳,未能有效对空气进行彻底净化,此外,净化组件的安装麻烦,也不便于用户后期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空气净化功能效果不佳,净化组件不易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除湿机。
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风道;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除湿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水箱组件设有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除湿组件相对设置;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净化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湿机,通过将外界空气抽入装置,空气中的水汽在除湿组件的作用下降温冷凝成水并流入水箱集中处理,从而达到空气除湿的效果,此外装置还设有净化组件,通过双重净化模块,不仅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同时对霉菌、细菌、病毒,二手烟和空气中的有害微颗粒也有良好的去除功效,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通过除湿和净化过程的联合,实现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化的同时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使用。此外,净化组件能灵活装卸,也大大方便了用户对净化组件进行清洁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半导体装置、支架组件和负压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支架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支架组件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对设置,所述过风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半导体装置的一侧为制冷面,所述制冷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半导体装置的另一侧为散热面,所述散热面覆盖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第二安装口与所述负压组件相适配,所述负压组件用于将第一容置腔的空气引导入过风腔内并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当负压组件启动,使空气从外界抽入除湿机内,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容置腔内,在负压组件作用下空气中的水汽流经半导体装置制冷面时遇冷并凝结成水,从而达到空气除湿的效果,进而形成冷风道再由负压组件带动进入过风腔对半导体装置散热面进行散热,最后经第一出风口排出干燥空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冷凝件,所述冷凝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冷凝件与所述制冷面相抵。通过在半导体装置制冷面上设置冷凝件,将半导体装置的低温进行快速传导,并加大热交换面积,使得外界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容置腔后,外界空气水汽流经冷凝件能更快遇冷凝结成水,进一步提高除湿机对外界空气除湿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位于所述过风腔中,所述散热件一侧与所述散热面相抵,所述散热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负压组件相对设置。通过在半导体装置散热面上设置散热件,可以加速半导体装置中散热面的热交换,并加大热交换面积,在负压组件的配合下,使半导体装置的制热面快速降温,从而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冷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支架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支架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围合形成所述过风腔。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有与半导体装置、支架组件、负压组件、冷凝件、散热件相适配的安装结构,使得除湿组件能稳定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此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拆卸连接,大大方便了散热件的组装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箱体组件和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上,所述盖体组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箱体组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箱体组件和所述盖体组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通过设置盖体组件与箱体组件,盖体组件与箱体组件能分离连接,从而使得除湿组件安装和拆卸难度大大降低,节省拆装时间,提高拆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上盖和前盖,所述前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上,所述前盖与所述制冷面相对设置,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和所述前盖上,所述上盖、所述前盖和所述箱体组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一容置腔由前盖和箱体组件围合而成,通过上盖和前盖的设置,当盖体组件卸除后,使得箱体组件上的除湿组件安装和拆卸操作空间更大,更便于用户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第一净化模块和第二净化模块,所述第一净化模块和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一净化模块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净化模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除湿组件的进风口处。通过设置第一净化模块,在第一进风口处首先形成初效过滤层,可以过滤掉气体中的灰尘、大颗粒物等,使其下游的气体更清洁,一方面能避免机体内部堆积过多的灰尘,影响零部件工作,另一方也可防止风阻变大和滋生细菌,降低净化效率。并设置有第二净化模块,主要用于捕集微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提高过滤效率和净化效果,使空气更清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化模块为尼龙网初效过滤器。