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0655U - 一种雨水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0655U
CN218060655U CN202222009521.6U CN202222009521U CN218060655U CN 218060655 U CN218060655 U CN 218060655U CN 202222009521 U CN202222009521 U CN 202222009521U CN 218060655 U CN218060655 U CN 218060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ell body
wall
rainwate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95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照亮
杨红亚
郭名村
钟梓豪
何文钊
成向群
刘如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nan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na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nan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na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95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0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0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0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雨水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水井装置,所述雨水井装置包括井体和设置于所述井体的上端开口处的井盖,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螺旋组件,所述螺旋组件连接于所述井盖朝向所述井体的内腔的一侧;垃圾收集组件,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于所述井体的内壁上;以及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连接所述井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过滤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下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本申请中通过所述螺旋组件使水流形成漩涡,以使水流中的垃圾受离心力而分离、并掉入所述垃圾收集组件中,从而避免垃圾堵塞所述雨水井装置,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垃圾被收集至所述垃圾收集组件中,也便于后期对垃圾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雨水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井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和高速发展,各个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土地被硬质铺装结构所覆盖,原本可以使雨水下渗的土地在逐步变少,城市内涝问题显得格外突出,雨水井作为连接雨水管道的最重要的入口和通道,在雨水消纳中却经常面临堵塞问题。
目前,市面现有雨水收集主要通过路面雨水—雨水篦子—沉泥井—排水管进行雨水调蓄,常见的雨水井形式以“八六式”雨水井和有沉泥池的“双篦式雨水井”两种形式为主,但这两种雨水井在排水初期均未进行雨水垃圾分离,未对垃圾因素进行评估,导致初期的雨水排流不及时、以及后期雨水井沉积大量垃圾泥土混合沉积物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未对后期垃圾清理进行考虑,导致在雨水井后期垃圾清理中只能采用传统的沿车道对雨水井逐一打开手动挖出的清理方式,这种传统清理方式无论在人员安全性还是清理效率方面都存在不足,并且耗时相对较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雨水井容易被垃圾堵塞、且垃圾清理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水井装置,包括井体和设置于所述井体的入口处的井盖,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
螺旋组件,所述螺旋组件连接于所述井盖朝向所述井体的内腔的一侧;垃圾收集组件,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于所述井体的内壁上;以及
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连接所述井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过滤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下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螺旋组件包括: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井盖;
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连接于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井盖的一端,且若干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依次设置。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垃圾收集组件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连接;
收集框,所述收集框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收集框用于存储垃圾。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连接有卡勾,所述井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卡勾嵌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收集框的上端连接有提升杆。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收集框上具有若干个过滤孔。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井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井体的井口设置;
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上端连接有卡嵌部,所述卡嵌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下方。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过滤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上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下端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雨水井装置,其中,所述井体的内壁设置有承接部,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下端抵接于所述承接部的上表面。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所述螺旋组件使水流形成漩涡,以使水流中的垃圾受离心力而分离、并掉入所述垃圾收集组件中,从而避免垃圾堵塞所述雨水井装置,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垃圾被收集至所述垃圾收集组件中,也便于后期对垃圾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雨水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螺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井体;2、井盖;3、螺旋组件;31、固定轴;32、叶片;4、垃圾收集组件;41、固定支架;42、收集框;5、第一过滤件;6、边沿导流件;7、卡勾;8、第一卡槽;9、提升杆;10、过滤孔;11、第二卡槽;12、卡嵌部;13、第二过滤件;14、承接部;100、雨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井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井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雨水井装置包括井体1和井盖2,所述井盖2嵌设于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井体1的下端开口连接雨水管道100;如图3所示,所述井盖2为格栅式井盖,以保证能够下水顺畅的同时不对行人造成安全隐患;所述井盖2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圆形、椭圆灯,本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所述雨水井还包括螺旋组件3、垃圾收集组件4以及第一过滤件5,所述螺旋组件3连接于所述井盖2朝向所述井体1的内腔的一侧,所述螺旋组件3用于将雨水和垃圾分离;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连接于所述井体1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井体1的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件5连接所述井体1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过滤件5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5用于过滤雨水,避免有垃圾从所述第一过滤件5处落入所述井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过滤件5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井体1的内壁上、且连接处位于靠近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一过滤件5的下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相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的垃圾入口的边沿处。
当大量雨水从井盖2处流入所述井体1,雨水经过所述螺旋组件3时形成漩涡,雨水中的垃圾便在离心力作用下从雨水漩涡甩出并掉在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中,当然,垃圾从雨水漩涡中分离后也会有部分掉至所述第一过滤件5上,但由于所述第一过滤件5倾斜设置,掉在所述第一过滤件5上的垃圾最终也将落入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中。
本申请中通过所述螺旋组件3使水流形成漩涡,以使水流中的垃圾受离心力分离处、并掉入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中,从而避免垃圾堵塞所述雨水井装置,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垃圾被收集至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中,也便于后期对垃圾进行清理。
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组件3包括固定轴31和若干个叶片32,所述固定轴31的一端与所述井盖2朝向所述井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轴31连接于所述井盖2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固定轴31竖直设置,所述叶片32连接于所述固定轴31远离所述井盖2的一端;若干个所述叶片32沿所述固定轴31的周向依次设置。当雨水从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灌入时,带动所述叶片32绕所述固定轴31转动,同时水流的内部形成漩涡,当水流倾泄而下的过程中,垃圾从水流中甩出。
