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6497U - 一种储液瓶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液瓶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6497U
CN218056497U CN202222302477.8U CN202222302477U CN218056497U CN 218056497 U CN218056497 U CN 218056497U CN 202222302477 U CN202222302477 U CN 202222302477U CN 218056497 U CN218056497 U CN 218056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ribs
storage bottle
bottle cap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24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德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mad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ma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mad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ma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24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6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6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6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瓶瓶盖,包括盖体和塞体,所述塞体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所述塞体设置有出液孔,所述盖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出液孔的一旁,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液孔处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液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若干筋条,所述筋条沿所述盖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从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与储液瓶之间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结构,在产品出厂时即可向储液瓶内提前注入营养液,提高使用便捷性;筋条可以使盖体与注氧仪之间形成气道,确保进气孔进气的通畅性,使营养液可以顺畅地注入注氧仪内,便于注氧仪的雾化。

Description

一种储液瓶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密封盖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储液瓶瓶盖。
背景技术
注氧仪是一种可以使液体雾化的仪器,常用于作为美容仪器,仪器小巧,方便携带。注氧仪通常需要配合储液瓶使用,储液瓶内储存有营养液,储液瓶通过瓶盖进行密封,通过将储液瓶倒立安装在注氧仪上,使得瓶盖上的出液口与注氧仪的进液口对接而实现注液,而由于气压的原因,随着储液瓶内液体的减少,储液瓶内的气压下降,为了使得储液瓶内的液体可以顺畅流出,需要在瓶盖上设置进气通道使得储液瓶内的压强与外界保持平衡。
现有的进气通道通常是在瓶盖的内侧壁挖设一条气槽,如此使得储液瓶的内部与外界连通,然而,该种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气效果并不稳定,并且由于储液瓶内部始终与外界连通,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向储液瓶内注液,储液瓶内的液体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漏液的情况,用户在购买注氧仪的时候,往往需要自己动手注液,导致使用的不便,同时还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液瓶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储液瓶瓶盖,包括盖体和塞体,所述塞体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所述塞体设置有出液孔,所述盖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出液孔的一旁,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液孔处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液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若干筋条,所述筋条沿所述盖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从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盖体的上端面。
上述瓶盖在对储液瓶进行密封时,与储液瓶之间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结构,在产品出厂时即可向储液瓶内提前注入营养液,而不需要用户自己动手注入,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导致营养液的浪费;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拔除位于进气孔和出液孔上的密封件,以打通进气孔和出液孔,然后储液瓶倒立插装在注氧仪上,使得塞体对准注氧仪的进液口即可,简单方便,盖体上的筋条可以使盖体与注氧仪之间形成气道,确保进气孔进气的通畅性,并确保营养液可以持续且顺畅地注入注氧仪内,以便于注氧仪的雾化。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内侧顶壁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液孔之间。
挡墙的设置可以将进气孔和出液孔进行隔绝,进气口在进气时,由于储液瓶内有营养液,因此会产生气泡,而进气孔和出液孔的距离较近,气泡有可能朝向出液孔的位置偏移,而出液孔又会出液,如此一来,有可能会产生一种现象,即气泡会堵在进气孔和出液孔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导致无法进气也无法出液,而挡墙的设置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柱和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设置于所述密封柱的外周,所述密封块的边缘与所述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液孔的内侧壁连接。
密封柱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用户的拔除,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捏住密封柱并将密封柱往外拔出即可,简单方便,而密封块的设置则是为了方便与进气孔或者出液孔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的厚度小于所述盖体的壁厚。
密封块的厚度更小,一方面可以方便在拔出密封柱时同时将密封块带动拔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密封块在拔出时损坏进气孔或者出液孔,以保证进气孔或者出液孔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和所述塞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筋块,若干所述筋块和若干所述筋条之间具有气体通道。
盖体和塞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同时筋块的设置可以提高塞体和盖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盖体和塞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条呈环形间隔设置于所述盖体上。
筋条与盖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多个筋条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在盖体上,一方面可以提高盖体的强度,使得盖体各处的强度更为均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盖体在插入到注氧仪内时可以处于一个悬空的状态,确保周围的气体可以顺畅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筋块为多个,多个所述筋块呈环形间隔设置。
多个筋块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塞体和瓶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筋块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与筋条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还设置有加厚层,所述加厚层位于所述盖体的内侧壁的下端。
加厚层的设置是为了与储液瓶的瓶口相配合,可以使得瓶盖安装在储液瓶的瓶口上时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塞体、密封件和筋条均由硅胶材料制成。
盖体、塞体、密封件和筋条均是利用硅胶材料通过模具一次注塑成型的,硅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良好的密封性,可以便于将瓶盖安装在储液瓶的瓶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筋块由硅胶材料制成。
筋块同样是利用硅胶材料通过模具与其它部件一次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与储液瓶之间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结构,在产品出厂时即可向储液瓶内提前注入营养液,而不需要用户自己动手注入,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导致营养液的浪费;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拔除位于进气孔和出液孔上的密封件,以打通进气孔和出液孔,然后储液瓶倒立插装在注氧仪上,使得塞体对准注氧仪的进液口即可,简单方便,盖体上的筋条可以使盖体与注氧仪之间形成气道,确保进气孔进气的通畅性,并确保营养液可以持续且顺畅地注入注氧仪内,以便于注氧仪的雾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盖体;11-进气孔;12-筋条;13-筋块;2-塞体;21-出液孔;3-密封件;31-密封柱;32-密封块;4-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为。