尼龙网初效过滤器能过滤掉气体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当附着大量的灰尘时方便清洗,因此适用于对进入装置的空气进行预过滤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模块为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由非常细小的有机纤维交织而成,孔径微小,吸附容量大,对微粒的捕捉能力较强,净化效率高,并具备吸水性,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7%,能强效过滤PM2.5和其他有害气体,也能捕捉霉菌、细菌、病毒,过滤二手烟和空气中的有害微颗粒,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呼吸健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网格板和栅格盖板,所述网格板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上,所述网格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栅格盖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网格板上,所述栅格盖板与所述网格板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净化模块相适配。通过在第一进风口处设置网格板和与之相适配的栅格盖板,栅格盖板和网格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使得第一净化模块适配安装,从而在第一进风口处对外界空气进行初效过滤。此外,栅格盖板可拆卸连接,大大方便除湿机壳体组件和第一净化模块的清洁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第三安装口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三安装口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净化模块,所述第三安装口处形成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与所述支撑顶盖相适配。通过在壳体组件上设置用于直接插入第二净化模块的第三安装口,可避免安装第二净化模块时需要拆卸壳体组件的麻烦,便于用户更换滤芯,同时安装口处还形成有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与支撑顶盖相适配,一方面通过环形台阶面可对第二净化模块进行支撑,另一方面也对第二净化模块进行限位设置,确保第二净化模块准确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所述第二净化模块通过所述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与所述箱体组件连接,所述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用于锁定或弹出所述第二净化模块。通过采用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对第二净化模块进行锁定或弹出,向下按压第二净化模块顶盖可使所述第二净化模块被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锁定于壳体组件上,再次向下按压第二净化模块顶盖则可使第二净化模块锁定状态解除并自动弹出于壳体组件。通过设置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取放第二净化模块时,单手按压第二净化模块即可,对力的控制要求降低,同时缩短滤芯更换步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便利性,此外取放第二净化模块不再需要开关上盖,从而有利于简化设备结构,降低安装难度,节省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可视窗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制冷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可视窗组件相适配。通过在前盖上设置可视窗结构,从而在不需要打开盖体组件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从透明窗口直接观察到冷凝件上空气水分的冷凝情况,使用户直观感受到产品的工作效果,从而提高产品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通过在前盖上设置灯光组件,一方面方便用户观察除湿机中空气水分冷凝情况,并丰富可视窗呈现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夜灯使用,为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中活动时提供一点光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导液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导液件一侧设有接水口,所述导液件的另一侧设有集水口,所述接水口与所述集水口连通,所述接水口截面积大于所述集水口的截面积,所述接水口与所述除湿组件相适配,所述集水口与所述水箱组件相对设置。通过设置导液件,当外界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半导体装置冷凝处理,并在冷凝件上形成水珠时,所述冷凝件上的冷凝水可经由导液件引导至水箱进液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线架,所述壳体组件还设有第三容置腔,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容置腔连通,所述线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线架位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内,所述线架用于收纳电线。为方便收纳电源线,在箱体组件背侧设有第三容置腔,将电源线绕装于线架,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收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部,所述把手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把手部能够相对壳体组件转动,当用户需要移动除湿机时,可将把手部提高,从而提高操作方便舒适性,当除湿机静置时,可以放低把手部,减小把手部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立体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第一爆炸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剖面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第二爆炸图;
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第三爆炸图;
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第四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组件,101第一容置腔,102第一进风口,103第一出风口,104第三安装口,105第二开口,11箱体组件,12盖体组件,121上盖,122前盖,13网格板,14栅格盖板;
2除湿组件,201过风腔,202第一安装口,203第二安装口,21半导体装置,22支架组件,221第一支架,222第二支架,23负压组件,24冷凝件,25散热件;
3水箱组件;
4净化组件,41第一净化模块,42第二净化模块;
5可视窗组件;
6导液件;
7线架;