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处还设置有边沿导流件6,所述边沿导流件6连接于所述井盖2朝向所述井体1的一侧,且所述边沿导流件6沿所述井体1的开口处的边沿设置,所述边沿导流件6位于所述井体1的内壁与所述螺旋组件3之间。所述边沿导流件6倾斜设置,具体地,所述边沿导流件6由靠近所述井体1的内壁的一端向所述螺旋组件3,并向下倾斜延伸。通过设置所述边沿导流件6,使得雨水在涌入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时,会沿所述边沿导流件6流向所述螺旋组件3,水流将集中从所述螺旋组件3流过,而不会沿所述井体1的内壁,这样水流在经过所述螺旋组价后下落的过程中,水柱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垃圾能够从水柱的漩涡中甩出至该间隙中,然后落入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中。
所述垃圾收集组件4包括固定支架41和收集框42,所述固定支架41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收集框42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41内,所述收集框42用于存储垃圾,当垃圾储存满后,可以从所述固定支架41内将所述收集框42由下而上提起,以便于对垃圾进行清理。并且,所述收集框42的侧壁上具有若干个过滤孔10,通过设置所述过滤孔10,可以便于落入所述收集框42内的雨水滤出。所述收集框4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从而保证雨水滤出的同时,不会有垃圾从所述收集框42的底部掉出所述收集框42。
所述固定支架41的上端连接有卡勾7;所述井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8,所述卡槽靠近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卡勾7嵌设于所述第一卡槽8内;所述固定支架41用过所述卡勾7与所述第一卡槽8的配合而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连接。
所述收集框42连接有提升装置,清洁人员在打开所述井盖2后,可以通过操作所述提升装置来提升所述收集框42,以便于对所述收集框42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实施例一
所述提升装置为提升杆9,所述提升杆9连接于所述收集框42的上端,所述提升杆9竖直设置,清洁人员可以手持所述提升杆9来将所述收集框42从所述固定支架41中提升上来;所述提升杆9可伸缩设置,在不需要清洁时,可以将所述提升杆9缩短,在需要提升所述收集框42时,可以先拉长所述提升杆9,以便于清洁人员对收集框42进行提升。
实施例二
所述提升装置为铁链,所述铁链连接于所述收集框42的上端,清洁人员可以通过拉升所述铁链来提升所述收集框42。
实施例三
所述提升装置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固定支架41转动连接,且所述螺杆无法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螺杆与所述收集框42螺纹连接;所述收集框42在所述固定支架41内无法转动,当转动所述螺杆时,所述收集框42可以沿所述螺杆上升或下降,从而在需要提升所述收集框42时,可以通过转动所述螺杆来使所述收集框42提升至靠近所述井体1的上端开口,从而便于对所述收集框42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所述井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槽11,所述第二卡槽11靠近所述井体1的井口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5的上端连接有卡嵌部12,所述卡嵌部12嵌设于所述第二卡槽11内,从而将所述第一过滤件5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件13,所述第二过滤件13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件1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件5的下方。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过滤件13,以提升对雨水的过滤效果。
所述第二过滤件13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件13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支架41的的上端相连接,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41、所述第二过滤件13以及所述第一过滤件5均由铁制成,所述第二过滤件13和所述第一过滤件5均与所述固定支架41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过滤件13的下端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相连接;具体地,所述井体1的内壁设置有承接部14,所述第二过滤件13的下端抵接于所述承接部14的上表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雨水井装置,所述雨水井装置包括井体和设置于所述井体的入口处的井盖,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螺旋组件,所述螺旋组件连接于所述井盖朝向所述井体的内腔的一侧;垃圾收集组件,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于所述井体的内壁上;以及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连接所述井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过滤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下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本申请中通过所述螺旋组件使水流形成漩涡,以使水流中的垃圾受离心力而分离、并掉入所述垃圾收集组件中,从而避免垃圾堵塞所述雨水井装置,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垃圾被收集至所述垃圾收集组件中,也便于后期对垃圾进行清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雨水井装置,包括井体和设置于所述井体的上端开口处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
螺旋组件,所述螺旋组件连接于所述井盖朝向所述井体的内腔的一侧;
垃圾收集组件,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于所述井体的内壁上;以及
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连接所述井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过滤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下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组件包括: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井盖;
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连接于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井盖的一端,且若干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连接;
收集框,所述收集框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收集框用于存储垃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连接有卡勾,所述井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卡勾嵌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的上端连接有提升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上具有若干个过滤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井体的井口设置;
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上端连接有卡嵌部,所述卡嵌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上端与所述垃圾收集组件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下端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雨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的内壁设置有承接部,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下端抵接于所述承接部的上表面。
CN202222009521.6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雨水井装置 Active CN218060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521.6U CN218060655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雨水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521.6U CN218060655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雨水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0655U true CN218060655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1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9521.6U Active CN218060655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雨水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0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7494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0395611U (zh) 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
CN210421340U (zh)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结构
CN215166372U (zh) 一种排水道路结构
CN215366631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140893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18060655U (zh) 一种雨水井装置
CN211774128U (zh) 一种城市雨水过滤收集装置
CN211228807U (zh) 一种新型离心式防堵塞雨水口
CN208430430U (zh) 一种公路桥路面排水装置
CN110565783A (zh) 一种离心式防堵塞雨水口
CN215406134U (zh) 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排水装置
CN212271178U (zh) 一种城市防洪用窨井盖
CN21449780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CN211420858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防堵塞的排水结构
CN209114587U (zh) 一种城市建设排水井截污装置
CN207110008U (zh) 园林排水系统
CN209076230U (zh) 一种雨水过滤净化装置
CN207244813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CN202370081U (zh) 过滤、收集杂物的雨水收集井
CN214784620U (zh) 一种高效雨水截污处理装置
CN220013918U (zh) 一种道路雨水排水口防堵过滤结构
CN214363988U (zh) 一种环保型深基坑雨水调蓄池
CN112281980A (zh) 一种建筑用具有净化功能的楼顶雨水收集器
CN210315887U (zh) 一种城镇垃圾收集系统的雨水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