一种储液瓶瓶盖,包括盖体1和塞体2,塞体2设置于盖体1的上端面,塞体2设置有出液孔21,盖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气孔11,进气孔11位于出液孔21的一旁,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处均设置有密封件3,密封件3用于密封进气孔11或者出液孔21;盖体1上设置有若干筋条12,筋条12沿盖体1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从盖体1的外侧壁延伸至盖体1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的瓶盖在对储液瓶进行密封时,与储液瓶之间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结构,在产品出厂时即可向储液瓶内提前注入营养液,而不需要用户自己动手注入,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导致营养液的浪费;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拔除位于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上的密封件3,以打通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然后储液瓶倒立插装在注氧仪上,使得塞体2对准注氧仪的进液口即可,简单方便,盖体1上的筋条12可以使盖体1与注氧仪之间形成气道,确保进气孔11进气的通畅性,并确保营养液可以持续且顺畅地注入注氧仪内,以便于注氧仪的雾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储液瓶瓶盖还可以用于其它类似结构的雾化器上,并不局限于注氧仪。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的内侧顶壁设置有挡墙4,挡墙4位于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之间。挡墙4的设置可以将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进行隔绝,进气口在进气时,由于储液瓶内有营养液,因此会产生气泡,而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的距离较近,气泡有可能朝向出液孔21的位置偏移,而出液孔21又会出液,如此一来,有可能会产生一种现象,即气泡会堵在进气孔11和出液孔21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导致无法进气也无法出液,而挡墙4的设置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包括密封柱31和密封块32,密封块32设置于密封柱31的外周,密封块32的边缘与进气孔11或者出液孔21的内侧壁连接。
密封柱3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用户的拔除,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捏住密封柱31并将密封柱31往外拔出即可,简单方便,而密封块32的设置则是为了方便与进气孔11或者出液孔21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块32的厚度小于盖体1的壁厚。密封块32的厚度更小,一方面可以方便在拔出密封柱31时同时将密封块32带动拔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密封块32在拔出时损坏进气孔11或者出液孔21,以保证进气孔11或者出液孔21的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和塞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筋块13,若干筋块13和若干筋条12之间具有气体通道。盖体1和塞体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同时筋块13的设置可以提高塞体2和盖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盖体1和塞体2的使用寿命。气体通道的设置则可以使得气体在各个部位的流通,实现多方位进气。
在本实施例中,筋条12为多个,多个筋条12呈环形间隔设置于盖体1上。筋条12与盖体1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多个筋条12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在盖体1上,一方面可以提高盖体1的强度,使得盖体1各处的强度更为均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盖体1在插入到注氧仪内时可以处于一个悬空的状态,确保周围的气体可以顺畅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筋块13为多个,多个筋块13呈环形间隔设置。多个筋块1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塞体2和瓶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筋块1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与筋条1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还设置有加厚层,加厚层位于盖体1的内侧壁的下端。加厚层的设置是为了与储液瓶的瓶口相配合,可以使得瓶盖安装在储液瓶的瓶口上时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塞体2、密封件3和筋条12均由硅胶材料制成。盖体1、塞体2、密封件3和筋条12均是利用硅胶材料通过模具一次注塑成型的,硅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良好的密封性,可以便于将瓶盖安装在储液瓶的瓶口上。
另外,筋块13也由硅胶材料制成。筋块13同样是利用硅胶材料通过模具与其它部件一次注塑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储液瓶瓶盖,包括盖体和塞体,所述塞体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所述塞体设置有出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出液孔的一旁,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液孔处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液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若干筋条,所述筋条沿所述盖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从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盖体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内侧顶壁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液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柱和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设置于所述密封柱的外周,所述密封块的边缘与所述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液孔的内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的厚度小于所述盖体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塞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筋块,若干所述筋块和若干所述筋条之间具有气体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条呈环形间隔设置于所述盖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块为多个,多个所述筋块呈环形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设置有加厚层,所述加厚层位于所述盖体的内侧壁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塞体、密封件和筋条均由硅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液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块由硅胶材料制成。
CN202222302477.8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储液瓶瓶盖 Active CN218056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2477.8U CN218056497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储液瓶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2477.8U CN218056497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储液瓶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6497U true CN21805649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7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2477.8U Active CN218056497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储液瓶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6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56497U (zh) 一种储液瓶瓶盖
JP2004127824A5 (zh)
CN203544547U (zh) 一种加强型防拧防盗包装瓶
CN203408254U (zh) 一种输液用组合盖
CN212638493U (zh) 储液瓶及应用其的清洁装置
CN201619756U (zh) 一体软管容器
CN203624105U (zh) 一种塑料桶
CN215827378U (zh) 一种设有密封垫的止退瓶盖
CN110623405A (zh) 一种储液部可更换的眼线产品
JPH0644030Y2 (ja) 蓄電池電槽蓋の注液装置
CN109625636A (zh) 一种具有定量喷头的容器
CN211194794U (zh) 一种模具吹气顶针
CN103271823A (zh) 一种输液用组合盖
CN217261867U (zh) 一种真空罐盖
CN217398441U (zh) 一种货车用饮水机水箱
CN218737226U (zh) 雾化器注液结构及雾化装置
CN215923103U (zh) 一种瓶盖、储存瓶及给液机
CN210835590U (zh) 一种用于色调剂盒的瓶颈连接组件
CN218705310U (zh) 一种可以挤出泡沫的泵头
CN218432660U (zh) 一种翻盖式瓶盖
CN215820509U (zh) 具有吸管上盖的杯盖以及杯子
CN218506568U (zh) 瓶塞及滴液瓶
CN211076984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JP2586815Y2 (ja) 吐出容器
CN219860550U (zh) 一种啤酒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