8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机。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设有第一容置腔101,壳体组件1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一出风口103,第一进风口102、第一容置腔101和第一出风口103依次连通形成风道;除湿组件2,除湿组件2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除湿组件2至少部分位于风道内;水箱组件3,水箱组件3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水箱组件3设有储液腔,水箱组件3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与除湿组件2相对设置;净化组件4,净化组件4可拆卸连接在壳体组件1上,净化组件4至少部分位于风道内。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湿机,通过将外界空气抽入装置,空气中的水汽在除湿组件2的作用下降温冷凝成水并流入水箱集中处理,从而达到空气除湿的效果,此外装置还设有净化组件4,通过双重净化模块,不仅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同时对霉菌、细菌、病毒,二手烟和空气中的有害微颗粒也有良好的去除功效,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通过除湿和净化过程的联合,实现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化的同时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使用。此外,净化组件4能灵活装卸,也大大方便了用户对净化组件4进行清洁更换。
如图3和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除湿组件2包括半导体装置21、支架组件22和负压组件23,支架组件2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内,支架组件22内设有过风腔201,支架组件22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口202和第二安装口203,第一安装口202与第二安装口203相对设置,过风腔201分别与第一安装口202、第二安装口203和第一出风口103连通,半导体装置21的一侧为制冷面,制冷面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内,半导体装置21的另一侧为散热面,散热面覆盖在第一安装口202处,第二安装口203与负压组件23相适配,负压组件23用于将第一容置腔101的空气引导入过风腔201内并由第一出风口103排出。当负压组件23启动,使空气从外界抽入除湿机内,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2进入第一容置腔内101,在负压组件23作用下空气中的水汽流经半导体装置21制冷面时遇冷并凝结成水,从而达到空气除湿的效果,进而形成冷风道再由负压组件23带动进入过风腔201对半导体装置21散热面进行散热,最后经第一出风口103排出干燥空气。
如图3和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除湿组件2还包括冷凝件24,冷凝件24位于第一容置腔101内,冷凝件24与制冷面相抵。通过在半导体装置21制冷面上设置冷凝件24,将半导体装置21的低温进行快速传导,并加大热交换面积,使得外界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2进入第一容置腔101后,外界空气水汽流经冷凝件24能更快遇冷凝结成水,进一步提高除湿机对外界空气除湿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除湿组件2还包括散热件25,散热件25位于过风腔201中,散热件25一侧与散热面相抵,散热件25的另一侧与负压组件23相对设置。通过在半导体装置21散热面上设置散热件25,可以加速半导体装置21中散热面的热交换,并加大热交换面积,在负压组件23的配合下,使半导体装置21的制热面快速降温,从而提高半导体装置21的制冷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支架组件22包括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均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内,第一支架221设有第一安装口202,第二支架222设有第二安装口203,第一支架221与第二支架222围合形成过风腔201。通过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的设置,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分别设有与半导体装置21、支架组件22、负压组件23、冷凝件24、散热件25相适配的安装结构,使得除湿组件2能稳定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内,此外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能拆卸连接,大大方便了散热件25的组装拆卸。
如图2和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包括箱体组件11和盖体组件12,盖体组件12设置在箱体组件11上,盖体组件12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箱体组件11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03,箱体组件11和盖体组件12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101。通过设置盖体组件12与箱体组件11,盖体组件12与箱体组件11能分离连接,从而使得除湿组件2安装和拆卸难度大大降低,节省拆装时间,提高拆装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盖体组件12包括上盖121和前盖122,前盖122设置在箱体组件11上,前盖122与制冷面相对设置,上盖121设置在箱体组件11和前盖122上,上盖121、前盖122和箱体组件11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101,上盖12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第一容置腔101由前盖122和箱体组件11围合而成,通过上盖121和前盖122的设置,当盖体组件12卸除后,使得箱体组件11上的除湿组件2安装和拆卸操作空间更大,更便于用户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如图5和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净化组件4包括第一净化模块41和第二净化模块42,第一净化模块41和第二净化模块42均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第一净化模块41与第一进风口102相对设置,第二净化模块42至少部分位于除湿组件2的进风口处。通过设置第一净化模块41,在第一进风口102处首先形成初效过滤层,可以过滤掉气体中的灰尘、大颗粒物等,使其下游的气体更清洁,一方面能避免机体内部堆积过多的灰尘,影响零部件工作,另一方也可防止风阻变大和滋生细菌,降低净化效率。并设置有第二净化模块42,主要用于捕集微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提高过滤效率和净化效果,使空气更清洁。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净化模块41为尼龙网初效过滤器。尼龙网初效过滤器能过滤掉气体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当附着大量的灰尘时方便清洗,因此适用于对进入装置的空气进行预过滤操作。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净化模块42为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由非常细小的有机纤维交织而成,孔径微小,吸附容量大,对微粒的捕捉能力较强,净化效率高,并具备吸水性,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7%,能强效过滤PM2.5和其他有害气体,也能捕捉霉菌、细菌、病毒,过滤二手烟和空气中的有害微颗粒,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呼吸健康。
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还包括网格板13和栅格盖板14,网格板13设置在盖体组件12上,网格板13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栅格盖板14可拆卸设置在网格板13上,栅格盖板14与网格板13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净化模块41相适配。通过在第一进风口102处设置网格板13和与之相适配的栅格盖板14,栅格盖板14和网格板13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使得第一净化模块41适配安装,从而在第一进风口102处对外界空气进行初效过滤。此外,栅格盖板14可拆卸连接,大大方便除湿机壳体组件1和第一净化模块41的清洁操作。
如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设有第三安装口104,第三安装口104与第一容置腔101连通,第三安装口104用于通过第二净化模块42,第三安装口104处形成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与支撑顶盖相适配。通过在壳体组件1上设置用于直接插入第二净化模块42的第三安装口104,可避免安装第二净化模块42时需要拆卸壳体组件1的麻烦,便于用户更换滤芯,同时安装口处还形成有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与支撑顶盖相适配,一方面通过环形台阶面可对第二净化模块42进行支撑,另一方面也对第二净化模块42进行限位设置,确保第二净化模块42准确安装。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第二净化模块42通过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与箱体组件11连接,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用于锁定或弹出第二净化模块42。通过采用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对第二净化模块42进行锁定或弹出,向下按压第二净化模块42顶盖可使第二净化模块42被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锁定于壳体组件1上,再次向下按压第二净化模块42顶盖则可使第二净化模块42锁定状态解除并自动弹出于壳体组件1。通过设置按压式弹性自锁机构,取放第二净化模块42时,单手按压第二净化模块42即可,对力的控制要求降低,同时缩短滤芯更换步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便利性,此外取放第二净化模块42不再需要开关上盖121,从而有利于简化设备结构,降低安装难度,节省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可视窗组件5,壳体组件1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制冷面相对设置,第一开口与可视窗组件5相适配。通过在前盖122上设置可视窗结构,从而在不需要打开盖体组件12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从透明窗口直接观察到冷凝件24上空气水分的冷凝情况,使用户直观感受到产品的工作效果,从而提高产品使用体验。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灯光组件,灯光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通过在前盖122上设置灯光组件,一方面方便用户观察除湿机中空气水分冷凝情况,并丰富可视窗呈现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夜灯使用,为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中活动时提供一点光源。
如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导液件6,导液件6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导液件6位于第一容置腔内,导液件6一侧设有接水口,导液件6的另一侧设有集水口,接水口与集水口连通,接水口截面积大于集水口的截面积,接水口与除湿组件2相适配,集水口与水箱组件3相对设置。通过设置导液件6,当外界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半导体装置21冷凝处理,并在冷凝件24上形成水珠时,冷凝件24上的冷凝水可经由导液件6引导至水箱进液口中。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线架7,壳体组件1还设有第三容置腔,壳体组件1开设有第二开口105,第二开口105与第三容置腔连通,线架7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线架7位于第三容置腔内,线架7用于收纳电线。为方便收纳电源线,在箱体组件11背侧设有第三容置腔,将电源线绕装于线架7,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收纳空间。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把手部8,把手部8活动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把手部8能够相对壳体组件1转动,当用户需要移动除湿机时,可将把手部8提高,从而提高操作方便舒适性,当除湿机静置时,可以放低把手部8,减小把手部8占用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第一容置腔(101),所述壳体组件(1)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一出风口(103),所述第一进风口(102)、所述第一容置腔(10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3)依次连通形成风道;
除湿组件(2),所述除湿组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除湿组件(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
水箱组件(3),所述水箱组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水箱组件(3)设有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3)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除湿组件(2)相对设置;
净化组件(4),所述净化组件(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净化组件(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半导体装置(21)、支架组件(22)和负压组件(23),所述支架组件(2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内,所述支架组件(22)内设有过风腔(201),所述支架组件(22)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口(202)和第二安装口(203),所述第一安装口(202)与所述第二安装口(203)相对设置,所述过风腔(201)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口(202)、所述第二安装口(203)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3)连通,所述半导体装置(21)的一侧为制冷面,所述制冷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01)内,所述半导体装置(21)的另一侧为散热面,所述散热面覆盖在所述第一安装口(202)处,所述第二安装口(203)与所述负压组件(23)相适配,所述负压组件(23)用于将第一容置腔(101)的空气引导入过风腔(201)内并由所述第一出风口(103)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组件(2)还包括冷凝件(24),所述冷凝件(24)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01)内,所述冷凝件(24)与所述制冷面相抵;和/或
所述除湿组件(2)还包括散热件(25),所述散热件(25)位于所述过风腔(201)中,所述散热件(25)一侧与所述散热面相抵,所述散热件(25)的另一侧与所述负压组件(23)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2)包括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所述第一支架(2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2)均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内,所述第一支架(221)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202),所述第二支架(222)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203),所述第一支架(221)与所述第二支架(222)围合形成所述过风腔(2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箱体组件(11)和盖体组件(12),所述盖体组件(12)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1)上,所述盖体组件(12)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02),所述箱体组件(1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103),所述箱体组件(11)和所述盖体组件(12)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12)包括上盖(121)和前盖(122),所述前盖(122)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1)上,所述前盖(122)与所述制冷面相对设置,所述上盖(121)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1)和所述前盖(122)上,所述上盖(121)、所述前盖(122)和所述箱体组件(11)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101),所述上盖(12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4)包括第一净化模块(41)和第二净化模块(42),所述第一净化模块(41)和所述第二净化模块(42)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第一净化模块(4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净化模块(4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除湿组件(2)的进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窗组件(5),所述壳体组件(1)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制冷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可视窗组件(5)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液件(6),所述导液件(6)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导液件(6)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导液件(6)一侧设有接水口,所述导液件(6)的另一侧设有集水口,所述接水口与所述集水口连通,所述接水口截面积大于所述集水口的截面积,所述接水口与所述除湿组件(2)相适配,所述集水口与所述水箱组件(3)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线架(7),所述壳体组件(1)还设有第三容置腔,所述壳体组件(1)开设有第二开口(105),所述第二开口(105)与所述第三容置腔连通,所述线架(7)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线架(7)位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内,所述线架(7)用于收纳电线;和/或
还包括把手部(8),所述把手部(8)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
CN202222410603.1U 2022-09-09 2022-09-09 除湿机 Active CN218065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0603.1U CN218065184U (zh) 2022-09-09 2022-09-09 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0603.1U CN218065184U (zh) 2022-09-09 2022-09-09 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5184U true CN218065184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0603.1U Active CN218065184U (zh) 2022-09-09 2022-09-09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5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49256A1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WO2021143770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869779B (zh) 一种厨房空气质量集中管理系统
WO2019154290A1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84U (zh) 除湿机
CN212901914U (zh) 一种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CN212618769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KR101328901B1 (ko) 이동식 공기조화기
CN213599512U (zh) 一种用于新风净化机的隔温装置
CN218096446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除湿机
CN213066237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吸油烟机
CN110068098B (zh) 新风系统
CN219624301U (zh) 制冷设备
CN207990870U (zh) 一种自洁柜式新风机
CN112432417A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空气净化结构、冰箱及空气净化控制方法
CN218442573U (zh) 一种带有净化杀毒功能除湿机
CN217154376U (zh) 一种除湿机
CN221055150U (zh) 一种双向流管道式新风净化除湿设备
CN216522156U (zh) 一种窗式空气新风机
CN213901286U (zh) 一种家用除湿机
KR100654727B1 (ko) 필터프레임이 결합된 에어컨 흡입부 구조
CN110701698A (zh) 一种除湿净化一体机
CN216282008U (zh) 一种管道新风机组壳体结构
CN21101158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电暖器
CN212720019U (zh) 一种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